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年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及产生机理
1
作者 尹秋超 王璐 +1 位作者 葛子安 高庆九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7-1673,共17页
本文基于1961~2017年中国逐日最高温度资料(CN05.1),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揭示了中国夏季极端高温日数(EHTD)年际变化的主导模态,探究了导致各模态形成的关键影响因子和相关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第一模态表现为横贯中国的纬向型... 本文基于1961~2017年中国逐日最高温度资料(CN05.1),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揭示了中国夏季极端高温日数(EHTD)年际变化的主导模态,探究了导致各模态形成的关键影响因子和相关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第一模态表现为横贯中国的纬向型分布,该模态主要与北极涛动(AO)有关。AO正位相时从北欧向南传播的罗斯贝波列加强横贯中国的纬向高压异常。(2)第二模态表现为经向偶极子型分布,该模态主要受从北大西洋向东亚地区传播的极地—欧亚型遥相关波列(POL)和赤道西太暖池区上升支加强局地哈德来环流的共同影响,使得华南地区(中国北方)受高压(低压)的控制。前两个模态的极端高温日数增加均与局地高压异常造成的降水减少引起的入射太阳短波辐射增加有关。(3)第三模态的分布集中在青藏高原,主要受从地中海向下游传播的纬向波列的影响。与该波列对应的环流异常一方面会造成水汽辐散、上升运动减弱,从而使得云量减少、向下的云—短波辐射增加,另一方面会造成大气增温、从而使得晴空向下的长波辐射增加,二者共同为极端高温日数增加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夏季极端高温变化特征的认识,并为未来开展极端高温的季节预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日数 年际变化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中纬度罗斯贝波
下载PDF
华南地区近53a极端高温日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颖 张灵 千怀遂 《热带地理》 2016年第4期692-699,726,共9页
利用1961―2013年华南地区56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华南地区近53 a极端高温日数的趋势变化、突变、周期变化及其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从... 利用1961―2013年华南地区56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华南地区近53 a极端高温日数的趋势变化、突变、周期变化及其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从趋势变化看,大部分站点呈增加趋势,绝大部分站点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增加期,其变化倾向于由东南部沿海逐渐向西北部内陆递减,沿海地区增加趋势明显。2)从Mann-Kendall突变检验看,绝大部分地区的极端高温日数有不同程度突变,显著减少突变和增加突变的起始时间段分别集中于20世纪60和90年代,其区域分布特征与海陆位置和地形关系密切。3)华南地区平均年和各站点分别存在26 a和22~28 a为主的第一主周期,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的减少突变和2000年左右的增加突变存在于多个振荡周期中,多尺度周期振荡的同位相叠加是引起气候突变的主要原因;第一主周期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所引起的潜在突变对气候突变有决定性作用;地域特征与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日数 变化特征 区域差异 华南
下载PDF
新疆夏季极端高温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3
作者 吾麦尔艾力·巴拉提 胡素琴 +1 位作者 何娟娟 顾兴鹏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7期69-71,共3页
利用1961—2016年新疆60多个台站的夏季每日最高气温,通过排列,采用百分比确定极端高温的阈值,并挑选出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再对新疆夏季极端高温高发年与低发年的相应环流异常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6年,新疆极端高温事件频... 利用1961—2016年新疆60多个台站的夏季每日最高气温,通过排列,采用百分比确定极端高温的阈值,并挑选出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再对新疆夏季极端高温高发年与低发年的相应环流异常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6年,新疆极端高温事件频次呈逐年上升趋势。极端高温低发年,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夏季极端高温日数 环流特征
下载PDF
1961-2017年贵州省极端高温和低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4
作者 周昌礼 韩会庆 +4 位作者 张新鼎 杨今晶 江双权 杨毅 苏跃 《贵州农机化》 2019年第3期32-34,46,共4页
为探究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山区(贵州)极端高温低温日数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贵州省19个一级气象站点的1961-2017年的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等逐日数据资料,利用一元线性趋势倾向率分析... 为探究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山区(贵州)极端高温低温日数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贵州省19个一级气象站点的1961-2017年的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等逐日数据资料,利用一元线性趋势倾向率分析以及ArcGIS10.1平台下的Kriging插值法等方法,发现1961-2017年间,贵州省极端高温、低温日数总体上分别呈增加和下降趋势。其中极端高温日数在时间上以1990年为分界线,先为波动增加后为递增增加,空间上增加趋势沿东南至西北方向逐级递减;极端低温日数在1990年以前的下降幅度大于1990年以后的下降幅度,贵州省北部大部分地区极端低温日数下降趋势最大,只有中部局部地区表现为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日数 极端低温日数 时空变化 贵州省
下载PDF
华东极端高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29
5
作者 史军 丁一汇 崔林丽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7-358,共12页
