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认同对极端群体行为的影响:中介及调节效应的检验 被引量:14
1
作者 石晶 郝振 崔丽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1-407,共7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三所高校的467名大学生为被试,检验群体认同对极端群体行为(为群体牺牲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心理机制。结果表明:(1)群体认同对为群体牺牲意愿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积极情感和否认态度完全中介群体认同对为群体牺...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三所高校的467名大学生为被试,检验群体认同对极端群体行为(为群体牺牲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心理机制。结果表明:(1)群体认同对为群体牺牲意愿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积极情感和否认态度完全中介群体认同对为群体牺牲意愿的影响,且积极情感在群体认同和否认态度之间担当部分中介角色;(3)抗伤害信念在积极情感和为群体牺牲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认同 极端群体行为 积极情感 否认态度 抗伤害信念
下载PDF
小麦雌性育性双向极端群体QTL定位策略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海风 窦秉德 +2 位作者 侯北伟 朱晓滨 杨晋彬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78-82,共5页
在极端不育群体中计算重组频率(c值)初步筛选QTL位点的基础之上,利用普通小麦中育性正常的良种藁城8901(P1)与雌性不育系XND126(P2)杂交F2群体中的189株隐性极端不育株和63株极端可育株组成的双向极端群体为定位群体,构建了连锁图,分析... 在极端不育群体中计算重组频率(c值)初步筛选QTL位点的基础之上,利用普通小麦中育性正常的良种藁城8901(P1)与雌性不育系XND126(P2)杂交F2群体中的189株隐性极端不育株和63株极端可育株组成的双向极端群体为定位群体,构建了连锁图,分析定位了小麦雌性育性位点taf1,获得了与F2平衡群体相同的定位位点.分析发现与taf1位点连锁较紧密的标记,其c值较小.利用极端群体的策略能快速有效的定位小麦雌性育性QTL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极端群体 雌性育性 QTL
下载PDF
极端群体事件演化机理及根源分析
3
作者 赵洪伟 袁树卓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年第28期143-144,共2页
当前频繁发生的极端群体事件大多以偶发诱因升级而成,基于此,分析极端群体事件的演化机理,探究极端群体事件中折射出的社会矛盾的根源,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偶发事件 极端群体事件 根源
下载PDF
全球危机中不确定性如何影响极端群体认同的形成 被引量:7
4
作者 吴莹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72,共16页
全球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引发极端群体心理,如民粹主义,如危机中的高总统支持率。本研究从群体心理角度发现,不确定情境激发人们寻找特定自我认识、获取认知安全感的深层心理动机,使人们通过去个人化、认同和区隔的群体认同机制,获得... 全球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引发极端群体心理,如民粹主义,如危机中的高总统支持率。本研究从群体心理角度发现,不确定情境激发人们寻找特定自我认识、获取认知安全感的深层心理动机,使人们通过去个人化、认同和区隔的群体认同机制,获得自我与群体原型的联结,进而表现出追逐边界清晰、规范明确、结构严密的实体性群体,追随威权式领导以及寻求外部系统控制补偿。这些极端群体认同行为的出现具有边界条件,即对边缘化和被排斥感的感知。这一视角对研究全球危机及宏观社会中的群际关系、社会心态等具有现实意义。未来研究应集中在不确定性如何通过社会认同影响社会心态,以及如何利用外在制度、社会和文化系统弱化不确定性的消极心理后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实体性群体 威权式领导 极端群体认同
原文传递
基于群体极化现象的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对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柳欣 郭慧 胡艳慧 《办公自动化》 2015年第22期33-36,共4页
近年来国内的网络舆论危机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网络舆论所涉及领域在不断扩大。网络舆论的极端化现象对政府、社会的影响已经让我们无法回避,它对政府能力和社会道德体系可能造成致命伤害,也可能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提供新的契机。本... 近年来国内的网络舆论危机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网络舆论所涉及领域在不断扩大。网络舆论的极端化现象对政府、社会的影响已经让我们无法回避,它对政府能力和社会道德体系可能造成致命伤害,也可能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提供新的契机。