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鲍恩盆地冲断带煤层气构造控气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谷峰 唐颖 +2 位作者 俞益新 叶浩 吴晓丹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187,59,共7页
为了明确前陆盆地山前冲断带构造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以澳大利亚鲍恩盆地为例,利用地震资料解释结果和煤层气试验分析数据,对构造控气模式进行了精细研究和量化表述,探讨不同构造下煤层含气性差异的原因,并阐明富集模式机理。研究... 为了明确前陆盆地山前冲断带构造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以澳大利亚鲍恩盆地为例,利用地震资料解释结果和煤层气试验分析数据,对构造控气模式进行了精细研究和量化表述,探讨不同构造下煤层含气性差异的原因,并阐明富集模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阶段演化形成的构造特征是前陆盆地冲断带煤层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叠瓦构造煤层含气量随埋深增加而增大,该构造低洼区是最常见的煤层气富集区;断后向斜和冲起-三角构造的埋深大,挤压应力强,含气量高,为15~20m^3/t;蛇头构造与断弯背斜受构造受抬升影响严重,局部拉张使得应力得到释放,气体散失,含气量小于10 m^3/t。得出了构造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方式,提出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叠瓦斜坡富集区、断后向斜富集区、对冲-三角富集区为今后煤层气勘探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澳大利亚 前陆盆地 冲断带 构造控气
下载PDF
焦作矿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控气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建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2-421,共10页
焦作矿区山西组二1煤层甲烷含量高,这在华北地区较为典型。通过对该区盖层构造演化、二1煤层变质作用和生烃过程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二1煤层产出气体的运移和赋存规律。认为造成本区甲烷含量高的主要因素是构造控气作用。
关键词 煤层变质 构造控气 煤田地质
下载PDF
河东煤田中南部构造控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志庆 韦重韬 +3 位作者 刘文平 高韬 崔新瑞 郭建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煤田地质基本情况,分析了构造因素对河东煤田中南部煤层气富集的控制影响,认为研究区在构造类型上属于构造形迹微弱的过渡性盆地边缘,构造史控制下的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对本区煤层气的富集有着重大意义,现今井田构...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煤田地质基本情况,分析了构造因素对河东煤田中南部煤层气富集的控制影响,认为研究区在构造类型上属于构造形迹微弱的过渡性盆地边缘,构造史控制下的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对本区煤层气的富集有着重大意义,现今井田构造的贡献意义不大。进一步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了区内两个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东煤田 煤层 构造控气
下载PDF
乌鲁木齐矿区煤层气构造控气分析
4
作者 胡永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第13期48-48,共1页
本论文以乌鲁木齐矿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本区的构造形态,研究该区构造对煤层气生气量的控制作用、构造对煤层气储集控制作用、构造对煤层气封盖控制作用,总结了该区煤层气富集的构造区域。
关键词 乌鲁木齐矿区 煤层 构造控气
下载PDF
韩城矿区煤层气富集的构造控制与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超 马东民 +2 位作者 夏玉成 陈跃 李卫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94,共6页
韩城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明显。为了揭示构造对韩城矿区煤层气富集与开发的影响,通过挖掘整理韩城矿区基底沉降史,厘定煤层气成因、划分煤级平面分布,分析含气量与构造样式、煤层埋深的关系。研究发现,韩城矿区浅... 韩城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明显。为了揭示构造对韩城矿区煤层气富集与开发的影响,通过挖掘整理韩城矿区基底沉降史,厘定煤层气成因、划分煤级平面分布,分析含气量与构造样式、煤层埋深的关系。研究发现,韩城矿区浅部受基地抬升与构造应力共同作用,煤层气为次生生物成因气叠合热成因气;深部经历深成变质作用为典型的高煤阶热成因气。受控于不同构造样式与现今埋深,北部层滑构造导致的构造煤发育,含气量较南部高、中深部含气量较浅部高。基于构造控制的煤层气赋存特征、煤体结构和应力环境的复杂性分析,提出东北区的桑树坪井田、下峪口井田,东南区的象山井田构造煤发育,建议采用"压力-应力协同释放为主的矿井卸压抽采模式";西部的王峰和薛峰井田含气量高、煤体结构相对完好,建议采用"排水降压为主的地面井降压开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气 富集成藏 构造样式 煤层开发模式
下载PDF
黔北煤田长岗向斜煤层气富集的构造控制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圣 徐韵 +4 位作者 沈家宁 金留青 陈基瑜 李臣臣 胡小林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7,共6页
