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肽抑制剂抑制淀粉质多肽42构象转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晓燕 都文婕 刘夫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35-2744,共10页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了多肽抑制剂KLVFF、VVIA和LPFFD抑制淀粉质多肽42(Aβ42)构象转换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三种多肽抑制剂均能够有效抑制Aβ42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向β-折叠的构象转换.另外,多肽抑制剂降低了A...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了多肽抑制剂KLVFF、VVIA和LPFFD抑制淀粉质多肽42(Aβ42)构象转换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三种多肽抑制剂均能够有效抑制Aβ42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向β-折叠的构象转换.另外,多肽抑制剂降低了Aβ42分子内的疏水相互作用,减少了多肽分子内远距离的接触,有效抑制了Aβ42的疏水塌缩,从而起到稳定其初始构象的作用.这些抑制剂与Aβ42之间的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包括氢键)均有利于它们抑制Aβ42的构象转换.此外,抑制剂中的带电氨基酸残基可以增强其和Aβ42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包括氢键),并降低抑制剂之间的聚集,从而大大增强对Aβ42构象转换的抑制能力.但脯氨酸的引入会破坏多肽的线性结构,从而大大降低其与Aβ42之间的作用力.上述分子模拟的结果揭示了多肽抑制剂KLVFF、VVIA和LPFFD抑制Aβ42构象转换的分子机理,对于进一步合理设计Aβ的高效短肽抑制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质多肽 多肽抑制剂 构象转换
下载PDF
双股寡聚d(G-C)_6 DNA Z-构象的形成及其构象转换的动态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汝多 李振华 Vande Sand J.H.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59-367,共9页
研究揭示,生物信息的形成,传递与DNA构象的多样性,特别是其中的左手螺旋Z-构象DNA(Z-DNA)相关。在机体DNA链中,普遍存在的特异序列结构d(C-G)n和d(G-C)n片段易形成Z-构象。但对d(G-C)n序列结构的寡聚体Oligo-d(G-C)n,(n小于8)能转换形成... 研究揭示,生物信息的形成,传递与DNA构象的多样性,特别是其中的左手螺旋Z-构象DNA(Z-DNA)相关。在机体DNA链中,普遍存在的特异序列结构d(C-G)n和d(G-C)n片段易形成Z-构象。但对d(G-C)n序列结构的寡聚体Oligo-d(G-C)n,(n小于8)能转换形成Z-DNA片段少见报道。为促进对Z-DNA尤其是其中的短片段Z-DNA与生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我们对合成并纯化后的寡聚体Oligo-d(G-C)n,n分别为4,6,8,10,及Oligo-d(C-G)6和多聚体poly-d(G-C)500-900进行Z-构象的形成和其构象转换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①d(GpCpGpCpGpCpG-pCpGpCpGpC)是d(G-C)n序列结构中能转换形成Z-构象的最短片段(n=6)。其转换成Z-构象能力有链长依赖性(poly d(G-C)500-900易于Oligo-d(G-C)6);②Oligo-d(G-C)6的Z-构象形成能力因溶液中的介质性质不同而异。Co(NH3)3+>Mg2+>Na+;C1O4->Cl-,因此要求盐溶液的浓度差异很大。③PH7.2,室温条件下,在MgCl2,NaClO4,NaCl溶液浓度分别由0 mol/L增至6.0 mol/L,Oligo-d(G-C)6的B、Z构象转换都出现:B-构象相对稳定期,B-、Z-构象转换跃迁期和Z-构象相对稳定期。每个阶段要求跨越的盐浓度变迁范围也因所用介质而异。当溶液中Oligo-d(G-C)6B-构象、Z-构象各占50%(θ1/2)时,其盐浓度分别为1.72 mol/L(MgCl2),2.88 mol/L(NaClO4),3.85 mol/L(NaCl)。④Oligo-d(G-C)6的B-,Z-构象转换程度受盐浓度影响:当Oligo-d(G-C)6处于最适条件和不同盐溶液其浓度为θ21浓度时,温度由8℃→22℃,在MgCl2,NaClO4溶液中的Oligo-d(G-C)6形成Z-构象能力增加,当由22℃→60℃,MgCl2溶液中的Z-构象Oligo-d(G-C)6加速增加,而在NaClO4溶液中则是急速向B-型Oligo-d(G-C)6方向转换;温度变化对处于NaCl溶液中的Oligo-d(G-C)6B-、Z-构象相对平衡影响较小。⑤甲基化胞嘧啶即Oligo-d(G-mC)6或d(mC-G)6均增大Z-构象形成能力。⑥在4 mol/L MgCl2溶液中的Oligo-d(G-C)6或Oligo-d(C-G)6或poly d(G-C)500-900的UVab谱、UVcd谱均显示出非B-型或Z-型DNA的新谱型。并且有链长依赖性和因溶液浓度改变出现构象可逆性转变。提示在Oligo-d(G-C)6的构象转换过程中可能存在新构象“X”型,即B Z X构象转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手螺旋B-型DNA 左手螺旋Z-型DNA B-Z构象转换 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园二色性光谱 DNA新构象"X"
下载PDF
α-单取代环十二酮构象转换的溶剂效应和温度效应
3
作者 王明安 梁晓梅 +2 位作者 韩翔宇 马祖超 王道全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4-557,共4页
利用1HNMR技术研究了α 单取代环十二酮的α 边外取代 [3 3 3 3 ] 2 酮构象 (A)和α 角顺取代 [3 3 3 3 ] 2 酮构象 (B)相互转换的溶剂效应和温度效应 .结果显示 ,一般情况下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 ,构象B的含量增加 ,这可以解释为构象... 利用1HNMR技术研究了α 单取代环十二酮的α 边外取代 [3 3 3 3 ] 2 酮构象 (A)和α 角顺取代 [3 3 3 3 ] 2 酮构象 (B)相互转换的溶剂效应和温度效应 .结果显示 ,一般情况下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 ,构象B的含量增加 ,这可以解释为构象B较构象A有较大的偶极矩 .当分子中的取代基能与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时 ,情况则相反 ,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 ,构象B的含量降低 ,这可以解释为构象B的分子内氢键的减弱 .结果还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单取代环十二酮 构象转换 溶剂效应 温度效应 构象 偶极矩
下载PDF
DNAB→Z构象转换的扭转角变化特征
4
