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市后冬气候与亚洲极涡面积的相关分析
1
作者 刁平 刁晓芸 姚丽花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4期66-68,共3页
本文利用1976—2013年的亚洲极涡面积指数资料,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气象局、米东区气象局、达坂城区气象局、小渠子气象站、大西沟气象站的2月平均气温、降水量作自然正交分解(EOF)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个气象局(站)的平均气温... 本文利用1976—2013年的亚洲极涡面积指数资料,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气象局、米东区气象局、达坂城区气象局、小渠子气象站、大西沟气象站的2月平均气温、降水量作自然正交分解(EOF)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个气象局(站)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第1特征向量占总方差的百分比为91.7%和87.6%,第一空间场的分布表明,气温、降水量全区趋势相同,后冬气温变化趋势正处于小幅下降期。突变检测发现,1992年以后,大部分时期后冬暖,没有突变。5个气象局(站)平均气温第1特征相量时间系数与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距平相关系数为-0.624,表明气温偏高时,极涡面积减小,反之,气温偏低时,极涡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冬气候 极涡面积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极涡面积指数与北太平洋海温季节变异相关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青 廉毅 卢秉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78-83,共6页
利用1951-2002年NCEP/NCAR的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极涡面积指数和海温资料,研究极涡面积指数与北太平洋海温季节变异相关.结果表明,4个季节的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均与北太平洋的西风漂流区呈显著的负相关(显著性水平α≥0... 利用1951-2002年NCEP/NCAR的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极涡面积指数和海温资料,研究极涡面积指数与北太平洋海温季节变异相关.结果表明,4个季节的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均与北太平洋的西风漂流区呈显著的负相关(显著性水平α≥0.05);冬季和春季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与同期太平洋海温呈相关显著的西北-东南向的"-、+"波列,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模态(PDO)分布;夏季和秋季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异常对滞后的冬季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变化影响显著;而春季的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变化对滞后的夏季和秋季西风漂流区海温变化影响显著;定义了风暴轴指数和西风漂流指数.春季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北太平洋风暴轴和西风漂流区海温都在1969年发生突变,太平洋极涡面积明显增大,春季风暴轴亦相应偏南,西风漂流 ,区春季海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 北太平洋海温 西风漂流区 PDO 风暴轴
下载PDF
前期春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冬季北半球极涡的关系
3
作者 张婧雯 李栋梁 柳艳菊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9,共8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用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0—2010年500 h Pa和100 h Pa等压面上北半球后冬(2月)极涡面积和前春(4月)北太平洋(20~60°N,120°E^120°W)海表温度(SST)的变化特征,揭示了二者...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用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0—2010年500 h Pa和100 h Pa等压面上北半球后冬(2月)极涡面积和前春(4月)北太平洋(20~60°N,120°E^120°W)海表温度(SST)的变化特征,揭示了二者的时空联系。结果表明:近50a来,(1)冬季北半球500 h Pa和100 h Pa极涡面积整体经历了先扩张后收缩的变化。春季北太平洋SST经历了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其突变时间与500 h Pa极涡面积的突变时间相近,均出现在1987年,且与后冬500 h Pa大西洋欧洲大陆区(Ⅳ区)极涡面积相关更好。(2)春季北太平洋SST的EOF第一模态空间型表现为PDO,第二模态表现为三极子型,突变分别出现在1980s初期和中期。(3)北太平洋SST与500 h PaⅣ区极涡面积相关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当前期春季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异常偏高(低),南部和北部海温异常偏低(高),使得下一个冬季500 h PaⅣ区极涡面积的扩大(缩小),这种空间遥相关型对应着海温的第二模态。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以第一模态空间型居多,但是对后冬北半球极涡面积影响大的却是第二模态。(4)当前春北太平洋SST呈第二模态时,对应次年冬季中高纬度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极地东风和绕极西风环流加强,极涡面积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涡面积 海温异常 EOF分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北半球极涡与黑龙江省温度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梅 《黑龙江气象》 1996年第3期23-25,共3页
对极涡面积大小及强弱的分析得出:①极涡面积强时,北半球受低值系统控制;极涡面积弱时,北半球受高值系统控制;②极涡面积随时间分布呈冬季强大.夏季弱小,空间分布则分冬季Ⅰ区强、春季Ⅲ区强、夏秋季Ⅱ区强等三种类型;③极涡面... 对极涡面积大小及强弱的分析得出:①极涡面积强时,北半球受低值系统控制;极涡面积弱时,北半球受高值系统控制;②极涡面积随时间分布呈冬季强大.夏季弱小,空间分布则分冬季Ⅰ区强、春季Ⅲ区强、夏秋季Ⅱ区强等三种类型;③极涡面积与黑龙江省的温度呈反相关。极涡强,温度易偏低,反之温度易偏高。准确分析极涡变化趋势,对黑龙江省的温度趋势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涡面积 强度 温度预报 大气环流
下载PDF
极涡对北半球冬季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康彩燕 胡钰玲 +3 位作者 王式功 尚可政 张莹 乐满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4,共8页
