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矿采用扩散注浆法加固松散破碎带岩体的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新富 齐朝鹏 马有力 《矿业工程》 CAS 2019年第5期48-49,共2页
某矿在施工过程中,遇复杂地质构造的断层,断层中形成宽4~12m的破碎带,破碎带岩体为辉绿岩、黑云片麻岩与混合花岗岩相互侵入型岩体,该破碎带岩性松散、富含裂隙水。某矿以安全通过此断层、破碎带为目的,采用了扩散注浆治水加固的处理方... 某矿在施工过程中,遇复杂地质构造的断层,断层中形成宽4~12m的破碎带,破碎带岩体为辉绿岩、黑云片麻岩与混合花岗岩相互侵入型岩体,该破碎带岩性松散、富含裂隙水。某矿以安全通过此断层、破碎带为目的,采用了扩散注浆治水加固的处理方法,对巷道涌水进行了封堵,保障了基建工程的有序开展,确保了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破碎 扩散注浆 治水加固
下载PDF
松散堆积体塌方带穿越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水和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4年第8期194-198,共5页
在隧洞开挖过程中因地质原因、开挖工艺和支护参数不当,经常会出现塌方,如何快速成功处理塌方并预防易失稳洞段再次发生塌方直接影响隧洞开挖的进度、工程的造价和施工安全.以浙江LNG项目配套供水工程中宅岭隧道BK0+946~BK0+986段松... 在隧洞开挖过程中因地质原因、开挖工艺和支护参数不当,经常会出现塌方,如何快速成功处理塌方并预防易失稳洞段再次发生塌方直接影响隧洞开挖的进度、工程的造价和施工安全.以浙江LNG项目配套供水工程中宅岭隧道BK0+946~BK0+986段松散堆积体塌方带穿越施工为例,介绍了松散堆积体塌方带的穿越施工技术和预防易失稳洞段再次发生塌方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堆积体塌方 穿越施工 预防易失稳洞
下载PDF
巷道过断层松散破碎带围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分析
3
作者 刘国超 《煤炭与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15-17,23,共4页
为分析巷道过断层松散破碎带围岩变形破坏情况,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工程类比法确定新源煤矿SN-36皮带顺槽的支护方案为“锚网索+棚”,并对支护过程中的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地质采矿条件,采用FLAC软件建... 为分析巷道过断层松散破碎带围岩变形破坏情况,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工程类比法确定新源煤矿SN-36皮带顺槽的支护方案为“锚网索+棚”,并对支护过程中的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地质采矿条件,采用FLAC软件建立了新源煤矿巷道模拟的原始模型,并对巷道掘支后的围岩塑性区、围岩应力和变形量进行了分析,得到随着断层的逐步影响导致其变形增加,塑性区范围增大。塑性区越大,应力释放越厉害,围岩产生破坏也越大。分析巷道掘支后变形和应力分布特征,得出构造应力区是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控制 数值模拟 巷道变形 松散破碎
下载PDF
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分带模型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巩建雨 《陕西煤炭》 2023年第3期104-108,176,共6页
在现有“三带”理论、“四带”模型的基础上,对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后的覆岩状态沿工作面走向由下至上划分了破裂垮落重组带、安全隔离带、基岩完整带和松散层冲积层带的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四带”。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煤工作面覆岩离层注... 在现有“三带”理论、“四带”模型的基础上,对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后的覆岩状态沿工作面走向由下至上划分了破裂垮落重组带、安全隔离带、基岩完整带和松散层冲积层带的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四带”。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煤工作面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后,下沉值满足了“三下”采煤规范中建(构)筑物保护等级Ⅰ级标准,注浆预警区、过渡区未出现突然沉降、不均匀沉降等现象。该分带模型对同类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工程技术推广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离层 注浆充填 破裂垮落重组 安全隔离 基岩完整 松散冲积层
下载PDF
松散堆积体塌方带穿越施工技术研究
5
作者 陈水和 刘继平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年第01Z期283-285,288,共4页
在隧洞开挖过程中因地质原因、开挖工艺和支护参数不当,经常会出现塌方,如何快速成功处理塌方并预防易失稳洞段再次发生塌方直接影响隧洞开挖的进度、工程的造价和施工安全。笔者以浙江LNG项目配套供水工程中宅岭隧道BK0+946-BK0+98... 在隧洞开挖过程中因地质原因、开挖工艺和支护参数不当,经常会出现塌方,如何快速成功处理塌方并预防易失稳洞段再次发生塌方直接影响隧洞开挖的进度、工程的造价和施工安全。笔者以浙江LNG项目配套供水工程中宅岭隧道BK0+946-BK0+986段松散堆积体塌方带穿越施工为例,介绍了松散堆积体塌方带的穿越施工技术和预防易失稳洞段再次发生塌方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堆积体塌方 穿越施工 预防易失稳洞段再次发生塌方的技术措施
下载PDF
沁水盆地陷落柱特征及其对气藏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林玉祥 韩继雷 +2 位作者 孟彩 钱铮 刘建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8,53,共6页
