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应关系:汉语“S有的是NP”句的构式整合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存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3,共8页
本文发现在"S有的是NP"句中,"有""的""是"的认知功能分别是建构参照关系、"基体-指向"概念化模式和概念间的对应关系;"S有的"指向认知目标,参照关系是这一指向的概念基体... 本文发现在"S有的是NP"句中,"有""的""是"的认知功能分别是建构参照关系、"基体-指向"概念化模式和概念间的对应关系;"S有的"指向认知目标,参照关系是这一指向的概念基体;句式的构式整合,驱动因素是S与参照点、"S有的"的指向与NP之间的对应关系;大量NP的生成是概念化主体将参照点S激活的全部认知目标概念化为同一NP和主观性双重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 对应关系 构式整合 量的生成
下载PDF
从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看“出乎意料之外”的形成
2
作者 李思旭 《海外华文教育》 2019年第2期52-60,共9页
本文对"出乎意料"与"出乎意料之外"、"出乎X意料"与"出乎X意料之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分析,发现了一些倾向性规律,利用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理论探讨"出乎意料之外"... 本文对"出乎意料"与"出乎意料之外"、"出乎X意料"与"出乎X意料之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分析,发现了一些倾向性规律,利用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理论探讨"出乎意料之外"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乎意料 出乎意料之外 概念叠加 构式整合
下载PDF
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对称的解释 被引量:168
3
作者 江蓝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3-497,共15页
本文以"差点儿VP"与"差点儿没VP"、"VP之前"与"没VP之前"等正反同义结构为研究对象,回答(1)否定式是怎样产生的?(2)否定式与肯定式语义上的异同;(3)否定式为什么与肯定式语义不相对称?指出否... 本文以"差点儿VP"与"差点儿没VP"、"VP之前"与"没VP之前"等正反同义结构为研究对象,回答(1)否定式是怎样产生的?(2)否定式与肯定式语义上的异同;(3)否定式为什么与肯定式语义不相对称?指出否定式是由语义具有同一性的正反两个概念表达式叠加整合而成的;否定式与肯定式语义基本相同,但语义重点、感情色彩有异,因而适用范围或有所不同;否定式是一个与其原型同形异构的新构式,异构式造成语义异指,因此在语义上跟肯定式不相对称。文章还对这类否定式进行了历史的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叠加 构式整合 正反同义结 语义异指
原文传递
“我别VP(了)”的构式整合机制及其语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一 程书秋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0-182,共13页
汉语的"我别VP(了)"是非自足、低及物性、具有逆向回应功能的情理性否定句。范畴理论、标记理论不足以充分认识其独特的语用价值。运用概念整合、构式整合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其生成机制。通过概念压缩、糅合造句、回溯推理分析... 汉语的"我别VP(了)"是非自足、低及物性、具有逆向回应功能的情理性否定句。范畴理论、标记理论不足以充分认识其独特的语用价值。运用概念整合、构式整合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其生成机制。通过概念压缩、糅合造句、回溯推理分析,本文得出其浮现意义为:"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宜我VP"或"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该再VP了"。该构式使意愿性与指令性被"中和",主动与被动模糊,在伴随小句配合下,弱化单纯主观否定的意志性,强化互动性否定的情理性。在主观否定域中,由凸显说话人的意愿、态度,转向凸显说话人的视角、认识。部分同形歧义现象与汉语"有意-无意"范畴的特点及共时语法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整合 回溯推理 浮现意义 语用价值 同形歧义
原文传递
形合、意合还是构式整合?——汉语零形式的认知阐释 被引量:5
5
作者 贾光茂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3,147,共11页
汉语是否只重意合不重形合在语言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构式整合理论分析了汉语句子中的零形式,尤其是零形素,包括轻动词、零冠词、零屈折语素和虚介词。主要观点是:这些零形式都是在构式整合中由概念叠加和显影变化造成的。研究表... 汉语是否只重意合不重形合在语言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构式整合理论分析了汉语句子中的零形式,尤其是零形素,包括轻动词、零冠词、零屈折语素和虚介词。主要观点是:这些零形式都是在构式整合中由概念叠加和显影变化造成的。研究表明,形合和意合不可分离,共同形成构式,并在汉语、英语和其他各种语言中同时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合 意合 构式整合 零形
原文传递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 被引量:227
6
作者 刘大为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共11页
