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中东段油气充注期次及成藏模式
1
作者 罗富文 柳少波 +2 位作者 卓勤功 鲁雪松 张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8,85,I0003,共15页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界油藏勘探潜力大,古近系膏盐岩相变区储层砂岩厚度薄,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测温、盆地模拟和储层定量荧光光谱等方法,分析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盐间砂岩样品的...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界油藏勘探潜力大,古近系膏盐岩相变区储层砂岩厚度薄,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测温、盆地模拟和储层定量荧光光谱等方法,分析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盐间砂岩样品的烃充注相关流体记录,明确研究区油气充注期次和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古近纪末—中新世早期,中质油聚集于白垩系砂岩顶部;中新世中期,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第一期轻质油—凝析油充注发生于约14.2 Ma,以蓝绿色荧光包裹体组合为主,古油藏广泛分布;中新世晚期—上新世中期,构造挤压作用增强,逆冲断裂、构造裂缝导致古油藏大量散失;上新世晚期以来,随埋藏深度的增加,高纯度、厚层膏盐层封盖性逐渐恢复,砂岩储层第二期甲烷干气充注发生于约3.7 Ma,形成含甲烷包裹体组合,构成现今盐间砂岩气藏的基本油气特征,形成膏盐岩盖层与构造作用双重控制的油气成藏模式。该结果为秋里塔格构造带中东段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秋里塔格构造带中东 古近系 库姆格列木群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期次 膏盐岩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节段料石拼接构造对SCFST柱抗震性能影响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杜耀峰 刘杰 +3 位作者 苏龙辉 陈业伟 刘阳 黄玉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66-174,共9页
为研究节段料石拼接构造对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SCFST)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ABAQUS软件建立SCFST柱的数值模型。以轴压比、钢管厚度、料石尺寸、节段料石构造为变化参数,对12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填料... 为研究节段料石拼接构造对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SCFST)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ABAQUS软件建立SCFST柱的数值模型。以轴压比、钢管厚度、料石尺寸、节段料石构造为变化参数,对12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填料石可显著提高试件的初始刚度、承载力及耗能能力,但会导致试件延性系数降低;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对试件的初始刚度、峰值承载力及耗能能力影响不明显,但对延性系数影响较大;随着料石尺寸的增大,初始刚度基本不变,峰值承载力最多降低17.8%,试件延性系数略微降低,耗能能力显著提高;料石节段布置与料石整体布置试件的初始刚度、峰值承载力基本相当,但延性系数最多降低32.7%,且料石节段间填充混凝土拼接时可显著提高试件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柱 料石拼接构造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 延性 承载力 耗能能力
下载PDF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段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56
3
作者 能源 谢会文 +2 位作者 孙太荣 雷刚林 徐丽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构造段已发现了KL2、KS2、KS1等多个含油气构造,由于该段位于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复杂,构造模型争论较大。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表露头、钻井资料,对克深构造段三维地震资料进行T—Q全层位解释,重新建立了该构造...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构造段已发现了KL2、KS2、KS1等多个含油气构造,由于该段位于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复杂,构造模型争论较大。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表露头、钻井资料,对克深构造段三维地震资料进行T—Q全层位解释,重新建立了该构造段构造解释模型并对该段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克深构造段具有垂向分层、南北分带的变形特征,垂向上可分为盐上构造层、盐岩层、盐下构造层与基底构造层4层结构。该区域主要发育逆冲断层及相关褶皱、盐收缩构造及走滑构造3种构造样式,其中盐下构造层构造样式自北向南逐渐由高角度基底卷入构造样式转变为盖层滑脱构造样式。克深构造段现今构造主要形成于新生代中晚期,经历了二叠纪晚期—三叠纪前陆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坳陷盆地、古近纪—中新世弱收缩挠曲盆地及上新世—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4个演化阶段。勘探实践表明,该区带具有好盖层、厚储层、大构造、强冲注、晚成藏等有利条件,是库车山前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苏构造 克深构造段 解释模型 石油地质条件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构造分区特征