作者 曹槐 刘世熙 谢小光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10-413,共4页
选择鸟嘌呤脱氧单核苷酸(G)作为模型,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确定DNA分子构象的8 个扭转角,对B→Z转换过程中的不同构象进行量子化学计算。通过能量分析,可将转换中扭转角的作用分为三类:从B型到Z型,随扭转角γ的变化,势能... 选择鸟嘌呤脱氧单核苷酸(G)作为模型,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确定DNA分子构象的8 个扭转角,对B→Z转换过程中的不同构象进行量子化学计算。通过能量分析,可将转换中扭转角的作用分为三类:从B型到Z型,随扭转角γ的变化,势能曲线呈现两个能垒,与8 个扭转角同时变化一致,说明γ是最重要的。α角和δ角的变化使能量升高对Z构象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而β、ε、χ、ν0、ν4 的变化使能量基本保持不变对新构象的生成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B-Z转换 扭转角 构象转换
下载PDF
Y220C突变体影响p53C蛋白质构象转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沈洪辰 丁吉勇 +1 位作者 李丽 刘夫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20-2627,共8页
p53是迄今发现突变频率最高的一种肿瘤抑制蛋白质,突变会导致p53抑癌功能丧失并诱导癌症的发生。绝大多数的突变发生在p53的核心DNA结合区域(p53C),其中Y220C是研究较多的一种突变体。虽然已有研究表明该突变能够降低p53C的结构稳定性,... p53是迄今发现突变频率最高的一种肿瘤抑制蛋白质,突变会导致p53抑癌功能丧失并诱导癌症的发生。绝大多数的突变发生在p53的核心DNA结合区域(p53C),其中Y220C是研究较多的一种突变体。虽然已有研究表明该突变能够降低p53C的结构稳定性,但其影响p53C构象转换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晰。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研究了p53C突变体Y220C(p53C-Y220C)的结构变化,发现Y220C突变主要影响Y220C cluster区域(包括残基138-164和215-238),且Y220C突变减少了Y220C cluster的β-折叠含量。进一步分析发现,Y220C突变不仅直接破坏突变氨基酸与周围氨基酸Leu145和Thr155之间的氢键,而且降低了Y220C cluster区域的折叠片S3和S8之间的氢键数量,使Y220C突变所形成的亲水性空腔变大,加速了水分子进入该蛋白质内部,并最终导致了p53C-Y220C变性。MD模拟结果揭示了Y220C突变影响p53C结构转换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对p53C-Y220C突变体高效稳定剂的筛选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P53 残基突变 构象转换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淀粉样β蛋白质构象转换及其抑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丽 刘夫锋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9年第1期44-52,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多发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淀粉样β蛋白质(Aβ)的错误折叠和聚集与AD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以Aβ的错误折叠和聚集为靶标进行AD防治药物研究已成为近年来AD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从初始的α-螺旋结构或无规卷...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多发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淀粉样β蛋白质(Aβ)的错误折叠和聚集与AD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以Aβ的错误折叠和聚集为靶标进行AD防治药物研究已成为近年来AD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从初始的α-螺旋结构或无规卷曲构象转换形成富含β-折叠结构是Aβ聚集的关键步骤。本文中,笔者综述利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Aβ构象转换的分子机制,介绍MD模拟在小分子和多肽抑制剂抑制Aβ构象转换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质 构象转换 分子动力学 肽抑制剂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不同构象状态HIV-1 gp120分子运动特征及构象转换能力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柳树群 符云新 刘次全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494-2506,共13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包被蛋白gp120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CXCR4发生相互作用而侵染细胞.CD4结合状态的HIV-1gp120核心与CD4结合前状态的SIVgp120核心结构已经被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所测定.但是,静态的晶体结构不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包被蛋白gp120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CXCR4发生相互作用而侵染细胞.CD4结合状态的HIV-1gp120核心与CD4结合前状态的SIVgp120核心结构已经被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所测定.但是,静态的晶体结构不足以阐明gp120动态结构特征及其构象转化能力.用同源模建技术构建不同功能状态的gp120结构模型并用CONCOORD模拟方法生成它们的结构装配体,最后利用本质动力学算法提取、分析前4个本征向量所描述的分子运动特征.结果表明,gp120的主要运动模式表现为内部结构域、外部结构域、桥片层以及V3环之间的旋转/扭曲、绕曲/关闭、延长/压缩运动或这些运动方式的组合,这些运动模式与受体结合以及HIV-1病毒免疫耐受性有关.进一步利用本质亚空间重叠算法评估gp120不同构象间的相互转换能力,结果表明,CD4结合前状态(unliganded)gp120向复合物状态(CD4-complexed)转化的能力强于向移除CD4复合物状态(CD4-free)转化的能力,而CD4-freegp120比CD4-complexed gp120具有更强的向结合前状态转化的能力.本研究揭示了gp120动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为抗HIV药物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GP120 同源模建 构象转换 本质动力学 本质亚空间重叠