利用1951-2013年的NCEP/NCAR月平均气温、4次/d的日平均气温、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指数中的10项极涡指数,统计了近60 a 100、300、500、1 000 h Pa等压面上北半球冬季气温的演变特征以及10项极涡指数与冬季气温的... 利用1951-2013年的NCEP/NCAR月平均气温、4次/d的日平均气温、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指数中的10项极涡指数,统计了近60 a 100、300、500、1 000 h Pa等压面上北半球冬季气温的演变特征以及10项极涡指数与冬季气温的相关关系,讨论了极涡面积和强度指数的变化对北半球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北半球冬季气温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所关注的4个等压面上,气温年代际变化均较为明显.300、500、1 000 h Pa等压面上于70年代前中期气温开始升高,而对于100 h Pa等压面上的气温,80年代初期气温突然升高,随后下降.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和北美区极涡强度指数与300、500、1 000 h Pa等压面上的冬季气温呈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均为负值.冬季气温与极涡面积和强度指数的相关系数显著的个例在1 000h Pa等压面上分布最多,随着高度的升高,显著的个例逐渐减少.极涡对2012年冬季发生在欧亚大陆和2013年冬季发生在北美洲的极端低温事件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涡面积 强度 端低温 等压面
下载PDF
“拉尼娜”非典型影响下的新疆2021/2022年冬季气温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颖 李雪洮 +3 位作者 贾孜拉·拜山 余行杰 杨智敏 刘宝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2021/2022年冬季新疆大部气温偏高,影响新疆冷空气活动频次少,并非拉尼娜事件对新疆冬季气温的典型影响特征。成因分析表明:2021/2022年冬季北极涛动(AO)为正位相,欧亚中高纬度500 hPa位势高度西高东低,新疆上空700 hPa南风距平优势明显... 2021/2022年冬季新疆大部气温偏高,影响新疆冷空气活动频次少,并非拉尼娜事件对新疆冬季气温的典型影响特征。成因分析表明:2021/2022年冬季北极涛动(AO)为正位相,欧亚中高纬度500 hPa位势高度西高东低,新疆上空700 hPa南风距平优势明显。2021/2022年冬季“拉尼娜”非典型影响新疆气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东部型弱拉尼娜事件对北大西洋涛动(NAO)和亚洲极涡面积的非典型影响,而对亚洲极涡面积的非典型影响是来自东部型拉尼娜事件对冬季AO的不确定性影响,冬季AO正位相有利于新疆气温正距平。2月300 hPa区域纬向风异常偏弱,削弱了NAO正位相对新疆气温的影响;70°E以东中纬度高度场负距平是冬季气温阶段性变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尼娜事件 冬季气温 极涡面积
下载PDF
北半球大气环流主模态时空分析
7
作者 刘甜甜 王新 《环境保护前沿》 2023年第4期1041-1052,共12页
利用1948~2015年的NCEP/NCAR资料全球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作经验正交分解(EOF),获得北极涛动指数(AOI)和北极偶极子指数(DAI)并对EOF分析后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我们主要总结极地涡旋的四个方面,包括极地涡旋指数(极涡面积指数和极涡... 利用1948~2015年的NCEP/NCAR资料全球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作经验正交分解(EOF),获得北极涛动指数(AOI)和北极偶极子指数(DAI)并对EOF分析后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我们主要总结极地涡旋的四个方面,包括极地涡旋指数(极涡面积指数和极涡强度指数),其变化特征,以及对中国冬季气候的影响和极地涡旋影响因子。极地涡旋主要具有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在年际时间尺度上,极地涡流区域在中国的温度和降水之间呈负相关,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极地涡流面积和中国温度呈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涡面积指数 强度指数 气候
下载PDF
季风与极涡的异常配置下中国夏季大尺度旱涝分布 被引量:7
8
作者 季飞 赵俊虎 +2 位作者 申茜 支蓉 龚志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6-465,共10页
从冷暖系统配置的角度,选取东亚夏季风(EASM)和7月亚洲区极涡面积(APVA),分析了二者的气候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分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1951—2010年EASM和APVA的异常配置分为四种类型:A:季风强、极涡大;B:季风强、极涡小;C:季风弱... 从冷暖系统配置的角度,选取东亚夏季风(EASM)和7月亚洲区极涡面积(APVA),分析了二者的气候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分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1951—2010年EASM和APVA的异常配置分为四种类型:A:季风强、极涡大;B:季风强、极涡小;C:季风弱、极涡大;D:季风弱、极涡小.研究发现,二者的异常配置下,中国夏季大尺度旱涝分布在季尺度上表现出多面性特征:A型年,夏季整体偏旱;B型年,夏季南涝北旱;C型年,夏季北涝南旱;D型年,夏季整体偏涝.由此可见,中国夏季旱涝总体分布除了与EASM有关外还与APVA密切相关,二者异常的不同配置下,夏季降水多寡和旱涝分布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和规律性,这对夏季降水总体趋势预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此外,通过研究不同配置关系对应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并分析不同要素在夏季风和极涡关系变化中的作用,发现不同配置类型下夏季降水表现出的差异和规律性直接取决于环流场的整体配置,其中西太副高和中高纬阻塞形势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亚洲区极涡面积 旱涝分布 大气环流
原文传递
我国东部夏季三类雨型的诊断和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寅生 施能 刘海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27-332,共6页
采用三级逐步判别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6、7、8月)降水进行客观诊断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6个测站的夏季降水量即可定量诊断我国夏季雨型,利用冬季500hPa极涡面积和北半球遥相关型指数建立起来的三级判别函数只包含7... 采用三级逐步判别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6、7、8月)降水进行客观诊断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6个测站的夏季降水量即可定量诊断我国夏季雨型,利用冬季500hPa极涡面积和北半球遥相关型指数建立起来的三级判别函数只包含7个因子。历史拟合率为38/39,试报效果也较好,从而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型的客观预报提供了有应用价值的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雨型 极涡面积 遥相关型 诊断 降水预报