4
作者 金文正 白万奎 叶治续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101-105,共5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典型地震剖面构造解释,认为塔西南地区构造变形复杂,具有明显的构造分区特征,即东西分段和南北分带特征,其中构造段由西至东可以划分为喀什坳陷、齐姆根凸起、叶城—和田坳陷带、麦盖提斜坡和于田隆起,主要表现为自...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典型地震剖面构造解释,认为塔西南地区构造变形复杂,具有明显的构造分区特征,即东西分段和南北分带特征,其中构造段由西至东可以划分为喀什坳陷、齐姆根凸起、叶城—和田坳陷带、麦盖提斜坡和于田隆起,主要表现为自北西至南东方向上构造变形样式的转换和变形层位由新至老的过渡;构造带可以划分为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和田—喀什凹陷带、麦盖提斜坡带和于田凸起,主要表现为构造变形样式自南西至北东方向上的转变,即构造变形强度逐渐减缓,表明造山带对盆地的构造影响逐渐降低,深部基底断裂对研究区的构造分区特征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分区 构造段 构造 塔西南 新疆
下载PDF
长大深埋节段式沉管隧道节段接头构造方案比选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勇刚 黄清飞 +1 位作者 刘洪洲 李塔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5,共7页
文章以长大深埋节段式沉管隧道工程为背景,根据不同的防水体系及剪力键布置形式,提出并探讨了六种可行的节段接头构造方案,经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等方面的综合比选,认为"内侧(背水侧)OMEGA止水带+中埋可注浆式止水带双道防水系统... 文章以长大深埋节段式沉管隧道工程为背景,根据不同的防水体系及剪力键布置形式,提出并探讨了六种可行的节段接头构造方案,经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等方面的综合比选,认为"内侧(背水侧)OMEGA止水带+中埋可注浆式止水带双道防水系统/外侧(迎水侧)剪力键"的节段接头构造方案更具有优势。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予以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沉管隧道 防水体系 剪力键 接头构造
下载PDF
藏东三江构造带云南段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与新生代构造事件 被引量:9
6
作者 钟康惠 梁兴中 +4 位作者 刘肇昌 舒良树 李凡友 施央申 唐菊兴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31-1237,共7页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HAESRDQ)对三江构造带云南段49件样品定年结果的分析发现,该方法所获测年数据与地质事实及其他测年方法定年结果吻合,表明是一种普遍适用于中—新生代地质事件定年的方法。同时,证实三江构造带云南段是新生...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HAESRDQ)对三江构造带云南段49件样品定年结果的分析发现,该方法所获测年数据与地质事实及其他测年方法定年结果吻合,表明是一种普遍适用于中—新生代地质事件定年的方法。同时,证实三江构造带云南段是新生代陆内褶皱造山带,大量具“层控”特征的有色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也是新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HAESRDQ) 中—新生代地质事件定年 三江构造带云南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邻区的动力学分析与区域构造演化 被引量:49
7
作者 侯明金 朱光 +2 位作者 Jacques Mercier Pierre Vergély 王永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2-381,共20页
依据区域构造层次划分,采用构造筛分法,层层深入,层层筛分,确定发生于各个不同时代地层/岩层内的断裂活动的同期及叠加的应力场特征。综合所有的同期应力场特征及辅以叠加的应力场特征来验证,从而确定了一个连续的、完整的断裂活动的应... 依据区域构造层次划分,采用构造筛分法,层层深入,层层筛分,确定发生于各个不同时代地层/岩层内的断裂活动的同期及叠加的应力场特征。综合所有的同期应力场特征及辅以叠加的应力场特征来验证,从而确定了一个连续的、完整的断裂活动的应力场演化序列;结合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分析,阐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构造演化。应力场分析显示:晚三叠-早侏罗世应力场为北北西—南南东或近南北向挤压,属古特提斯构造域,断裂发生同造山走滑;早白垩世早期,应力场为北西—南东向挤压,断裂发生左行走滑运动,中国东部处于西环太平洋构造域;早白垩世晚期—古新世(始新世),区域发生北西—南东向伸展作用,断裂处于伸展断陷作用阶段;新生代,受区域上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影响,断裂发生挤压逆冲兼右行走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筛分应力场分析 区域构造演化郯庐断裂带(安徽) 中-新生代
下载PDF
软土路基与构造物过渡段设计中的几大技术措施
8
作者 刘事莲 《广东公路勘察设计》 2003年第3期18-24,共7页
