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龙门山冲断带构造油气藏类型及分布预测 被引量:7
1
作者 金文正 汤良杰 +1 位作者 万桂梅 王俊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0-1076,共7页
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剖面解释表明川西龙门山冲断带具有复杂的构造地质特征,认为研究区发育类型众多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有背冲断块、三角带构造、逆冲断层带和断块构造、断层相关褶皱构造以及双重构造等,不同类型的构造变形样式形成不... 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剖面解释表明川西龙门山冲断带具有复杂的构造地质特征,认为研究区发育类型众多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有背冲断块、三角带构造、逆冲断层带和断块构造、断层相关褶皱构造以及双重构造等,不同类型的构造变形样式形成不同类型的构造油气藏。不同类型构造油气藏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在平面上具有分带性,并与龙门山冲断带的主干断裂密切相关,如北川—映秀断裂与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之间主要发育与断层相关的褶皱型油气藏;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与广元—关口—大邑断裂之间主要发育三角带构造型油气藏以及一些断滑褶皱型油气藏,等等。在纵向上具有分层性,区域性滑脱层之上发育各种类型的构造油气藏,主要有背冲断块型油气藏、逆冲断裂带内的构造油气藏等,滑脱层之下发育双重构造型油气藏、断层相关及与背斜有关的构造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气藏 背冲断块 三角带 双重构造 断层相关褶皱 龙门山冲断带 川西
下载PDF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非构造油气藏勘探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景民 庞雄奇 +2 位作者 申军山 梁锋 郎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0-382,共3页
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二连盆地勘探程度较高的凹陷,剩余资源量较高,勘探潜力较大。综合评价认为,沿主力生油洼槽的宝饶内带勘探潜力巨大,是该凹陷寻找非构造油气藏的主攻方向。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地质认识,加强了沉积、储集层预测... 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二连盆地勘探程度较高的凹陷,剩余资源量较高,勘探潜力较大。综合评价认为,沿主力生油洼槽的宝饶内带勘探潜力巨大,是该凹陷寻找非构造油气藏的主攻方向。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地质认识,加强了沉积、储集层预测等各方面的研究力度,精细评价、精细井位标定,突破了该带的勘探,发现了千万吨级的整装规模储量,勘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对今后继续开展非构造油气藏的勘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吉尔嘎朗图凹陷 构造油气藏 宝饶内带 层序地层 储集层预测
下载PDF
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带构造圈闭及构造油气藏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望水 何瑶瑶 +2 位作者 李涛 龙小军 周从业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30,共7页
通过分析文安斜坡地质资料和大量高质量三维地震资料发现该区构造圈闭以断块圈闭和断鼻圈闭为主。圈闭的形成与发育受构造运动控制。孔店组—沙四段,燕山晚期构造运动对研究区圈闭的发育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沙三段—沙一段,喜马拉雅Ⅰ幕... 通过分析文安斜坡地质资料和大量高质量三维地震资料发现该区构造圈闭以断块圈闭和断鼻圈闭为主。圈闭的形成与发育受构造运动控制。孔店组—沙四段,燕山晚期构造运动对研究区圈闭的发育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沙三段—沙一段,喜马拉雅Ⅰ幕构造运动对圈闭的定型起主要作用;第四纪后,构造运动基本停止,圈闭不发育。构造圈闭主要形成于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期的史各庄—苏桥垒堑式断裂构造带。构造油气藏有断块、断鼻、背斜、断背斜油气藏4类。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和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期形成的圈闭最有利于成藏。冀中坳陷古生界构造油气藏的勘探应集中于新近纪形成的史各庄—苏桥构造带的中、西部和赵各庄—左各庄构造带中部的断块圈闭和断鼻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县凹陷 文安斜坡 构造圈闭 构造油气藏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构造油气藏有利分布区定量预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建华 宋兵 +1 位作者 耿辉 庞雄奇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分析大民屯凹陷构造类油气藏地质特征、分布统计规律,发现:区域盖层(C)、沉积相(D)、古隆起(M)和烃源灶(S)是控制大民屯凹陷构造类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4个功能要素。据此,提出了功能要素(T-CDMS)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以及构造类油气藏有... 分析大民屯凹陷构造类油气藏地质特征、分布统计规律,发现:区域盖层(C)、沉积相(D)、古隆起(M)和烃源灶(S)是控制大民屯凹陷构造类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4个功能要素。据此,提出了功能要素(T-CDMS)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以及构造类油气藏有利分布区带的预测方法。4个功能要素,纵向上的有序组合控制构造油气藏的成藏层位,平面上的叠加复合决定构造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地史过程中联合决定油气成藏的时间。通过各个功能要素的单因素控油气作用及定量表征方法的分析,得到单因素控藏概率,经加权平均,得到综合控藏概率指数(I),根据该指数的大小可预测构造油气藏分布有利区。应用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了大民屯凹陷古近系Es33,Es34和Es4构造油气藏最有利分布区12个,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气藏 功能要素 成藏概率 大民屯凹陷
