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演变与聚煤作用的迁移
1
作者 陈传诗 《中国煤田地质》 1996年第2期5-8,19,共5页
中生代期间,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变具有从西向东不断发展,从南向北不断扩展的特点。正是这种从南向北的构造演变与潮湿气侯带由南向北的不断迁移相结合,决定了中生代聚煤作用不断地从南向北迁移。
关键词 板块运动 构造演变 聚煤作用 中生代 煤矿床
下载PDF
与菲律宾断层有关的走滑盆地的构造演变和类型
2
作者 J. C. Ringenabach 萧庆玉 《海洋地质译丛》 1993年第5期56-66,共11页
1 前言菲律宾断层为世界上主要的走滑断层之一。在吕宋所见的该断层最北部分以一种复杂的交织分支系统为特征。这样的构造环境有利于应力场变化,从而能使走滑盆地发育。除了塞万提斯和索而索纳盆地以及加巴多盆地附近的地区以外,对走滑... 1 前言菲律宾断层为世界上主要的走滑断层之一。在吕宋所见的该断层最北部分以一种复杂的交织分支系统为特征。这样的构造环境有利于应力场变化,从而能使走滑盆地发育。除了塞万提斯和索而索纳盆地以及加巴多盆地附近的地区以外,对走滑盆地的地质还从未调查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断层 走滑盆地 构造演变
下载PDF
地球早期滞壳构造及其向板块构造体制演变
3
作者 杨昊坤 李江海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2-871,共10页
板块构造是现今地球上主导的构造体制,而地球早期是何种构造体制,以及板块构造运动何时开始,学界仍在争论不休。明确这一问题对于理解地球发展历史、演化规律以及预测地球的未来至关重要。早期学者普遍采用均变论观点,认为早期构造运动... 板块构造是现今地球上主导的构造体制,而地球早期是何种构造体制,以及板块构造运动何时开始,学界仍在争论不休。明确这一问题对于理解地球发展历史、演化规律以及预测地球的未来至关重要。早期学者普遍采用均变论观点,认为早期构造运动与现今板块构造相似。然而随着地质资料的积累以及研究技术的进步,从“滞壳构造”到现代板块构造转变的观点逐渐被接受。所谓的滞壳,是指地球表面环绕地球一圈的单一板块。文章在滞壳构造的背景下,介绍了前人提出的地球早期构造体制模式假说,主要有热管构造模式、深成粘盖模式、地幔反转模式、盖—板构造模式等。随后对地球从滞壳构造向板块构造转化时间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笔者认为目前主流学术观点已形成大体一致的框架,即中新太古代发生从滞壳构造模式向板块构造模式转化,现代板块构造样式可能在新元古代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早期构造体制 滞壳构造 板块构造 构造体制演变
下载PDF
辽东隆昌地区辽河群划分及其构造样式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进京 《国土资源》 1992年第3期255-263,共9页
从岩石组合、沉积序列、接触关系及变形变质方面分析辽东隆昌地区的辽河群是一套在沉积上连续的,并且经历了相同变形变质历史的中浅变质沉积岩系。详细的构造分析表明它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为北北西向平褶皱,第二期为北北四向斜... 从岩石组合、沉积序列、接触关系及变形变质方面分析辽东隆昌地区的辽河群是一套在沉积上连续的,并且经历了相同变形变质历史的中浅变质沉积岩系。详细的构造分析表明它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为北北西向平褶皱,第二期为北北四向斜歪褶皱,第三期为北东东向宽缓直立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群 构造样式 构造演变 隆昌 辽东
下载PDF
与时俱进 发展流通经济理论——评《交换、流通及其制度——流通构造演变理论》 被引量:3
5
作者 纪宝成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与时俱进 发展 流通经济理论 书评 《交换、流通及其制度-流通构造演变理论》 晏维龙
原文传递
八阶双重全等数方的构造与演变
6
作者 俞润汝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给出了八阶双重全等数方构造法 2种 .分析该数方的结构特征 ,导引其演变规律 .