本文从设计角度介绍了软土路基与构造物过渡段中的几大主要技术措施,其中包括地基处理、设置搭板、设置加筋材料、采用轻质材料等等。文中介绍的几种技术限于篇幅未进行深入的讨论,但相信本文对从事软基处理的设计人员会有帮助。
关键词 软土路基 构造物过渡 设计 高速公路 桥涵 处理方法
下载PDF
构造块段法在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弭尚震 李增学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应用“构造块段法”分析了几个矿区的地质构造展布规律,提出了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的构造块段划分,讨论了构造块段划分的实际意义。对指导矿井开采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矿井地质 水文地质 构造
下载PDF
构造复杂块段防治水技术研究
10
作者 谢强 李华冲 《科技信息》 2013年第17期424-425,共2页
9305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特别是工作面运中巷及切眼分别位于CF15及CF22断层带上,断层导水性不详,为严重受水威胁工作面。现通过大量的防治水工作,查明了CF15、CF22断层的导水性,CF15断层附近岩溶发育规律,以及该面的水文地质条件,重新... 9305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特别是工作面运中巷及切眼分别位于CF15及CF22断层带上,断层导水性不详,为严重受水威胁工作面。现通过大量的防治水工作,查明了CF15、CF22断层的导水性,CF15断层附近岩溶发育规律,以及该面的水文地质条件,重新施工了改造切眼,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该面采用注浆改造与疏水降压相结合的防治水方法,安全采出受水威胁煤量4.4万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320万元,为构造复杂块段受水威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复杂块 注浆改造 疏水降压 安全回采
下载PDF
西秦岭与南北地震构造带交汇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被引量:40
11
作者 詹艳 赵国泽 +4 位作者 王立凤 王继军 陈小斌 赵凌强 肖骑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94-2607,共14页
西秦岭造山带与南北地震构造带接触区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转化的接合部位之一.本文介绍了分别位于该区106°E东、西两侧的LMS—L3和DBS—L1两条大地电磁剖面的探测结果,两条剖面分别跨过了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的青... 西秦岭造山带与南北地震构造带接触区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转化的接合部位之一.本文介绍了分别位于该区106°E东、西两侧的LMS—L3和DBS—L1两条大地电磁剖面的探测结果,两条剖面分别跨过了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的青川段和宁强段.采用大地电磁相位张量分解技术对两条剖面上各测点的电性走向、二维偏离度等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采用NLCG二维反演方法对TE+TM模式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数据进行了二维联合反演.反演得到二维电性结构,在经度106°西侧LM-L3剖面的深部电性结构自北向南揭示出,西秦岭北缘、成县盆地北缘、康县(即勉略构造带)和平武-青川断裂带都表现为明显的电性梯度带,深部延伸可达几十公里;西秦岭造山带、碧口地块与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3个构造单元整体表现为高电阻体、呈现往南叠合且角度逐渐变陡的趋势.在106°E西侧西秦岭造山带区域的深部存在壳内低阻层,而东侧区域表现为高电阻体,深部电性结构在106°E东、西两侧的差异与该区深部速度结构特征一致,东、西两侧深部结构差异可能是该区中强地震分布差异的深层原因.LMS-L3和DBS-L1两条剖面南段的深部电性结构图像揭示出龙门山构造带东北部的青川段和宁强段内的平武-青川断裂带具有明显不同的深部结构特征,平武青川断裂带在青川段为明显的电性梯度带,在宁强段不再表现为电性梯度带,而是完整的高电阻块体.汶川强余震向东北发展止于青川青木川附近,与平武青川断裂带延伸深度和向北东方向的延伸长度密切相关,同时高电阻块体的宁强段对汶川强余震东北发展起到了阻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造山带 龙门山构造带东北 大地电磁 深部电性结构
下载PDF
高预应力支护技术在潞新矿区的应用
12
作者 任志刚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年第14期97-98,共2页
通过分析潞新矿区现存的支护问题,决定采用高预应力支护技术来解决部分支护难题,即大幅度提高支护系统的初期支护刚度与强度,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在潞新二矿地质构造影响段进行了全断面短锚索强力支护试验,结果表明锚索在施加200-250kN... 通过分析潞新矿区现存的支护问题,决定采用高预应力支护技术来解决部分支护难题,即大幅度提高支护系统的初期支护刚度与强度,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在潞新二矿地质构造影响段进行了全断面短锚索强力支护试验,结果表明锚索在施加200-250kN预紧力后,受力增加相对不大,巷道变形减小约90%,顶板离层较小,巷道变形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预应力支护 地质构造段 全断面锚索
下载PDF
日本桥梁抗震中的防落梁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德钧 陈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针对桥梁在地震中容易落梁的现象,以及国内现行规范对于防落梁设计规定得比较简单和笼统的现状,借鉴性地介绍了日本桥梁抗震中的防落梁系统,对系统的设计思想、构成部分和选择流程做了重点说明。