原文传递
杯[4]芳烃的构象间转换机理的CNDO/2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勇 郑衍昭 +1 位作者 郭金梁 宋心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627-631,共5页
利用CNDO/2近似方法对25,26,27,28-四羟基杯[4]芳烃的四种不同构象的平衡几何构型以及所有可能发生的构象间转换的势垒能量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杯[4]芳烃的构象间转换机理,指出部分锥形构象是必经途径.利用... 利用CNDO/2近似方法对25,26,27,28-四羟基杯[4]芳烃的四种不同构象的平衡几何构型以及所有可能发生的构象间转换的势垒能量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杯[4]芳烃的构象间转换机理,指出部分锥形构象是必经途径.利用该机理可以圆满地解释某些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4]芳烃 构象转换机理 CNDO/2 近似计算
下载PDF
Newman投影式和Fischer投影式的转换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文俊 蔡玉瑶 +1 位作者 王碧 雷光东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3,共3页
介绍一种Newman投影式与Fischer投影式之间互换的简易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在立体化学中判断构象间的关系、理解反应机理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Newman投影式 FISCHER投影式 构象转换 立体化学
下载PDF
脱镁叶绿酸-a甲酯的外接环修饰及其产物的构象研究
10
作者 姜其永 葛锦辉 +1 位作者 纪建业 王进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42-45,共4页
脱镁叶绿酸-a甲酯,经碱性水解、空气氧化和重排过程将五元外接环酮转换成六元环酐,所得红紫素-18分别与盐酸羟胺和水合肼实施胺解和肼解,生成N-羟基或者N-氨基取代的红紫素-18二酰亚胺,继续与邻硝基苯甲酰氯进行反应,分别高产率地得到... 脱镁叶绿酸-a甲酯,经碱性水解、空气氧化和重排过程将五元外接环酮转换成六元环酐,所得红紫素-18分别与盐酸羟胺和水合肼实施胺解和肼解,生成N-羟基或者N-氨基取代的红紫素-18二酰亚胺,继续与邻硝基苯甲酰氯进行反应,分别高产率地得到芳甲酰基化的红紫素-18同系物,其二氢卟吩的化学结构均经IR、^1H NMR光谱及元素分析予以确定.同时,研讨了二氢卟吩衍生物的构象转换,解析了阻旋异构体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二氢卟吩 构象转换 阻旋异构
下载PDF
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研究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志祝 刘静 《新材料产业》 2015年第8期48-51,共4页
实现在不同形态之间自由可控转换的变形柔性机器,以执行常规技术难以完成的更为特殊高级的任务,是全球科学界与工程界长久以来的梦想,相应研究在军事、民用、医疗与科学探索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显然,建立可控主体构象转... 实现在不同形态之间自由可控转换的变形柔性机器,以执行常规技术难以完成的更为特殊高级的任务,是全球科学界与工程界长久以来的梦想,相应研究在军事、民用、医疗与科学探索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显然,建立可控主体构象转换、运动和变形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实现这类变形机器的关键所在。然而,已往所建立的刚体机器方法和技术大多存在不易突破的瓶颈,特别是在受控主体实现大尺度可控变形与融合方面的有效途径十分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 机器 液态金属 展望 科学探索 构象转换 可控 技术
下载PDF
蛋白质色谱界面行为的分子模拟
12
作者 张麟 孙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蛋白质色谱界面行为解析对实现以高吸附容量、高活性收率和高传质速率为特征的高效色谱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在微观过程展示方面的独特优势解析色谱界面过程已经广泛开展。本文综述色谱界面上蛋白质的取向、构象转换以及传质... 蛋白质色谱界面行为解析对实现以高吸附容量、高活性收率和高传质速率为特征的高效色谱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在微观过程展示方面的独特优势解析色谱界面过程已经广泛开展。本文综述色谱界面上蛋白质的取向、构象转换以及传质过程的分子模拟研究工作。首先,概述色谱界面上蛋白质取向研究,总结取向的成因和调控因素,探讨通过蛋白质取向调控实现高吸附容量。其次,概述色谱界面上蛋白质构象转换,尤其是变性现象的分子模拟研究,以通过色谱条件优化获得高活性收率。最后,阐述色谱介质表面传质过程研究及现存问题。本文以高吸附容量、高活性收率和高传质速率为目标,总结其对应微观过程的分子模拟解析,服务于色谱表面优化设计以实现高效色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离 吸附 色谱 分子模拟 构象转换
下载PDF
固态高分子体系多尺度分子运动的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红娟 姚叶锋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3-162,共20页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研究固态高分子材料中结构和分子动力学的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该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通过合理的实验方法,实现对研究体系中从低频(Hz)到中频(kHz)乃至高频(MHz)范围内分子运动的观测.因此,固体核磁共振技...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研究固态高分子材料中结构和分子动力学的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该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通过合理的实验方法,实现对研究体系中从低频(Hz)到中频(kHz)乃至高频(MHz)范围内分子运动的观测.因此,固体核磁共振技术非常适合研究高分子体系中各类不同尺度分子运动.该文首先简要介绍核磁共振研究分子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固态高分子体系的结构和分子动力学特点,然后结合固态高分子体系中的一些例子对核磁共振在固态高分子多尺度分子运动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磁共振(solid—state NMR) 多尺度分子运动 固态高分子 构象转换 分子链 扩散
