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1944m中段构造岩元素组合异常及隐伏矿体预测
1
作者 王海丰 龚红胜 +4 位作者 冯志兴 韩润生 丁天柱 赵新跃 吴鹏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6期781-794,共14页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明显受小江深断裂与普渡河深断裂之间的NWW-近EW和NE向构造控制。目前该矿山深部找矿前景不明朗,亟需探寻新的找矿思路和方法来实现新的找矿突破。本研究利用构造带中金属元素组合晕特征,进行隐...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明显受小江深断裂与普渡河深断裂之间的NWW-近EW和NE向构造控制。目前该矿山深部找矿前景不明朗,亟需探寻新的找矿思路和方法来实现新的找矿突破。本研究利用构造带中金属元素组合晕特征,进行隐伏矿体的预测。通过开展矿床构造精细解析,认为NWW-近EW向右行张扭性—扭张性控矿断裂(F_(15)、F_(1)等)与NW向张性—右行张(扭)性断裂及其次级褶皱组合形成的"负花状构造",直接控制着矿床和矿体(脉)展布,均为同一应力场作用下的北东构造带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基于1944 m中段1∶1000构造地球化学填图,绘制了Pb、Zn成矿元素组合(F_(2))和Pb、Zn单元素异常综合图,发现综合异常均沿NW-SE向展布,与已知矿体产状和主控断裂产状基本一致。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异常特征,圈定了Ⅰ号、Ⅱ号和Ⅲ号重点找矿靶区。该研究成果为大梁子铅锌矿深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同类型矿床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元素组合异常 构造控矿规律 隐伏矿体预测 大梁子铅锌矿床 川西南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岩相演化及油气远景 被引量:41
2
作者 杨日红 李才 +3 位作者 杨德明 和钟铧 任云生 刘焱木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37-242,共6页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岩相组合分带及特征明显 ,可以反映羌塘盆地的演化史。早中三叠世北羌塘构造岩相组合表现为前陆盆地沉积 ,而南羌塘盆地为剥蚀环境 ;至晚三叠世除中央隆起剥蚀外 ,北羌塘仍为前陆盆地沉积 ,而此时南羌塘坳陷演化...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岩相组合分带及特征明显 ,可以反映羌塘盆地的演化史。早中三叠世北羌塘构造岩相组合表现为前陆盆地沉积 ,而南羌塘盆地为剥蚀环境 ;至晚三叠世除中央隆起剥蚀外 ,北羌塘仍为前陆盆地沉积 ,而此时南羌塘坳陷演化成陆缘海沉积。早侏罗世早期盆地开始坳陷 ,造成相对较窄沉积相的构造岩相组合特点 ,初步形成“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 ;中侏罗世南北羌塘坳陷继续下降 ,“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更加明显 ;晚侏罗世羌塘盆地发育到晚期 ,并萎缩、封闭成型。从构造岩相组合特征看 ,中侏罗统北羌塘坳陷龙尾湖—雀莫错凹陷区与南羌塘坳陷蒂让碧错凹陷区都是有利于储、聚油气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盆地 构造岩组合 油气远景 中生代
下载PDF
构造式样组合对卡林型金矿含矿热液封存的控制——以陕西金龙山—丘岭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新会 刘爽 +1 位作者 曹东宏 魏宽义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32-35,51,共5页
以金龙山—丘岭金矿床为例,通过对发育在容矿层上的构造类型与其上封盖层岩性类型进行研究,划分出9种构造与盖层岩性组合类型,并分析其对含金热液的控制,总结出中-低温热液卡林型金矿床富集规律:Ⅰ型组合发育区容矿层的含矿液性最好;Ⅲ,... 以金龙山—丘岭金矿床为例,通过对发育在容矿层上的构造类型与其上封盖层岩性类型进行研究,划分出9种构造与盖层岩性组合类型,并分析其对含金热液的控制,总结出中-低温热液卡林型金矿床富集规律:Ⅰ型组合发育区容矿层的含矿液性最好;Ⅲ,Ⅵ,Ⅸ型组合发育区容矿层的含矿液性最差;Ⅱ,Ⅳ,Ⅴ,Ⅶ,Ⅷ组合发育区容矿层含矿液性较好。最后提出了在金龙山外围有望找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盖层 容矿层 构造组合类型 陕西
下载PDF
安徽铜陵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对层控夕卡岩矿床成因的约束 被引量:2
4
作者 杜轶伦 曹毅 +2 位作者 霍东亮 李大鹏 高志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8-239,共12页
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间的成因联系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的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中发育有大量层控夕卡岩Cu(Au)矿床,这些矿床成为研究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的典型案例。岩石学研究表明,铜... 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间的成因联系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的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中发育有大量层控夕卡岩Cu(Au)矿床,这些矿床成为研究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的典型案例。岩石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中存在3种岩性突变界面:粉砂岩与白云岩相变组合、灰岩(或白云岩)与硅质岩相变组合和白云岩与灰岩相变组合。其中,前两种组合是区内层控夕卡岩矿床的主要赋存层位。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各组地层沉积岩中的成矿元素含量较低,自身难以富集形成具规模的矿体。但是,在局部地区石炭系白云岩中的Fe含量较高,具有形成矿胚层的潜力。综合分析表明,铜陵地区层控夕卡岩矿床主要受控于矿胚层、构造-岩性组合、有机质和蒸发岩-膏盐层,其中,构造-岩性组合是主要控制因素(必要条件),而矿胚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起到预富集作用,蒸发岩-膏盐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硫源以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有机质也仅在部分矿床成矿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这些有益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总结层控夕卡岩的形成机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际材料,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夕卡矿床 构造-组合 矿胚层 有机质 蒸发-膏