本文从构式的不可推导性出发,通过探讨不可推导性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提出了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的区分并界定了它们的基本性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语法功能和修辞动因的连续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修辞构式的不可推导性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从构式的不可推导性出发,通过探讨不可推导性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提出了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的区分并界定了它们的基本性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语法功能和修辞动因的连续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修辞构式的不可推导性是如何产生的,它对于修辞构式的必然性和积极作用,不可推导性造成的修辞构式对一个规定性场景的依赖以及由此形成的研究方法取向等问题,目的是将两种构式分析为一个连续统,将语法学和修辞学整合为一个学科统一体。在后半部分,文章借鉴了构式语法的研究方法并加以调整,从构式的整合和构式义的引申两个方面研究了修辞构式的形成。对前者,主要研究了角色关系的变化和侧重关系的调整;对后者,主要研究了构式义因为规定场景的依赖和默认条件的丢失而引起的引申,在修辞构式的视野中以案例的方式发现并研究了一些修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不可推导性 语法 修辞 修辞动因 整合 义的引申
下载PDF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 被引量:112
7
作者 刘大为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23,共10页
本文从构式的不可推导性出发,通过探讨不可推导性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提出了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的区分并界定了它们的基本性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语法功能和修辞动因的连续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修辞构式的不可推导性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从构式的不可推导性出发,通过探讨不可推导性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提出了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的区分并界定了它们的基本性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语法功能和修辞动因的连续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修辞构式的不可推导性是如何产生的,它对于修辞构式的必然性和积极作用,不可推导性造成的修辞构式对一个规定性场景的依赖以及由此形成的研究方法取向等问题,目的是将两种构式分析为一个连续统,将语法学和修辞学整合为一个学科统一体。在后半部分,文章借鉴了构式语法的研究方法并加以调整,从构式的整合和构式义的引申两个方面研究了修辞构式的形成。对前者,主要研究了角色关系的变化和侧重关系的调整;对后者,主要研究了构式义因为规定场景的依赖和默认条件的丢失而引起的引申,在修辞构式的视野中以案例的方式发现并研究了一些修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不可推导性 语法 修辞 修辞动因 整合 义的引申
下载PDF
冗余否定构式“别不是”:句法、语义和认知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娜 吴淑琼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2-38,共7页
文章基于真实语料分析了冗余否定构式“别不是”的构式地位、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及其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别不是”是一个独立构式;该构式后常跟动词(短语)、名词(短语)、形容词和小句等成分;“别不是”并非双重否定结构,而是一... 文章基于真实语料分析了冗余否定构式“别不是”的构式地位、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及其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别不是”是一个独立构式;该构式后常跟动词(短语)、名词(短语)、形容词和小句等成分;“别不是”并非双重否定结构,而是一个表达揣测义的构式,所揣测的事情或状态通常是与主观预期相反的;该构式由具有共同语义基础的“别是”和“不是”在概念叠加基础上经过构式整合而成。文章还对比分析了构式“别不是”和“别是”,发现二者都可表揣测义,但在语义和语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别不是”中的“不”是一个主观量标记,它传递了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不是” 反预期 概念叠加 构式整合 主观性
下载PDF
校企合作模式下“构式语法理论”在日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芦立军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构式语法理论"主张利用语言的组构性原则,通过使用有限的形式产生无限的表达,是继生成语法理论和认知语法理论后,近年来新兴的且被广泛关注的语法理论。本文探究如何将基于模型的构式语法理论应用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日语实... "构式语法理论"主张利用语言的组构性原则,通过使用有限的形式产生无限的表达,是继生成语法理论和认知语法理论后,近年来新兴的且被广泛关注的语法理论。本文探究如何将基于模型的构式语法理论应用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日语实践教学,并研究如何将"构式语法理论"的优势与校企合作下的日语实践教学所具有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就业指向性强的特点相结合,进而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日语实践教学提供可以与日语相关行业要求有效对接的教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 语法 整合 组合 自主学习
