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技术对板式高层建筑风环境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仕奇 闫铂 蔡亚东 《北方建筑》 2020年第5期48-53,共6页
在高层建筑密集的城市中心,很容易形成不利于行人安全的风环境。为了探讨板式高层建筑周围风场的分布,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SST湍流模型的基础上,对单、双栋板式建筑风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随后改变并排双栋建筑的间距和风向... 在高层建筑密集的城市中心,很容易形成不利于行人安全的风环境。为了探讨板式高层建筑周围风场的分布,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SST湍流模型的基础上,对单、双栋板式建筑风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随后改变并排双栋建筑的间距和风向角进行数值模拟,从行人舒适度和污染物排放2个角度分析风环境的优劣,最终得出并排建筑风环境最有利的建筑布局,为城市的高层建筑规划设计、风环境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风环境 湍流模型 板式建筑
下载PDF
板式建筑表面风压系数模拟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何镡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51-356,共6页
建筑风压系数(Cp)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主要用于采暖和制冷负荷计算、通风设计和结构风荷载设计。合适的自然通风能给室内带来清洁新鲜的空气,而风压会直接影响室内空气流动情况。采用CFD软件对板式建筑的室外绕流进行数值模拟研... 建筑风压系数(Cp)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主要用于采暖和制冷负荷计算、通风设计和结构风荷载设计。合适的自然通风能给室内带来清洁新鲜的空气,而风压会直接影响室内空气流动情况。采用CFD软件对板式建筑的室外绕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建筑表面风压系数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列多排建筑中,后排建筑迎风面风压系数分布遵从'两边大中间小'的原则,并且随着所处排数的增加,其数值越来越大,而后排建筑背风面风压系数分布方式和数值与迎风面完全相反;在一列两排建筑中,后排建筑距前排建筑越远,其迎风面风压系数也越来越大。随后利用建筑后方存在的平面气流涡旋及纵向的回流区长度,对风压系数分布的形成原因做了一定的解释,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压系数 数值模拟 板式建筑 前后间距
原文传递
高层建筑梁、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艾克然木.木合塔尔 《知识经济》 2011年第10期97-97,共1页
本文以高层建筑梁、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转换层结构的应用和功能,分析了转换层结构的几种主要形式,最后笔者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细探讨了转换层结构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高层建筑梁、 转换层结构 设计方法
下载PDF
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严帅 刘伟庆 +1 位作者 陆伟东 杨会峰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5-39,共5页
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是以SIP承重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等主要承重构件,并以钉子连接为主要节点构造连接方法而形成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该体系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优越,并实现了承重、保温和隔声一体化,具有环保、经济效益优势,... 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是以SIP承重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等主要承重构件,并以钉子连接为主要节点构造连接方法而形成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该体系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优越,并实现了承重、保温和隔声一体化,具有环保、经济效益优势,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节能住宅形式。对该体系的性能及优越性、创新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 SIP结构体系:建筑节能 住宅产业
下载PDF
不同深宽比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荷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伟兴 吴洁 +1 位作者 石碧青 谢壮宁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6-42,共7页
工程实践中常发现当板式超高层建筑平面的深宽比(D/B)较大时,荷载规范建议的横风向风荷载(简称CWL)过于保守而成为结构抗风设计的制约因素。针对高度为200m左右的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采用高频底座测力天平技术,在B、C两类地貌中对7种深... 工程实践中常发现当板式超高层建筑平面的深宽比(D/B)较大时,荷载规范建议的横风向风荷载(简称CWL)过于保守而成为结构抗风设计的制约因素。针对高度为200m左右的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采用高频底座测力天平技术,在B、C两类地貌中对7种深宽比的超高层建筑的CWL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分析了深宽比、湍流度、结构周期和阻尼比对CWL的影响,并与荷载规范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当D/B在0.5~2的范围内时,风洞试验得到的CWL与荷载规范结果较吻合,当D/B≥2时,荷载规范结果不同程度高于风洞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可达38.9%;多数情况B类地貌下的CWL要高于C类地貌,且两者相差可达42.75%,C类地貌的CWL对D/B的敏感度要明显弱于B类地貌;结构模态阻尼比对CWL有很大的影响,采用2%阻尼比计算得到的最大CWL会比5%阻尼比的计算结果高出7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横风向风荷载 深宽比 风洞试验 阻尼比
下载PDF
不同类型高层住宅建筑用钢量对比分析
6
作者 黄晓琪 罗若帆 +3 位作者 王仕成 魏淳清 张琳佳 陆敏华 《江西建材》 2017年第2期6-7,共2页
高层住宅建筑用钢量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经济性指标。文章对目前常见的板式建筑和塔式建筑在不同钢筋等级、不同结构体系以及不同层数条件下分别建立计算模型,采用广厦结构CAD进行弹性计算,通过合理的设计及配筋计算,对各条件下结... 高层住宅建筑用钢量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经济性指标。文章对目前常见的板式建筑和塔式建筑在不同钢筋等级、不同结构体系以及不同层数条件下分别建立计算模型,采用广厦结构CAD进行弹性计算,通过合理的设计及配筋计算,对各条件下结构的单位面积用钢量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板式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用钢量最少,塔式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用钢量最少,建筑层数在10层以上时,框架结构的用钢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住宅 板式建筑 建筑 钢筋等级 结构体系 层数 用钢量
