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朊蛋白构象改变和种属突破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太翔 赵德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11期68-71,共4页
异常朊蛋白(P rP sc)是一种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性脑退化病的不含核酸的蛋白因子。P rP c是一个正常的蛋白,有正常的生理功能,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表面,属于肌醇磷脂锚蛋白类。由P rP c向P rP sc转变即产生疾病。作者简单介绍了正常和异常... 异常朊蛋白(P rP sc)是一种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性脑退化病的不含核酸的蛋白因子。P rP c是一个正常的蛋白,有正常的生理功能,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表面,属于肌醇磷脂锚蛋白类。由P rP c向P rP sc转变即产生疾病。作者简单介绍了正常和异常朊蛋白结构、功能、构象改变及朊病毒种属屏障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尚待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蛋白 种属屏障 结构 构象改变
下载PDF
膜脂依赖的CD3构象改变为TCR复合体功能多态性提供了结构基础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小龙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8-298,共1页
T淋巴细胞通过TCR-CD3复合体与抗原呈递细胞MHC结合,从而特异性识别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TCR不仅“开”和“关”两种状态,将随着抗原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结构和功能。TCR-CD3复合物有四个亚基,分别为TCRαβ、CD3εδ、CD3εγ、CD3... T淋巴细胞通过TCR-CD3复合体与抗原呈递细胞MHC结合,从而特异性识别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TCR不仅“开”和“关”两种状态,将随着抗原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结构和功能。TCR-CD3复合物有四个亚基,分别为TCRαβ、CD3εδ、CD3εγ、CD3ζζ。其中TCRα、β亚基胞内段太短无法将信号直接传递至胞内,需借助CD3进行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基础 CD3 TCR 体功能 复合体 构象改变 多态性 抗原呈递细胞
下载PDF
低pH值诱导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B构象改变
3
《微生物与感染》 2011年第2期126-126,共1页
疱疹病毒以一种细胞特异性方式利用pH依赖的内吞通路进入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B在所有的疱疹病毒中高度保守,是介导膜融合和病毒进入复合体的重要组成。该研究证明,温和酸性pH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B构象改变。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糖蛋白B 低PH值 构象改变 诱导 细胞特异性 宿主细胞 中高度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识别人醛缩酶A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部位:检测酶构象改变的探针
4
作者 吉彦北岛 舒建德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4年第Z1期73-80,共8页
在脊椎动物中,1,6一二磷酸果糖[EC4、1,2,13]ALD存在3种同酶形式(FDP)醛缩酶形式ALD—A,B、C,并显示出组织特异性和发育阶段的特异性分布。这些同工酶形式的不同在于底物和动力学的特性以及免疫学特性。对于识别ALD催化功能发挥主要作... 在脊椎动物中,1,6一二磷酸果糖[EC4、1,2,13]ALD存在3种同酶形式(FDP)醛缩酶形式ALD—A,B、C,并显示出组织特异性和发育阶段的特异性分布。这些同工酶形式的不同在于底物和动力学的特性以及免疫学特性。对于识别ALD催化功能发挥主要作用或具有同1酶特殊功能基团部位的氨基酸残基,有数种不同方法法,例如化学和酶的修饰、位置直接致实变,人工杂交结构、ALD—A和B的嵌合酶结构,以及来自遗传病患者已改变的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识别 氨基末端 醛缩酶 羧基末端 免疫学特性 决定簇 二磷酸果糖 杂交结构 构象改变 同工酶
下载PDF
烧伤组织中的C反应蛋白构象改变揭示其促炎作用(摘译)
5
作者 BraigD BenedictK +1 位作者 ThieleJR 姜维民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87-87,共1页
烧伤组织损伤能导致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迅速增加,血浆中的CRP在损伤后几小时内上升。而正常人体组织中也有CRP表达,提示它在先天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循坏血液中的CRP由五个相同的亚基(pCRP)构成。不久前发现炎症性疾病过程... 烧伤组织损伤能导致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迅速增加,血浆中的CRP在损伤后几小时内上升。而正常人体组织中也有CRP表达,提示它在先天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循坏血液中的CRP由五个相同的亚基(pCRP)构成。不久前发现炎症性疾病过程中CRP能发生构象改变(mCRP)。然而对构象改变及其对CRP的功能影响又知之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构象改变 烧伤组织 摘译 正常人体组织 组织损伤 CRP 先天性免疫
原文传递
频哪醇重排反应与构象最小改变原理的研究
6
作者 王怀亮 韩素琴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应用构象最小改变原理分析讨论pincol重排反应,指出基团的迁移不是由基团迁移能力来控制,而是由反应物的立体构象控制。反应物总是处在最稳定的构象中,离去基团和迁移基团总是处在反式共平面的位置。整个反应都遵循构象最小改变原理。
关键词 频哪醇重排 构象最小改变原理 迁移基团
下载PDF
铽离子发光探针研究pH诱导的植物钙调素构象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凤娟 常虹 刘德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60-1564,共5页