下载PDF
中国非构造油气藏研究现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果 彭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i001,共5页
经过几十年的分析与研究,对非构造油气藏的认识在不断加深。近年来,随着全球非构造油气藏的探明储量节节攀升,对非构造油气藏的研究更是成为了热门课题。对非构造油气藏的概念、分类、分布特征、非构造油气藏的识别与预测及其研究思路... 经过几十年的分析与研究,对非构造油气藏的认识在不断加深。近年来,随着全球非构造油气藏的探明储量节节攀升,对非构造油气藏的研究更是成为了热门课题。对非构造油气藏的概念、分类、分布特征、非构造油气藏的识别与预测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综述,这些研究对提高非构造油气藏勘探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但是,对非构造油气藏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气藏 隐蔽油气藏 隐蔽圈闭 坡折带 低位体系域 水动力油气藏
下载PDF
构造转换带精细研究及非构造油气藏勘探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风华 李荣权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8-180,共3页
沉积期构造转换带是沉积碎屑物最主要卸载区,是各种砂砾岩体和有利储集层分布的主要区带;沉积期后构造转换带,使储集层构造特征发生变化,各种非构造油气藏集中分布。研究沉积期构造转换带的储集层分布有利区带特征、寻找沉积期后构造转... 沉积期构造转换带是沉积碎屑物最主要卸载区,是各种砂砾岩体和有利储集层分布的主要区带;沉积期后构造转换带,使储集层构造特征发生变化,各种非构造油气藏集中分布。研究沉积期构造转换带的储集层分布有利区带特征、寻找沉积期后构造转换的油气成藏有利区、开展储集层分布和构造有利区带的匹配关系评价,是构造转换带精细研究和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手段。胜坨地区通过构造转换带精细研究,勘探取得了重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期构造转换带 沉积期后构造转换带 构造油气藏 济阳坳陷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地震属性与非构造油气藏勘探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传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488,共4页
地震属性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能够反映储集体及其含油气性的特征参数。地下任何地质体及其性质的变化都将引起地震响应信息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利用各种地震属性研究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可以获得地下地质体的类型、岩石物性、储集性能... 地震属性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能够反映储集体及其含油气性的特征参数。地下任何地质体及其性质的变化都将引起地震响应信息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利用各种地震属性研究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可以获得地下地质体的类型、岩石物性、储集性能及变化规律等信息。非构造油气藏就是形态、特征不明显,在地震剖面上用常规方法无法识别的地层、岩性及复合型的圈闭。针对非构造油气藏的特点,根据地震相特征,结合其他资料,对济阳坳陷非构造油气藏进行地震预测,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构造油气藏 地震数据 储集层 油气
下载PDF
洪浩尔舒特凹陷非构造油气藏的形成及勘探前景——以洪东洼槽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文朝 董艳蕾 +2 位作者 李莉 张宏茂 王奇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6,共6页
以洪东洼槽为例 ,根据其钻井剖面、地震测线及测试资料 ,结合油气勘探现状 ,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 ,以沉积、构造演化入手的油气地质动态综合分析法为思路 ,对洪东洼槽的基本成油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其油气勘探成功、... 以洪东洼槽为例 ,根据其钻井剖面、地震测线及测试资料 ,结合油气勘探现状 ,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 ,以沉积、构造演化入手的油气地质动态综合分析法为思路 ,对洪东洼槽的基本成油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其油气勘探成功、失利的原因和油气分布规律 ,寻找有利勘探方向 .结果表明 :早白垩世阿尔善期湖盆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陡岸 ,在纵向上形成多套自生自储式含油组合 ;在平面上形成多期继承、叠加连片的非构造圈闭 .最后指出阿上段、阿中段是油气钻探的主要目的层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浩尔舒特凹陷 构造油气藏 形成 勘探前景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非构造油气藏成因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文孝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4,共4页