基于华东气象站点1960~2005年逐日最高地面气温和同期西太平洋副高环流指数、赤道太平洋海温和登陆华东及我国的台风个数,分析了华东极端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高温成因。结果表明:华东每年高温日数和高温... 基于华东气象站点1960~2005年逐日最高地面气温和同期西太平洋副高环流指数、赤道太平洋海温和登陆华东及我国的台风个数,分析了华东极端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高温成因。结果表明:华东每年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表现出较大的时间动态变化和空间地域差异。在过去45年间,华东高温日数发生了多-少-多的年代际变化,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发生了高-低-高的年代际变化。高温日数在华东中南及西南部较多,而在华东东部沿海和北部较少。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在华东中西部的浙江、安徽和江西大部分地区较高。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类型的跃变和跃变时间。在华东南部一些地区,高温日数与夏季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和强度指数、上年下半年Nin~o4区海温和当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呈显著正相关。城市化也增加了华东高温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日数 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 气候特征 成因 华东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高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流型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英华 李艳 +2 位作者 李德帅 尚可政 郑凤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9-483,共15页
利用1961-2008年中国751个地面观测站气温资料插值而成的CN05格点资料,首先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整体夏季极端高温日数有显著增多趋势,以东北、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南沿海增多趋势最明显,而江淮黄淮... 利用1961-2008年中国751个地面观测站气温资料插值而成的CN05格点资料,首先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整体夏季极端高温日数有显著增多趋势,以东北、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南沿海增多趋势最明显,而江淮黄淮地区增多趋势最不明显甚至出现减少趋势。极端高温日数年际波动周期以2.5~3.0年为主,江淮地区以5年为主。对极端高温日数进行EOF分解的结果表明,第1典型场主要表现了极端高温日数的线性变化趋势,第2、3典型场分别表现为江淮和东北、华南和华北极端高温日数的两种南北"偶极型"分布特征。合成分析表明,第2典型场正"偶极型"对应江淮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正异常和东北高度负异常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偏北偏强,负"偶极型"则相反;第3典型场正"偶极型"对应华南500 hPa位势高度正异常和华北高度负异常以及西太平洋副高偏南偏强,负"偶极型"则相反。偏相关分析表明,鄂霍次克海阻高与东北和东南沿海极端高温日数正相关显著,与黄淮部分地区呈显著负相关;副高脊线与华北和东北极端高温日数呈显著正相关;副高强度与东南沿海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日数 线性趋势 EOF分解 偶极型 鄂霍次克海阻高 西太平洋副高
下载PDF
中国夏季极端气温与降水事件日数随平均气温变化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娟 闫会平 朱志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2-542,共11页
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降水事件日数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都有较强响应。本文利用全国1960-2005年549个站点逐日均一化温度资料以及559个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夏季极端气温与降水事件日数随气温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全球... 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降水事件日数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都有较强响应。本文利用全国1960-2005年549个站点逐日均一化温度资料以及559个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夏季极端气温与降水事件日数随气温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全国平均的极端高温、低温和降水日数的变化量分别为5.69,-5.3和0.69天;区域尺度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东南沿岸和四川地区极端高温日数可增加8~10天,东北地区极端低温日数减少10天左右,西北地区极端降水日数可增加4~6天。基于以上结果,利用模式对未来全球平均气温的预估表明:2006-2099年我国平均的极端高温、低温、降水日数变化量在RCP8.5情景下最大,分别增加23天、减少22天和增加3天;区域尺度上,RCP8.5情景下2006-2099年我国东南以及西南地区极端高温日数可增加42天左右,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极端低温日数减少33天左右,而西北地区极端降水日数可增加16天左右。该研究结果表明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日数 极端低温日数 极端降水日数 平均气温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华北农牧交错带极端高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敏敏 延军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0-199,共10页
利用华北农牧交错带及其附近32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最高地面气温资料,采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确定了极端高温事件的阈值,分析了华北农牧交错带极端高温日数和极端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2a来,华北农牧... 利用华北农牧交错带及其附近32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最高地面气温资料,采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确定了极端高温事件的阈值,分析了华北农牧交错带极端高温日数和极端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2a来,华北农牧交错带极端高温主要集中于5-8月,年均极端高温日数为1 d,极端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为36.9℃,两者分别从20世纪80和90年代由负距平转为正距平,均存在25~30 a的显著振荡周期;极端高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海拔依赖性,极端高温日数有显著的代际变化特征,并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呈现两种不同的分布形态,极端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分布相对稳定;21世纪最初的12 a,华北农牧交错带各站点极端高温日数、极端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均呈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日数 极端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 时空分布 华北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华中地区近50年高温事件及大气环流成因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志薇 王式功 +4 位作者 尚可政 陈磊 王宏斌 陈晓燕 王敏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55,共6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整编的1960-009年逐日地面最高气温的站点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中地区85个站点的年平均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间、空间变化,同时分析了高温日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高温日数和... 