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髓植入对实验性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异位成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韦永中 范卫民 +2 位作者 王道新 刘沛 刘昌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F003,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复合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的成骨效应,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约0.5 cm×0.5 cm×0.5 cm的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植入于兔骶棘肌袋内,抽取自体骨髓2 ml复合于一侧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分...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复合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的成骨效应,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约0.5 cm×0.5 cm×0.5 cm的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植入于兔骶棘肌袋内,抽取自体骨髓2 ml复合于一侧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天、4周、8周、12周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颗粒密度,并行组织病理学图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术后8周、12周实验组颗粒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组织学切片观察术后4周实验组有成骨样细胞,至术后12周时可见大量的板层状骨组织;术后12周的扫描电镜观察实验组表面孔隙内有明显的骨样组织,同时有钙颗粒沉积。结论:自体骨髓复合于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能明显促进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植入 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 成骨效应
下载PDF
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阿不来提.阿不拉 艾克拜尔.艾拜也都拉 +2 位作者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刘昌盛 黄河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35例42处四肢骨折、骨不连、良性骨肿瘤患者。男32例,女3例;年龄9~73岁,中位年龄41岁。骨折19例24处,骨折术后骨不连3例3处,尺、桡骨截... 目的初步探讨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35例42处四肢骨折、骨不连、良性骨肿瘤患者。男32例,女3例;年龄9~73岁,中位年龄41岁。骨折19例24处,骨折术后骨不连3例3处,尺、桡骨截骨矫形2例4处,股骨粗隆骨囊肿2例2处,内生软骨瘤3例3处,髂骨供骨区骨缺损5例5处,腰椎管狭窄植骨融合术(椎间植骨)1例1处。骨缺损大小1~5cm。于骨缺损处植入1~5g人工骨修复缺损。结果术后3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3个月,平均13.7个月。32例39处切口Ⅰ期愈合,于术后10~14d拆线;2例2处切口裂开,行再次清创取出人工骨后切口愈合;1例1处切口出现渗出,经对症处理后切口愈合。人工骨植入局部无皮肤红肿、皮温增高、出现斑丘疹或皮肤溃破等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X线片示人工骨与骨组织融合,骨缺损基本修复;12个月时骨缺损修复,人工骨被完全吸收。结论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作为新一代骨移植材料,适用于创伤骨折整复后遗留骨缺损的填充植骨、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病灶清除术后的骨缺损、髂骨供骨区的骨缺损及矫形植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质骨粒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骨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松质骨型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复合醋酸地塞米松与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异位成骨
3
作者 解金三 陈清汉 +1 位作者 朱宇 张明生 《中国实用医刊》 2009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将松质骨型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CPC)和醋酸地塞米松(DXMA)及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复合物植入大鼠股部肌肉内,观察复合物的骨诱导能力。方法将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2只,左侧股部制作成肌袋,A组植... 目的将松质骨型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CPC)和醋酸地塞米松(DXMA)及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复合物植入大鼠股部肌肉内,观察复合物的骨诱导能力。方法将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2只,左侧股部制作成肌袋,A组植入CCPC/bBMP/DXMA,B组植入CCPC/bBMP,C组植入CCPC/DXMA,D组植入CCPC。分别于2、4周取材,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组织学检查示:A、B、C组均有诱导成骨能力,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新骨形成增多,趋向成熟,A组成骨能力最强,D组未见成骨现象。A组ALP水平较B、C、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PC/bBMP/DXMA复合人工骨有强大的诱导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地塞米松 松质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 牛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诱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