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造山带中部大型韧性走滑双重构造的形成、机制与涵义
1
作者 张进 曲军峰 +4 位作者 赵衡 张北航 赵硕 张义平 惠洁 《矿产勘查》 2023年第4期519-540,共22页
大型走滑双重构造是造山带中重要构造,它可以发育于造山带演化的不同阶段,同时也是陆内变形的重要方式。大型走滑双重构造的形成具有特殊的边界条件,在不同类型造山带演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然而目前还缺少足够的认识。中亚造山... 大型走滑双重构造是造山带中重要构造,它可以发育于造山带演化的不同阶段,同时也是陆内变形的重要方式。大型走滑双重构造的形成具有特殊的边界条件,在不同类型造山带演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然而目前还缺少足够的认识。中亚造山带是全球显生宙规模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大规模的走滑作用在该造山带的演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在该造山带中段的阿拉善地区识别出了一个大型的近东西向的走滑双重构造,该双重构造由7~8条不同方向的次级韧性剪切带组成,东西长约500 km,南北宽约350 km,面积约200000 km^(2)。形成一个巨大的S-C like构造,发育时间为古生代末期—早中生代,区域运动学性质为韧性右行走滑,单条剪切带的走滑位移10~60 km,累积走滑距离250~500 km。它是中亚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末期—早中生代巨型韧性剪切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古亚洲洋关闭后中亚造山带整体变形的一部分。该走滑双重构造分别连接了西侧天山以及东侧兴蒙造山带不同类型的走滑变形,它的形成与较热的岩石圈以及不均一的造山带组成有关,而走滑双重构造的作用也是造成造山带内部结构均一化的过程。结合造山带的类型,一般走滑双重构造多发生在增生型造山带,而碰撞型造山带一般由于较冷的岩石圈而相对缺乏此类构造。阿拉善大型走滑双重构造是中亚造山带中少有报道的大型构造,它是造山带不均一的物质组成、强烈的岩浆作用以及华北克拉通的阻挡而造成的应变集中所导致,它不仅是连接中亚造山带东西的枢纽,而且也是构建中亚造山带结构的重要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韧性走滑双重构造 中亚造山带 阿拉善 陆内变形 构造继承
下载PDF
塔里木克拉通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及其对海相油气勘探的指导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根耀 杨海军 +4 位作者 王步清 李曰俊 郑多明 赵岩 刘亚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5-323,共9页
塔里木克拉通由塔北地块与塔南地块晋宁运动时拼合形成,基底构造线因地而异。分阶段讨论了塔南、塔中和塔北地区各期新生构造的形成时代、方向和活动方式,并从与周缘造山带耦合演化的角度探讨了其形成机制,分析了其海相油气勘探意义。... 塔里木克拉通由塔北地块与塔南地块晋宁运动时拼合形成,基底构造线因地而异。分阶段讨论了塔南、塔中和塔北地区各期新生构造的形成时代、方向和活动方式,并从与周缘造山带耦合演化的角度探讨了其形成机制,分析了其海相油气勘探意义。与扬子对比发现塔里木的海相油气具以下特点:1)海相油气主要在晚海西—印支期成藏,必须正确认识古油藏在喜马拉雅运动时的调整或晚期次生成藏规律;2)海相沉积的每一地史阶段可能有不同方向的新生构造同时活动,复杂断裂系的多期次活动使早期油气成藏、晚期调整或次生成藏并形成大型复式油气聚集区成为可能;3)古近系膏盐岩层是层间滑动面,古生界不仅后期变形相对较弱,且变形以断裂为主,褶皱的发育受制于断层,含油气构造带主要是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构造 继承构造 时空发育 “盆”“山”耦合 海相油气勘探 塔里木克拉通
下载PDF
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根耀 梁兴 叶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6-778,共13页
中国及邻区大陆是经多期造山运动形成的复合大陆,后期构造可分为继承性构造和新生构造两种。两者在空间上的并存关系较为复杂,新生构造发育的强度可因地而异。东部新生代盆地(如苏北和渤海湾盆地),北东向构造属继承性构造,北北东向构造... 中国及邻区大陆是经多期造山运动形成的复合大陆,后期构造可分为继承性构造和新生构造两种。两者在空间上的并存关系较为复杂,新生构造发育的强度可因地而异。东部新生代盆地(如苏北和渤海湾盆地),北东向构造属继承性构造,北北东向构造是新生构造,油气勘探的优选靶区是叠加在继承性构造之上的新生构造。中—东部的中生代盆地(如二连和鄱阳盆地)的油气勘探,除了寻找叠加在继承性构造之上的新生构造外,还应注意新生构造的发育引起的油气调整或晚期次生成藏。海相沉积盆地常上叠有陆相沉积盆地,因而发育多期多方向的新生构造并分别控制了岩性油藏和构造油藏的形成,如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两期(北西向和北东向)新生构造。以构造为主线,加强新生构造的解析并结合"源"、"运"和"聚"的研究,"盆""山"耦合理论将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显现其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构造 新生构造 时空发育 “盆”“山”耦合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5 位作者 里群 梁兴 陈方鸿 梁江平 朱德丰 杨建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是"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文章从超大陆旋回,成盆动力学和含油气构造带研究3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寻根溯源",在具体分析每一阶段的新生构... 