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孔镜技术与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极外侧型(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家贵 张荣宜 +2 位作者 朱本藩 赵龙 王立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技术和靶点注射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极外侧型(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极外侧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靶点注射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n=30);B组采用椎间孔镜...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技术和靶点注射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极外侧型(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极外侧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靶点注射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n=30);B组采用椎间孔镜技术(n=32)。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1周、3个月、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疼痛及功能障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突出物明显缩小率评价术后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疼痛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病人在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及ODI均显著低于相应的术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疗效评定发现术后6个月A组优良率90.0%,B组优良率93.8%,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突出物明显缩小率分别为93.3%和93.8%,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和靶点注射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均是治疗极外侧型(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胶原酶 髓核化学溶解术 极外侧型
下载PDF
套管翻转滑移在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用
2
作者 刘涛 俞兴 +3 位作者 卫建民 冯万立 夏斌 刘向伟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下套管翻转滑移技术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的技术细节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共22例FLLDH患...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下套管翻转滑移技术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的技术细节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共22例FLLDH患者接受PELD手术治疗,术中应用套管翻转滑移技术,记录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并评价手术疗效。结果2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9.4±10.5)min,平均随访(11±5.6)个月。术后随访各时间点患者腰痛VAS、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1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1%。2例患者下地后,出现下肢放射痛,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PELD套管翻转滑移技术治疗FLLDH安全、有效,但术者要掌握工作通道置入及内镜下操作的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翻转滑移 微创技术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思路分析
3
作者 李宏伟 赵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0016-0019,共4页
研究重点探析椎间孔镜技术作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近期疗效,并完善思路分析。方法 研究起始于2019年10月,完成于2022年10月,将近病理及超声检查确诊的8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设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表法基础上开展分组,两... 研究重点探析椎间孔镜技术作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近期疗效,并完善思路分析。方法 研究起始于2019年10月,完成于2022年10月,将近病理及超声检查确诊的8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设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表法基础上开展分组,两个治疗小组分别计入40例。将传统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作用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则全部接受椎间孔镜技术,通过手术相关指标、康复期间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开展疗效鉴定工作。结果 观察组临床手术相关指标所用时间均比对照组所用时间明显更短,且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更少(P<0.05)。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VAS评分更低,表明疼痛程度比较轻(P<0.05)。术前,对照组与观察组在ODI评分、Lehmann评分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完成手术后,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的恢复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尤其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加凸显,(P<0.05)。结论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椎间孔镜技术的干预下,患者腰椎功能、肢体活动能够快速恢复,预后效果显著,不仅手术相关耗时较短,还能够减少疼痛,近期疗效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期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I See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邱功名 高笛 史迎宾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I See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本科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均使用I See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评价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I See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本科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均使用I See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评价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 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功能障碍RDQ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意义。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良5例。结论I See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明显,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 See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极外侧型 微创
下载PDF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MRI诊断
5
作者 李方元 秋鹏 +2 位作者 李林 田本祥 李守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ELLDH)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ELLDH患者7例,采用GE 1.5T MRI扫描仪,行矢状位、横断位扫描,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和MRI征象。结果7例患者分别显示L4/5、L5/S1单节段或多节段...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ELLDH)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ELLDH患者7例,采用GE 1.5T MRI扫描仪,行矢状位、横断位扫描,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和MRI征象。结果7例患者分别显示L4/5、L5/S1单节段或多节段突出于椎间孔或椎间孔外,5例合并椎间盘膨出或后外侧型突出。分别有不同程度腰椎骨质增生、脊柱退行性变、椎间隙狭窄、椎体不稳等变化。结论MRI可较好的显示ELLDH病变椎间盘和神经根与突出椎间盘的关系,为ELLDH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椎旁入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张先鹏 何泽伟 +5 位作者 楼钰晗 戴鑫威 吕晨昊 钟滢 朱承跃 杜文喜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2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该院因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行UBE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6~62岁,平均(53.67±17.45... 目的观察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该院因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行UBE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6~62岁,平均(53.67±17.45)岁。病史3 d~10年。椎间孔内型(I型)9例,椎间孔外型(Ⅱ型)13例,混合型(Ⅲ型)3例。L_(4/5)间隙8例,L_(5)/S_(1)间隙1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CT和MRI检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对手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3个月下肢、腰部疼痛和机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采用Macnab标准对近期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UBE技术治疗ELLDH,手术时间(79.79±23.97)min,术中出血量为40~80 mL,平均(55.80±10.74)mL。随访时间(7.02±4.26)个月。术前,下肢VAS为(7.04±0.92)分,腰部VAS为(3.49±1.52)分,ODI为(35.03±2.97)%,术后第3天,下肢VAS为(2.17±0.61)分,腰部VAS为(1.48±0.43)分,ODI为(18.77±3.15)%,术后3个月,下肢VAS为(1.38±0.65)分,腰部VAS为(1.03±0.48)分,ODI为(6.05±1.80)%,术后第3天和3个月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为96.0%(优20例,良4例,可1例),随访期间未发生并发症。结论UBE技术治疗ELLDH,疗效好,创伤小,术中视野开阔、清晰,患者体验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LDH) 单侧双通道内镜(UBE) 椎旁入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7