下载PDF
连词“何况”和“岂况”是怎样形成的?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宗江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70,96,共8页
一个复合词的成词方式,一般认为来自构词法或来自词汇化。可是递进连接词"何况"和"岂况"无法用这两种方式来说明。这两个词始见于西汉,考察表明,在古汉语中"何"与"况","岂"与"... 一个复合词的成词方式,一般认为来自构词法或来自词汇化。可是递进连接词"何况"和"岂况"无法用这两种方式来说明。这两个词始见于西汉,考察表明,在古汉语中"何"与"况","岂"与"况"既不可能发生句法关系,也不可能发生词法关系,我们用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来解释这两个连接词的成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叠加 构式整合 成词方
下载PDF
概念合成理论与文学话语意象的强制性组合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瑶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8-161,共4页
意象的强制性组合是文学话语实现其表情功能和美学功能的基本方式之一。意象强制性组合的意义有隐喻整合、转喻整合和复合式整合三种合成方式,其形式上表现为语义超常组合构式和语法超常组合构式。运用概念合成理论的框架进行分析,可以... 意象的强制性组合是文学话语实现其表情功能和美学功能的基本方式之一。意象强制性组合的意义有隐喻整合、转喻整合和复合式整合三种合成方式,其形式上表现为语义超常组合构式和语法超常组合构式。运用概念合成理论的框架进行分析,可以挖掘这类构式中各个意象在语义上结合的关联,探究其表层形式超常组合的理据,为解读这类超常构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合成理论 意象 强制性组合 意义整合 构式整合
下载PDF
“半A半B、一A一B、一A二B”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7,129,共7页
对"半A半B、一A一B、一A二B"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的角度有:产生时代,A、B的词性,A、B的语义关系,构式语义与构式整合度,换位自由度与A、B的位序原则,语用色彩、能产性连续统与语体特点等。讨论了认知机制与修辞作用,提出了词... 对"半A半B、一A一B、一A二B"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的角度有:产生时代,A、B的词性,A、B的语义关系,构式语义与构式整合度,换位自由度与A、B的位序原则,语用色彩、能产性连续统与语体特点等。讨论了认知机制与修辞作用,提出了词汇或构式创造的深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语义关系 构式整合 认知机制 修辞作用
下载PDF
羡余否定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志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4年第3期53-57,共5页
羡余否定现象反映了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否定标记词在羡余否定格式中不表示否定义,但是起到了强化否定和表达主观情态的功能。羡余否定的存在具有理据性,文章运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羡余否定形成的动因和机制,认为... 羡余否定现象反映了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否定标记词在羡余否定格式中不表示否定义,但是起到了强化否定和表达主观情态的功能。羡余否定的存在具有理据性,文章运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羡余否定形成的动因和机制,认为它的形成动因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与言语表达者的主观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主要有语法化、词汇化、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羡余否定 认知参照点 语法化 概念叠加 构式整合
下载PDF
“必须”的情态功能游移和语用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颖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2年第2期19-25,共7页
在语用需求的驱动下,副词“必须”发生情态功能的游移,其情态属性由义务情态游移至认识情态:“必须_(1)”是“必要”(事实上、情理上的必要),“必须_(2)”是“必然”(主观上认为确定不移)。它们在不同线性序列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但都... 在语用需求的驱动下,副词“必须”发生情态功能的游移,其情态属性由义务情态游移至认识情态:“必须_(1)”是“必要”(事实上、情理上的必要),“必须_(2)”是“必然”(主观上认为确定不移)。它们在不同线性序列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但都用于表达说话人对话语的“强制性”强化肯定。由“必须_(1)”到“必须_(2)”是语用化的结果,发生作用的认知机制主要是转喻和构式整合。由于“必须”发生了情态功能的游移,所以副词“必须”能够与助词“的”共现,构成应答语“必须的”。这体现出主观性对句法限制的消解,用来表达说话人对话语带有戏谑性的强制性强化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须 语用化 情态功能游移 构式整合 强制性
下载PDF
近代漢語“V_(位移)+P_(處所)+NP_(處所)+過”的構成及其形成
15