下载PDF
从"全预制"到"半预制"——德国的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发展之路
7
作者 崔秀清 于洋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8期10-15,共6页
文章通过回顾德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历程,着重关注住宅紧缺时期前后的技术路线的转变,以及其在社会学层面所导致的问题。文章的目的是以史为鉴,为我国装配式混凝土技术介绍其历史来源,吸取过往教训,启发发展方向。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 装配技术 板式建筑 德国建筑 技术史
下载PDF
新时期下对房屋建筑的若干思考
8
作者 周富海 严善辉 龚延峰 《科技资讯》 2008年第28期65-,共1页
本文首先讨论了转换层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结构构造措施和养护措施,接着分析了结构转换层的形式和选择,最后研究了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 房屋建筑 转换层混凝土 裂缝控制 结构转换层 高层建筑
下载PDF
不同深宽比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致荷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伟兴 王奕可 《甘肃科学学报》 2022年第5期86-93,共8页
超高层建筑正朝着更高、更柔的方向发展。结构设计中常常发现较小深宽比的板式超高层建筑起控制性作用的仍是顺风向风荷载(DWL)。针对高度为200 m左右的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采用高频底座测力天平技术,在B、C两类风场中对7种深宽比和3种... 超高层建筑正朝着更高、更柔的方向发展。结构设计中常常发现较小深宽比的板式超高层建筑起控制性作用的仍是顺风向风荷载(DWL)。针对高度为200 m左右的矩形平面超高层建筑,采用高频底座测力天平技术,在B、C两类风场中对7种深宽比和3种凹角率的超高层建筑的顺风向风致荷载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整体体型系数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深宽比、湍流度、凹角率和阻尼比对DWL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在一定的深宽比范围内低估了结构的整体体型系数;宽边迎风时的顺风向平均风荷载(DMWL)最大约为窄边迎风时的6.61倍,其对D/B的敏感度显著大于顺风向脉动风荷载(DFWL),且DMWL在较小深宽比时起控制作用;B类地貌下的DMWL最大高出C类地貌66.7%;D/B=3和D/B=4的最优凹角率分别为10%和15%,分别能降低23.76%和19.57%的DMWL;采用2%阻尼比计算得到的最大DFWL比5%阻尼比的计算结果高出3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顺风向风致荷载 整体体型系数 深宽比 风洞试验
下载PDF
某多跨双曲拱桥改造设计关键技术
10
作者 韩宜康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1-35,共5页
以某双曲拱桥加固改造工程为例,在主拱圈状态良好的状况下以减重、提高耐久性为设计原则,采用连续板式拱上建筑改造方案。在对空腹式双曲拱桥改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钢底模现浇混凝土整体连续板、现浇悬臂挑梁的改造方案;对行车道板... 以某双曲拱桥加固改造工程为例,在主拱圈状态良好的状况下以减重、提高耐久性为设计原则,采用连续板式拱上建筑改造方案。在对空腹式双曲拱桥改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钢底模现浇混凝土整体连续板、现浇悬臂挑梁的改造方案;对行车道板支撑形式及对横隔墙受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在保证桥面能够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提出对称、均衡、分期改造的方案。改造后该双曲拱桥承载能力提升、耐久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拱桥 改造设计 连续拱上建筑 对称均衡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在欧洲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SE iBuild GERICON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7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在欧洲的发展历程。二战前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的是实心构件装配系统,二战后采用的大板式建筑体系主要解决了快速和低成本建造的问题。同时,分析了欧洲建筑工业化体系建立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装配式建筑总体... 本文详细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在欧洲的发展历程。二战前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的是实心构件装配系统,二战后采用的大板式建筑体系主要解决了快速和低成本建造的问题。同时,分析了欧洲建筑工业化体系建立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装配式建筑总体设计方案的初始阶段应系统性地选择一种适宜的装配式体系;装配式建筑体系需要逐步完善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提出解决方案;避免装配式建筑体系和现浇施工体系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心构件 板式建筑 装配系统 工业化体系 发展历程
原文传递
上元:住宅科技含量需从点滴切入
12
作者 刘云佳 《建设科技》 2005年第13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住宅建筑 科学技术 “上元·联合公元” 户型 板式建筑
下载PDF
柔性化生产车间
13
《现代制造》 2004年第14期18-18,共1页
想快速地增加生产车间的使用面积和可用空间吗?使用板式建筑构件和快速建筑技术盖建厂房吧。这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同时,符合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要求。
关键词 柔性化生产车间 板式建筑构件 生产成本 生产方
下载PDF
拓宽改建危拱桥的综合改造治理措施
14
作者 廖碧海 钱骥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97-99,共3页
文章通过对武穴百米港桥的加固改造,介绍了在建危拱桥的综合治理方法。该桥采用将拱式拱上建筑改造为梁板式拱上建筑、从拱背加厚主拱圈、墩台基础下采用旋喷桩加固和墩台基础加固等一系列措施,达到了提高地基承力及桥梁设计荷载等级的... 文章通过对武穴百米港桥的加固改造,介绍了在建危拱桥的综合治理方法。该桥采用将拱式拱上建筑改造为梁板式拱上建筑、从拱背加厚主拱圈、墩台基础下采用旋喷桩加固和墩台基础加固等一系列措施,达到了提高地基承力及桥梁设计荷载等级的目的。多年来的良好运营证明,采用文中所介绍的综合改造治理方法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拱桥 拱上建筑 高压旋喷注浆法 地基处理
原文传递
现实主义的表面: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纪念碑之旅
15
作者 菲利普·乌斯布隆 赵毅平(译)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2-57,共6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大量绘画与印刷品中都表现了预制混凝土建筑,即所谓的板式建筑(Plattenbauten)。新修的建筑立面和旧城市、旧风景所构成的模糊灰暗的背景形成强烈对比。
关键词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板式建筑 建筑设计 设计风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