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T_(+m)交换对极限循环连分式加速收敛的最佳过程
1
作者 唐烁 仲红 《安徽师大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对A.Lembarki定理的条件进行改进,使T_(+m)交换对极限循环连分式加速收敛的最佳过程从可能变为现实。
关键词 T+m变换 收敛 极限循环 连分式
下载PDF
G-B变换对极限循环连分式K(a_n/1)的加速收敛
2
作者 仲红 《安徽师大学报》 1997年第4期346-351,共6页
本文对极限循环连分式K(an/1)的逼近序列引入合成序列变换,选择适当的辅助序列得到G-B变换;就G-B变换和常数因子x1对极限循环连分式的加速收敛进行了比较,并给出了数值实例.
关键词 G-B变换 极限循环连分式 加速收敛 连分式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灰系数和极限循环倍率 被引量:1
3
作者 屠守国 郑元刚 《电站系统工程》 1992年第1期25-29,共5页
根据各部分含碳量来确定烟气流程各点的灰系数,根据燃料灰分来确定极限循环倍率.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灰系数 极限循环倍率
下载PDF
一类极限循环连分式的加速收敛因子 被引量:2
4
作者 唐烁 朱功勤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5-138,共4页
本文获得了一类极限循环连分式的加速收敛因子,证明了它们具有良好的加速收敛性质.
关键词 极限循环连分式 加速收敛因子 序列变换
下载PDF
VLA循环极限抗拔力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李新超 袁尚晨 +2 位作者 田建德 刘保权 马美琴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年第2期160-162,164,共4页
VLA是一种新型深海工程系泊基础,其极限抗拔力是锚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指标。目前关于循环荷载作用下VLA极限抗拔力的研究尚缺乏。本文基于软粘土的循环强度概念和拟静力Mises理想弹塑性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锚板与土体相互作用的... VLA是一种新型深海工程系泊基础,其极限抗拔力是锚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指标。目前关于循环荷载作用下VLA极限抗拔力的研究尚缺乏。本文基于软粘土的循环强度概念和拟静力Mises理想弹塑性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锚板与土体相互作用的二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出VLA循环极限抗拔力,同时分析了埋置深度和荷载循环次数的影响,并与静极限抗拔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VLA循环极限抗拔力较静极限抗拔力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降低程度与锚板埋置深度、荷载循环次数以及静荷载与静极限抗拔力之比等有较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向承力锚 循环极限抗拔力 循环强度 ABAQUS
下载PDF
双向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常晶 陈云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73-576,共4页
利用GDS双向振动仪进行不排水三轴试验。循环荷载分别被简化成单向(轴向)正弦波和双向(轴向和径向)正弦波形式。对比研究径向振动对萧山软黏土变形特性和循环强度的影响;给出不同轴向循环应力幅值和不同径向循环应力比(径向应力幅值与... 利用GDS双向振动仪进行不排水三轴试验。循环荷载分别被简化成单向(轴向)正弦波和双向(轴向和径向)正弦波形式。对比研究径向振动对萧山软黏土变形特性和循环强度的影响;给出不同轴向循环应力幅值和不同径向循环应力比(径向应力幅值与轴向应力幅值之比)情况下的轴向应力-振次曲线。研究表明:在变形发展初期,不同径向循环应力比的应变曲线比较接近;随着应变的增大,应变曲线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且径向循环应力比越大,轴向应变发展越快;轴向循环应力越大,不同径向循环应力比的应变曲线之间的差异越大;将5%定义为破坏应变,给出不同径向循环应力比的动强度曲线;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循环强度曲线要比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曲线低,但是,当径向循环应力比超过0.5时,不同循环强度曲线之间的差别非常小;径向循环应力对最小极限循环强度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最小极限循环强度值可以用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结果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黏土 双向循环荷载 三轴试验 轴向应变 最小极限循环强度
下载PDF
循环载荷下大开口箱型梁弯曲极限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卉 甘进 +1 位作者 张正 吴卫国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共12页
甲板大开口已成为现代货运船舶结构的典型特征,但是甲板大开口的存在不仅削弱了船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也使其性能与响应更加复杂。基于模型试验与非线性有限元法探究了设计的甲板大开口箱型梁在中垂循环极限弯矩作用下的结构承载能力... 甲板大开口已成为现代货运船舶结构的典型特征,但是甲板大开口的存在不仅削弱了船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也使其性能与响应更加复杂。基于模型试验与非线性有限元法探究了设计的甲板大开口箱型梁在中垂循环极限弯矩作用下的结构承载能力与破坏模式,分析初始缺陷和材料硬化效应对结构极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模型的塑性变形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步累积,屈曲破坏将从甲板板扩展到舷侧板;模型即使发生屈曲破坏,仍保留了大部分承载能力;材料硬化效应在循环极限加载中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大开口船舶结构的安全性评估和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开口船舶 循环极限弯矩 数值仿真 材料硬化
原文传递
卷绕式超级电容器封装单元结构对其热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岩松 郑美娜 +1 位作者 石云飞 刘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762-4769,共8页