下载PDF
Allosteric Mechanism of Calmodulin Revealed by Targete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14
作者 梁倩云 庞春丽 +4 位作者 李军委 张素花 柳辉 展永 安海龙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21-125,共5页
Calmodulin(CaM)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a variety of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To accomplish i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CaM binds with Ca^(2+) at its EF-hand Ca^(2+) binding sites which induce the confor... Calmodulin(CaM)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a variety of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To accomplish i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CaM binds with Ca^(2+) at its EF-hand Ca^(2+) binding sites which induce the conformational switching of CaM. 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by which Ca^(2+) binds with CaM and induces conformational switching is still obscure. Here we combine molecular dynamics with targete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achieve the state-transition pathway of CaM. Our data show that Ca^(2+) binding speeds up the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of CaM by weakening the interactions which stabilize the closed state. It spends about 6.5 ns and 5.25 ns for transition from closed state to open state for apo and holo CaM, respectively. Regard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wo EF-hands, ou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EF-hand triggers the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and is followed by the second one. We determine that there are two interaction networks which contribute to stabilize the closed and open state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机制 钙调素 状态转换 构象转换 相互作用 稳定状态 构象转变
下载PDF
Urea-induced Inactivation and Unfolding of Recombinant 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from Oryza sativa
15
作者 WANG Feng ZHOU Hui-ping +3 位作者 KONG Bao-hua FAN Jing-hua CHEN Hai-ru LIU Jin-yu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62-566,共5页
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is an antioxidant enzyme that has the highest capability of reducing membrane-bound hydroperoxy lipids as compared to free organic and inorganic hydroperoxides amongst... 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is an antioxidant enzyme that has the highest capability of reducing membrane-bound hydroperoxy lipids as compared to free organic and inorganic hydroperoxides amongst the glutathione peroxidases.In this study,urea-induced effects on the inactivation and unfolding of a recombinant 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PHGPx)from Oryza sativa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ircular dichrois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With the increase of urea concentration,the residual activity of OsPHGPx decreases correspondingly.When the urea concentration is above 5.0 mol/L,there was no residual activity.In addition,the observed changes in intrinsic tryptophan fluorescence,the binding of the hydrophobic fluorescence probe ANS,and the far UV CD describe a common dependence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urea suggesting that the conformational features of the native OsPHGPx are lost in a highly cooperative single transition.The unfolding process comprises of three zones:the native base-line zone between 0 and 2.5 mol/L urea,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2.5 and 5.5 mol/L urea,and the denatured base-line zone above 5.5 mol/L urea.The transition zone has a midpoint at about 4.0 mol/L u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二色性 荧光性 构象转换 氢氧化磷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尿素滴定
