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沁水盆地煤层气构造动力条件耦合控藏效应 被引量:79
1
作者 秦勇 姜波 +5 位作者 王继尧 吴财芳 傅雪海 韦重韬 侯泉林 琚宜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55-1362,共8页
构造动力条件涵盖诸多要素,综合分析这些要素与煤层气成藏效应之间关系,是全面认识构造动力条件控藏效应的基础。为此,本文采用盆地分析、构造应力场模拟、镜质组光性组构、构造曲率等方法,分析了盆地构造演化、构造应力场、盆内构造分... 构造动力条件涵盖诸多要素,综合分析这些要素与煤层气成藏效应之间关系,是全面认识构造动力条件控藏效应的基础。为此,本文采用盆地分析、构造应力场模拟、镜质组光性组构、构造曲率等方法,分析了盆地构造演化、构造应力场、盆内构造分异、煤储层构造变动等与煤层气成藏效应之间关系,探讨了有利于煤层气富集高渗条件发育的构造动力特点。研究表明:燕山期是控制煤层气成藏的关键时期,该期NW-SE向近水平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次级褶曲和高角度正断层,奠定了盆地煤层气赋存规律的总体格局,使NNE-NE向次级褶曲成为主要的控气构造类型;构造动力通过煤储层改造程度对煤储层渗透性发育特点的控制,不仅体现于镜质组光性指示面形态及其空间展布特征,也使得中等程度的构造主曲率可能提供最有利于煤层气渗流的构造条件,导致现代构造应力场高主应力差有利于煤层渗透率的发育。耦合分析认为,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效应取决于上述构造动力学因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南部仰起端的阳城北、中南部西段的安泽—沁水、中部西侧的沁源周围、东部中段的武乡西北等4个地段,可能存在有利于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成藏 构造动力条件 耦合控制
下载PDF
沁中南断层不发育区多期构造运动作用下煤层气直井产水产气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倪小明 杨艳辉 +1 位作者 王延斌 叶建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1-930,共10页
查明小范围内煤层气直井产气特征是减少工程盲目投资、准确进行产能预测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沁水盆地中南部小范围内断层不发育区不同构造部位煤层气井产气量、产水量差异主控因素的分析,得出小范围内燕山期、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作用... 查明小范围内煤层气直井产气特征是减少工程盲目投资、准确进行产能预测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沁水盆地中南部小范围内断层不发育区不同构造部位煤层气井产气量、产水量差异主控因素的分析,得出小范围内燕山期、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作用引起的气水分异、渗透率差异是引起产气量和产水量大小的根本。底板标高差值引起气/水分异,最终导致小范围内储层压力梯度、产水量差异。煤层变形中等/较强区域多期褶皱叠加的隆起或凹陷块段,渗透率最低;变形弱/较弱区多期褶皱叠加的底板高值块段渗透率最好。小范围内储层压力梯度、水/气分流和渗透率的差异导致煤层气井表现出"水大气大、水大气小、水小气大、水小气小"等产气产水曲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动力条件 煤层气 产气特征 渗透率
下载PDF
延川南地区构造研究及其对煤层气勘探潜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飞燕 李理 +1 位作者 王立志 张名中 《煤》 2012年第9期51-53,共3页
构造动力对煤层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文章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及其所控制的东缘煤层展布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受区域构造的控制,整体构造简单为走向NNE-SN向W倾斜的单斜构造,发育较少宽缓的次级褶曲、断层不很发育。受构造控制主... 构造动力对煤层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文章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及其所控制的东缘煤层展布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受区域构造的控制,整体构造简单为走向NNE-SN向W倾斜的单斜构造,发育较少宽缓的次级褶曲、断层不很发育。受构造控制主力2号煤在面上全区稳定发育,为煤层气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同时对研究区煤层气演化过程分析,认为该区煤层热演化程度较高,经历两次生气高峰期,煤层气主要以热成因气为主,尽管有后期改造作用但破坏作用不是很明显,保存条件较好,为延川南整体开发提供了有利的资源基础,煤层气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同时指出将构造、水动力和热动力等条件耦合分析,结合微观动力学条件定量分析,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煤层气勘探实践,为本地区整体开发提供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动力条件 构造演化 煤层气
下载PDF
甘-新北山金窝子金矿田构造控矿解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柏林 吴淦国 +1 位作者 叶得金 刘晓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5-310,共6页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中朝-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碰撞带南缘的甘-新北山中带,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区域构造格局控制成矿带的分布,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控矿构造型式。金矿田内基本构造格局是走向NE、倾向NW的...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中朝-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碰撞带南缘的甘-新北山中带,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区域构造格局控制成矿带的分布,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控矿构造型式。金矿田内基本构造格局是走向NE、倾向NW的低角度逆冲断层及其伴生(派)生的同走向高角度逆冲断层、紧闭褶皱以及与其垂直的高角度横张断层组成的推覆构造体系。NE向低角度逆冲断层控制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化(以210金矿床为代表),NNW向高角度横张断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化(以金窝子金矿床为代表),而NE向高角度逆冲断层和紧闭褶皱中无金矿化。NE向低角度断层不仅是重要的含矿构造,而且在成矿过程中起着控制成矿物理化学界面的作用。所以,金窝子金矿田2种不同金矿化类型是同一成矿作用在不同控矿构造动力学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窝子金矿田 构造控矿 构造动力条件 金矿化类型 甘-新北山
下载PDF
Seismicity of Global Tectonic Systems Obtained from the Harvard CMT Catalogue
5
作者 Wang Hui Zhang Guomin +1 位作者 Ma Hongsheng Jing Y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5年第3期306-316,共11页
Earthquake is the best information source for describing the present-day crustal tectonic zones and crustal stress field, containing comprehensive and abundant geodynamic connotation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glo... Earthquake is the best information source for describing the present-day crustal tectonic zones and crustal stress field, containing comprehensive and abundant geodynamic connotation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global earthquakes and their kinem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he most active global-scale tectonic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first-order tectonic systems: the Circum-Pacific deep subduction tectonic system, the mid-oceanic ridge tectonic system, and the continent-continent shallow underthrusting tectonic system using the Harvard CMT catalogue that provides various parameters of hypocenter.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ces of fault types, seismicity, and distribution of focal depths in different tectonic systems are discussed as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tectonic system possesses different environment and geo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vard CMT catalogue Global tectonic system SEISMICITY
下载PDF
沁水盆地中部断层发育区煤层气开发有利块段优选 被引量:5
6
作者 倪小明 李志恒 +1 位作者 王延斌 吴建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2-610,共9页
查明断层发育区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块段是准确井位部署、减少工程盲目投资的重要保障。根据沁水盆地中部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应用构造拉平法和波叠加理论对3~#煤层经历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喜马拉雅晚期后的底板形迹恢复,并... 查明断层发育区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块段是准确井位部署、减少工程盲目投资的重要保障。根据沁水盆地中部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应用构造拉平法和波叠加理论对3~#煤层经历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喜马拉雅晚期后的底板形迹恢复,并划分出18个块段。根据气/水分异现象、构造曲率法、煤体结构观测法等得出了多期构造运动作用后不同块段内储层压力、渗透率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评价出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块段、较有利块段。结果表明: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正断层附近气体逸散、煤体破碎是造成其附近煤层气井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断层间隔区域底板相对高值块段渗透率低、储层压力低,产气潜力小;底板相对低值块段渗透率低、储层压力相对高,产气潜力中等;底板相对中值块段渗透率较好,产气潜力好。现场煤层气井的实际产气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该研究成果为断层发育区煤层气有利块段优选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动力条件 煤层气 断层发育区 渗透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