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群体舆论极端化现象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目的是想给相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议,为媒体决策良性互动探索可借鉴可实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群体极端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高职生道德判断能力与极端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钱伟钧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以60名高职生代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高职生道德判断能力、极端亲群体行为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其结果给出了相应建议。结果显示,高职生道德判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特征(年级、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和是否团员... 以60名高职生代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高职生道德判断能力、极端亲群体行为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其结果给出了相应建议。结果显示,高职生道德判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特征(年级、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和是否团员)青少年在道德判断能力上差异不明显;男生在对极端亲群体行为意愿的认知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道德评价上的得分则显著高于男生;高职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极端亲群体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道德判断能力 极端群体行为
下载PDF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形成机理与逻辑推演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小川 刘江斌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3-31,共9页
近年来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研究逐渐兴起,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一直陷于事实描述与成因分析之中不能自拔。静态的犯罪图像刻画极易掩盖动态的形成机理。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形成机理的主线是犯罪人主客观特征的动态转化,个人极端暴力犯... 近年来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研究逐渐兴起,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一直陷于事实描述与成因分析之中不能自拔。静态的犯罪图像刻画极易掩盖动态的形成机理。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形成机理的主线是犯罪人主客观特征的动态转化,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的形成需经历"弱势群体失意化""失意群体极端化"两个阶段,由"客观弱势"发展为"主观失意",再由"主观失意"演变为"极端暴力"。2000年至2020年101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实证分析与"社会失范""挫折—攻击"等理论推演证实了上述机理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形成机理 弱势群体失意化 失意群体极端
下载PDF
试论亲群体行为概念及其概念拓展
8
作者 吕行 陆阳 穆海婷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22期268-269,共2页
本研究主要比较分析了亲群体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异同,认为亲群体行为更多的强调指向内部群体成员的帮助关怀。这种只针对内部成员的帮助行为,特别会在极端行为中展现一种损外群体利内群体的特质。因此对极端亲群体行为这一概念进行... 本研究主要比较分析了亲群体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异同,认为亲群体行为更多的强调指向内部群体成员的帮助关怀。这种只针对内部成员的帮助行为,特别会在极端行为中展现一种损外群体利内群体的特质。因此对极端亲群体行为这一概念进行延展细分,有助于未来更好的研究极端群体事件的动因和演变路径,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群体行为 亲社会行为 群体贬损 群体性行为
下载PDF
小麦雌性育性对穗粒数形成的生物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童婷 阎晓菲 +1 位作者 张新玲 窦秉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5期9-10,12,共3页
为了研究小麦穗粒数与小麦雌性育性之间的关系,以含小麦雌性不育系(S)的由小麦品种(系)组成的含S种质双向极端小群体和不含小麦雌性不育系的品种双向极端小群体各60个品种(系)为目标群体,以小麦基因组中42个多态性SSR为背景控制标记,用S... 为了研究小麦穗粒数与小麦雌性育性之间的关系,以含小麦雌性不育系(S)的由小麦品种(系)组成的含S种质双向极端小群体和不含小麦雌性不育系的品种双向极端小群体各60个品种(系)为目标群体,以小麦基因组中42个多态性SSR为背景控制标记,用STRUCT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评估,并利用TASSEL软件的MLM模型检测210个多态性标记与小麦雌性育性I.F.(国际法育性)和D.F.(国内法育性)2种表型值的关联程度,确定入选标记,再对入选标记所在的连锁群进行分析,找到与小麦穗粒数(小穗基部小花数)更加紧密关联的标记。经关联分析,在2个极端小群体里发现,小麦小穗基部小花数关联的标记共有2个(Xgwm570-6A,Xwmc776-4A);2个品种群体中与小麦穗粒数关联的标记共有2个(Xwmc25-2B/2D,Xwmc168-7A)。认为2D、5B连锁群可能有小麦穗粒数形成的遗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雌性育性 穗粒数 关联分析 双向极端群体
