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板端离缝下CRTSⅢ型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平
武欣
徐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95-2401,共7页
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层之间的板端离缝是CRTSⅢ型板式轨道的主要伤损型式之一,为分析板端离缝对路基上CRTSⅢ型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的影响,建立车辆-CRTSⅢ型板式轨道-路基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研究不同板端离缝长度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响...
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层之间的板端离缝是CRTSⅢ型板式轨道的主要伤损型式之一,为分析板端离缝对路基上CRTSⅢ型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的影响,建立车辆-CRTSⅢ型板式轨道-路基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研究不同板端离缝长度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端离缝将增大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当脱空长度超过1.54m时,轨道结构的垂向位移出现拐点,扣件系统上拔力接近允许限值10 kN,板端离缝区域附近的自密实混凝土层所受的垂向压应力增大28.75倍。板端离缝导致自密实混凝土层更易发生劣化,从无砟轨道耐久性方面考虑,建议当CRTSⅢ型板式轨道板端离缝长度达到1.54 m时应及时进行养护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
板
式轨道
板端离缝
高速列车
动力响应
养护维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疲劳损伤分析
2
作者
任娟娟
田晋丞
+1 位作者
邓世杰
刘学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6-172,共7页
针对中国铁路轨道系统(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在反复的列车荷载及复杂服役条件下,轨道结构容易产生高周疲劳损伤问题,以自密实混凝土层为研究对象,编写了高周疲劳损伤本构关系的材料子程序,采用全耦合法探究了列车荷载变化、初始劣...
针对中国铁路轨道系统(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在反复的列车荷载及复杂服役条件下,轨道结构容易产生高周疲劳损伤问题,以自密实混凝土层为研究对象,编写了高周疲劳损伤本构关系的材料子程序,采用全耦合法探究了列车荷载变化、初始劣化、板端离缝对填充层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全耦合法能够揭示疲劳损伤与结构应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弥补了传统解耦法结构应力不随损伤累积而变的局限性;列车荷载变化及自密实混凝土初始劣化,填充层在服役期内的损伤累积近似服从迈纳(Miner)准则;板端离缝为自密实混凝土层疲劳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复合因素作用对填充层疲劳损伤的影响,当离缝长度为0.9 m时,疲劳损伤非线性累积,弯拉应力随损伤累积逐渐减小,当离缝长度为1.2 m时,填充层疲劳破坏,应力重分布,减小的弯拉应力向未损伤区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高周疲劳损伤
材料子程序
全耦合法
列车荷载
初始劣化
板端离缝
原文传递
题名
板端离缝下CRTSⅢ型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平
武欣
徐浩
机构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车辆系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95-2401,共7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7001216)
文摘
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层之间的板端离缝是CRTSⅢ型板式轨道的主要伤损型式之一,为分析板端离缝对路基上CRTSⅢ型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的影响,建立车辆-CRTSⅢ型板式轨道-路基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研究不同板端离缝长度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端离缝将增大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当脱空长度超过1.54m时,轨道结构的垂向位移出现拐点,扣件系统上拔力接近允许限值10 kN,板端离缝区域附近的自密实混凝土层所受的垂向压应力增大28.75倍。板端离缝导致自密实混凝土层更易发生劣化,从无砟轨道耐久性方面考虑,建议当CRTSⅢ型板式轨道板端离缝长度达到1.54 m时应及时进行养护维修。
关键词
CRTSⅢ型
板
式轨道
板端离缝
高速列车
动力响应
养护维修
Keywords
CRTSⅢslab track
slab ends cavity
high speed train
dynamic response
maintenance
分类号
U213.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疲劳损伤分析
2
作者
任娟娟
田晋丞
邓世杰
刘学毅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6-17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YFB2600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8461)
+1 种基金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设计与维护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22JDTD0015)
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子课题资助项目(2022ZHCG0013)。
文摘
针对中国铁路轨道系统(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在反复的列车荷载及复杂服役条件下,轨道结构容易产生高周疲劳损伤问题,以自密实混凝土层为研究对象,编写了高周疲劳损伤本构关系的材料子程序,采用全耦合法探究了列车荷载变化、初始劣化、板端离缝对填充层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全耦合法能够揭示疲劳损伤与结构应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弥补了传统解耦法结构应力不随损伤累积而变的局限性;列车荷载变化及自密实混凝土初始劣化,填充层在服役期内的损伤累积近似服从迈纳(Miner)准则;板端离缝为自密实混凝土层疲劳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复合因素作用对填充层疲劳损伤的影响,当离缝长度为0.9 m时,疲劳损伤非线性累积,弯拉应力随损伤累积逐渐减小,当离缝长度为1.2 m时,填充层疲劳破坏,应力重分布,减小的弯拉应力向未损伤区域转移.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高周疲劳损伤
材料子程序
全耦合法
列车荷载
初始劣化
板端离缝
Keywords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high-cycle fatigue damage
material subroutine
full coupling method
train load
initial degradation
slab ends cavity
分类号
U2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板端离缝下CRTSⅢ型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研究
刘平
武欣
徐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疲劳损伤分析
任娟娟
田晋丞
邓世杰
刘学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