利用脱钙钙调素(apo-CaM),Tb.CaM和Ca.CaM系统的荧光光谱及酪氨酸-铽离子(Tyr-Tb3+)敏化荧光光谱,研究了pH诱导钙调素构象的改变。随着pH值的降低,apo-CaM的荧光强度下降并出现蓝移,Ca.CaM系统的荧光强度较Tb.CaM下降显著,Tyr-Tb3+敏化... 利用脱钙钙调素(apo-CaM),Tb.CaM和Ca.CaM系统的荧光光谱及酪氨酸-铽离子(Tyr-Tb3+)敏化荧光光谱,研究了pH诱导钙调素构象的改变。随着pH值的降低,apo-CaM的荧光强度下降并出现蓝移,Ca.CaM系统的荧光强度较Tb.CaM下降显著,Tyr-Tb3+敏化荧光光谱也有相当程度的降低。对荧光强度的变化与钙调素分子结构和构象的关系和pH诱导钙调素构象改变的机理作了详细的解释,H+可通过与Ca2+和Tb3+产生竞争结合,影响金属离子与钙调素的结合作用,还可以通过正电相斥或与肽链上带负电荷原子相结合而使CaM分子的极性增强,改变CaM表面的疏水性,降低CaM的活性。文章对pH诱导钙调素构象改变在胞外钙调素信号转导机制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发光探针 荧光光谱 构象改变 钙调素 PH值
下载PDF
低离子强度下调节pH值对鲤肌球蛋白空间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田元勇 王伟 +1 位作者 宋扬 刘俊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2,共7页
探讨了低离子强度(0.05 mol/L KCl)条件下,调节pH对鲤肌球蛋白空间构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肌球蛋白于酸性pH(2.5,3.5)或碱性pH(11.5,12.5)处理后,溶解度均达到90%以上。pH调节处理后,肌球蛋白Ca^(2+)-ATPase完全失活,即使调回中性也... 探讨了低离子强度(0.05 mol/L KCl)条件下,调节pH对鲤肌球蛋白空间构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肌球蛋白于酸性pH(2.5,3.5)或碱性pH(11.5,12.5)处理后,溶解度均达到90%以上。pH调节处理后,肌球蛋白Ca^(2+)-ATPase完全失活,即使调回中性也无法恢复,说明肌球蛋白头部结构遭到破坏。圆二色谱分析发现α-螺旋含量没有变化,表明pH调节处理对肌球蛋白尾部二级结构没有影响。此外,经不同pH条件下的酸、碱处理,肌球蛋白的色氨酸荧光发生淬灭,表面疏水性升高,巯基含量降低,胰凝乳蛋白酶酶切位点发生改变,这些都表明肌球蛋白的三级结构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肌球蛋白 PH调节 空间构象改变 酶切位点
下载PDF
拉力促进新冠病毒入侵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李海岳 李振海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0-100,共1页
目的2019年暴发的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蔓延至全球。至今已造成上亿人的感染,百万人死亡。新冠病毒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乃至日常出行、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新冠病毒借助其表面的突刺蛋白(刺突)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目的2019年暴发的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蔓延至全球。至今已造成上亿人的感染,百万人死亡。新冠病毒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乃至日常出行、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新冠病毒借助其表面的突刺蛋白(刺突)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相互作用,并最终实现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普遍认为,新冠入侵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ACE2识别刺突;刺突顶端S1与底部S2结构域解离;暴露出的S2插入人体细胞膜;细胞膜与病毒衣壳的融合实现入侵。方法通过单分子实验及分子动力学计算的手段,进一步证明p N量级拉力可以增强刺突与ACE2相互作用,即加强ACE2识别刺突的能力,同时拉力还可促进刺突的S1与S2结构域解离。结果和结论本研究证明了对新冠入侵4个关键步骤的前两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力增强刺突-ACE2的效果并不存在于非典病毒的刺突蛋白中。然而病毒入侵过程,刺突与ACE2受力情况尚不清晰。通过能量方法,建立了理论模型定量计算病毒入侵过程中,刺突-ACE2受力变化规律。根据该模型,在接触区域的中心刺突-ACE2键施加压缩力,而边缘的键则承受0~30 p N范围内的拉力。结合单分子实验,证明机械力促进了SARS-Co V-2刺突对ACE2的识别,并加速了后续的尖刺构象改变。该结论为新冠传播更为广泛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病毒入侵 压缩力 病毒衣壳 单分子 构象改变
下载PDF
选择性PPARγ调节剂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宁 孟爱民 王莉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第一类胰岛素增敏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曾在二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TZDs类药物存在增重、水肿、骨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副作用,保留TZDs类药物的胰... 第一类胰岛素增敏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曾在二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TZDs类药物存在增重、水肿、骨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副作用,保留TZDs类药物的胰岛素增敏效果而无其副作用的选择性PPARγ调节剂(SPPARγM)是新型胰岛素增敏剂的发展方向。现有实验主要对SPPARγM候选分子影响PPARγ受体构象改变、受体磷酸化、受体对共调节因子的选择性募集和PPARγ下游靶基因选择性开启等几个层次的分子作用机制作了初步探讨。该文综述了SPPARγM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PPARγ调节剂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 构象改变磷酸化 共调节因子 靶基因 二型糖尿病
下载PDF
