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郯庐断裂带起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
16
1
作者
赵田
朱光
+2 位作者
向必伟
林少泽
顾承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0-1140,共21页
为探讨郯庐断裂带的起源方式,对其印支期变形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与综合分析。张八岭隆起带上张八岭群及肥东杂岩表现为上盘向南南西运动的平缓韧性滑脱变形带;庐江地区张八岭群表现为郯庐陡立的左行走滑剪切带;大别造山带东缘郯...
为探讨郯庐断裂带的起源方式,对其印支期变形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与综合分析。张八岭隆起带上张八岭群及肥东杂岩表现为上盘向南南西运动的平缓韧性滑脱变形带;庐江地区张八岭群表现为郯庐陡立的左行走滑剪切带;大别造山带东缘郯庐剪切带经历了两期变形事件,早期变形表现为北东走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而晚期变形为叠加的北东-南西向紧闭褶皱;大别造山带内宿松杂岩及造山带南缘张八岭群表现为折返构造特征。结合前人白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及郯庐断裂带周缘前陆变形带特征,提出了郯庐断裂带起源的板片撕裂断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起源
张八岭群
左行走滑剪切带
中三叠世
板片撕裂断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郯庐断裂带起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
16
1
作者
赵田
朱光
向必伟
林少泽
顾承串
机构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0-1140,共2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94
41472186)
文摘
为探讨郯庐断裂带的起源方式,对其印支期变形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与综合分析。张八岭隆起带上张八岭群及肥东杂岩表现为上盘向南南西运动的平缓韧性滑脱变形带;庐江地区张八岭群表现为郯庐陡立的左行走滑剪切带;大别造山带东缘郯庐剪切带经历了两期变形事件,早期变形表现为北东走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而晚期变形为叠加的北东-南西向紧闭褶皱;大别造山带内宿松杂岩及造山带南缘张八岭群表现为折返构造特征。结合前人白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及郯庐断裂带周缘前陆变形带特征,提出了郯庐断裂带起源的板片撕裂断层模式。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起源
张八岭群
左行走滑剪切带
中三叠世
板片撕裂断层
Keywords
the Tan-Eu Fault Zone
Zhangbaling Group
sinistral shear zone
Middle Triassic
slab tearing fault.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郯庐断裂带起源机制的探讨
赵田
朱光
向必伟
林少泽
顾承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