下载PDF
Local conformation transitions of linear DNA induced by cisplatin 被引量:1
16
作者 Chao Ji Lingyun Zhang +1 位作者 Shuoxing Dou Pengye W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25期3085-3089,共5页
Cisplatin is the most successful anti-tumor drug,and its pharmacological property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derive from the modification of DNA molecules.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of short DNA induced by cisplatin hav... Cisplatin is the most successful anti-tumor drug,and its pharmacological property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derive from the modification of DNA molecules.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of short DNA induced by cisplatin have already been investigated.However,the conformation transitions induced by cisplatin are not clear.In the present letter,we have studied the effect of low-concentration cisplatin on DNA conformation by using AFM imaging.We observed formations of micro-rod structures of linear DNA induced by cisplatin.A method is present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occurrence of micro-rod structures.We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micro-rod structures depends on the DNA sequence.Based on the results,we proposed a physical mechanism to explain the local conformation transitions of DNA molecul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ispla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 顺铂 诱导 构象转变 线性 结构改造 原子力显微镜 构象转换
原文传递
Cu(II) effect on the conformation of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in dilute aqueous solution
17
作者 ZONG Xiaohong ZHOU Ping +2 位作者 SHAO Zhengzhong WANG Honghai CHUNYU Liju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17期1859-1863,共5页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natural mechanism of silkworm spinning due to the i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atural fibers.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Cu(II) ions on the secondary struct...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natural mechanism of silkworm spinning due to the i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atural fibers.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Cu(II) ions o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Bombyx mori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SF) in dilute solution by circular dichroism (C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given amount of Cu(II) induces the SF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from random coil to β-sheet, however, further addition of Cu(II) is unfavorable for this conversion. Meanwhile,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duced by Cu(II) follow a nuclea-tion-dependent aggreg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found in Prion protein (PrP) denaturation and Aβ-pep- tide aggregations, leading to th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This work would help one understand further the natural spinning process of silkworm. Additionally, it would be sig-nificant for the study of the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because silk fibroin, extracted in large amounts from Bombyx mori silkworm gland, could be a proper model to study PrP dena-turation and Aβ-peptide aggre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 蚕丝蛋白 构象转换 铜离子 环分色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