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地区山火对我国高寒地区林火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白夜 王博 +2 位作者 武英达 曹萌 刘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4-557,共4页
北极地区主要包括北冰洋和周围一圈无树木的冻土地带,植被以生长接近地面的低矮灌木、类禾本植物、草本植物、苔藓和地衣为主,气候终年寒冷,火源以干雷暴为主。受全球变暖和高温热浪影响,北极地区山火的数量和强度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生... 北极地区主要包括北冰洋和周围一圈无树木的冻土地带,植被以生长接近地面的低矮灌木、类禾本植物、草本植物、苔藓和地衣为主,气候终年寒冷,火源以干雷暴为主。受全球变暖和高温热浪影响,北极地区山火的数量和强度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并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本文在总结2019年和2020年北极地区山火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北极地区山火成因和危害,结合多年森林消防工作经验,提出对高寒地区林火管理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区山火 北极苔原 极地放大效应 泥炭火 冻土融化 高寒地区
下载PDF
气候反馈对温度空间模态的依赖性:IPCC AR6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菲 张华 +2 位作者 刘梦婷 于晓超 赵树云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6-834,共9页
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WGI)报告第七章的内容,详细解读了气候反馈对温度空间模态的依赖性。与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相比,AR6对于地表温度空间模态演变在驱动气候反馈变化中作用的理解已有了... 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WGI)报告第七章的内容,详细解读了气候反馈对温度空间模态的依赖性。与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相比,AR6对于地表温度空间模态演变在驱动气候反馈变化中作用的理解已有了较大提升。AR6认为,在温室气体强迫下,北极在21世纪的增温幅度很可能大于全球平均水平,南极在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增温要强于热带地区;同时,在百年时间尺度上热带太平洋东部的变暖幅度大于西部,即热带太平洋东-西向海表温度梯度减弱。极地放大效应(尤其是南半球)和热带太平洋东-西向海表温度梯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影响未来气候反馈如何演变的关键因素。随着地表增温空间模态的演变,气候反馈(尤其云反馈)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尺度上逐渐增加,对气候变化更多是起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AR6 气候反馈 温度空间模态 极地放大
下载PDF
干、湿大气环流模式中地表增温的经向分布及其机制
3
作者 李娟 夏炎 杨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使用耦合了平板海洋的三维大气环流模式,探究理想条件下极地增温放大现象的产生机制。实验中关闭海冰和云的辐射效应,固定地表反照率,并将海洋经向热量输送设置为零。通过控制地表蒸发的有无,模拟湿大气和干大气两种情形。模拟结果显示,... 使用耦合了平板海洋的三维大气环流模式,探究理想条件下极地增温放大现象的产生机制。实验中关闭海冰和云的辐射效应,固定地表反照率,并将海洋经向热量输送设置为零。通过控制地表蒸发的有无,模拟湿大气和干大气两种情形。模拟结果显示,CO2浓度加倍后,湿大气环流模式中存在极地增温放大的现象,而干大气环流模式中不存在这种现象。在干大气环流模式中,地表增温幅度基本上不随纬度变化,即均匀增温。湿大气环流模式中,CO2浓度加倍导致的直接辐射强迫和水汽反馈导致的辐射效应都是热带比极地更强,唯一能够解释湿大气中极地增温放大原因的是从赤道向极地的大气能量传输增强。在干大气环流模式中,从赤道向极地的热量输送及其变化比湿大气弱很多,因此无法支持极地增温放大现象。干大气中的均匀增温是CO2的直接辐射强迫和普朗克效应相互竞争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水汽相关的经向热量输送是地球极地增温放大的关键因素,而在基本上没有水汽的火星上,可能不会出现极地增温放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增温放大 干大气 湿大气 经向热量输送 普朗克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