下载PDF
广东前汛期降水预报因子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爱兰 《广东气象》 1999年第S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典型相关系数 预报因子 前汛期降水 纬向环流 环流特征量 经向环流 环流指数 组合系数 极涡面积 典型变量
下载PDF
1951—2012年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及其影响因子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辑 焦敏 +5 位作者 胡春丽 李菲 张晓月 张琪 王莹 祝新宇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5期74-83,共10页
利用1951—2012年东北地区26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指数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及其影响因子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12年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年代际转型前后大气环... 利用1951—2012年东北地区26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指数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及其影响因子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12年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年代际转型前后大气环流型差异显著。极涡面积、纬向环流及东北冷涡与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具有一致的年代际突变点,这些环流因子的年代际变化可能是导致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年代际突变的原因之一。东北地区夏季气温与主要环流因子的相关关系在时空上均具有显著的年代际转变,东北地区夏季气温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纬向环流及东北冷涡的相关关系表现为年代际增强,东北地区夏季气温与极涡面积的相关关系表现为年代际减弱,这些环流因子对东北地区夏季气温的影响范围和强度也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夏季气温 极涡面积 纬向环流 东北冷
下载PDF
2020/2021年冬季黑龙江省气温异常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玉娇 于璐 +2 位作者 冯娟 班晋 赵佳莹 《黑龙江气象》 2021年第4期9-12,共4页
2020/2021年冬季黑龙江省表现为“前冬暖、后冬冷”的气候特征。在500 hPa欧亚中高纬地区为“两槽一脊”环流形势,东亚大槽位置偏西、强度偏强,以经向环流为主,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负异常、AO的负位相、北半球极涡... 2020/2021年冬季黑龙江省表现为“前冬暖、后冬冷”的气候特征。在500 hPa欧亚中高纬地区为“两槽一脊”环流形势,东亚大槽位置偏西、强度偏强,以经向环流为主,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负异常、AO的负位相、北半球极涡面积偏大,均与黑龙江省冬季气温有较好的相关性。季节内东亚冬季风阶段性转换特征明显,出现明显低温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异常 涛动 北半球极涡面积 东亚冬季风
下载PDF
热带季节内振荡对滇东北一次罕见冰冻雨雪天气的影响
13
作者 吴星霖 罗松 +1 位作者 许凤雯 琚建华 《气象科技进展》 2012年第4期48-49,52,共3页
滇东北地区地处云贵川腹心之地,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冷空气入滇的"北大门"。2011年1月,一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了滇东北的昭通市及周边地区。此次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事件强度大... 滇东北地区地处云贵川腹心之地,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冷空气入滇的"北大门"。2011年1月,一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了滇东北的昭通市及周边地区。此次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事件强度大,与历史同期相比,昭通市所辖的11个县区月平均气温异常达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 昭通市 昭通 季节内振荡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热带地区 极涡面积 距平 MJO 中西太平洋 雨雪天气
下载PDF
近47a河北风速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素云 周顺武 +1 位作者 郭艳岭 王晓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3-99,共7页
利用河北61个气象观测站近47a(1961-2007年)的地面平均风速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北半球环流指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地面平均风速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47... 利用河北61个气象观测站近47a(1961-2007年)的地面平均风速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北半球环流指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地面平均风速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47a来河北四季地面平均风速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春季、冬季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夏季、秋季的下降速度。(2)河北地面四季平均风速与同期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北半球副高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3)春季500hPa冷空气势力偏强,850hPa增暖迅速时,河北风速较大;夏季500hPa冷空气势力较强,副高西伸脊点位置偏东时,河北风速较大;秋季500hPa冷空气势力偏强,850hPa降温缓慢时,河北风速较大;冬季500hPa、850hPa冷空气势力均偏强时,河北风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风速季节变化 极涡面积指数 副高面积指数 500hPa高度场 850hPa风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