超级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会使其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影响其电气性能。影响热生成率最主要的3个因素是结构、材料和运行环境,该文中针对卷绕式超级电容器的结构特点,研究了其封装单元结构对热行为的影响。文中首先... 超级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会使其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影响其电气性能。影响热生成率最主要的3个因素是结构、材料和运行环境,该文中针对卷绕式超级电容器的结构特点,研究了其封装单元结构对热行为的影响。文中首先建立了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模型,通过欧姆定律、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焦耳热生成率对其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和求解。而后建立了超级电容器的热模型,对其产热、散热过程进行分析。然后在以上基础上实现了电化学–热耦合。为便于研究,定义了极限循环次数的概念,即超级电容器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达到温度极限(允许最大温度)343.15K时的循环次数。最后借助有限元法,对不同封装单元结构(包括封装单元数量和单元尺寸)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循环充放电瞬态求解,研究其所能承受的极限循环充放电次数,为超级电容器单体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大电流运行环境下,封装单元数量、单元尺寸对温度场的影响很小,综合考虑环境温度时其影响也很小;小电流运行环境下,封装单元数量、单元尺寸对温度场的影响较大,并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影响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绕式超级电容器 封装单元结构 电化学–热耦合 有限元法 热行为 极限循环次数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孔压增长下双曲线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锐 李晓飞 +2 位作者 陈龙伟 袁晓铭 李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共7页
采用双曲线模型描述可液化土层动力本构关系的关键是给出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循环极限剪应力。针对不同相对密度的几种砂土,通过新型高精度动三轴仪均等固结不同等幅循环应力作用下的液化试验,研究孔隙水压力对饱... 采用双曲线模型描述可液化土层动力本构关系的关键是给出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循环极限剪应力。针对不同相对密度的几种砂土,通过新型高精度动三轴仪均等固结不同等幅循环应力作用下的液化试验,研究孔隙水压力对饱和砂土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循环极限剪应力的影响模式和规律,提出了考虑孔压增长下的砂土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极限剪应力的具有不同精度的计算公式。主要结果为:孔压增长对饱和砂土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极限剪应力影响明显,循环最大剪切模量比和极限剪应力随孔压比的上升不断降低;孔压增长下饱和砂土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孔压比的关系可表达成与砂土类型及相对密度无关的统一线性关系式,孔压比等于循环最大剪切模量的相对减小量;孔压增长下饱和砂土循环极限剪应力和孔压比的关系,精确要求下可表达成与砂土类型及相对密度相关二次曲线关系;简化考虑下可以表达为与砂土类型及相对密度无关的统一的线性关系式,孔压比等于循环极限剪应力的相对减小量;孔压增长下饱和砂土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并不服从Hardin初始最大剪切模量计算公式,若以此计算将导致液化过程中循环最大剪切模量估计过高,特别是在孔压比为0.6~0.8的敏感区间内,循环最大剪切模量会被高估约80%~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双曲线模型 循环最大剪切模量 循环极限剪应力 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Ultimate load bearing capacity evaluation of concrete beams subjected to freeze-thaw cycles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晓川 孟少平 +1 位作者 涂永明 曹大富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4期522-528,共7页
A theoretical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hange of concrete material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ultimate bending moment of concrete beams which have undergone freeze-thaw cycles (PTCs). First, the freeze-thaw d... A theoretical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hange of concrete material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ultimate bending moment of concrete beams which have undergone freeze-thaw cycles (PTCs). First, the freeze-thaw damage on concrete material is analyzed and the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chosen to indicate the freeze-thaw damage. Then, the equivalent block method is employed to simplify the 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curve of the freeze-thaw damaged concrete and 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for the ultimate bending moment is obtained. Comparisons of the predicted results with the test data indicate that the ultimate bending moment of concrete beams affected by FTC attack can be predicted by this proposed method. However, the bond-slip behavior and the randomness of freeze-thaw damage will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predicted results, especially when the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less than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beam freeze-thaw cycles ultimate bending moment structural analysis
下载PDF
