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极丝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永珍 黄可威 常智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从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简称N .b)和蓝萤叶甲微孢子虫 (MPa)中抽提了极丝蛋白 (PTP) ,进行SDS PAGE分析。并选择性分离、纯化了N .b孢子中主要极丝蛋白 ,经氨银染色法鉴定其纯度较纯。将N .b孢子中该主要极丝蛋白免疫家兔制备... 从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简称N .b)和蓝萤叶甲微孢子虫 (MPa)中抽提了极丝蛋白 (PTP) ,进行SDS PAGE分析。并选择性分离、纯化了N .b孢子中主要极丝蛋白 ,经氨银染色法鉴定其纯度较纯。将N .b孢子中该主要极丝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其效价 ,滴度为 1∶10 2 40 0。利用制得的抗体进行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定位观察 ,发现所纯化蛋白确实存在于极丝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极丝蛋白 多克隆抗体 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定位 家蚕 微粒子病
下载PDF
电除尘器极丝断裂原因分析
2
作者 朱鲁玲 《物理测试》 CAS 2005年第3期45-47,共3页
用S 4200扫描电镜对电除尘器不锈钢扁钢极丝进行了形貌观察及能谱成分定性分析,用X衍射仪对表面氧化层进行了物相分析,用LECAI DMRD光学显微镜对断裂极丝进行了组织分析。结果表明,极丝在温度和腐蚀性烟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晶间腐蚀,... 用S 4200扫描电镜对电除尘器不锈钢扁钢极丝进行了形貌观察及能谱成分定性分析,用X衍射仪对表面氧化层进行了物相分析,用LECAI DMRD光学显微镜对断裂极丝进行了组织分析。结果表明,极丝在温度和腐蚀性烟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晶间腐蚀,因而产生早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极丝 晶间腐蚀 断裂
下载PDF
异型碘孢虫极丝逸出开壳过程的初步观察
3
作者 景德武 常顺 +1 位作者 吴翔 屈延阳 《黑龙江水产》 1998年第2期31-32,共2页
异型碘孢虫(Myxobolnsdispar Thelohan)极丝逸出及开壳内因是孢子成熟;外因是中性或偏碱性水。在水中开壳率最高,水浸孢囊142小时,压片观察4小时开壳率达90%以上。碱性溶液(4%KOH,10%Na<sub>2</sub>Co<sub>3<... 异型碘孢虫(Myxobolnsdispar Thelohan)极丝逸出及开壳内因是孢子成熟;外因是中性或偏碱性水。在水中开壳率最高,水浸孢囊142小时,压片观察4小时开壳率达90%以上。碱性溶液(4%KOH,10%Na<sub>2</sub>Co<sub>3</sub>)中次之。醋酸能抑制成熟孢子逸出极丝及开壳。观察发现孢子壳裂开于相对极囊孔的方向上,逐渐开口变大,两瓣壳分离后原生质团不做活泼运动,而是在水中自身颤动。用鱼体粘液刺激仍没有呈变形虫状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丝 开壳 初步观察 变形虫状运动 逸出 原生质 异型碘泡虫 碳酸钠 冰醋酸 碱性溶液
下载PDF
316L不锈钢极细丝的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萍 刘世锋 +1 位作者 王伯健 李亚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1,34,共4页
研究了法国、日本及中国太钢生产的同种316L型不锈钢盘条拉拔过程中的配模规律及抗拉强度随真应变的关系,讨论了材料成分对316L不锈钢极细丝拉拔工艺的影响及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多道次拉拔可以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丝的强度,拟合得到... 研究了法国、日本及中国太钢生产的同种316L型不锈钢盘条拉拔过程中的配模规律及抗拉强度随真应变的关系,讨论了材料成分对316L不锈钢极细丝拉拔工艺的影响及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多道次拉拔可以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丝的强度,拟合得到细丝的成品拉拔过程中的抗拉强度与真应变的关系式:σb=A+B1ε+B2ε2,其中A代表固溶处理后钢丝的初始拉拔强度,A与B1均与碳的质量分数有关,B2是与钢丝中合金元素有关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拉拔 抗拉强度
下载PDF
不锈钢极细丝的生产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世锋 王林清 徐萍 《金属制品》 2007年第3期17-20,共4页
介绍不锈钢极细丝的生产方法、热处理工艺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采用熔抽法制成的不锈极细丝,横截面多为异形,只能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领域;集束拉拔法生产的不锈极细丝形状不一致,均匀性和精度较差,并对极细丝长度也有一定限制;单丝... 介绍不锈钢极细丝的生产方法、热处理工艺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采用熔抽法制成的不锈极细丝,横截面多为异形,只能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领域;集束拉拔法生产的不锈极细丝形状不一致,均匀性和精度较差,并对极细丝长度也有一定限制;单丝拉拔法是高档次、高精度不锈极细丝的主要生产方法,国内企业应加紧0.04 mm以下高质量极细丝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熔抽法 集束拉拔法 拉拔法 热处理
下载PDF
TA2钛合金熔丝钨极氩弧焊接头的组织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成博 刘爱国 +1 位作者 张璐瑶 张贺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4-58,共5页