作者 李文高 王文斌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患者的疗效及对组织创伤、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极外侧型LDH患者68例,依...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患者的疗效及对组织创伤、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极外侧型LDH患者68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研究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的疗效优良率,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术前显著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高,且研究组VAS评分和ODI指数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3 d的疼痛介质和血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略低于对照组的17.65%,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FLLDH,手术创伤小,可减轻炎性反应及疼痛程度,利于功能康复,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组织创伤 炎性应激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
8
作者 陈世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39-0044,共6页
探讨予以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后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时段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昆明骨科医院脊柱科住院并予以手术治疗干预的28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女比例为16:12,年... 探讨予以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后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时段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昆明骨科医院脊柱科住院并予以手术治疗干预的28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女比例为16:12,年龄范围在52~77岁之间。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为单节段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3~4:12例,L4~5:16例,选择患者左侧腰椎斜外侧为入路,切除患者椎间盘及终板软骨,而后予以同种异体骨植骨,并植入单枚椎间融合器,椎体侧方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统计患者术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以及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90±30)min,术中出血量(105±75)ml。术后1 d、1、3及6个月时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2.71±0.76、2.11±0.92、1.68±0.86、1.29±0.76)分,较术前的(7.96±0.79)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及6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13.57±3.10、8.36±2.50)较术前的(86.86±3.05)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总有效率为100%(28/28例),优良率为96.4%(27/28例)。结论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治疗L3~4、L4~5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极外侧型 腰腿痛 外侧腰椎椎间融合
下载PDF
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泉 李新钢 张克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1期2656-2656,共1页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 腰间盘突出症 临床症状 延迟诊断 部分切除
下载PDF
全脊柱内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小明 张洁 +3 位作者 颜学亮 杨铁军 陈亮元 曹奇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1,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科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FLDH 27例,年龄41~64岁,平均52.3岁,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 目的评估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科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FLDH 27例,年龄41~64岁,平均52.3岁,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前及术后患者腰腿痛情况,改良Mac Nab评分评估患者腰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单节手术时间为69 min(58~109 min)、术中出血量为18 ml(11~40 ml)、住院时间为5.0 d(3.0~10.0 d),术前VAS评分(8.12±1.25),术后第3天VAS评分(2.80±1.12),术后3个月VAS评分(1.59±1.06),末次随访VAS评分(1.31±0.89),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估,优良率为88.9%。结论 PELD治疗F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切除术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治疗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谭健 李平元 +2 位作者 欧军 苏小桃 卢政好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7月-2013年3月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年龄34~54岁,平均42.1岁;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评入院时和椎...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7月-2013年3月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年龄34~54岁,平均42.1岁;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评入院时和椎间孔镜术后(术后即刻、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腰痛、腿痛的VAS评分由术前的(6.87±1.38)和(8.58±1.42)分下降到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45±0.52)和(1.55±0.45)分,术后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术后优良率均为91.3%,1例患者于术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于卧床休息服用非甾体消炎药3 d后症状消失。结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元 殷世武 +5 位作者 项廷淼 高宗根 潘升权 张惠林 龙海灯 王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9-791,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臭氧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FLLDH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单行注射臭氧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行臭氧联合RFA,... 目的观察并探讨臭氧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FLLDH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单行注射臭氧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行臭氧联合RFA,两组患者其他辅助无差别,每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周和1、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技术成功率100%,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后1周,1、3和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73.3%、76.7%、70.0%、60.0%,研究组分别为70.0%、76.7%、83.3%、90.0%。3、6个月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臭氧联合RFA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消融 臭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手术治疗合并椎管内突出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国华 张亚峰 +2 位作者 郭翠玲 王兴征 周智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2-763,共2页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0.7%-11.7%,同时发生于椎间孔内及椎管内的病例更少见。我院2004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37例,其中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内...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0.7%-11.7%,同时发生于椎间孔内及椎管内的病例更少见。我院2004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37例,其中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内突出患者29例,21例采用经椎板间途径关节突切除、椎间盘摘除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经3~36个月随访,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椎管内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术 关节突切除 椎间盘摘除 椎间孔内
