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黑龙江东部晚中生代盆地群构造层划分及构造沉积演化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和钟铧
刘招君
张晓冬
陈永成
董林森
-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出处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0-27,共8页
-
基金
国家油气专项(XQ-2004-07-03)
-
文摘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包括现今残留的三江盆地、勃利盆地、鸡西盆地、虎林盆地和宁安盆地等。根据地层间的不整合关系可将晚中生代盆地群划分为4个构造层,盆地演化经历了3次不同背景下的伸展阶段和3次构造反转。构造层Ⅰ(绥滨组和东荣组)发育于SN向断陷槽内;构造层Ⅱ(滴道组、城子河组和穆棱组)发育于NE-NNE向的弧后伸展走滑环境;构造层Ⅲ(东山组)沉积时期,本区又发生一次伸展减薄裂解作用;而构造层Ⅳ(猴石沟组、海浪组、七星河组和雁窝组)则发育于NW-NNW向挤压环境,充填一套粗碎屑沉积。黑龙江东部盆地群的形成和演化受蒙古—鄂霍茨克海碰撞闭合的影响和东部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及若干外来地体的拼贴作用控制,其中太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引起的局部地幔对流和岩石圈显著减薄的拆沉事件是盆地形成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
关键词
构造层划分
构造沉积演化
成盆机制
晚中生代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
-
Keywords
structural layer division
tectonic-sedimentary evolution
basin-forming mechanism
Late Mesozoic
eastern basins of Heilongjiang
-
分类号
P543.5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42.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西秦岭中—新生代红层的构造层划分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郭进京
韩文峰
赵海涛
张帆宇
梁收运
-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1-1244,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41072149
41340002)
-
文摘
西秦岭及其邻区中—新生代红层地层包括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这些红层地层的沉积组合、构造变形、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等是西秦岭中—新生代陆内地质过程的客观记录,对其系统研究是重建西秦岭及其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之基础。依据这些红层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沉积序列与沉积环境、空间分布型式和构造线方向及构造样式,西秦岭及邻区中—新生代红层地层可分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新近纪三个构造层。三个构造层对应于西秦岭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即早白垩世北东向盆—山构造、晚白垩世区域左旋走滑拉分构造和渐新世—上新世区域伸展泛盆地阶段。结合印支期多块体拼贴形成的中国大陆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格局与岩石圈动力学过程分析,认为西秦岭早白垩世北东向盆山构造格局是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导致的东亚区域性伸展构造的组成部分;晚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则是白垩纪拉萨地块与羌塘—昌都地块汇聚碰撞背景下中国西北大陆区域性左旋走滑作用的结果;而渐新世—上新世的泛盆地阶段则指示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构造—地貌响应之前经历了漫长区域伸展均衡坳陷和侵蚀夷平期,这说明上新世,西秦岭尚未成为现今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构造响应起始于上新世末期。
-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西秦岭
中—新生代
红层地层
构造层划分
构造演化
-
Keywords
northeast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Mesozoic-Cenozoinc
red bedstrata
division of tectonic layer
tectonic evolution
-
分类号
P53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济阳坳陷东部中生代构造层的重新厘定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林红梅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出处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2期11-14,共4页
-
文摘
针对济阳坳陷中生界构造特征复杂、构造层划分方案较为混乱的问题,开展了构造层重新厘定的研究。研究中采用野外地质考察、地球物理资料精细解释、声波时差与埋深关系分析、构造演化恢复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结合最新的K-Ar同位素测年数据,重点对争议较大的中生代地层进行了细致研究,从多角度论证了研究区中生代侏罗系与白垩系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套构造层,最终创新性地将研究区地层划分为基底层、侏罗系构造层、白垩系构造层及上部新生界构造层。
-
关键词
构造层划分
中生界
构造演化
同位素测年
沾化凹陷
-
Keywords
tectonic level division
Mesozoic Erathem
tectonic evolution
isotopic dating
Zhanhua depression
-
分类号
P534.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吴晓智
郎风江
李伯华
齐雪峰
刘得光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08-825,共1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9CB219306)资助
-
文摘
三塘湖盆地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早石炭世晚期,盆地褶皱基底形成;晚石炭世早期,总体处于碰撞期后伸展构造环境;晚石炭世晚期,洋壳消亡,断陷收缩与整体抬升,形成剥蚀不整合。早二叠世,进入陆内前陆盆地演化阶段;中二叠世,盆地进入推覆体前缘前陆盆地发育期;晚二叠世,构造褶皱回返,前陆盆地消失;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中期,进入统一坳陷期;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坳隆格局基本定型。平面上构造分带清晰:东北逆冲推覆隆起带、中央坳陷带和西南逆冲推覆带;发育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两大类构造样式。盆地主体条湖-马朗凹陷发育上石炭统、中二叠统、侏罗系水西沟群3套有效烃源岩,且多表现为两期生烃、两期成藏;形成相对独立3套成藏组合;呈现“晚期近源自生自储成藏”特点;多围绕各自含油气系统形成各具代表性3种成藏模式:1)北东向凹中隆起及古隆起油气聚集成藏;2)北西向冲断带油气聚集成藏;3)不整合油气聚集成藏。三塘湖盆地油气资源量达7×10^8~9×10^8t(油气当量),盆地总体勘探程度较低,主要勘探方向有:围绕马朗一条湖继承性凹陷浅层侏罗系地层-岩性油气藏领域、北缘凸起带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与内幕油气藏领域、南缘构造推覆带断层遮挡二叠系白云岩与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领域。
-
关键词
构造层划分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油气聚集
成藏模式
三塘湖盆地
-
Keywords
Structural layer divided, Structural character, Structural evolut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Reservoir formation model, Santanghu Basin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雅布赖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12
- 5
-
-
作者
吴晓智
王桂君
郑民
郑曼
-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
-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87,共1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8)资助
-
文摘
雅布赖含油气盆地位于中国西部河西走廊地区北部,处于华北克拉通阿尔善地块中南部过渡带,属北祁连构造带,中生代为走滑拉分盆地,新生代为挤压冲断坳陷盆地。燕山早期,形成东西向雅布赖拉张断陷,主控断裂为北大山正断层,沉积中心位于盆地南部;燕山中期,碰撞造山作用致使盆地北部急剧抬升,北部中-下侏罗统地层遭受强烈剥蚀;燕山晚期,阿拉善地块及其北部地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雅布赖山前产生东西向正断层,急剧活动,快速沉降,形成了北东向展布的新的拉张断陷盆地。喜马拉雅期,在挤压走滑作用下,雅布赖盆地南部形成北西向南倾逆冲的推覆构造,致使北大山正断层发生错断瓦解,最终形成"东隆西坳,南断北超"的挤压坳陷构造格局。雅布赖盆地主体沉积凹陷具有较强分割性,沉降凹陷分布于南部,最大沉积岩厚度为5 400 m;凹陷内侏罗系最为发育,中侏罗统新河组、青土井组暗色泥岩、煤岩为烃源岩,砂岩为储集层,新河组泥岩互层作盖层,构成盆地内最主要的含油气组合。由于雅布赖盆地特定的早期深埋,晚期抬升破坏构造格局,造就侏罗系砂岩储层早期强烈压实致密,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成熟较晚,构造发育期与烃源岩排烃期不匹配,生成油气主要表现为近源成藏与层内滞留,形成源内自生自储,致密油应是主要勘探对象。
-
关键词
构造层划分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油气聚集
成藏模式
雅布赖盆地
-
Keywords
Divide of structural layer
Structural features
Tectonic evolut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ccumulation mode
Yabulai Basin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