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维度的构造现象学分析——论二维空间概念的构造
1
作者 钱立卿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2,197,共14页
空间对人类的生存而言是最为基本的概念之一,而空间的“维度”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观念,在不同学科中也有不同的定义。从现象学的视角来看,一切关于维度的定义都有其可理解性与合法性的根源,它们植根于具身的运动感知,因此,只有通过回溯到... 空间对人类的生存而言是最为基本的概念之一,而空间的“维度”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观念,在不同学科中也有不同的定义。从现象学的视角来看,一切关于维度的定义都有其可理解性与合法性的根源,它们植根于具身的运动感知,因此,只有通过回溯到原初身体性经验中的综合与观念化过程,才能揭示维度观念的真正起源,理解其形成方式。在现象学视角下,从知觉尤其是视觉出发的概念构造分析,可以揭示二维空间的原初意义结构层次与结构化步骤,以此表明更一般的维度观念何以能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方向 维度 构造现象学
下载PDF
哲学的边缘与终极:现象学视域的发生与构造
2
作者 李金辉 刘春国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140,共7页
哲学的问题是终极问题,在现象学看来却是边缘性的问题。哲学的终极问题被现象学转换为对边缘境域构造的问题。边缘性构造体现为原初或本原意义的境域发生。境域发生产生现象学的视域变更、视域转换和视域融合,哲学的境域和意义不断转换... 哲学的问题是终极问题,在现象学看来却是边缘性的问题。哲学的终极问题被现象学转换为对边缘境域构造的问题。边缘性构造体现为原初或本原意义的境域发生。境域发生产生现象学的视域变更、视域转换和视域融合,哲学的境域和意义不断转换、哲学的位置不断变更、哲学的地平线和视野不断丰富。境域发生和现象学构造有助于理解哲学在不断变换的“边缘—境域”中开启的“终极”位置。从解释学的意义上,现象学的境域发生能增强对哲学终极问题的“前理解”,让处于“终极”位置的哲学回到“构造—边缘性”的日常生活境域,使哲学变成贯穿生活世界的“活的哲学”,哲学“终极”变成不断“构造着”的边缘—域和“缘构”发生的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边缘 终极 发生的境域性 现象学构造
下载PDF
面向文化本身:文化哲学的“现象学转身”
3
作者 李金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0,86,共5页
文化哲学表现为两种理论形态,即作为文化学元理论的文化哲学和作为以"文化本身"的追问为本体的文化哲学。前者作为各种"在场"文化理论的哲学反思,能够给出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和理论,但对"文化本身"的追... 文化哲学表现为两种理论形态,即作为文化学元理论的文化哲学和作为以"文化本身"的追问为本体的文化哲学。前者作为各种"在场"文化理论的哲学反思,能够给出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和理论,但对"文化本身"的追问却无能为力。对"文化本身"的追问表现了对文化反思的现象学理论态度,实现了文化哲学研究的"现象学转身"和范式转换。文化哲学的"现象学转身"要求我们摆脱各种在场文化理论和概念的束缚,让"文化本身"这一"现象学原点"通过"现象学还原"凸显出来,让文化本身作为存在本身的发生之域、存在真理的发生之域、存在历史的发生之域、存在的现身之域。文化哲学的"现象学转身"通过"现象学还原"实现了面向文化本身的范式转换,通过"文化本身"的追问来理解存在的现象学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本身 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还原 现象学构造
下载PDF
胡塞尔与舒茨--社会现象学的问题与可能
4
作者 倪梁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81,共9页
舒茨是将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在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家。相对于胡塞尔超越论的构造现象学,舒茨创立了一门自然观点的构造现象学。他将布伦塔诺和胡塞尔意义上的意向性与韦伯意义上的及当代英美分析哲学讨论的意向性... 舒茨是将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在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家。相对于胡塞尔超越论的构造现象学,舒茨创立了一门自然观点的构造现象学。他将布伦塔诺和胡塞尔意义上的意向性与韦伯意义上的及当代英美分析哲学讨论的意向性结合起来,指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其“赋予意义”的特性。原则上,“有意向”与“有意图”都是带有某种主观指向的“有意义”,都意味着在意识构造或社会行动过程中完成的意义原创、意义给予、意义积淀、意义传递以及由此形成的意义库。意识构造和社会行动过程意味着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历史意义等的原创与积淀的过程。在知识储存的意义上如今已经可以谈论文化知识学、社会知识学、历史知识学等,它们构成今天的各种类型的虚拟世界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世界 意义 意向性 构造现象学
下载PDF
“胡塞尔-皮亚杰”认识论框架中的建构主义思想追溯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倩 刘和海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7,共7页
在哲学认识论层面,胡塞尔与皮亚杰的认识论思考本质上都是对康德先验哲学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康德的“构造真理”观。基于此,文章将皮亚杰的发生建构思想纳入胡塞尔现象学体系中展开讨论,形成一个特定的“胡塞尔—皮亚杰”认识论... 在哲学认识论层面,胡塞尔与皮亚杰的认识论思考本质上都是对康德先验哲学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康德的“构造真理”观。基于此,文章将皮亚杰的发生建构思想纳入胡塞尔现象学体系中展开讨论,形成一个特定的“胡塞尔—皮亚杰”认识论框架,并从何以构造、构造的时间性、意义构造、具身构造以及社会构造几个方面对“建构主义”的应然展开论述。研究认为:“胡塞尔—皮亚杰”认识论框架可以系统回答“为何是构造”以及“构造所指是何”的问题;可以从当下与历史的角度阐述知识发生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过程问题;可以从结构的角度揭示构造的底层机制;还可以从具身构造与社会构造中揭示构造之主体性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现象学 建构主义 胡塞尔 皮亚杰 认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