采用熔丝钨极氩弧焊方法应用于钛合金焊接领域,对优化工艺参数下的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熔丝钨极氩弧焊方法可实现5mm厚TA2板材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接头内部无焊接缺陷,焊缝区显微组织由粗大的锯齿状晶粒... 采用熔丝钨极氩弧焊方法应用于钛合金焊接领域,对优化工艺参数下的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熔丝钨极氩弧焊方法可实现5mm厚TA2板材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接头内部无焊接缺陷,焊缝区显微组织由粗大的锯齿状晶粒组成使焊缝中心位置冲击功降低,拉伸试验断裂位置为热影响区,其断口为韧性断裂,焊缝中心维氏硬度高于母材,接头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焊 TA2钛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6063铝合金熔丝钨极氩弧焊温度场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喜临 刘爱国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8-82,共5页
针对普通钨极氩弧焊承载电流小、焊接效率低的问题,对厚度为4mm的6063铝合金板堆焊进行温度场数值模拟,采用双椭球热源焊接模型,运用Simufact welding软件对焊接进行仿真,模拟中综合考虑对流传热、辐射换热和接触传热等热量传递的影响,... 针对普通钨极氩弧焊承载电流小、焊接效率低的问题,对厚度为4mm的6063铝合金板堆焊进行温度场数值模拟,采用双椭球热源焊接模型,运用Simufact welding软件对焊接进行仿真,模拟中综合考虑对流传热、辐射换热和接触传热等热量传递的影响,对比分析普通TIG焊和熔丝TIG焊的温度分布特点,研究熔丝TIG焊焊接过程中电流大小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TIG焊,熔丝TIG焊的效率更高;随着电流的增大,熔丝TIG焊的熔宽和熔深均增加。模拟结果可为铝合金高效焊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焊 铝合金 温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滤网用不锈钢极细丝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窦汉明 《金属制品》 1999年第3期23-25,共3页
金属滤网用材质由不锈钢代替铜合金具有很多优点,使不锈钢极细丝的用量增大。采用lCr18Ni9Ti钢生产极细丝存在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为满足高精度滤网编织特殊工艺要求,研究和应用新钢种显得十分必要。对不锈极细丝用新钢... 金属滤网用材质由不锈钢代替铜合金具有很多优点,使不锈钢极细丝的用量增大。采用lCr18Ni9Ti钢生产极细丝存在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为满足高精度滤网编织特殊工艺要求,研究和应用新钢种显得十分必要。对不锈极细丝用新钢种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对不同钢种进行了工艺对比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网 不锈钢 研究 不锈钢
下载PDF
内加丝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汪涛 《湖北电力》 2003年第6期56-57,共2页
 "内加丝"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是在结合手工钨极氩弧焊及摇摆滚动手工钨极氩弧焊的特性上提出的。它具有焊缝成型美观、焊接质量可靠等优点,特别是对克服常规焊接方法中的未焊透、未熔合等危险性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锅炉 安装 焊接工艺 “内加”手工钨氩弧焊工艺
下载PDF
袜用极细包缠丝问世
10
《国外纺织技术(纺织针织服装化纤染整)》 2003年第6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袜用材料 细包缠 生产设备 包缠加捻工艺
下载PDF
大功率双丝GMAW双脉冲多相位协同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开源 梁焯永 +2 位作者 何祖伟 黄玺 程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为提高大功率双丝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的焊缝成形质量,提出了双脉冲波形控制方法,利用DSP内部集成的脉宽调制(PWM)模块,以软件方式实现了并联式主从机PWM信号的直接数字化控制,从而实现主从机的双脉冲波形调制.利用DSP的I/O通信方式... 为提高大功率双丝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的焊缝成形质量,提出了双脉冲波形控制方法,利用DSP内部集成的脉宽调制(PWM)模块,以软件方式实现了并联式主从机PWM信号的直接数字化控制,从而实现主从机的双脉冲波形调制.利用DSP的I/O通信方式建立双脉冲多相位协同控制系统,实现大功率双丝GMAW两路脉冲同步、交替和独立3种输出形式的协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脉冲多相位协同控制系统满足设计要求,焊接过程稳定,双电弧干扰小,飞溅小,焊缝成形良好,双脉冲焊缝表面呈鱼鳞状,能很好地实现大功率双丝GMAW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双熔化气体保护焊 双脉冲 相位 协同控制 脉宽调制 数字信号处理器
下载PDF
碳柱热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12
作者 陈家越 《广州化学》 CAS 2014年第3期63-67,共5页
用铅笔芯制作了不同直径的碳柱热电极,表征了碳柱热电极的电化学和温敏等各种性质。结果表明,碳柱热电极在多次加热过程中均表现出对温度变化的快速响应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将其应用于痕量铅的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65℃时灵敏度比... 用铅笔芯制作了不同直径的碳柱热电极,表征了碳柱热电极的电化学和温敏等各种性质。结果表明,碳柱热电极在多次加热过程中均表现出对温度变化的快速响应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将其应用于痕量铅的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65℃时灵敏度比常温高,Pb2+浓度在1~22μg/L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0.995 5,检测限0.5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柱热电 金属热电 循环伏安图
