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修辞构式“属+N+的”研究
1
作者 杨柳 《现代语言学》 2017年第4期332-339,共8页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的“属+N+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属+N+的”结构是一种修辞构式,其构式原型为“属+生肖词+的”。通过对“N”的考察,我们发现凡是能进入该构式的名词成分都必须同时满足[+具象,+特征突出]的语义特征...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的“属+N+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属+N+的”结构是一种修辞构式,其构式原型为“属+生肖词+的”。通过对“N”的考察,我们发现凡是能进入该构式的名词成分都必须同时满足[+具象,+特征突出]的语义特征。我们运用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理念和分析手段,对“属+N+的”构式的构式赋义、构式化成因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归纳出“属+N+的”的构式义为“对话语对象凸显特征的主观性评价”。其构式化的产生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包括主观色彩增强、规约隐含的制约以及语境信息的补偿。此外,我们还选取了相似构式“跟X一样”与“属+N+的”构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修辞构式“属+N+的”的语用功能进行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的” 修辞 式化成因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属种错置构式“X(的)Y”的构式化及其历时演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侠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21-124,共4页
"X(的)Y"是现代汉语中具有主观极性评价效果的图式构式,其形态学建构存在非常规性属种错置特征。历时构式语法理论下统观属种错置构式"X(的)Y"的认知机制及其历时演变情况,发现:1)"X(的)Y"构式极性评价... "X(的)Y"是现代汉语中具有主观极性评价效果的图式构式,其形态学建构存在非常规性属种错置特征。历时构式语法理论下统观属种错置构式"X(的)Y"的认知机制及其历时演变情况,发现:1)"X(的)Y"构式极性评价义是概念域之间跨域映射、概念整合与转喻投射动态作用的结果,且主要受评价个体与被评价个体之间的主观化运作机制的驱动。2)构式演变过程中,"X(的)Y"构式能指外延开放,宏观构式网络能产性与图式性升高,而构式本身组构性降低;3)构式整体完成了由普通名词性偏正结构"X1(的)X2"到范畴错置构式"X(的)Y"的构式化及构式演变过程。从历时构式语法视角对属种错置构式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对汉语极性义构式的认知识解,并为其语用效用提供历时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错置 极性评价义 式化 式演变
下载PDF
栒子属(Cotoneaster Medikus)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丁松爽 孙坤 +2 位作者 苏雪 董莉娜 张爱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栒子属(Cotoneaster Medikus)2组15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发现疏花组(Sect.Cotoneaster)植物叶表皮细胞多为多边形,垂周壁一般为平直—弓形,气孔均为无规则型;单花组(Sect.Uniflos)植物叶表皮细胞...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栒子属(Cotoneaster Medikus)2组15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发现疏花组(Sect.Cotoneaster)植物叶表皮细胞多为多边形,垂周壁一般为平直—弓形,气孔均为无规则型;单花组(Sect.Uniflos)植物叶表皮细胞常不规则型,垂周壁多浅波状,气孔除无规则型(anomocytic)外还兼有十字型(staurocytic)、四分体型(tetracytic)和等三体型(isotri-cytic)。依据气孔周围角质膜特征等叶表皮性状,把15种植物分为W型、S型和I型,其中W型是S型的特化类型,疏花组的种类为W型或S型,单花组的种类为I型。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以为栒子属植物组及种的分类学处理提供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表皮 分类学意义
下载PDF
构树叶性状分化的生态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慕军鹏 陈红利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88-1095,共8页
叶性状分化在自然界中较为普遍,不同的叶性状特征与植物对资源获得及利用效率密切关联,反映了植物适应特定环境所形成的生存对策。叶性状分化的生态功能一直以来备受生态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自然界构树(Broussonetia papyife... 叶性状分化在自然界中较为普遍,不同的叶性状特征与植物对资源获得及利用效率密切关联,反映了植物适应特定环境所形成的生存对策。叶性状分化的生态功能一直以来备受生态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自然界构树(Broussonetia papyifera)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全缘叶和裂缺叶的分化,但其生态功能尚不清楚,推测两者的叶型分化是构树对虫害规避的结果。为了探讨构树叶性状分化对应的可能生态功能,该研究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构树全缘叶和裂缺叶的虫害发生率、叶面积、与抗虫有关的酚类物质(总酚、缩合单宁、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相对于裂缺叶,全缘叶虫害发生率显著增加,全缘叶虫害发生率是裂缺叶的两倍。(2)自然条件下,全缘叶叶面积显著高于裂缺叶,增加了约44个百分点。(3)自然条件下,裂缺叶中总酚、缩合单宁、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全缘叶,分别提高了6.0%、4.2%和16.2%。(4)除黄酮外,虫害处理下裂缺叶中总酚、缩合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全缘叶,均提高了约5.0%。(5)人为移除部分叶片,裂缺叶中总酚、缩合单宁、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全缘叶,分别提高8.0%、1.6%和25.4%。这说明构树全缘叶和裂缺叶中酚类物质含量对外来损伤响应不一致,裂缺叶虫害发生率较全缘叶低可能由于两种类型叶片中酚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科 构属 次级代谢物 叶性状分化 功能生态学