下载PDF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秀高 陈建龙 +4 位作者 周永高 吕天才 夏青 何潺 黄科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在C形臂引导下穿刺到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内,先注入45μg/ml浓度臭氧10 ml,再用射频仪将温度升高到80 ~90℃行热凝治疗30...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在C形臂引导下穿刺到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内,先注入45μg/ml浓度臭氧10 ml,再用射频仪将温度升高到80 ~90℃行热凝治疗300 s.结果 术后即时和术后1 w时,治疗效果优良率约为70%,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优良率逐步升高,术后24个月时达到94.4%.术后各期VAS分值均明显低于术前,随着时间的增加,VAS分值呈明显下降趋势,术后24个月时,从术前的7.37下降为1.35.结论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极外侧型 射频热凝 臭氧消融
下载PDF
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分析 被引量:55
15
作者 符莉莉 李长清 许海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8期94-96,101,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价值及各自的特点。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66例,分别使用CT与MRI对其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影像学方... 目的探究分析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价值及各自的特点。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66例,分别使用CT与MRI对其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检出阳性率及其各自的影像学特点。结果分别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各节段椎间盘突出与突出程度的检出率及总的检出率,差异均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影像学检查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诊断准确,能够较好的判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的程度与节段,具有较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 CT 阳性率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莉 廖涛 +3 位作者 李越 肖清清 曾巧 彭文彦 《西部医学》 2021年第5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行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行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腕踝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及2月腰痛评价量表(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2月后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总体疗效优良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腰腿疼痛及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及2月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月后改良MacNab标准总体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疗效明显,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术 腕踝针 加巴喷丁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回波稳态进动磁共振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泮智勇 许茂盛 +2 位作者 丁雪委 王世威 庄汝杰 《中医正骨》 2013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双回波稳态进动磁共振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示情况及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MRI常规序列和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的图像,评价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在极外侧型腰... 目的:探讨双回波稳态进动磁共振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示情况及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MRI常规序列和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的图像,评价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由于腰椎MRI矢状位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不敏感,造成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影像诊断上的误诊和漏诊;而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在这9例患者的图像中明确显示L4~5腰椎间盘突出5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4例;其中左侧突出7例,右侧突出2例。结论:双回波稳态进动磁共振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扫描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突出椎间盘与腰骶部脊神经根的卡压情况,提高了对于该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在术中的定位起到极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极外侧型 诊断 双回波稳态进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振中 陈小勇 +1 位作者 姜成龙 吴海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8期165-168,共4页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1~12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对照...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1~12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对照组39例注射臭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下肢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检查,治疗组优良率为84.9%,对照组优良率为61.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下肢疼痛评分分别为(4.12±0.52)分和(1.28±0.35)分,对照组治疗前后下肢疼痛评分分别为(4.05±0.45)分和(1.64±0.65)分,两组治疗前后下肢疼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下肢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较单独运用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射频消融 臭氧 CT引导
下载PDF
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建 周跃 +2 位作者 初同伟 王卫东 张正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9期705-707,共3页
目的介绍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1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内型7例,椎间孔外型9例)接受显微内镜手术。5例椎间孔内型采用常规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入路,切除部分椎板、椎弓峡... 目的介绍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1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内型7例,椎间孔外型9例)接受显微内镜手术。5例椎间孔内型采用常规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入路,切除部分椎板、椎弓峡部和小关节。2例椎间孔内型采用经关节突入路,使用X-tube工作通道,切除大部分关节突。9例椎间孔外型采用横突间入路,工作导管置于横突间,部分切断横突间韧带。所有手术均需找到受压神经根并松解,切除突出椎间盘。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结果,优12例,良3例,可1例。平均住院日13·8d,平均手术时间78min,平均术中出血68ml。结论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小切口和组织损伤轻的优点,能够充分直接探查松解神经根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脊柱外科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显微内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建 周跃 +2 位作者 初同伟 张峡 张正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1776-1779,共4页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显微内镜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16例接受显微内镜手术,平均年龄42.6岁(35~60岁)。20例经开放手术,平均年...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显微内镜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16例接受显微内镜手术,平均年龄42.6岁(35~60岁)。20例经开放手术,平均年龄45.5岁(30~64岁)显微内镜手术分别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经关节突入路和经横突间入路,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开放手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和经横突间入路,进行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显微内镜手术组平均随访8.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8min,平均术中失血68ml,平均住院日13.8d。开放手术组平均随访14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4min,平均术中失血95ml,平均住院日16.5d。显微内镜手术组手术后切口疼痛轻,镇痛治疗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随访结果,显微内镜手术组12例患者达优,3例良,1例可。开放手术组14例患者达优,4例良,2例可。结论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开放手术比较有相似的近期临床效果,但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能够尽可能维持腰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显微内镜手术 微创脊柱外科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