关键词 日本桥梁抗震 防落梁装置 防止落梁构造 变位限制装置 差防止构造
下载PDF
浅议公路桥头软基处理设计
14
作者 刘艳丽 吴飞 《人民珠江》 2008年第6期31-33,40,共4页
针对在软基区修建的公路、桥涵过去经验不足,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深透,导致建筑物经常发生破损、坍塌等现象,从设计和施工角度介绍了软土路基与构造物过渡段中的几大主要技术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软土路基 构造物过渡 桥涵台搭板 地下挡墙 填筑材料 预抛高
下载PDF
日本钢桥抗震补强概略设计
15
作者 徐妍 张忠宝 《科技资讯》 2010年第8期84-85,共2页
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因此在桥梁设计中抗震设计是必要的。根据设计地震标准以及桥梁的重要性,通过抗震补强以确保桥梁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 上下部构造最大相对位移 落桥防止构造 变位制限构造 差防止构造
下载PDF
Inversion of Stress Fields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Xiaojiang Fault and Its Adjacent Area 被引量:2
16
作者 Lin Xiangdong Xu Ping +2 位作者 Wu Minjie Gao Ling Wu Anxu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1年第1期82-91,共10页
With waveform data of 613 earthquakes with ML ≥ 2. 5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Xiaojiang fault and its adjacent area which occurred during January,1998 to September 2007,focal mechanism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dir... With waveform data of 613 earthquakes with ML ≥ 2. 5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Xiaojiang fault and its adjacent area which occurred during January,1998 to September 2007,focal mechanism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direct wave amplitude ratio of S /P in the vertical component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regional tectonic features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Xiaojiang fault and its adjacent area,the study region was partitioned into two zones with the Xiaojiang fault as the boundary,e. g. zone A and zone B (including the Xiaojiang fault).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faults stress in detail,the Xiaojiang fault zone was picked out for independent analysis. The study region was also partitioned into 1°× 1° cells with a 0. 5° step. The stress fields of zone A,B and the fault zone were inverted with the FMSI method (Gephart,1990).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the faults are mainly of strike-slip in the middle section and its adjacent area,amounting to 81. 28%,69. 23% and 72. 97% in the A,B and fault zones,respectively. Secondly,the stress inversion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directions of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σ1 in the A, B,and fault zones are approximately NNW,NWW and NWW,the stress action is mainly horizontal,and strike-slip faulting is dominant in the study area. On the other hand,the direction of the principal stress field in the central Yunnan block changed from NNW to NWW,however,in the region between the Yuanmou and Pudu River faults,the azimuth of the main compressive stress shows that the north-south slip is obvious. While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 compressive stress of the Xiaojiang fault zone is nearly NW; in the east of the Xiaojiang fault,the direction of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is