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2年宁夏冬季极端寒冷事件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贾宏元 程彦杰 周翠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462,共8页
利用1961-2012年宁夏19个测站完整的逐日最低温度资料,分析了近52年宁夏极端寒冷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夏极端寒冷事件空间上表现为较好地一致性,存在"东西多、中部少"的分布特点,贺兰山脉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宁夏寒... 利用1961-2012年宁夏19个测站完整的逐日最低温度资料,分析了近52年宁夏极端寒冷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夏极端寒冷事件空间上表现为较好地一致性,存在"东西多、中部少"的分布特点,贺兰山脉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宁夏寒冷事件年频次总体在减少,强度也呈减弱趋势,年发生日数、日最多站次与年频次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寒冷事件频数的显著性周期为2~6年,具有间歇性和跳跃性特征;寒冷事件在1980年前后,发生气候突变后与许多要素场的气候突变时间相吻合;21世纪以来,寒冷事件有增多趋势。环流特征分析发现,极端寒冷的多寡与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状况密切相关,冷事件多(少)发年乌拉尔山及其以东高压脊偏强(弱),东亚高度场明显负(正)异常,低压加深(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极端寒冷事件 宁夏
下载PDF
北京极端低温事件的长期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庆祥 黄嘉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5-1150,共6页
利用1951—2008年北京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和新的气候极端事件阈值计算方法,对北京地区最低气温第10百分位阈值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最低气温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和寒冷程度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北京比较寒冷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寒... 利用1951—2008年北京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和新的气候极端事件阈值计算方法,对北京地区最低气温第10百分位阈值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最低气温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和寒冷程度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北京比较寒冷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寒冷程度存在年代际变化,其变化趋势呈减少或减弱趋势,且在21世纪初发生了转变。北京地区最低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存在13.3年和2.1年的主要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最低气温 极端寒冷事件
下载PDF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极端寒冷天气事件的响应——以2008年贵州省凝冻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盼龙 白晓永 李阳兵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8-108,共11页
为揭示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极端寒冷天气事件的响应及恢复过程,以2008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的特大凝冻事件为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贵州高原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250m分辨率NDVI生成的NPP数据,探讨了不同岩性、地貌、植被类型... 为揭示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极端寒冷天气事件的响应及恢复过程,以2008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的特大凝冻事件为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贵州高原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250m分辨率NDVI生成的NPP数据,探讨了不同岩性、地貌、植被类型的NPP对极端寒冷天气事件的时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本次凝冻事件导致贵州NPP共损失0.77×106t C,主要分布黔中、黔南和黔西南等喀斯特集中连片区;2)喀斯特岩性区受损程度较非喀斯特岩性区明显严重,受损率分别为28.62%、21.92%,恢复程度差,恢复率分别为91.29%、95.76%;3)在不同喀斯特地貌区内,岩溶高原受损最严重,岩溶槽谷区受损最小,受损率分别为33.00%、21.40%,岩溶断陷盆地恢复最好,岩溶槽谷恢复最差,恢复率分别为106.65%、88.41%;4)各植被类型中灌丛损失最大,混交林最小,损失率分别为28.49%和21.79%,草丛恢复程度最好,灌丛最差,恢复率分别为97.63%、91.33%。综上所述,不同植被在不同岩性、地貌条件下,对极端寒冷天气事件的时空响应特征明显不同,其恢复过程也存在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极端寒冷天气事件 响应 贵州省 2008年凝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