沁水盆地广泛发育岩溶陷落柱,对气藏形成与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分析其对气藏的影响,通过对陷落柱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发现,沁水盆地陷落柱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在平面上成群集中分布,多为半截柱,直径为100~3... 沁水盆地广泛发育岩溶陷落柱,对气藏形成与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分析其对气藏的影响,通过对陷落柱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发现,沁水盆地陷落柱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在平面上成群集中分布,多为半截柱,直径为100~300 m,大多切穿主煤层的3号煤层;陷落柱内发育了大量破碎带及松散堆积,为煤层及砂岩中的天然气向外运移提供了通道;陷落柱形成并切穿煤层以后,使煤层压力降低,为柱内及附近的煤层气解析提供了条件;陷落柱还沟通了煤系地层上、下相邻的含水层,致使不同地层之间水动力发生联系,使得解析出来的天然气以游离态或伴随地下水循环运移至上覆地层中.因此,除个别情况起到输导作用在浅层形成新的气藏外,陷落柱对煤系地层中的气藏常起到破坏作用,在其周围形成煤系地层含气量低值区,致使天然气中甲烷含量降低,氮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但陷落柱的影响范围较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落柱 形成条件 破碎松散堆积物 煤层 天然气 沁水盆地
下载PDF
某引水隧洞工程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7
作者 尚照顺 张先哲 王万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5期347-350,共4页
针对某引水隧洞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采用了断面测量、裂缝统计、混凝土强度试验、水文地质测验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测 ,同时通过地球物理探测和地质成因综合分析 ,明确指出了工程中存在的隐患 。
关键词 地球物理 地质雷达 介电常数 松散带 裂隙
下载PDF
Overburden failure and the prevention of water and sand inrush during coal mining under thin bedrock 被引量:7
8
作者 Yang Weifeng Xia Xiaohong Zhao Guorong Ji Yubin Shen Dingyi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5期733-736,共4页
Coal mining under thin bedrock or thick unconsolidated soil layers brings min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se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thin bedrock'' is defined through the... Coal mining under thin bedrock or thick unconsolidated soil layers brings min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se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thin bedrock'' is defined through the thick- ness statistics of the coal seam and the bedrock layer. The coal-bearing strata having thick, unconsoli- dated aquifers and thin bedrock located at the Taiping Coal Mine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taken as a geological prototype for subsequent study. The geological, hydro-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character- istics of the thin bedrock were analyzed. A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odel was than established. Overbur- den fail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Zones'' were studied by physical model tests. The rupture pattern and rock failure were analyzed for mining conditions under thin bedrock. The height of the caving zone and the freely flowing water fractured zone of different mining thicknesses were separately calcu- 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mining thickness greater than 3.5 m causes the height of the freely flowing water fractured zone to be sufficient to touch the weathered zone and the bottom of the Quaternary sys- tem aquifer, to various degrees. This, then, would lead to water and sand inrush into the working face. Measures to prevent water and sand flow inrush disasters by eliminating the power source are put fore- word. A field dewatering scheme was designed and observational data were obtained. The dewatering project had an obvious effect and the water level at working face number 8309 dropped to a safe level. The average draw down of the groundwater was observed to be 7.86 m. This showed that the dewatering project played a role in decreasing the hydraulic pressure and ensuring safety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bedrockMining failureWater and sand flow inrushDewatering
下载PDF
在海底采用冻结法挽救奥斯陆海湾公路隧道工程
9
作者 金向前 《隧道及地下工程》 2000年第3期58-64,共7页
在奥斯陆海湾隧道施工中遇到了松散软弱带。在对该地带进行冻结之后成功地进行了开挖作业,保证了工期。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松散软弱 冻结法 开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