下载PDF
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
5
作者 袁金祥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7-18,共2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明确指出了机构改革的紧迫性,以及机构改革的关键、方法和目的.是机构改革的总方针.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经...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明确指出了机构改革的紧迫性,以及机构改革的关键、方法和目的.是机构改革的总方针.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机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首先,机构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机构属上层建筑,其设置与运作方式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现实状况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个目标.使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重点是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实行优胜劣汰,使企业在竞争的汪洋大海中求生存、求发展.但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还是不够的,政府部门必须调整结构,转变职能.我国的政府机构,基本上是依计划经济的模式设立的.从总体上看,管产品的专业部门庞大,宏观管理经济的功能薄弱.管理方式是直接管理为主,微观管理为主,主要管下达指令性指标,批项目,分钱分物.“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企业成了政府的附属物,没有真正的经营自主权,生产经营活动不是找市场,而是找“市长”,窒息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政府转变职能的齿轮不动,企业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机 积极稳妥 改革 政府转变职能 机关工作 构属 方法和目的 产品经济 微观管理 财政赤字
下载PDF
上海地区常见气传树木类花粉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闫雅茹 郭胤仕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5年第3期222-227,共6页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活方式的变化、植物栽培的发展以及空气污染的加重,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树木类花粉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春季致敏花粉,是诱发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活方式的变化、植物栽培的发展以及空气污染的加重,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树木类花粉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春季致敏花粉,是诱发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与上海地区常见树木气传花粉相关的花粉飘散、人群致敏、致敏蛋白组分、诊断及治疗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属 松科 悬铃木 桦木 柏科 花粉过敏原 重组过敏原 过敏原疫苗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three high-nuclearity heterometallic cluster organic frameworks by introducing a bifunctional tripodal alcohol ligand
7
作者 WANG Han ZHAO Yaling ZHANG Xiaoying 《分子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5-140,共16页
Three new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n^(Ⅲ)_(4)Mn^(Ⅱ)_(8)O_(2)(4-thmpy)_(4)(O_(2)CPh)_(10)(OMe)_(2)(H_(2)O)_(2)]·3CH_(3)OH·4H_(2)O(1),[Mn^(Ⅱ)_(4)Co^(Ⅱ)_(6)O(4-thmpy)_(4)(O_(2)CPh)_(6)(H_(2)O)_(4)]·CH... Three new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n^(Ⅲ)_(4)Mn^(Ⅱ)_(8)O_(2)(4-thmpy)_(4)(O_(2)CPh)_(10)(OMe)_(2)(H_(2)O)_(2)]·3CH_(3)OH·4H_(2)O(1),[Mn^(Ⅱ)_(4)Co^(Ⅱ)_(6)O(4-thmpy)_(4)(O_(2)CPh)_(6)(H_(2)O)_(4)]·CH_(3)OH·3H_(2)O(2),and[Mn^(Ⅱ)_(4)Ni^(Ⅱ)_(6)O(4-thmpy)_(4)(O_(2)CPh)_(6)(H_(2)O)_(4)]·2CH_(3)OH·2H_(2)O(3),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using 4-[tri-(hydroxymethyl)methyl]pyridine(4-thmpyH_(3))as ligand.Crystal structure analyses show that compound 1 is a disk-like twelve nuclear[Mn^(Ⅲ)_(4)Mn^(Ⅱ)_(8)]0D cluster.Compounds 2 and 3 are isomorphic,and the decanuclear heteronuclear cluster[Mn^(Ⅱ)_(4)Co^(Ⅱ)_(6)]node in compound 2 can be seen as a hyper-tetrahedron of four coboundary cubic alkanes[Mn^(Ⅱ)Co^(Ⅱ)_(3)O_(4)],then each ten-nuclear heteronuclear cluster[Mn^(Ⅱ)_(4)Co^(Ⅱ)_(6)]is connected by six 4-thmpy^(3-)with six adjacent decanuclear clusters[Mn^(Ⅱ)_(4)Co^(Ⅱ)_(6)],forming the NaCl-type 3D topological structure.Magnetic studies showed that there exist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metal ions in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AND cluster MOFs crystal structure ANTIFERROMAGNETI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