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车前陆盆地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分段特征 被引量:20
1
作者 金文正 汤良杰 +5 位作者 王清华 余一欣 万桂梅 杨文静 彭更新 雷刚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0-307,共8页
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位置的5条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发现DQ94-226测线以西的盐上地层主要发育南倾被动顶板反冲断裂,盐层发育盐枕构造和盐推覆构造,盐下地层发育断层相关褶皱和逆冲断裂带;DQ94-226测线以东的盐上地层发育向南逆冲的大型断裂... 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位置的5条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发现DQ94-226测线以西的盐上地层主要发育南倾被动顶板反冲断裂,盐层发育盐枕构造和盐推覆构造,盐下地层发育断层相关褶皱和逆冲断裂带;DQ94-226测线以东的盐上地层发育向南逆冲的大型断裂,盐层发育盐推覆构造,盐下地层主要发育断层相关褶皱和突起构造(pop-up)。平衡剖面分析表明,东西两段的南北向构造缩短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西段的构造缩短明显大于东段。沉降史分析表明自东向西,构造活动的幅度依次增大,西段的构造活动明显比东段强烈。由此认为东秋里塔格构造带可以分为东西两段,即西段的库车塔吾构造带和东段的迪那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分段性 构造沉降量 东秋里塔格构造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在台湾海峡盆地西部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韦振权 张莉 +4 位作者 帅庆伟 易海 钱星 雷振宇 王衍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3-201,共9页
以台湾海峡盆地西部为研究对象,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选取能控制区域构造格局的2条典型剖面,运用2D Move软件分别对其进行平衡剖面恢复,并计算出各剖面不同时期的伸展量、伸展率和伸展系数,初步计算各凹陷在不同时期的基底构造... 以台湾海峡盆地西部为研究对象,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选取能控制区域构造格局的2条典型剖面,运用2D Move软件分别对其进行平衡剖面恢复,并计算出各剖面不同时期的伸展量、伸展率和伸展系数,初步计算各凹陷在不同时期的基底构造沉降量,以此为基础对台湾海峡盆地西部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区域性差异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的伸展强度和基底构造沉降量在始新世和中新世之间均急剧减小,反映渐新世是一个构造转换时期;(2)研究区在新生代表现为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持续断陷作用—中始新世差异升降—始新世末至渐新世隆升剥蚀—中新世之后稳定缓慢坳陷沉积;(3)台湾海峡盆地在新生代大致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断陷演化阶段、中新世坳陷演化阶段和上新世—第四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盆地西部 构造演化 伸展强度 基底构造沉降量 平衡剖面
下载PDF
一个新的地层骨架密度计算公式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绍虎 吴冲龙 +1 位作者 毛小平 张琼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9-371,319,共4页
以砂泥互层正常压实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地层骨架密度计算公式。与现行的计算公式相比,新的计算公式符合骨架体积、骨架质量不变原理,已知现今地层的孔隙度- 深度、密度- 深度函数,便可计算基底之上某一厚度的地层骨架密度,... 以砂泥互层正常压实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地层骨架密度计算公式。与现行的计算公式相比,新的计算公式符合骨架体积、骨架质量不变原理,已知现今地层的孔隙度- 深度、密度- 深度函数,便可计算基底之上某一厚度的地层骨架密度,并且可以替代压实前的相应的古地层骨架密度,参与构造沉降量所必须的地层古平均密度的计算。现行的地层骨架密度公式仅仅考虑含砂率对地层骨架密度的影响。新的计算公式则综合了含砂率、总的砂岩平均孔隙度、总的泥岩平均孔隙度3 个重要因素,它们对地层骨架密度的影响,直接反映在地层平均密度、平均孔隙度的变化上,即地层骨架密度最终由地层平均密度和平均孔隙度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骨架密度 密度 孔隙度 构造沉降量 计算公式
下载PDF
断陷湖盆古地貌恢复方法——以濮卫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田野 曾广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6期142-144,共3页
对断陷湖盆古地貌进行恢复,并探讨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首先利用厚层盐岩作为重要等时对比标志,确定地貌恢复单元,再根据沉积物填平补齐的原理,并通过压实校正、重力载荷沉降校正和断层缝合,以构造沉降量来反映古地貌。恢复结... 对断陷湖盆古地貌进行恢复,并探讨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首先利用厚层盐岩作为重要等时对比标志,确定地貌恢复单元,再根据沉积物填平补齐的原理,并通过压实校正、重力载荷沉降校正和断层缝合,以构造沉降量来反映古地貌。恢复结果表明:沙三中沉积初期,濮卫洼陷呈东高西低、两洼夹一隆的构造格局,濮城断层上升盘受淡水补给影响,不发育蒸发岩,下降盘的深湖区,间歇性的洪水补给,浓缩形成巨厚膏盐层。沙三中沉积中期,濮卫次洼向北迁移,次洼内发育湖底扇沉积。沙三中沉积晚期,卫东断裂带与濮城断裂带活动加剧,形成南北两个洼陷带,濮城断裂下降盘具备蒸发岩沉积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卫洼陷 古地貌 压实校正 构造沉降量 水平断距恢复
下载PDF
岩土地基自重应力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天启 陆会清 +1 位作者 杨建华 刘光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306-4310,共5页
通过对容重、天然孔隙比和固结沉降量等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随深度或自重应力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分析,探讨了岩土内部自重应力场的分布规律。结合工程现场荷载试验,并应用Hoek-Brown强度准则,讨论了砂砾软岩极限承载能力及自重应力... 通过对容重、天然孔隙比和固结沉降量等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随深度或自重应力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分析,探讨了岩土内部自重应力场的分布规律。结合工程现场荷载试验,并应用Hoek-Brown强度准则,讨论了砂砾软岩极限承载能力及自重应力对其极限承载能力的有利影响。结果表明,地壳浅层的岩土自重应力场分布复杂,并存在构造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容重 孔隙比 固结沉降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