土动力参数的测试误差与孔压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飞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5期45-46,共2页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之一,引起的破坏是巨大的。在土动力学研究中,土体作为地震波传播介质和结构的地基,其动力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也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研究土的动力参数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之一,引起的破坏是巨大的。在土动力学研究中,土体作为地震波传播介质和结构的地基,其动力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也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研究土的动力参数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是土动力学首要参数,工程上一般采用室内实验得到。本文采用单台共振柱仪,设计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组,研究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误差问题,分析不同类型组之间、模量比和阻尼比之间试验离散性的差异和联系以及试验误差对地震动计算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解掌握现有共振柱试验水平以及为改进共振柱试验技术提供依据,并为工程结构抗震概率分析提供基础。最大剪切模量和极限剪应力是基本的土动力计算参数,地震作用下随孔压增长会有很大变化。本文采用新型高精度动三轴仪,通过试验方法对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循环极限剪应力随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给出更符合实际的孔压增长下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循环极限剪应力的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孔压增长下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循环极限剪应力的计算公式的可靠性,为考虑液化下地基动力反应分析提供基础。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共振柱试验数据,设计两种具有代表性试验组,研究砂土、粘土和粉土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试验误差,给出两种试验组测试误差的分布形态和基本规律以及不同类型试验组之间、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之间试验误差的差异和联系。(2)以KiK-net台网记录为背景,对当今国内外两个有代表性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SHAKE2000和LSSRLI-1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对比结果选取更适宜的计算程序进行本文的土层反应分析,同时也为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改进提供必要线索。(3)针对不同类别场地,采用选取的土层反应分析计算程序分析两种试验组下砂土、粘土和粉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试验误差对地震动的影响。(4)采用新型高精度动三轴仪,通过试验方法对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循环极限剪应力随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给出更符合实际的孔压增长下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循环极限剪应力的计算公式,并研究不同固结比下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循环极限剪应力随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差异。(5)将本文提出的孔压增长下的循环最大剪切模量和循环极限剪应力的修正公式用于有效应力分析程序之中,并将有效应力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地震记录进行对比,验证所改进的土层地震反应有效应力分析程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试验误差 概率分析 SHAKE2000 循环最大剪切模量 循环极限剪应力 有效应力分析
下载PDF
动物精神、投资与国际资本移动
12
作者 安德烈斯.维拉斯科 张旭菲 景莉 《经济资料译丛》 1997年第4期1-9,共9页
在债务危机后的一个时期里,发展中国家努力把外逃资本吸引回国和恢复国内私人投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及与其相关的资本流入仍令人失望且极不均衡。本文提出了这些国家的投资与资本流出入的模型。论文的主要点是将... 在债务危机后的一个时期里,发展中国家努力把外逃资本吸引回国和恢复国内私人投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及与其相关的资本流入仍令人失望且极不均衡。本文提出了这些国家的投资与资本流出入的模型。论文的主要点是将对本国资本的财政报酬递增引入标准的动态最优化模型。由此得到的系统可以显示出多重稳定状态与令人惊异的动态行为。在选择经济收敛的均衡时,初始条件与预期对其都会有影响。对于某些初始条件而言,“动物精神”能够决定投资与资本流动的进程。围绕一个次福利均衡将会出现一个极限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国资本 动物精神 初始条件 资本移动 资本存量 极限循环 报酬递增 投资决策 稳定状态 国内资本
下载PDF
Effects of wall thickness and material on flame stability in a planar micro-combustor 被引量:1
13
作者 LIU Lei ZHAO Liang FAN Ai-w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224-2233,共10页
Flame is prone to lose its stability in micro-combustors du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heat loss from the external walls. On the other hand, heat recirculation through the upstream combustor walls can enhance flame stabi... Flame is prone to lose its stability in micro-combustors du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heat loss from the external walls. On the other hand, heat recirculation through the upstream combustor walls can enhance flame stability. These two aspects depend on the structural heat transfer,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thicknes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mbustor wall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s of wall thickness and material on flame stability we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y selecting two thicknesses (δ=0.2 and 0.4 mm) and two materials (quartz and SiC).