根据黔北煤田长岗向斜的煤田地质钻孔及相关测试资料,分析了构造作用对该区煤层气富集的影响。研究表明,长岗向斜轴部为主要的煤层气富集有利区,煤层甲烷含量在20 m^3/t以上,且总体表现为由向斜轴部到平缓翼再到边浅部陡坡带,煤层气含... 根据黔北煤田长岗向斜的煤田地质钻孔及相关测试资料,分析了构造作用对该区煤层气富集的影响。研究表明,长岗向斜轴部为主要的煤层气富集有利区,煤层甲烷含量在20 m^3/t以上,且总体表现为由向斜轴部到平缓翼再到边浅部陡坡带,煤层气含量逐渐降低;同时向斜轴部转折部位构造应力相对复杂,以张性应力为主,导致煤层甲烷含量较低,为20 m3/t以下,此外,该区发育的正断层同样造成煤层甲烷逸散,最低为10 m^3/t左右。由断层带至断层两侧,甲烷含量逐渐上升。构造作用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可为长岗向斜煤层气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北部煤田 长岗向斜 煤层含 构造控气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康西区块西山窑组构造-水文地质控气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升 葛燕燕 +2 位作者 杨雪松 李鑫 傅雪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1-636,共6页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阜康西区块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控气地质作用,依据区域性水文地质边界池钢逆断层,将区块划分为2个构造单元,依据甲烷风化带、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出煤层气富集单元。在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阜康西区块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控气地质作用,依据区域性水文地质边界池钢逆断层,将区块划分为2个构造单元,依据甲烷风化带、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出煤层气富集单元。在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构造-水文地质耦合控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阜康西区块西山窑组煤层气富集是构造-水文地质耦合作用的结果,构造运动使煤层发生动力变质作用与深成变质作用,有助于热成因气生成;燕山运动晚期与喜马拉雅运动期水平挤压运动产生的封闭性褶皱和逆冲断层有助于煤层气保存,燕山运动早期构造抬升不利于原生生物成因煤层气保存;地下水侧向补给至高矿化度滞留区,煤层气因水力封堵作用而富集。而中—浅部西山窑组煤层埋深小于600 m的斜坡带则由于构造抬升、较强的季节性径流和蒸发,导致煤层气逸散,同时气候干旱导致的高矿化度地层水抑制次生生物成因气生成,煤层气含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康西区块 中侏罗统 西山窑组 煤层 构造-水文地质作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缘含气藏构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建坤 卢华复 +1 位作者 张庆龙 朱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2,共6页
四川盆地周边冲断褶皱变形带内有很大的含天然气前景。然而,气藏的分布是非均一的。通过对川东北构造变形带的平衡地质剖面研究,结合对构造演化过程中有机质成熟历史和油气产出特征的分析,认为川东北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变形过程中... 四川盆地周边冲断褶皱变形带内有很大的含天然气前景。然而,气藏的分布是非均一的。通过对川东北构造变形带的平衡地质剖面研究,结合对构造演化过程中有机质成熟历史和油气产出特征的分析,认为川东北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变形过程中天然气的二次运移造成在有利的构造圈闭中富集;特别是在生储盖条件类同的前提下,气藏的分布主要受发育在弱能干层中台阶状逆断层所控制的具有一定高宽比的相关褶皱中。据此,对川东北区天然气藏的靶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褶皱带 构造控气 四川盆地 天然
下载PDF
柿庄北3~#煤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陶传奇 何云超 庄登登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25,共3页
基于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3~#煤煤层气井测井、钻井地质资料和实验测试数据,查明了区块3#煤煤层含气量分布特征。探讨了煤层埋深、沉积作用、地质构造作用和水动力条件耦合作用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影响。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富集 沉积作用 构造控气
下载PDF
济阳坳陷非生物成因气聚储的深层构造因素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汤达祯 刘鸿祥 +3 位作者 李小孟 张君峰 刘大锰 杜刚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4,共5页
通过综合分析深部人工地震探测资料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分布特征 ,认为超塑性流动变形机制对于济阳坳陷地壳岩石流变和深部结构调整影响深刻 .地幔物质上涌 ,中、下地壳特别是低速物性体的岩石流变以及表壳伸展破裂 ,制约着含气构造按照... 通过综合分析深部人工地震探测资料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分布特征 ,认为超塑性流动变形机制对于济阳坳陷地壳岩石流变和深部结构调整影响深刻 .地幔物质上涌 ,中、下地壳特别是低速物性体的岩石流变以及表壳伸展破裂 ,制约着含气构造按照表壳脆裂与深部流变的组合样式发展 .岩浆活动受到韧性地壳分层的阻隔 ,通过深熔作用同化岩石圈物质 ,通过侵位地壳改造壳层性质 .在低速体所在层位 ,流体 (包括二氧化碳 )在聚集的同时促进了地壳岩层的变质、弱化 .整个地壳层次上的深部顺层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岩石流变 非生物成因 作用机制 构造 地壳 深熔作用
下载PDF