下载PDF
甘肃侵入岩及岩石构造组合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明宏 张新虎 +1 位作者 刘建宏 丁仨平 《甘肃地质》 2014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简要叙述了甘肃侵入岩的时空分布、构造岩浆旋回和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将甘肃侵入岩划分为4个构造岩浆旋回、5个构造岩浆岩省、10个构造岩浆岩带,简述了各构造岩浆岩省侵入岩基本特征和岩石构造组合特征,探讨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本文简要叙述了甘肃侵入岩的时空分布、构造岩浆旋回和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将甘肃侵入岩划分为4个构造岩浆旋回、5个构造岩浆岩省、10个构造岩浆岩带,简述了各构造岩浆岩省侵入岩基本特征和岩石构造组合特征,探讨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利用现有资料初步建立了甘肃侵入岩年代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浆旋回 构造 侵入构造组合
原文传递
中国氦气资源及区带分类体系、控藏要素有效性与富集模式
6
作者 陶士振 陈悦 杨怡青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889,共21页
基于氦气来源、赋存载体、地质背景及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分析梳理了氦气资源及区带分类体系、控藏要素有效性及主要富集模式。基于氦气自身特殊性及依附于天然气聚集成藏相关性分析,从氦气来源多样性、赋存载体类型、载体气技术经济性、... 基于氦气来源、赋存载体、地质背景及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分析梳理了氦气资源及区带分类体系、控藏要素有效性及主要富集模式。基于氦气自身特殊性及依附于天然气聚集成藏相关性分析,从氦气来源多样性、赋存载体类型、载体气技术经济性、载体气成因、载体气主要组分、氦气源储组合、原型盆地构造背景及氦气含量等9个方面,首先分析梳理了中国氦气资源类型划分方案与分类体系,为后续分门别类针对性细化研究和评价奠定基础。其次,分析指出了中国东中西部氦气资源类型纵横向分布变化特征、发育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关键条件。第三,从氦气“生—运—聚”系统与富氦气藏形成控制要素及有效性角度,剖析了氦气聚集控藏要素有效性及地质评价值得重视的相关问题,指出了氦气成藏和勘探评价中的认识误区。最后,从盆地构造背景、控氦富集机制及勘探思路和方向角度,提出了中国氦气赋存的“原盆—构造—岩性—载气”4层次要素组合区带的勘探选区评价思路及分类方案,据此梳理了中国4类盆地8类富氦区带,分析并建立了中国克拉通古隆起型、克拉通边缘断褶变异型、坳陷盆地断隆型、前陆盆地斜坡/隆起型、断陷盆地断凸型及富铀钍基岩型等8种典型区带富氦气田富集模式暨勘探模式,剖析了不同类型富氦气藏形成主控因素,为后续探寻发现类似富氦气区和目标评价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资源 资源分类体系 控藏要素 区带层次要素 “原盆—构造性—载气”组合区带 区带分类方案 富集模式
原文传递
青海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控制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利敏 曹代勇 +4 位作者 蒋艾林 秦荣芳 李靖 李永红 王伟超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6,共6页
自2008年中国首次在青藏高原祁连山冻土区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木里煤田三露天井田已成为研究热点地区之一,但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保存的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尚浅,阻碍了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通过对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 自2008年中国首次在青藏高原祁连山冻土区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木里煤田三露天井田已成为研究热点地区之一,但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保存的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尚浅,阻碍了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通过对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钻孔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了井田构造格局,提出了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过程,综述了构造对其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天然气水合物是由烃类气体聚集成藏后随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而抬升进入温压稳定带后形成水合物藏;2)研究区的构造分区分带性控制了天然气水合物在平面上的展布规律,构造运动决定了中侏罗煤系的沉降-生烃史和温压稳定带的形成,构造形态则可以为烃类气体的聚集提供通道、盖层及储存空间,而后期构造作用又会对前期形成的气藏及天然气水合物藏造成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露天井田 天然气水合物 构造控制 构造-组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