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断裂构造特征、形成期次及其储层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晓猛 朱德丰 +3 位作者 郑常青 单玄龙 程日辉 孙庆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5-1063,共9页
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对松辽盆地东缘营城组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较系统刻画了断裂的性质、产状和时空分布规律,将研究区中生代断裂活动划分出海西晚期—印支期、营城期、营城末期和晚白垩世晚期4期。依据营城组... 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对松辽盆地东缘营城组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较系统刻画了断裂的性质、产状和时空分布规律,将研究区中生代断裂活动划分出海西晚期—印支期、营城期、营城末期和晚白垩世晚期4期。依据营城组火山口的分布规律首次识别出营城期隐伏断裂,该断裂控制了营城组火山岩的形成和分布。在研究区发现了营城期南北向断裂,为与徐家围子地区庆深气田营城组中的南北向断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营城期本区处于近东西向伸展断陷和挤压逆冲相互交替的构造应力场中,营城末期受佳木斯—伊通和四平—哈尔滨两条左旋走滑断裂的强烈影响,形成北东—南西向的构造应力场,控制了北东向基性岩脉的侵入和大量北东向、北西向走滑断层的形成。认为研究区与徐家围子地区营城期及营城末期断裂具有明显的可比性,为庆深气田火山岩储层分布规律预测奠定了构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东缘 营城组 断层 火山岩储层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缘下白垩统营城组二段火山碎屑岩的发育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飞 程日辉 +1 位作者 王璞珺 侯景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3-810,共8页
通过精细的野外剖面测量,发现松辽盆地东缘营城组二段中发育熔岩、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包括熔结凝灰岩、岩屑晶屑凝灰岩、灰球泥粒凝灰岩和角砾凝灰岩。这表明作为火山活动间歇期的营城组二段沉积期依然存在一定规模的火山活动,... 通过精细的野外剖面测量,发现松辽盆地东缘营城组二段中发育熔岩、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包括熔结凝灰岩、岩屑晶屑凝灰岩、灰球泥粒凝灰岩和角砾凝灰岩。这表明作为火山活动间歇期的营城组二段沉积期依然存在一定规模的火山活动,其沉积作用具有独特的火山和沉积双重控制的特点,区别于正常的沉积作用。营城组二段是一套介于火山岩和陆源碎屑岩之间的过渡岩性,物源既有来自同期火山喷发,也有来自营城组一段和营城组下段以及更老的地层的风化剥蚀。由于存在火山物质和陆源剥蚀物质的双重物源及存在火山物质堆积和沉积作用的双重机理,这套岩石在类型上具有特殊性。存在特殊的火山-沉积作用类型,主要为冲积平原上热碎屑流河道沉积、冲积平原泛滥盆地上热基浪沉积、冲积平原泛滥盆地上空落火山灰云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东缘 营城组 火山碎屑岩 火山-沉积作用 物源区分析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缘营城组节理构造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储层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庆春 孙晓猛 +3 位作者 王璞珺 刘万洙 金凤兰 白雪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096,共6页
首次较系统地统计了研究区节理产状、规模、开度、密度以及分布规律,阐述了其储层意义。根据节理产出层位、切割关系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将研究区节理的形成期次划分为营城期、营城末期和晚白垩世晚期3个期次。利用共轭节理产状和节理... 首次较系统地统计了研究区节理产状、规模、开度、密度以及分布规律,阐述了其储层意义。根据节理产出层位、切割关系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将研究区节理的形成期次划分为营城期、营城末期和晚白垩世晚期3个期次。利用共轭节理产状和节理面性质,计算出营城期具有近东西向伸展和挤压相互交替的构造应力场;营城组末期具有NE—SW向挤压构造应力场;晚白垩世晚期具有NW—SE向挤压构造应力场。营城组中的节理形成与分布主要与前两期挤压应力场有关。在此基础上,对徐家围子地区营城组节理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为天然气储层分布规律研究提供可视化对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东缘 营城组 节理 节理预测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缘早白垩世营城期火山岩地质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乔国华 苑凤华 +3 位作者 王秀萍 丁淑艳 韩江 宋颖 《吉林地质》 2010年第2期7-9,共3页
松辽盆地东缘营城期火山岩为一套玄武岩—玄武安粗岩—安山岩—流纹岩的组合,属钙碱性系列火山岩,为陆内深大断裂控制山间断陷盆地边缘,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可能代表了松辽盆地初始阶段的火山事件。
关键词 钙碱性火山岩 中心式喷发 营城期 松辽盆地东缘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缘域地壳结构及其地质意义:深反射地震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建民 杨宝俊 +5 位作者 李占林 于春玲 江才君 李鹏 曹来圣 陈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78-3490,共13页
松辽盆地东缘域位于松嫩—张广才岭微板块东部.自晚古生代以来该域经历了西拉木伦河缝合带闭合产生的北向挤压作用、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剪刀叉式闭合对其东侧东南侧产生的挤压作用以及西太平洋板块西向变向俯冲产生的挤压作用等... 松辽盆地东缘域位于松嫩—张广才岭微板块东部.自晚古生代以来该域经历了西拉木伦河缝合带闭合产生的北向挤压作用、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剪刀叉式闭合对其东侧东南侧产生的挤压作用以及西太平洋板块西向变向俯冲产生的挤压作用等区域构造应力场影响,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地壳变动.该东缘域的地壳结构与松辽盆地地壳是否具有相近的结构特点,这是至今未被研究的内容.在Songliao Drep研究中已经用深反射地震手段得到松辽盆地地壳结构的一组新认识.这些认识在其东缘域是否还成立,也需要用同样精度的手段予以研究.另外,莫霍界面的宏观特征与微观(内部)特征,从松辽盆地到其东缘域有什么样的变化,其形成机理是什么,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回答这些科学问题,从哈尔滨西至尚志市附近实施了一条东西向约150 km长的深反射地震剖面.通过研究发现东缘域与松辽盆地基底地壳具有明显的差别,即由松辽盆地地壳的三分性变到东缘域盆地外地壳的二分性,在剖面近东端得到近26 km深的莫霍界面深度,并用均衡理论分析莫霍界面形态特征的形成机理;上部地壳存在双向大型推覆断裂,推测其被推覆体主体是古亚洲洋沉积地层即C-P系海相地层.这些认识为中国东北地区探查晚古生代海相地层、研究东北亚地壳结构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东缘 哈尔滨—尚志深反射地震剖面 松嫩—张广才岭微板块 二分地壳结构 C-P系海相地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