下载PDF
脉冲双丝GMAW熔滴过渡过程中熔池波动行为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家敬 何锡鑫 +2 位作者 赵朋成 胡艺腾 梁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96,I0006,共8页
研究了脉冲双丝GMAW过程中熔池自由表面受周期性熔滴冲击引起的动态波动行为.根据二维波动理论建立了熔池液面受迫振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二维波动行为的瞬态数学模型,推导出控制微分方程,给出了相应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并编制程序进行了... 研究了脉冲双丝GMAW过程中熔池自由表面受周期性熔滴冲击引起的动态波动行为.根据二维波动理论建立了熔池液面受迫振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二维波动行为的瞬态数学模型,推导出控制微分方程,给出了相应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并编制程序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熔池自由表面的位移和振动速度分布规律、不同熔滴过渡条件下熔池自由表面的瞬时波动规律及焊接过程中表面波动所引起的干涉现象.结果表明,表面波主要起源于前丝、后丝中心附近,导致熔池表面有较强的凹陷.选用直径1.0 mm的焊丝可以减小熔池表面波动,防止出现较粗的焊缝波纹;当熔滴过渡频率为1000 Hz时,容易出现焊接波纹粗大、咬边等缺陷,波动干涉随熔滴过渡频率减小而减小.文中的工作能够为脉冲双丝GMAW的工业化生产和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双熔化气体保护焊 熔池表面 波动特性 熔滴撞击
下载PDF
不锈钢熔丝TIG焊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文飞 刘爱国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1-76,91,共7页
采用simufact welding有限元软件,以厚度为2mm的304不锈钢薄板为模拟对象,建立其简化物理模型,并选择双椭球热源模型,对熔丝TIG焊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焊接工艺参数,获得不同条件下的焊接温度场、应力场及焊接变形情况。结果... 采用simufact welding有限元软件,以厚度为2mm的304不锈钢薄板为模拟对象,建立其简化物理模型,并选择双椭球热源模型,对熔丝TIG焊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焊接工艺参数,获得不同条件下的焊接温度场、应力场及焊接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在模拟条件下,焊接起始处应力最为集中,改变电流或者焊接速度大小,应力集中区域几乎不变;焊接电流从120A增大至160A,热循环曲线的峰值温度升高约500K,追踪点C在z方向的变形量增幅最大,约0.06mm;焊接速度从12cm/min增大至16cm/min,峰值温度降低约400K,追踪点C在z方向的变形量降幅最大,约0.3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惰性气体保护焊 simufact welding软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GH536合金激光焊与钨极氩弧焊接头组织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滕彬 潘士建 +3 位作者 蒋宝 李琳琳 武鹏博 黄瑞生 《电焊机》 2022年第5期106-111,共6页
为探讨激光焊替代氩弧焊焊接GH536合金的可行性,以3 mm厚GH536合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激光焊和钨极氩弧焊,对比分析两种接头的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持久性能、疲劳性能及组织。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焊接可以实现3 mm厚GH536合金的单面焊... 为探讨激光焊替代氩弧焊焊接GH536合金的可行性,以3 mm厚GH536合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激光焊和钨极氩弧焊,对比分析两种接头的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持久性能、疲劳性能及组织。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焊接可以实现3 mm厚GH536合金的单面焊双面成形,相比氩弧焊的双面填丝焊接成形,激光焊在降低热输入的同时焊接速度提高了5倍;激光焊接头室温和1000℃高温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740 MPa和77 MPa,接头持久寿命可达母材的75%,与氩弧焊接头相当,但相同条件下激光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更好,是氩弧焊接头的2倍以上,其主要原因是激光焊单位时间热输入较低,接头组织更均匀,晶粒更细小,焊缝成形平整、光滑,焊趾处应力集中小。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激光焊可以替代氩弧焊对GH536合金进行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536合金 激光焊接 氩弧双面填 力学性能 金相组织
下载PDF
三丝GMAW横焊工艺优化研究
16
作者 武钰栋 敖三三 +1 位作者 罗震 张威 《焊接技术》 2018年第4期72-75,172,共5页
利用实验室搭建的三丝焊设备,通过对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焊接速度、保护气体流量和焊枪倾角的控制和调节,选定三丝横焊高效且保证质量的焊接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焊枪倾角影响焊缝的成形,3支焊枪需要合理布置以保证焊接质量。随着... 利用实验室搭建的三丝焊设备,通过对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焊接速度、保护气体流量和焊枪倾角的控制和调节,选定三丝横焊高效且保证质量的焊接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焊枪倾角影响焊缝的成形,3支焊枪需要合理布置以保证焊接质量。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焊缝余高先减小后增大,但过大的焊接电流会导致焊缝下塌,同时,飞溅明显增大;随着电弧电压的升高,焊缝余高变小。最终经过优化得出工艺参数组合:辅助焊枪与水平面的夹角呈30°,焊接电流为I1=140 A,I2=155 A,I3=140 A,电弧电压为U1=22 V,U2=21 V和U3=22 V,焊接速度为2.25 m/min,保护气体流量为20 L/min,焊丝伸出长L1=L2=L3=20 mm。对焊缝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发现焊缝中存在粗晶区,说明焊接过程中热输入很大。进行硬度测试,发现焊缝硬度明显提高,这是因为焊缝中产生了魏氏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气体保护焊 横焊 焊接工艺参数 焊缝成形