准南硫磺沟矿区及周边地区煤层气保存条件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安民 张强 +3 位作者 任会康 刘金城 李华 魏迎春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12期7-10,共4页
煤层气保存条件是评价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的重要方面之一。硫磺沟矿区及周边地区侏罗系西山窑组发育多层煤层,且煤层厚度大,煤变质程度低,受喜马拉雅运动等影响,地质条件复杂。从区域构造、煤层盖层两个方面对低煤阶煤层气的保存进行... 煤层气保存条件是评价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的重要方面之一。硫磺沟矿区及周边地区侏罗系西山窑组发育多层煤层,且煤层厚度大,煤变质程度低,受喜马拉雅运动等影响,地质条件复杂。从区域构造、煤层盖层两个方面对低煤阶煤层气的保存进行研究,认为构造对煤层气含量及分布影响较大,构造控气样式中在逆冲断层与向斜缓翼组合,越靠近向斜轴部其含气量越大,且越靠近断层附近,含气量随深度增大的增速越大;叠瓦式逆冲断层与其间的褶皱组合中,越靠近逆冲的前端,其含气量越大。通过统计分析煤层顶板岩性及厚度两个因素,得出14-15号煤层盖层封盖性能最好,其次为9-10号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南硫磺沟矿区 低煤阶煤层 构造控气 盖层条件
下载PDF
地质构造对江西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简建 《江西煤炭科技》 2018年第3期8-10,共3页
简述江西省地质构造分区、控气构造类型和断层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并列举我省一些井田断层对煤层瓦斯赋存影响的实例,供地质勘查、煤矿等部门工作时参考。
关键词 构造分区 构造 煤与瓦斯突出 煤层瓦斯含量
下载PDF
陕西省区域性瓦斯地质分带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英 范立民 安秀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5,共4页
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地质区划研究是煤矿瓦斯宏观管理和瓦斯资源科学利用的基础和依据。根据陕西省"三级"瓦斯地质编图成果,系统分析和研究了陕西省瓦斯地质规律。结果显示:陕西省瓦斯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化特点明显;瓦斯赋存与... 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地质区划研究是煤矿瓦斯宏观管理和瓦斯资源科学利用的基础和依据。根据陕西省"三级"瓦斯地质编图成果,系统分析和研究了陕西省瓦斯地质规律。结果显示:陕西省瓦斯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化特点明显;瓦斯赋存与分布受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其中地质构造是主控因素。文章还根据陕西瓦斯地质条件和瓦斯分布与变化特征,在全区划分出榆林单斜低瓦斯带、延安单斜低瓦斯带、黄河断褶高瓦斯带、渭北断隆高瓦斯带和秦巴构造系高瓦斯带等5个区域性瓦斯地质带。这不仅对全省煤矿瓦斯管理与煤层气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全国瓦斯地质规律研究和丰富瓦斯地质理论与方法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瓦斯地质分带 构造控气 瓦斯地质图 陕西省
下载PDF
韩城矿区构造控煤机理与有利开采区块量化辨识技术
14
作者 夏玉成 卫兆祥 +8 位作者 孙学阳 王社荣 吴杰 代革联 郭晨 祁云望 杜荣军 同新立 许珂 《中国科技成果》 2018年第20期29-33,共5页
地质构造及受构造控制的矿井水和瓦斯是影响韩城矿区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通过对韩城矿区现场地质调查、探采对比、资料信息挖掘和综合分析,借助现代地质信息技术,在系统研究韩城矿区地质构造发育演化规律的基础上,... 地质构造及受构造控制的矿井水和瓦斯是影响韩城矿区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通过对韩城矿区现场地质调查、探采对比、资料信息挖掘和综合分析,借助现代地质信息技术,在系统研究韩城矿区地质构造发育演化规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揭示了构造控煤、构造控水、构造控气机理,进行了煤炭资源赋存区域有利开采区块的量化辨识分区,为优化生产设计提供了宏观指导,为各矿井防灾减灾和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构造 构造控气 有利开采 区块 韩城矿区
原文传递
彬长矿区下沟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立民 王英 于峰 《煤》 2011年第4期4-6,13,共4页
彬长矿区下沟煤矿开采侏罗系延安组4号煤层,地层倾角较陡,一般在0~18°。依据构造形态及地层倾角变化,将井田内构造分为二部分,南部为倾斜带,北部为平缓起伏带。4煤层为矿井范围内唯一可采煤层,平均厚度16.25 m,煤层对瓦斯赋存起... 彬长矿区下沟煤矿开采侏罗系延安组4号煤层,地层倾角较陡,一般在0~18°。依据构造形态及地层倾角变化,将井田内构造分为二部分,南部为倾斜带,北部为平缓起伏带。4煤层为矿井范围内唯一可采煤层,平均厚度16.25 m,煤层对瓦斯赋存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整体的分布规律受井田内单斜控制,在单斜区域瓦斯含量较高,在河岸单斜下盘瓦斯含量较小,单斜及矿井西北部区域为瓦斯绝对涌出量大于15m3/min区、单斜下盘区域为小于5 m3/min区。瓦斯总资源量442.59×104m3,可开发量98.07×104m3,开发前景较好,但目前抽采的瓦斯未得到利用,建议有关部门统筹考虑彬长矿区的瓦斯利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煤层 赋存规律 侏罗纪煤田 构造控气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煤矿瓦斯地质条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范立民 申涛 《中国煤炭地质》 2011年第3期18-23,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的彬长矿区开采侏罗系4号煤层,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带西部的彬长坳褶带内,矿区内瓦斯含量总体偏低,但褶皱地带及断层附近存在高瓦斯区域。