准噶尔盆地非构造油气藏发现早、类型多、规模大、分布广、差异大,占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76.1%,一直是新疆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已发现的非构造油气藏储集体成因类型主要包括4类:一是西北缘同生断阶陡坡带洪积扇砾岩、砂砾岩为储... 准噶尔盆地非构造油气藏发现早、类型多、规模大、分布广、差异大,占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76.1%,一直是新疆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已发现的非构造油气藏储集体成因类型主要包括4类:一是西北缘同生断阶陡坡带洪积扇砾岩、砂砾岩为储集层的断层-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二是准东断地近岸三角洲水下扇、浊积扇砂砾岩、砂岩为储集层的构造-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三是腹部古凸起控制的侏罗系-白垩系缓坡带河流-三角洲砂岩为储集层的构造-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四是海西运动期基底潜山风化壳油气藏。它们以上三叠统白碱滩组(黄山街组)盆地级区域盖层为界,划分为上、下两大成藏组合。下组合油气来源为自源、近源,其非构造油气藏形成主要是储集体岩相、物性、辅导体系3因素控制;上组合油气来源主要为二叠系远源及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的混源,其非构造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输导体系、构造背景、储集体岩相、圈闭及物性5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构造油气藏 储集体成因类型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向斜下中和面构造油气藏--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新方向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和中 韩守华 +1 位作者 赵庆军 朱德丰 《海相油气地质》 2008年第4期49-52,共4页
在褶皱地层中部既无伸长亦无缩短的无应变面为中和面,其上地层称上中和面,其下地层称下中和面。背斜构造的上中和面和向斜构造的下中和面处于张应力状态(T),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区域;而背斜下中和面和向斜上中和面则处于压应力状态(C),属... 在褶皱地层中部既无伸长亦无缩短的无应变面为中和面,其上地层称上中和面,其下地层称下中和面。背斜构造的上中和面和向斜构造的下中和面处于张应力状态(T),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区域;而背斜下中和面和向斜上中和面则处于压应力状态(C),属于油气排出区域。油气从C区域向T区域运移成藏,称"C—T"成藏模式。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的背斜构造几乎都遭受剥蚀,背斜上中和面油气构造已被破坏。但是向斜下中和面构造仍保存完好,且随着上覆地层被剥蚀,埋藏变浅,易于对其进行商业勘探。我们可以改变思路,以向斜下中和面构造油气藏为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的勘探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斜 中和面 下中和面 构造油气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 被引量:33
11
作者 董贵能 李俊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60,共9页
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基础上开展精细沉积相研究,并进一步分析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的油源条件、圈闭条件和非构造圈闭的形成特征。研究表明,流一段油源丰富,油气运移充注充分,储盖组合良好,主要形成断... 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基础上开展精细沉积相研究,并进一步分析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的油源条件、圈闭条件和非构造圈闭的形成特征。研究表明,流一段油源丰富,油气运移充注充分,储盖组合良好,主要形成断层-岩性(圈闭)油气藏、不整合面遮挡型(圈闭)油气藏、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油气藏4类非构造油气藏,(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这些圈闭的主要储集层。断层-岩性圈闭的特征是断层走向与三角洲物源方向垂直或交切;不整合面遮挡型圈闭的特征是三角洲砂体上游被剥蚀;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的特征是三角洲砂体下游发生构造抬升;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主要发育在深水区的中深湖,一般为三角洲前方的浊积体。根据以上特征,预测了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的有利钻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一段 构造油气藏 形成与分布 有利目标预测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盆地非构造油气藏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伟林 王振峰 张迎朝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8-415,共8页
南海北部陆架盆地内具有形成非构造油气藏的有利条件。在历史时期内水平面的频繁变化,使得岩性带在纵横向上都发生交织变化而产生岩性油气藏,尤其是在盆地低水位期形成的盆底扇、斜坡扇等低位扇;历史时期构造活动频繁,形成多个构造面和... 南海北部陆架盆地内具有形成非构造油气藏的有利条件。在历史时期内水平面的频繁变化,使得岩性带在纵横向上都发生交织变化而产生岩性油气藏,尤其是在盆地低水位期形成的盆底扇、斜坡扇等低位扇;历史时期构造活动频繁,形成多个构造面和构造不整合,与之相适应的产生了多种不整合油气藏等。勘探实践与研究成果表明,海域盆地内的非构造油气藏前景区主要有:(1)深水区的盆底扇发育区,如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2)大型古三角洲的前缘区,如莺歌海盆地临高构造带和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3)斜坡区及隆起区的不整合尖灭带或剥蚀带,如莺歌海盆地莺东斜坡带、琼东南盆地崖城13-1构造带;(4)莺歌海盆地底辟周缘构造背景上的陆架、陆坡、盆底砂岩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盆地 构造油气藏 勘探前景 南海北部