基于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整编的1960-009年逐日地面最高气温的站点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中地区85个站点的年平均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间、空间变化,同时分析了高温日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年平均最高气温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增暖的趋势,在20世纪60-0年代中期呈降低趋势,之后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在2000年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年平均高温日数(>35℃)和年平均高温日数(>37℃)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扩大趋势,部分地区年平均高温日数(>35℃)增加10天,但是高温日(>40℃)年平均气温呈弱下降趋势.从大范围高温事件的环流形势来看,7月与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至25°~35°N之间.8月586线经向变化,西伸至90°E,100hPa南亚高压发展强大.由此,在对流层中、上层两个高压系统相互配合,并且二者高度场均呈现强大的正距平,这便是形成华中大范围极端高温事件的大气环流形势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极端高温日数 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 大气环流特征 华中地区
下载PDF
Inhomogeneous trends in the onset date of extreme hot days in China over the last five decades 被引量:1
10
作者 Yang Yang Zhaohui Lin +2 位作者 Lifeng Luo Yan Zhang Zhen L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1年第6期33-40,共8页
Using a homogenized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T_(max))dataset across China,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onset date of extreme hot days in a year(i.e.,FirstEHD)during 1960-2018.Inhomogen... Using a homogenized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T_(max))dataset across China,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onset date of extreme hot days in a year(i.e.,FirstEHD)during 1960-2018.Inhomogeneous trends of FirstEHD over China during 1960-2018 can be found,with the advanced trend of FirstEHD over most parts in China,while a number of stations in North-Central China(NC)show the delayed trend of FirstEHD.Moreover,there exist interdecadal changes of FirstEHD trend,with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in the trend magnitude before and after the 1990s over South China(SC),and the sign of trend can even reverse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after the 1990s in Xinjiang(XJ)and Yangtze River Basin(YR),and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in NC.The overall trends of FirstEHD over NC,YR,and XJ during 1960-2018 are dominated by the trends before the 1990s,while they are dominated by the sharp advance after the 1990s over SC.It is further found that the trend of FirstEHD can generally be explained by the long-term trend in T_(max) over most parts of China,but the contribution from T_(max) variabilities is also non-negligible and can even account for more than 75% of the overall trend over NC.The possible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decadal changes in FirstEHD trend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hot days Onset date Trend Decadal change Variability of maximum temperature
下载PDF
近50年东北地区极端温度变化趋势 被引量:25
11
作者 严晓瑜 赵春雨 +1 位作者 王颖 何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7,共7页
采用东北地区129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东北地区极端最高(低)气温及极端高(低)温日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部分地区年极端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且后者比前者显著,气候倾向率... 采用东北地区129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东北地区极端最高(低)气温及极端高(低)温日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部分地区年极端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且后者比前者显著,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9℃/10a和0.1℃/10a;除中部部分地区外,东北地区年极端高温日数随时间变化呈增多趋势,平均每10a增加0.8天;年极端低温日数则主要以减少趋势为主,速率为4.7天/10a。近50年中,东北年极端最高气温和年极端高温日数均无显著突变点,年极端最低气温和年极端低温日数都在1982年发生显著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极端高温日数 极端低温日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