下载PDF
微孢子虫蛋白质及其与宿主互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正理 李艳红 宋元达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1-928,共8页
微孢子虫(protozoan:microsporidia)是一类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可广泛寄生于几乎所有的动物。早期对微孢子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种类的分离鉴定方面,随着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微孢子虫的研究,尤其是... 微孢子虫(protozoan:microsporidia)是一类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可广泛寄生于几乎所有的动物。早期对微孢子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种类的分离鉴定方面,随着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微孢子虫的研究,尤其是微孢子虫具有独特的进化地位以及基因组、细胞器和物质能量代谢途径等简化进化的特点,使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该领域近10年来在微孢子虫总蛋白组成成分分析、极丝蛋白和孢壁蛋白的分离鉴定,以及孢壁蛋白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极丝蛋白 孢壁蛋白 宿主
下载PDF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功能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平 刘吉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9-334,共6页
微孢子虫作为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生物,由于具有许多原核细胞的特征而被广泛研究,且作为人类新发的病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微孢子虫蛋白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评述了对微孢子虫蛋白质研究在分类和防治... 微孢子虫作为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生物,由于具有许多原核细胞的特征而被广泛研究,且作为人类新发的病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微孢子虫蛋白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评述了对微孢子虫蛋白质研究在分类和防治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分类 微管蛋白 极丝蛋白 表面蛋白
下载PDF
基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脉冲电源的主控电路改进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毅 周立迎 秦晓波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6-29,共4页
传统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脉冲电源主控电路采用51系列单片来设计和控制脉冲信号,其输出电流波形存在前后沿不陡峭、脉宽脉间数字调节范围较小且数字调节不方便等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本文着力选用PIC单片机来设计脉冲发生器,以此对其主控... 传统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脉冲电源主控电路采用51系列单片来设计和控制脉冲信号,其输出电流波形存在前后沿不陡峭、脉宽脉间数字调节范围较小且数字调节不方便等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本文着力选用PIC单片机来设计脉冲发生器,以此对其主控电路进行改进。这样的改进,对减少加工电极丝的非正常损耗和提高整个机床高效低耗的加工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切割 PIC PWM 极丝损耗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贡成良 《江苏蚕业》 1999年第1期6-13,共8页
微孢子虫是在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原始的、形成孢子的、缺乏线粒体的真核生物,可广泛寄生于动物.近年来,也有爱滋病患者被微孢子虫感染的报道.自然界,微孢子虫是控制昆虫种群数量的一个重要因子,人们希望通过用微孢子替代化学农药进行害... 微孢子虫是在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原始的、形成孢子的、缺乏线粒体的真核生物,可广泛寄生于动物.近年来,也有爱滋病患者被微孢子虫感染的报道.自然界,微孢子虫是控制昆虫种群数量的一个重要因子,人们希望通过用微孢子替代化学农药进行害虫的生物防治;在蚕业生产中,由于微孢子虫寄生所引起的疾病,有部分能够胚种传染,给蚕种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想就感染家蚕的微孢子虫的种类、增殖、鉴别、分子生物学以及该病的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一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裂殖体 家蚕微粒子病 NOSEMA 染色体 极丝 抑制作用 超微结构 RRNA基因 表面抗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