下载PDF
星疤研究与冲击构造油气藏
13
作者 何承恩 李树枝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9-13,共5页
地质历史时期陨石撞击地球形成了许多盆地,同时也在这些盆地不同地带形成了不同相带的构造角砾岩带。而这些构造岩带为后期盆地演化形成的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贮集岩层。世界上已发现了许多这类油气藏。
关键词 星疤研完 冲击盆地 构造油气藏
下载PDF
吉林油田复杂构造油气藏配套勘探技术应用综述
14
作者 马树权 赵忠臣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7-10,共4页
针对吉林探区内复杂构造油气藏的地质特点 ,开发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三维地震资料反演技术、压裂技术、预测技术、钻井配套技术 。
关键词 吉林油田 复杂构造油气藏 配套技术 油气勘探 三维地震勘探 反演 压裂 预测 石油钻井
下载PDF
构造因素对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8,共5页
总结油气藏发现的历史及油气藏分类方法发现,经典油气藏概念是定义构造油藏的充分必要条件,缺少定义复杂油藏和岩性油气藏的充分条件。因此,采用油气藏的聚集原理对岩性油气藏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油气成藏的构造因素是... 总结油气藏发现的历史及油气藏分类方法发现,经典油气藏概念是定义构造油藏的充分必要条件,缺少定义复杂油藏和岩性油气藏的充分条件。因此,采用油气藏的聚集原理对岩性油气藏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油气成藏的构造因素是浮力因素,岩性因素是储层孑L隙结构因素;油气藏的形成过程是圈闭储集层中含油饱和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任何岩性油气藏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构造因素的影响,油气藏基本是随着构造的定型而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扶杨油层 构造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浮力与毛管力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帐篷沟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聂礼尚 马静辉 +3 位作者 唐小飞 杨智 张婉金 李鸿蕊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1,共11页
以野外露头、钻井、地震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区域性不整合面识别、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及埋藏生烃史恢复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帐篷沟地区中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帐篷沟地区中新生界... 以野外露头、钻井、地震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区域性不整合面识别、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及埋藏生烃史恢复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帐篷沟地区中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帐篷沟地区中新生界存在4期区域性不整合,分别为侏罗系八道湾组与三叠系小泉沟群不整合(J_(1)b/T_(2-3)xq)、白垩系吐谷鲁群与侏罗系石树沟群不整合(K_(1)tg/J_(2-3)sh)、新近系沙湾组与白垩系吐谷鲁群不整合(N_(1)s/K_(1)tg)、第四系与新近系沙湾组不整合(Q/N_(1)s),分别对应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挤压隆升、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挤压隆升、晚白垩世—古新世隆升掀斜和中新世至现今持续隆升剥蚀4期构造抬升事件;各期构造事件都具有明显的区域构造背景和褶皱、断裂等地质响应。(2)研究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隆升使得烃源岩生烃速率下降,油气热演化程度降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挤压隆升事件产生的断裂成为油气输导的有效通道,与油气充注期匹配良好,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性构造事件;晚白垩世—古新世隆升、中新世至现今持续隆升对后期油藏多具有改造和破坏作用;克拉美丽断裂的形成对研究区的油气成藏具有控制作用。(3)研究区油源主要来自于中二叠统平地泉组,成藏模式为近源侧向运移自生自储型,油气在背斜翼部岩性遮挡区和构造高部位成藏,构造运动产生的断裂和不整合面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断裂、不整合面附近的二叠系平地泉组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美丽断裂 不整合面 磷灰石裂变径迹 埋藏生烃史 构造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中新生代 帐篷沟地区 准噶尔盆地东部
下载PDF
南堡凹陷构造型油气藏分布主控因素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23
17