研究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是"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文章从超大陆旋回,成盆动力学和含油气构造带研究3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寻根溯源",在具体分析每一阶段的新生构造时注意基底/先存构造的影响,从含油气盆地的研究深入到含油气构造带的研究,从盆地的运动学研究发展到动力学(包括外动力和内动力)研究。在分析新生构造演化的2种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海相油气勘探的3类主要靶区。以新生构造的演化为主线,结合"源""运""聚""藏"的研究,借鉴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其它新思想,"盆""山"耦合将成为指导油气勘探尤其是海相油气勘探的创新思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新生构造 继承构造 超大陆旋回 成盆动力学 含油气构造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继承性构造和新生构造并存发育的时空规律——兼论新生构造的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3 位作者 梁兴 梁江平 朱德丰 杨建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8-501,共14页
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有复杂的时空发育特征。分5种情况剖析了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新生代盆地和扬子、塔里木、鄂尔多斯三大克拉通陆表海盆地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大量实例并总结了其时空发育规律。新生构造的发育主要受邻侧... 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有复杂的时空发育特征。分5种情况剖析了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新生代盆地和扬子、塔里木、鄂尔多斯三大克拉通陆表海盆地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大量实例并总结了其时空发育规律。新生构造的发育主要受邻侧造山带演化的控制,还可能受基底构造或先存构造形成的边界条件的约束,故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发育的研究思路应是"寻根溯源"。新生构造的油气勘探意义,集中表现在控制(生油-)储油层、输导体系和构造圈闭的发育。据此分析了今后东部陆相盆地和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新生构造 继承构造 并存发育 时空规律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缘寒武系盐下油气勘探领域探讨
6
作者 冯许魁 陈友智 +6 位作者 臧殿光 李明杰 巫芙蓉 梁虹 杨晓 郭海洋 赵振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070,共10页
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四川盆地东缘齐岳山附近寒武系高台组膏盐岩层下深部存在逆冲构造,其形成过程以及油气地质意义未见深入研究。笔者等综合四川盆地东部石柱地区线束三维和建南地区二维地震反射资料,并结合钻井资料以及区域地质研究成果... 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四川盆地东缘齐岳山附近寒武系高台组膏盐岩层下深部存在逆冲构造,其形成过程以及油气地质意义未见深入研究。笔者等综合四川盆地东部石柱地区线束三维和建南地区二维地震反射资料,并结合钻井资料以及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从构造继承性的角度探讨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带类型,并分析了川东地区寒武系盐下油气圈闭特征。研究获得如下认识:①川东齐岳山北段构造变形强烈,普遍发育基底卷入构造,构造样式受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与转换带构造位置的控制。②依据构造继承关系将盆内灯影组台缘带划分为德阳—安岳地区原生型台缘带、万源—达州地区继承型台缘带以及石柱地区继承—改造型台缘带。③依据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的分布和后期构造作用影响大小,认为沿齐岳山向南至南川一带存在与石柱地区相似的灯影组继承—改造型台缘带,忠县、南川以西存在灯影组继承型台缘带。④研究区新元古界—下寒武统烃源岩、灯影组—龙王庙组滩相白云岩储层与寒武系膏盐岩层系构成完整的生储盖组合。⑤寒武系盐下基底逆冲可形成成排、成带的构造,与灯影组继承—改造型台缘带、龙王庙组滩相白云岩储层配置,形成断层相关的构造—岩性圈闭带,成为川东地区油气规模聚集有利区。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东部石柱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早期继承了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构造特征,燕山期构造反转,高台组盐下形成基底卷入逆冲构造,具备生储盖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缘 盐下构造 构造继承 台缘带 基底逆冲
下载PDF
塔北隆起西部不同构造层构造样式及其成因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海艳 李江海 赵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9-536,共8页