关键词 双重全等数方 构造演变 组成特征 演变规律
下载PDF
泌阳凹陷构造控油规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小阳 赵得力 孔凡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3期24-26,共3页
通过探讨泌阳凹陷构造对烃源岩分布、油气运移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构造对泌阳凹陷的控油规律,认为泌阳凹陷的新生代伸展构造演变影响了凹陷的构造格局,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藏;而凹陷内的一些断层可能成为油气运... 通过探讨泌阳凹陷构造对烃源岩分布、油气运移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构造对泌阳凹陷的控油规律,认为泌阳凹陷的新生代伸展构造演变影响了凹陷的构造格局,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藏;而凹陷内的一些断层可能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另一些则可阻挡油气的运移。同时对有利含油气区带进行了预测,北部斜坡具备形成大面积油气富集区的地质条件;安棚-双河鼻状构造带以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为主,兼探断层岩性油气藏;南部断裂陡坡带上盘紧邻生油区,可形成断层岩性圈闭,扇体的根部形成物性圈闭以及构造不整合遮挡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鼻状构造 构造演变 烃源岩 控油规律 核桃园组 泌阳凹陷
下载PDF
虎家尖银金矿构造与矿化的富集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元宝 《铜业工程》 CAS 2007年第4期15-18,36,共5页
介绍了万年县虎家尖银金矿区的控矿构造、构造形变的特征等。认为该矿床银金矿化与构造演变密切相关。
关键词 控矿构造 构造形变 构造演变
下载PDF
渤海海域辽北潜山中新生代差异演变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涛 张江涛 +2 位作者 王鑫 张明升 康琳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7,共9页
渤海海域辽北地区潜山构造广泛发育,但其构造演变过程尚缺乏系统研究。基于钻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本文识别总结了辽北地区潜山的结构特征和构造样式类型,首次厘定了潜山内幕断裂发育的期次、类型和活动特征,并结合前人研究... 渤海海域辽北地区潜山构造广泛发育,但其构造演变过程尚缺乏系统研究。基于钻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本文识别总结了辽北地区潜山的结构特征和构造样式类型,首次厘定了潜山内幕断裂发育的期次、类型和活动特征,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系统恢复了关键构造期古构造格局和潜山发育演变过程。研究表明:①渤海海域辽北潜山整体缺失古生界,潜山结构类型分为一元型和二元型两种,内幕识别出挤压、反转、伸展、走滑4类不同性质构造样式。②该区整体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陆块克拉通化完成—加里东期、海西期垂向隆升—印支期挤压造山—燕山期反转改造—喜山期断陷定型。多期次、多方向、多性质构造演化叠合控制了辽北潜山带的构造格局、潜山内幕断裂发育和地层差异展布。潜山内幕主要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2组断裂,形成了复杂网格状断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辽北潜山 结构特征 构造样式 断裂发育特征 构造演变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段碳酸盐岩气藏富气主控因素——以陕200井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波 唐铁柱 李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9-1309,共11页
靖边气田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海相碳酸盐岩气藏之一,目前勘探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在回顾历年勘探和研究的基础上,以靖边气田陕200井区为例,总结和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富气的主控因素,以期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合理... 靖边气田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海相碳酸盐岩气藏之一,目前勘探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在回顾历年勘探和研究的基础上,以靖边气田陕200井区为例,总结和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富气的主控因素,以期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合理建议。研究表明:构造演变是靖边气田成藏的前提,决定了气田的分布范围和产气层位;沟槽的分布位置和切割深度对马五气藏的富集程度有着重要影响,鼻状构造不是主控因素。沉积环境是形成有利储层岩石类型的先决条件,潮间带云坪、潮上带膏云坪和含膏云坪微相是有利沉积微相。建设性的成岩作用是形成有利储集空间的重要保证,研究区多期溶蚀、白云化等建设性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的改进较大,其中多期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储集空间的主要成因。裂缝是天然气富集的重要因素,但裂缝发育程度因层位而不同。孔、洞、缝及沟槽的有效配置受构造、沉积、成岩作用的控制,每个层段的储集性能和天然气的富气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控制因素 构造演变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靖边气田
下载PDF
一道几何作图题的探求改进与实践
11
作者 毛良忠 《数学教学》 2010年第7期12-14,共3页
中学几何课程改革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有专家质疑现行的数学教材几何内容中重观察实验,轻论证说理;重机械的模仿证明,轻构造演变.许多新知识的下放学习(如向量知识)使原本严谨重思维训练的学科,删减演变成了数字运算的... 中学几何课程改革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有专家质疑现行的数学教材几何内容中重观察实验,轻论证说理;重机械的模仿证明,轻构造演变.许多新知识的下放学习(如向量知识)使原本严谨重思维训练的学科,删减演变成了数字运算的一门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 作图题 构造演变 课程改革 观察实验 数学教材 思维训练 数字运算
下载PDF
云南东川铜矿床成因机制及其成矿特征研究
12
作者 谭韬 《西部皮革》 2019年第12期82-82,共1页
东川铜矿床构造控矿、控岩作用明显,同时,岩浆及热液活动频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矿区的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及对矿体的影响,同时结合滇中地区及昆阳裂谷的构造演化史,恢复了矿区的构造变形史;并应用岩浆岩地球化学... 东川铜矿床构造控矿、控岩作用明显,同时,岩浆及热液活动频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矿区的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及对矿体的影响,同时结合滇中地区及昆阳裂谷的构造演化史,恢复了矿区的构造变形史;并应用岩浆岩地球化学原理及方法,建立了基性辉长岩类的岩石类型判别和大地构造环境判别模式。矿区内断裂极为发育,构造类型多样,特征明显。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为高钦、富碱的碱性辉长岩类,辉长岩类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特征;同时,样品具有明显的δEu正异常,这可能是由于深源岩浆上涌后处于地表高氧化状态下岩浆发生分异演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点 构造演变 岩浆 地球化学特点 云南东川铜矿床