T细胞受体触发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静静 邵军军 常惠芸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75-1377,共3页
T细胞受体(TCR)触发是TCR与配体结合诱导信号进入细胞膜,引发TCR识别抗原过程。关于TCR的触发机制有多种说法,现有3种主要识别触发机制包括:聚集,即在TCR同MHC/抗原肽复合体结合时因有关分子的物理性聚集而被触发;构象改变,在TCR同MHC/... T细胞受体(TCR)触发是TCR与配体结合诱导信号进入细胞膜,引发TCR识别抗原过程。关于TCR的触发机制有多种说法,现有3种主要识别触发机制包括:聚集,即在TCR同MHC/抗原肽复合体结合时因有关分子的物理性聚集而被触发;构象改变,在TCR同MHC/抗原肽复合体结合时引起分子结构的改变而被触发;分散与再分布,TCR同MHC/抗原肽复合体结合时引起的TCR-CD3复合物与其他细胞膜相关蛋白的分散与再分布。本文中将综述每一种机制的研究进展,推测T细胞识别过程中3种机制均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触发 聚集 构象改变 分散与再分布
下载PDF
靶向作用p53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代晓丽 刘静 +1 位作者 罗瑛 张继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2-916,共5页
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认识,抗肿瘤药物的靶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p53基因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编码的p53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和诱导凋亡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p53基因的突变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p53可能成为... 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认识,抗肿瘤药物的靶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p53基因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编码的p53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和诱导凋亡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p53基因的突变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p53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的一个重要的靶点基因。随着很多小分子药物筛选方法不断的发现和运用,目前已有部分以p53为靶点的化合物研究报道,并且以突变p53为靶点的化合物APR-246已进入临床II期试验。同时,以p53为靶点的化合物研究推动着蛋白相互作用和蛋白突变体构象领域药物的发现。该文主要讨论以p53为靶点的药物的研究前沿,并分类阐述该类药物作用特点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药物 抗肿瘤 P53基因 靶点基因 构象改变 p53-MDM2相互作用 化合物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G四联体的检测汞和铅的适配体传感器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子岚 刘弘锌 +1 位作者 吴艳萍 邓锐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28-36,共9页
汞和铅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基于汞离子和铅离子诱导G四联体构型改变,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传感器以定量检测汞和铅.通过优化荧光染料浓度、反应时间进一步优化体系检测灵敏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适配体对Hg2+... 汞和铅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基于汞离子和铅离子诱导G四联体构型改变,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传感器以定量检测汞和铅.通过优化荧光染料浓度、反应时间进一步优化体系检测灵敏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适配体对Hg2+的检出限为1.57μM,荧光信号比与Hg2+浓度在0.5~4.0μM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F0/F=0.56+0.51CHg,相关系数R=0.9975;适配体对Pb2+的检出限为0.51μM,荧光信号比与Pb2+浓度在0.5~4.0μM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F0/F=-3.37+9.00CPb,相关系数R=0.9976.在自来水的Hg2+和Pb2+加标回收实验中,回收率分别在87.3%~104.5%和88.1%~94.2%.该荧光传感器设计简单方便,且具有较高灵敏度和选择性,为Hg2+和Pb2+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PB2+ 核酸适配体 G-四联体 构象改变 适配体传感器
下载PDF
Hsp90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钟元 阎爱侠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1年第1期41-50,共10页
Hsp90是最丰富的热休克蛋白,它广泛存在于真核以及原核生物中。Hsp90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其客户蛋白正确折叠和降解,这些客户蛋白中有许多是在癌症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激酶和转录因子。还有许多客户蛋白对于其他疾病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Hsp90是最丰富的热休克蛋白,它广泛存在于真核以及原核生物中。Hsp90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其客户蛋白正确折叠和降解,这些客户蛋白中有许多是在癌症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激酶和转录因子。还有许多客户蛋白对于其他疾病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病毒和细菌感染。Hsp90抑制剂通过与Hsp90调节位点结合引起Hsp90构象改变,并诱导底物蛋白降解,从而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抑制剂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细菌感染 热休克蛋白 癌症发生 原核生物 构象改变