研究结果显示,该区瓦斯含量主要受断层和褶曲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的彬长矿区开采侏罗系4号煤层,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带西部的彬长坳褶带内,矿区内瓦斯含量总体偏低,但褶皱地带及断层附近存在高瓦斯区域。研究结果显示,该区瓦斯含量主要受断层和褶曲构造的控制,瓦斯涌出量基本与煤层底板标高为负相关,与煤层厚度为正相关,与煤层埋藏深度和上覆基岩厚度呈正相关,总体上彬长矿区瓦斯涌出量从矿区周边向中部有明显增大的趋势,瓦斯绝对涌出量将随着煤矿生产能力的增大而增大。矿区瓦斯资源总量约44.91亿m3,可开发量约12.94亿m3,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应尽早开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科学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煤层) 赋存规律 延安组 构造控气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焦坪矿区瓦斯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红强 高佑民 《陕西煤炭》 2014年第6期37-41,共5页
焦坪矿区四对大中型矿井除玉华煤矿为低瓦斯矿井外,陈家山、下石节、崔家沟煤矿均为高瓦斯矿井。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大,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略有增大的趋势。矿区瓦斯含量明显地受到构造控制,在向斜的轴部涌出量相对较大,而向斜的两翼随底... 焦坪矿区四对大中型矿井除玉华煤矿为低瓦斯矿井外,陈家山、下石节、崔家沟煤矿均为高瓦斯矿井。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大,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略有增大的趋势。矿区瓦斯含量明显地受到构造控制,在向斜的轴部涌出量相对较大,而向斜的两翼随底板标高增大而减小。矿区的南部北东向的褶皱对瓦斯的赋存起控制作用,由南向北,北西向褶皱的控制作用逐步增强,到矿区北部,北西向褶皱起控制性作用,矿区瓦斯(煤层气)资源量丰富,适合地面抽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构造控气 瓦斯涌出量 赋存规律 焦坪矿区
下载PDF
Mechanism of stepwise tectonic control on gas occurrence: A study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1
18
作者 Jia Tianrang Zhang Zimin +1 位作者 Wei Guoying Tang Chu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601-606,共6页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gas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for preventing gas disasters. Presently, how tectonic structures control gas occurrence remains problematic.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th...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gas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for preventing gas disasters. Presently, how tectonic structures control gas occurrence remains problematic.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theory and elucidates the mechanism of stepwise tectonic control on gas occurren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occurrence and the patterns of gas distribution in coal mines in North China. On the one hand, tectonic compression and shearing lead to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thus deform the coal and reduce the coal seam permeability, further contributing to gas preserv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ectonic extension and rifting lead to stress release and thus improve the coal seam permeability, further contributing to gas emission. Therefore, the distribution zones of tectonic compression, ubiquitous coal deformation, and gas accumulation have been step-wisely revealed, and the coal-gas outburst proneness zones are finally identified. The proposed theory of step-wise tectonic control on gas occurrence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gas prediction and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occurrence Geological structure Stepwise control Tectonic evolu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