下载PDF
Evolution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f Jurassic source rock of the Lenke-1 well in Lenghu tectonic belt of Qaidam basin,China
13
作者 ZHU Yan-ming ZHANG Ming +4 位作者 JIANG Bo PEN De-hua YI Cheng-min ZENG Chun-lin WU Yi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2期235-240,共6页
The Lenghu tectonic belt is located at or near the northern margin in the Qaidam Basin,which is an intracontinental composite basin evolved during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epochs.The Lower Jurassic is considered a go... The Lenghu tectonic belt is located at or near the northern margin in the Qaidam Basin,which is an intracontinental composite basin evolved during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epochs.The Lower Jurassic is considered a good source rock with a wide distribution.Since the deposit of the Lower Jurassic hydrocarbon source rock,the basin has undergone many tectonic events of subsidence and uplift.The source rocks in the Lengke-1 well,have experienced a complicated tectonic-burial history during which different hydrocarbon generation(HG) evolutions have taken place.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history of burying,heating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f the Lower Jurassic source rocks,not just on the basis of tectonic disturbance and deep burial,but also from new studies in fluid inclusion measurem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EASY%Ro.Our study reveals the evolution process,tectonic episodes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HG of the Jurassic source rock.We conclude that twice HG processes have taken place since the Lower Jurassic formation and infer from that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 that more HG of the Lower Jurassic source rock took place during the Eocene-Miocene epochs.Finally,we discuss the oil and gas tarp 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in the Lenghu tectonic belt and point out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thrust faults,which formed during the late Himalayan epo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Jurassic source rock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EASY%Ro numerical simulation Lenghu tectonic belt
下载PDF
吉林古陆边缘新太古-古元古代过渡时期变质杂岩构造演化史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忠实 邓军 +4 位作者 王建平 姜延国 王庆飞 韦延光 杨晓东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23-733,共11页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过渡时期变质杂岩构造演变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科学核心问题之一。针对吉林古陆边缘变质杂岩成因归属方面的争议,以吉林板石沟地区为例,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过渡时限内(2600~2000Ma),从早到晚、从古陆中心到边...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过渡时期变质杂岩构造演变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科学核心问题之一。针对吉林古陆边缘变质杂岩成因归属方面的争议,以吉林板石沟地区为例,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过渡时限内(2600~2000Ma),从早到晚、从古陆中心到边缘,初步查明古板块动力体制发生一系列变化,即古板块板底垫托、水平推移、俯冲、板内伸展和拆离构造;对应控制地壳运动方式共有5种:古陆垂直运动、古陆水平运动、古陆拉张与接触带剪切、古陆边缘隆-滑运动、层间滑动;最终产物分别形成5种构造岩:构造片麻岩、片麻杂岩、片麻杂岩-糜棱岩、糜棱岩、片糜岩,构成变质杂岩主体;古应力分别为:<20,20.40,21.72,28.80,30.8~69.8MPa;变形变质温度由角闪岩相-低绿片岩相,总体变形特征构成一套完整的地壳运动、动力系统,该系统标志着反变质杂岩的形成和地壳演化在垂直→挤压→拉张过程中进行,并反映出由深至浅、由韧性到脆性的连续转换,多种动力体制间的转换不仅形成各种构造岩,而且也使造岩矿物和成矿元素得以沟通、交换或富集。这些方面成果有助于该区构造事件的筛分和大陆动力学演化等深入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古陆边缘 新太古-古元古代过渡时期 变质杂岩 构造演变 古应力 动力体制
原文传递
追踪边缘海的生命史:“南海深部计划”的科学目标 被引量:32
15
作者 汪品先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807-1826,共20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简称"南海深部计划",于2011年年初启动,是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项目.它以"构建边缘海的生命史"为主题,从现代过程和地质记录入手,解剖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简称"南海深部计划",于2011年年初启动,是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项目.它以"构建边缘海的生命史"为主题,从现代过程和地质记录入手,解剖一个边缘海的发育史,从深海盆演化、深海沉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3方面开展研究.在海盆演化方面,要利用现代技术重新测定南海磁异常条带,探测深部结构,争取钻探大洋壳,系统研究火山链;在深海沉积方面,要观测现代深部海流和海底沉积过程,实现深海过程研究的古今衔接,从深海沉积中提取边缘海古海洋学演变的信息;在生物地球化学方面,采用包括深潜探测在内的各种手段,认识海底溢出流体与井下流体的分布与影响,揭示微型生物在深海碳循环中的作用.与开放大洋和其他边缘海相比,南海具有研究海盆生命史的一系列优势;同时,南海的研究还将为理解亚洲和太平洋相互作用的变化提供无可替代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深部计划 边缘海 深部过程 生命史 构造演变 沉积响应 生物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