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栗实腐病潜伏侵染和发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伟 尹伟伦 +1 位作者 沈瑞祥 王晓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102,共7页
在栗果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 ,定期测定了栗果组织中酚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等物质的含量及带菌率和发病率 ,并测定了成熟栗果失水过程中种子生活力和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在栗果发育阶段 ,总苞、花柱、果皮、种皮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 在栗果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 ,定期测定了栗果组织中酚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等物质的含量及带菌率和发病率 ,并测定了成熟栗果失水过程中种子生活力和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在栗果发育阶段 ,总苞、花柱、果皮、种皮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均在 1mg .g- 1 鲜重以上 ,明显超过离体条件下邻苯二酚对 4种病菌菌丝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 0 5mg.g- 1 的浓度 ;花柱、栗苞、果皮组织中均有一定数量的病菌分布 ,但不表现症状 ;这表明栗果发育期栗实腐病菌处于潜伏状态与栗果组织中高含量的酚类物质有关。栗果成熟时 ,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急剧减少 ,减弱了对病菌的抑制作用。采收后种子随含水量减少 ,种子发芽指数下降 ,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 ,细胞膜透性增大 ;种子失水超过 1 0 %时 ,种子发芽率开始下降 ,自由基清除剂超氧物岐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明显降低 ,并诱发出病害。病害发生的临界含水量与种子发芽率开始下降时的含水量值相近 ,表明种子失水降低了种子的抗病力。随着淀粉水解 ,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病原菌解除潜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实腐病 潜伏侵染 机理 酚类物质 可溶性糖 淀粉 带菌率 种子生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