塔北隆起西部经历多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下中上三个构造层,即震旦系到古生界构造层、中生界—古近系构造层和新近系—第四纪构造层。下构造层发育逆冲断层、褶皱、走滑构造和岩浆底辟构造;中构造层发育负反转构造和正断层;上构造层... 塔北隆起西部经历多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下中上三个构造层,即震旦系到古生界构造层、中生界—古近系构造层和新近系—第四纪构造层。下构造层发育逆冲断层、褶皱、走滑构造和岩浆底辟构造;中构造层发育负反转构造和正断层;上构造层英买力地区发育盐上逆冲断层构造,东部牙哈地区仍发育负反转构造。不同地区构造层之间的关系不同,牙哈地区中上构造层与下构造层的断裂发育具有很好的继承性:深层逆冲断裂由下向上扩展,控制浅层断裂走向、倾向及其运动性质,它们在浅层发育负反转构造、兼具走滑性质。英买力地区由于发育中寒武统及古近系两侧膏盐层,膏盐层的分隔造成构造层之间构造样式的不协调及其分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西部 构造 构造样式 构造继承 构造分隔
下载PDF
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特征综述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本亮 魏国齐 贾承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0-202,共13页
中国特定环境下发育的前陆盆地和冲断带在地质构造上具有许多的特殊性。在综述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中国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历程、沉积充填特征、构造成因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构造变形特征等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发... 中国特定环境下发育的前陆盆地和冲断带在地质构造上具有许多的特殊性。在综述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中国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历程、沉积充填特征、构造成因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构造变形特征等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发育的5个主要特征:(1)两种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发生正反转的叠合性,即挤压构造下作为"本体"的前陆层序与拉张构造下作为"基础"的裂谷、断陷盆地之间的叠置;(2)显生宙以来中国大陆先后发生了4期前陆冲断构造演化的多期性,它们分别是加里东晚期、海西晚期、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晚期;(3)基于小克拉通基底拼贴后在造山带前缘复活再生的继承性,即统一拼合大陆内部的构造变形导致古造山带的复活,在古造山带边缘发育新生代前陆盆地或前陆冲断带;(4)在空间分布上受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控制发生陆内变形的系统性,在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内构造变形强度、盆地沉降幅度、盆山耦合程度等从内环向外环依次降低,从古造山带向克拉通方向构造变形强度依次降低,构造变形样式逐渐简单、构造变形时间依次变新;(5)前陆冲断带的构造样式由于受边界力学条件和沉积地层介质作用而具有多变性,存在沉积盖层内脆性变形的断层相关褶皱、造山带前缘韧性变形的基底卷入构造、与走滑构造相伴生的基底卷入的断层相关褶皱、盆地内部塑性变形的盐构造。正是因为上述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决定了油气聚集与分布特征的规律性和复杂性,由此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构造地质研究与油气勘探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构造叠合性 构造多期性 构造继承 构造变形特征 油气地质特征
下载PDF
黔南地区古生代正断层对构造特征的制约 被引量:3
9
作者 崔敏 汤良杰 +1 位作者 郭彤楼 田海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9-413,共5页
黔南地区发育东西向的古生代正断层以及南北向的中、新生代逆冲断层和褶皱。通过对地层、褶皱和断层的平面展布、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雪峰隆起的逆冲推覆特征,研究黔南地区古生代正断层对构造特征的制约作用。研究结果... 黔南地区发育东西向的古生代正断层以及南北向的中、新生代逆冲断层和褶皱。通过对地层、褶皱和断层的平面展布、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雪峰隆起的逆冲推覆特征,研究黔南地区古生代正断层对构造特征的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东西向的古生代正断层在中、新生代的构造变形过程中起构造转换带的作用。通过建立区内构造转换带的几何学模型,对地震线上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解释。在构造转换带(正断层)附近,断层上盘逆冲推覆不明显;在远离断层处,逆冲断层和与断层相关的褶皱发育。随着距离断层面越来越远,构造转换带(正断层)下盘地层的逆冲推覆特征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转换带 正断层 构造继承 构造特征 雪峰隆起 黔南地区
下载PDF
秦岭纬向构造带的深部构造特征
10
作者 杨巍然 丁春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25-31,共7页