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δ=0.2 mm, flame inclination occurs at a certain inlet velocity in both combustors, but it happens later in SiC combustor. For δ=0.4 mm, flame inclination still occurs in quartz combustor from a larger inlet velocity compared to the case of δ=0.2 mm. However, flame inclination in SiC combustor with δ=0.4 mm does not happen and it has a much larger blowout limit. Analysis reveals that a thicker wall can enhance heat recirculation and reduce heat loss simultaneously. Moreover, SiC combustor has larger heat recirculation ratio and smaller heat loss ratio. In summary, the micro-combustor with thicker and more conductive walls can harvest large flame stability lim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OMBUSTOR flame stability flame inclination blowout limit heat recirculation heat loss
下载PDF
BIFURCATION OF LIMIT CYCLES FROM A DOUBLE HOMOCLINIC LOOP WITH A ROUGH SADDLE 被引量:3
14
作者 HANMAOAN BIPING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Series B》 SCIE CSCD 2004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This paper concerns with the bifurcation of limit cycles from a double homoclinic loop under multiple parameter perturbations for general planar systems. The existence conditions of 4 homoclinic bifurcation curves and... This paper concerns with the bifurcation of limit cycles from a double homoclinic loop under multiple parameter perturbations for general planar systems. The existence conditions of 4 homoclinic bifurcation curves and small and large limit cycles are especially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homoclinic loop BIFURCATION Limit cycle
原文传递
ON TWO CONJECTURES OF THE QUADRATIC DIFFERENTIAL SYSTEMS 被引量:2
15
作者 ZHANG XIANG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Series B》 SCIE CSCD 1997年第4期429-434,共6页
Two conjectures in the qualitative theory of quadratic differential systems are prov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关键词 Quadratic system Limit cycle Dulac function
原文传递
Finite p-Groups all of Whose Maximal Subgroups Either are Metacyclic or Have a Derived Subgroup of Order ≤ p 被引量:1
16
作者 Lihua ZHANG Yanming XIA Qinhai ZHANG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Series B》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11-30,共20页
The groups as mentioned in the title are classified up to isomorphism. This is an answer to a question proposed by Berkovich and Janko.
关键词 Finite p-groups Nonmetacyclic p-groups Minimal nonabelian p-groups Maximal subgroups
原文传递
Chaotic dynamics and coexistence in a three species interaction model
17
作者 Eduardo Saez Eduardo Stange +2 位作者 Ivan Szanto Eduardo Gonzalez-Olivares Manuel Falcon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2015年第2期135-159,共25页
This work deals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which describes a food web model consisting of a prey, a specialist predator and a top predator which is generalist as it consumes the other two species. Using tools of... This work deals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which describes a food web model consisting of a prey, a specialist predator and a top predator which is generalist as it consumes the other two species. Using tools of dynamical systems we prove that the trajectories of system are bounded and that open subsets of parameters exist, such that the system in the first octant has at most two singularities. For an open subset of the parameters space, the system is shown to have an invariant compact set and this is a topologically transitive attractor set. Finally, we find another open set in the parameters space, such that the system has two limit cycles each contained in different invariant planes. The work is completed with a numeric simulation showing the attractor is a strange attr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chain functional response BIFURCATION behavior dynamic separatrix curve sta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