下载PDF
小麦雌性育性遗传位点的基因组关联标记扫描
10
作者 童婷 窦秉德 +5 位作者 张新玲 朱晓滨 张雪妮 杨晋彬 刘福霞 杨文杰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210,共9页
以含小麦雌性不育系(S)的由小麦品种(系)组成的含S种质双向极端小群体和不含小麦雌性不育系的品种双向极端小群体各60个品种(系)为目标群体,以小麦基因组中42个多态性SSR标记为背景控制标记,用STRUCTRE软件进行结构评估,并用TASSEL软件... 以含小麦雌性不育系(S)的由小麦品种(系)组成的含S种质双向极端小群体和不含小麦雌性不育系的品种双向极端小群体各60个品种(系)为目标群体,以小麦基因组中42个多态性SSR标记为背景控制标记,用STRUCTRE软件进行结构评估,并用TASSEL软件的MLM模型检测小麦基因组中均匀分布的210个多态性标记与小麦雌性育性D.F.(国内法育性)和I.F.(国际法育性)两种表型值的关联程度,再在含S种质(或品种)组成的较大群体中验证初选的关联标记,并对候选位点进行标记加密。结果发现背景控制标记间不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品种双向极端小群体和含S双向极端小群体中分别发现13个SSR标记和35个SSR标记与小麦雌性育性表型极显著关联;经关联分析,在两个极端小群体里发现的45个标记中,有17个标记在较大品种群体和含S种质群体中得到验证,除两个大群体中共同与性状关联的标记外,11个标记为小麦雌性不育系所在的含S种质群体分析中发现的新突变位点或互作位点,结合标记加密分析结果,最终发现的候选关联标记不仅支持了2D和4A位点与表型的关联,而且找到2B或3B等新的表型关联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雌性育性 关联分析 双向极端群体
下载PDF
小麦染色体3B和4B雌性育性遗传位点的初选
11
作者 张雪妮 张新玲 +3 位作者 童婷 阎晓菲 吉琼 窦秉德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普通小麦N8×小麦雌性不育系XND126组合衍生的F2为基本群体,从中选择100株隐性极端不育株构成极端不育群体,以2008-2010年关联分析中的38个SSR阳性关联标记为基本线索进行PCR和电泳实验。与N8带型相同的记为A;与XND126带型相同的... 以普通小麦N8×小麦雌性不育系XND126组合衍生的F2为基本群体,从中选择100株隐性极端不育株构成极端不育群体,以2008-2010年关联分析中的38个SSR阳性关联标记为基本线索进行PCR和电泳实验。与N8带型相同的记为A;与XND126带型相同的记为B;与F1带型即杂合带型相同的记为H。以c=(N1+N2/2)/N计算c值,以c值小于0.4确定标记与位点可能的连锁关系。以初选的c值相对较小的标记为线索,在其参考连锁图上寻找并合成第二批标记引物,再次筛选,共得到3个位于3B染色体上的候选标记Xwmc687(c值为0.360),Xbarc206(c值为0.35)和Xcfb3440(c值为0.375),以及1个位于4B染色体上的候选标记Xgwm495(c值为0.295)。实验结果显示,除本实验室前期定位的小麦雌性育性2DS位点外,3B和4B上可能存在与小麦雌性育性有关的遗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雌性育性 极端群体 重组频率
下载PDF
粳稻品种吉粳809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亚军 孙强 +5 位作者 王金明 陈凯 冯博 方雅洁 林秀云 徐建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38-1646,共9页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抵御稻瘟病危害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利用吉粳809的2个亲本材料吉粳88与93072配制的回交分离群体进行稻瘟病人工接种,采用抗、感极端分池法定位双亲的稻瘟病抗性基因,结合基因型...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抵御稻瘟病危害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利用吉粳809的2个亲本材料吉粳88与93072配制的回交分离群体进行稻瘟病人工接种,采用抗、感极端分池法定位双亲的稻瘟病抗性基因,结合基因型分析,推断吉粳809的抗性基因组成。结果表明,回交群体对强致病菌GD9-1表现为4个主效抗病基因Pi-2(t)、Pi-7-1(t)、Pi-7-2(t)和Pi-11(t)分离,对弱致病菌GD19-1表现单个主效抗病基因Pi-2(t)分离,其中Pi-2(t)基因同时抗2个菌株。除Pi-2(t)位点抗性等位基因来自吉粳88,其余3个位点的抗性等位基因均来自93072。比较基因组研究表明,Pi-2(t)可能与Pi-b等位,Pi-11(t)可能与Pi-47(t)或Pik等位,而Pi-7-1(t)和Pi-7-2(t)是2个新的抗性位点,分别与RM21260和RM8037连锁,遗传距离为0.11 c M和6.97 c M。利用与上述4个抗病位点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和来自3000份水稻种质资源重测序开发的56K芯片鉴定抗性位点吉粳809与双亲基因型的异同,推断吉粳809抗性基因组成,发现吉粳809携带轮回亲本吉粳88的Pi-2(t)和来自供体亲本93072的Pi-11(t)2个基因,合理地解释了吉粳809抗性明显好于吉粳88的原因。对如何通过不同主效抗性基因聚合特别是充分利用原来抗病品种中"丧失"抗性残效基因来改良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病基因 极端分离群体分池法 抗性基因聚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