秦岭纬向构造带不仅在地表发育明显,而且延伸至地幔一定深度。深部构造表现为断裂构造和特有的地壳结构。它与地表构造比较要简单一些,且位置偏北,反映浅层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移动。深部构造与表层构造关系主要为构造继承,但也有构造新生... 秦岭纬向构造带不仅在地表发育明显,而且延伸至地幔一定深度。深部构造表现为断裂构造和特有的地壳结构。它与地表构造比较要简单一些,且位置偏北,反映浅层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移动。深部构造与表层构造关系主要为构造继承,但也有构造新生。深部纬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呈反接复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纬向构造 深部构造 构造继承 反接复合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正地形遥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齐小平 张友焱 +3 位作者 马达德 王世洪 于世勇 李赵州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2,共6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具有自生自储和埋藏时间短的特点。区内新构造运动弱,地层褶皱变形轻微。在稳定构造应力作用下,第四系中发育大量的继承性小幅度同沉积构造。长期以来,地震等勘探方法始终面临"小幅度构造难发现,薄...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具有自生自储和埋藏时间短的特点。区内新构造运动弱,地层褶皱变形轻微。在稳定构造应力作用下,第四系中发育大量的继承性小幅度同沉积构造。长期以来,地震等勘探方法始终面临"小幅度构造难发现,薄层砂体难识别"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需寻找新的勘探方法和思路,以便为进一步钻探提供有效圈闭。根据新构造在地表与地下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点,通过利用ASTER,IRS-P5和QuickBird等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同时结合地面测量和综合评价方法,在三湖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正地形研究,为勘探目标的选择提供了较详尽的地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遥感 继承构造 正地形
下载PDF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大中型气田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143
12
作者 宋文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3-26,105-106,共16页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是受基底隆起控制的具有一定继承性的隆起,经历了多期同沉积隆起兼剥蚀隆起,最终定型于前二叠纪,因此称之为前二叠纪古隆起更为确切。在二叠纪之后的古构造演化中,下古生界古构造轴线向东南偏移,形成了...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是受基底隆起控制的具有一定继承性的隆起,经历了多期同沉积隆起兼剥蚀隆起,最终定型于前二叠纪,因此称之为前二叠纪古隆起更为确切。在二叠纪之后的古构造演化中,下古生界古构造轴线向东南偏移,形成了现今老龙坝-威远-龙女寺的中央隆起。这个巨大的隆起控制着下右生界及震旦系的天然气聚集,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其中以隆起带上的大型构造、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及华銮山构造带等为重点勘探目标。气藏类型较多。该隆起带已获震旦系灯影组气田、含气构造、含气区块各1个,奥陶系古风化壳气井1口,获得了较丰富的气储量。尽管该区存在着隆起带目的层埋藏较深、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构造较平缓等不利因素,但研究认为,只要选择好重点区块或目标,坚持勘探,加强科研,将获得更为丰富的天然气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构造 基底隆起 继承构造 气藏形成 油气藏分布 评价 勘探方针
下载PDF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东南部基底断裂复活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13
作者 孙自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2-48,共7页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位于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是典型的裂谷与被动陆缘叠合盆地。该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盐上层系,对基底断裂研究较少。以构造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基底断裂复活及其对盐上层系构造变形和油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盐下...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位于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是典型的裂谷与被动陆缘叠合盆地。该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盐上层系,对基底断裂研究较少。以构造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基底断裂复活及其对盐上层系构造变形和油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盐下裂谷层系具有“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大西洋枢纽带夹持于内裂谷带和外裂谷带之间;基底断裂复活主要发生在紧邻大西洋枢纽带西侧、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基底断裂复活带,断裂复活形式主要表现为继承性,其次为构造反转;基底断裂复活不仅对盐上层系的构造变形具控制作用,而且为油气从盐下层系向盐上层系运移提供了良好的垂向通道条件,是外裂谷带盐下油气向盐上层系运移的关键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断裂复活 构造继承 构造反转 油气分布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