NW to NNW in the eastern Yunnan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section of the Xiaojiang fault Focal mechanism Stress field inversion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构造地层划分及对比:对燕山运动的启示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吉昌 冯有良 +8 位作者 孟庆任 吴丰成 李浩 刘海涛 张飞鹏 王天宇 武国利 邹才能 朱日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49,共22页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中生代地层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地震资料解释和测井、录井资料分析,将渤海湾盆地中生代地层划分为下-中三叠统、下-中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等五个构造层.通过碎屑锆石的分析,渤海湾盆地碎屑岩记录了两...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中生代地层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地震资料解释和测井、录井资料分析,将渤海湾盆地中生代地层划分为下-中三叠统、下-中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等五个构造层.通过碎屑锆石的分析,渤海湾盆地碎屑岩记录了两期侏罗纪的岩浆活动,分别为180~175Ma、160~152Ma,可分别与燕山地区南大岭组和髫髻山组对应.但是,由于在渤海湾盆地没有直接发现侏罗纪火山岩,推测这两期活动可能主要集中在华北克拉通周缘而不是内部.通过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锆石的分析,渤海湾盆地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主要有两期,分别为120~125Ma、110~100Ma,可以和华北克拉通东部岩浆活动对应.这些锆石年龄唯独缺乏了在华北克拉通北缘极其常见的土城子后期和张家口期火山活动,这可能与渤海湾盆地在晚侏罗世后期抬升有关.通过对比渤海湾盆地与燕山构造带中东段造山带中生代盆地构造和沉积地层发育过程,发现两者总体可以对比,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燕山构造带中东段缺少早-中三叠世的地层,渤海湾盆地缺失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的地层.结合燕山构造带中东段晚中生代沉积构造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渤海湾盆地及其周缘燕山运动A幕表现微弱,而燕山运动B幕对渤海湾盆地及其周缘均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目前的资料表明其表现方式存在差异,渤海湾盆地表现为垂直隆升,华北克拉通北缘表现为水平挤压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运动 晚中生代 燕山构造带中东 渤海湾盆地 构造地层划分
原文传递
外海超长沉管隧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国平 苏权科 +1 位作者 李贞新 刘洪洲 《公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为依托,分析了外海超长沉管隧道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沉管隧道基础沉降控制技术、多点非一致地震激励下超长沉管隧道设计方法、节段接头构造形式研究及高水压120年设计使用寿命OMEGA止水带研发等... 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为依托,分析了外海超长沉管隧道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沉管隧道基础沉降控制技术、多点非一致地震激励下超长沉管隧道设计方法、节段接头构造形式研究及高水压120年设计使用寿命OMEGA止水带研发等需要突破的技术,并阐述了主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后续外海超长沉管隧道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设计关键技术 基础沉降控制 非一致地震激励 接头构造 研究
原文传递
四川省若尔盖铀矿田成矿规律和深部勘查模型研究
19
作者 李宝新 何发扬 +2 位作者 张立军 耿亭 黎波 《中国科技成果》 2015年第24期19-22,共4页
文章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若尔盖铀矿是地质构造演化三段成矿、深源流体主导成矿、“断裂构造-硅灰岩组合体-岩性界面”三要素组合控矿的新理论,应用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最新研究成果,从控矿主要素、物化探深部信息集成和靶向式钻探勘查等... 文章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若尔盖铀矿是地质构造演化三段成矿、深源流体主导成矿、“断裂构造-硅灰岩组合体-岩性界面”三要素组合控矿的新理论,应用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最新研究成果,从控矿主要素、物化探深部信息集成和靶向式钻探勘查等方面开展研究,建立了独具若尔盖特色的深部勘查模型,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从成矿理论到找矿实践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若尔盖铀矿整装勘查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演化成矿 深源流体 成矿作用 硅灰岩组合体 深部勘查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