作者 羅文麗 葛佳才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1年第2期198-211,共14页
"V_(位移)+P_(處所)+NP_(處所)+過"構式主要出現在近代漢語時期。經分析發現,該構式是由"V_(位移)+P_(處所)+NP_(處所)"與"P_(處所)+NP_(處所)+過"糅合而成,其形成有認知動因,即終端焦點化;也有語用動因... "V_(位移)+P_(處所)+NP_(處所)+過"構式主要出現在近代漢語時期。經分析發現,該構式是由"V_(位移)+P_(處所)+NP_(處所)"與"P_(處所)+NP_(處所)+過"糅合而成,其形成有認知動因,即終端焦點化;也有語用動因,即在話語經濟原則下的概念疊加與構式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漢語 糅合 概念疊加 整合 空間路徑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晋 廖巧云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5,共10页
本文在心智哲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语法转喻理论对"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方案进行修补,构建出分析羡余否定生成机制的"正反意象模型"(PNIM)。羡余否定的生成过程是在特定语境作用和意向性操控下,依靠语法转喻手段形成... 本文在心智哲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语法转喻理论对"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方案进行修补,构建出分析羡余否定生成机制的"正反意象模型"(PNIM)。羡余否定的生成过程是在特定语境作用和意向性操控下,依靠语法转喻手段形成正反两个意象,通过正反意象的叠加与整合最终生成羡余否定表达式的过程。其中,语法转喻是概念叠加能够有效发生的手段,正反意象的叠加与整合是最重要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羡余否定 正反意象模型 生成机制 语法转喻 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
原文传递
“吃(了)他三个苹果”的认知语法新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光茂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43,共9页
“吃(了)他三个苹果”是双宾结构还是单宾结构,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分析这一结构,提出以下观点:该结构是双宾结构,“他”可以不和主语共指的原因可能与概念参照点机制以及代词的可及性有关;该结构... “吃(了)他三个苹果”是双宾结构还是单宾结构,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分析这一结构,提出以下观点:该结构是双宾结构,“他”可以不和主语共指的原因可能与概念参照点机制以及代词的可及性有关;该结构中直接宾语不能移位不仅与构式整合中的传承关系有关,也与范畴化关系有关;“他”的主观化反映了识解的各种维度,特别是主客体视角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吃他三个苹果 概念参照点 构式整合 主观化
原文传递
WRESTLING WITH TWO THEORIES IN TEXT COMPREHENSION — A CRITICAL REVIEW OF HOSSEIN NASSAJI'S ARTICLE IN LANGUAGE LEARNING
18
作者 李宗宏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5年第5期96-102,129,共8页
This paper critically reviews Hossein Nassaji's Language Learning article, which systematically overviews the recent language processing theories, it is especially pertinent to schema theory as well as Walter Kint... This paper critically reviews Hossein Nassaji's Language Learning article, which systematically overviews the recent language processing theories, it is especially pertinent to schema theory as well as Walter Kintsch's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CI) theory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article thoroughly investigates the unified theory (as Kintsch defines),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theory in text comprehension, which is mainly based upon the comparison with and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schema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author tries to work out and illustrate this model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e schema-oriented models previously used to solve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blems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ema theory reading comprehensio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representation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