作者 黄曼宁 董月霞 +2 位作者 庞雄奇 郝海江 郭继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5-704,共10页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已发现的油气藏多为构造型油气藏,但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不明确,无法有效地指导勘探。通过分析,揭示出地质相、流体势和烃源灶是南堡凹陷油气分布的3个主控因素。应用相-势-源复合的方法,对南...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已发现的油气藏多为构造型油气藏,但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不明确,无法有效地指导勘探。通过分析,揭示出地质相、流体势和烃源灶是南堡凹陷油气分布的3个主控因素。应用相-势-源复合的方法,对南堡凹陷的油气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地质相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优相-高孔渗"控藏,流体势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低势"控藏,烃源灶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近源"控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源-优相-低势"控藏的综合模式,并运用该模式对南堡凹陷的油气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背斜类油气藏的潜在勘探目标位于北堡构造带的Ⅰ级有利区和南堡4号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断块类油气藏的潜在勘探目标位于北堡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南堡3号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南堡4号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和南堡5号构造带的Ⅲ级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相 流体势 烃源灶 构造油气藏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松辽南部构造—岩性油气藏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邹才能 李明 +2 位作者 赵文智 赵一民 梁春秀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6,43,共6页
松辽南部大面积、低丰度油气藏目前是我国增储上产重点地区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幅度、小断裂、薄砂层 ,油藏类型复杂多变 ,以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为主。针对控制圈闭的低、小、薄问题 ,采用有针对性技术 ,即应用真三维地震解释和变速成图... 松辽南部大面积、低丰度油气藏目前是我国增储上产重点地区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幅度、小断裂、薄砂层 ,油藏类型复杂多变 ,以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为主。针对控制圈闭的低、小、薄问题 ,采用有针对性技术 ,即应用真三维地震解释和变速成图解决低幅度、应用相干体和地层倾角检测解决小断裂、应用地震相控制下的多参数岩性反演解决薄砂层 ,最终经综合评价优选井位。经钻井验证发现一批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 ,取得明显效果 ,表明该项技术实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油气藏 低幅度 小断裂 薄砂层 识别技术
下载PDF
濮卫洼陷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平 房倩 +1 位作者 王兴武 罗周亮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濮卫洼陷既是油气富集的负向构造,也是生烃洼陷,发育多种类型油气藏。为打开盐间、盐下深层系的勘探局面,重点分析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以砂体展布规律研究为切入点,精细刻画目标层系沉积微相及局部断裂结构,建立砂体... 濮卫洼陷既是油气富集的负向构造,也是生烃洼陷,发育多种类型油气藏。为打开盐间、盐下深层系的勘探局面,重点分析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以砂体展布规律研究为切入点,精细刻画目标层系沉积微相及局部断裂结构,建立砂体与古地形的对应模式,分析砂体疏导途径,优选储集相带与构造有利匹配区域钻探,效果明显。通过濮卫洼陷构造-岩性油气藏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形成的勘探思路、方法对下洼油气探索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油气藏 盐岩 沉积微相 砂体展布 濮卫洼陷
下载PDF
低幅度构造—岩性油气藏识别技术 被引量:20
20
作者 白晓寅 黄玉 +3 位作者 陈永波 郭娟娟 谭开俊 许多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7,184,共7页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东部的陆10—陆6井区勘探程度较低,地表条件复杂,油气藏为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地层等时追踪困难,低幅度构造圈闭的落实难度大,小断裂发育,储层受煤层影响严重且非均质性强。为此,文中采用了四项有针对性的关...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东部的陆10—陆6井区勘探程度较低,地表条件复杂,油气藏为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地层等时追踪困难,低幅度构造圈闭的落实难度大,小断裂发育,储层受煤层影响严重且非均质性强。为此,文中采用了四项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即基于二维谱的井震沉积旋回联合标定技术解决地层等时追踪问题,多尺度断裂自动检测技术识别小断裂,基于倾角测井约束的变速成图技术解决低幅度构造识别问题,子波分解与分频反演技术去除煤层强反射干扰和非均质薄储层预测。最终发现低幅度构造和岩性圈闭8个,叠合总面积达281km2,综合评价优选上钻两口井位。经设计井实钻分析,证明了上述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幅度构造 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 谱分解 相干技术 变速成图 子波分解 分频反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