下载PDF
锆(Ⅳ)络合物对Ⅰ型胶原耐热和耐酶降解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Nishtar Nishad Fathima 王睿 程海明 《西部皮革》 2005年第10期48-50,共3页
胶原的稳定机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众所周知,金属离子与胶原作用并且给予胶原一定的稳定性。本试验研究了锆(Ⅳ)络合物与胶原的相互作用。探究了锆(Ⅳ)络合物,即氯氧化锆,草酸锆对胶原耐酶降解和耐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锆可以... 胶原的稳定机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众所周知,金属离子与胶原作用并且给予胶原一定的稳定性。本试验研究了锆(Ⅳ)络合物与胶原的相互作用。探究了锆(Ⅳ)络合物,即氯氧化锆,草酸锆对胶原耐酶降解和耐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锆可以使鼠尾腱(RTT)的天然胶原的湿热稳定性提高8~10℃。锆(Ⅳ)络合物的稳定性顺序是:氯氧化锆>草酸锆。这是由于与胶原反应的类型不同,同样也反映在两种络合物带给胶原构象变化的不同。氯氧化锆在溶液中形成四聚体,从黏度研究看到它的表面与胶原有较强的交联作用,所以比在溶液中形成单体的草酸锆对胶原的耐酶降解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鼠尾腱(RTT) 构象改变 耐热稳定性 Ⅰ型胶原 锆(Ⅳ) 络合物 酶降解 氯氧化锆
下载PDF
异黄酮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兰玲 袁婧威 +7 位作者 赵成新 李起龙 杨大伟 于东声 陈学聪 王雪岭 陈宏博 张秀凤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5-52,共8页
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异黄酮类小分子(大豆素和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及结合距离等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在具有相同结合位点的情况下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能力高于大豆素,主要归... 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异黄酮类小分子(大豆素和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及结合距离等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在具有相同结合位点的情况下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能力高于大豆素,主要归因于在相同的母核结构上葛根素比大豆素多一个葡萄吡喃糖基,导致反应的结合能力不同。且经过计算得知,异黄酮分子通过形成不发光复合物和F 0··rster能量转移使人血清白蛋白发生静态猝灭。圆二色光谱中葛根素使蛋白质中的α-螺旋含量增加,蛋白结构更加紧密导致蛋白质构象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高于大豆素,这对于临床医学、制药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大豆素 葛根素 荧光猝灭 特异性结合 构象改变
下载PDF
应激反应的RNA开关调节VEGFA表达
17
作者 纪惜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8-908,共1页
关键词 mRNA 调节基因 开关 应激反应 配体结合 代谢产物 非编码区 构象改变
下载PDF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
18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6-156,162,165,共3页
关键词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SSCP技术 基因突变检测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单链DNA 构象改变 迁移率
下载PDF
发现两种朊病毒蛋白受体
19
作者 张玉勤 《国外医学情报》 1998年第6期34-34,共1页
两个研究小组说,他们可能发现了朊病毒蛋白(PrP)的一种分子受体。虽然研究小组对不同的蛋白进行了研究,但这一进展仍然可能是治愈新变异型克雅病(nvCJD)的重要步骤。朊病毒蛋白是引起包括nvCJD在内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感染因素,其作用... 两个研究小组说,他们可能发现了朊病毒蛋白(PrP)的一种分子受体。虽然研究小组对不同的蛋白进行了研究,但这一进展仍然可能是治愈新变异型克雅病(nvCJD)的重要步骤。朊病毒蛋白是引起包括nvCJD在内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感染因素,其作用是进入细胞并引起细胞的朊病毒蛋白(PrP^c)、可能是细胞核内体的构象改变。PrP内在化似乎需要一个受体。巴西圣保罗市Ludwig癌症研究所的Ricar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病毒蛋白 受体 感染因素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构象改变 变异型 内在化 核内体 神经元 圣保罗
下载PDF
基于DNA构象转换对Hg2+高灵敏度荧光检测研究
20
作者 章志成 张振海 《中国检验检测》 2020年第6期28-30,共3页
基于Hg2+特异性的DNA生物荧光传感器,通过T-Hg2+-T的结合使得DNA的构象发生能够改变,形成发夹结构,之后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通过荧光强度的改变实现了对Hg2+的高灵敏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了2nmol/L。此方法简单便捷,同时实现了对... 基于Hg2+特异性的DNA生物荧光传感器,通过T-Hg2+-T的结合使得DNA的构象发生能够改变,形成发夹结构,之后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通过荧光强度的改变实现了对Hg2+的高灵敏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了2nmol/L。此方法简单便捷,同时实现了对实际样品水样中汞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特异性DNA 构象改变 荧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