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数字地形和地震活动证据 被引量:56
1
作者 贾秋鹏 贾东 +5 位作者 朱艾斓 陈竹新 胡潜伟 罗良 张元元 李一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44,共14页
龙门山冲断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其现今地貌和构造活动表现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晚新生代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有的认识多数是从“山”的角度得出的,我们尝试从“盆”这一角度,利用近20年来的地震活动... 龙门山冲断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其现今地貌和构造活动表现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晚新生代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有的认识多数是从“山”的角度得出的,我们尝试从“盆”这一角度,利用近20年来的地震活动资料和地震反射剖面,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三维可视化分析软件来探讨四川盆地及龙门山的地貌特征和现代构造活动表现。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龙门山的现今地貌和地震分布具有明显的南北分段性;2)青藏高原东缘活动块体边界表现为由龙门山南段北东向构造在安县附近转折为岷山的南北向构造;3)龙门山南段的现代地震活动已深入四川盆地内部,形成地壳规模的楔形逆冲构造,地震活动、现代地貌和地震反射剖面的证据揭示了龙门山及四川盆地存在晚新生代构造缩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形地貌 构造缩短 晚新生代 龙门山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帕米尔—西昆仑北麓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剖面分析 被引量:59
2
作者 伍秀芳 刘胜 +2 位作者 汪新 杨树锋 顾雪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0-271,共12页
依据帕米尔—西昆仑北麓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 3条构造剖面的详细分析 ,发现帕米尔—西昆仑北麓除山根地带发育高角度断层外 ,基本上以低角度逆掩断层为主 ,形成与逆冲推覆构造相关的褶皱变形。乌泊尔地区表现为由山脉向塔里木盆地滑移... 依据帕米尔—西昆仑北麓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 3条构造剖面的详细分析 ,发现帕米尔—西昆仑北麓除山根地带发育高角度断层外 ,基本上以低角度逆掩断层为主 ,形成与逆冲推覆构造相关的褶皱变形。乌泊尔地区表现为由山脉向塔里木盆地滑移的隐伏冲断层和上覆褶皱 ;苏盖特—齐姆根—甫沙地区表现为山前的三角带和向盆地扩展的两排背斜带。帕米尔—西昆仑北麓前陆褶皱冲断带的主要构造变形时间始于上新世早期 (距今约 4.6Ma) ,断层、褶皱的变形时代由山前向盆地逐步变新 ,变形强度由山脉向塔里木盆地逐步减弱。帕米尔—西昆仑北麓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缩短量为 2 0~ 70km ,缩短率为 35 %~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褶皱冲断带 地震剖面叠瓦逆掩席 三角带 构造缩短
下载PDF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内前陆冲断构造变形的空间变化规律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本亮 贾承造 +4 位作者 庞雄奇 管树巍 杨庚 石昕 李传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00-1207,共8页
早古生代以前漂移在大洋中的塔里木、扬子、华北等小型克拉通板块在晚古生代开始聚敛拼贴,形成统一的大陆,奠定了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发育的地质基础。新生代以来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及其远程效应,欧亚大陆强烈变形。随着青藏高... 早古生代以前漂移在大洋中的塔里木、扬子、华北等小型克拉通板块在晚古生代开始聚敛拼贴,形成统一的大陆,奠定了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发育的地质基础。新生代以来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及其远程效应,欧亚大陆强烈变形。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向北、向东推挤,在远离碰撞缝合带的地方,古造山带复活,冲断带不断向外围扩展,形成统一的、规模巨大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在冲断带不断向青藏高原外围扩展的同时,在每一个单独的盆山体系(古造山活动控制的盆山耦合体系)内部发生强烈陆内变形,冲断带也依次从造山带向克拉通内部扩展,强烈的陆内造山隆升和构造挤压在造山带与克拉通之间形成了十余个前陆冲断带。从南向北分别选取了塔西南、库车、准南和准噶尔西北缘这四个前陆冲断带的构造缩短率和盆山耦合导致的高程差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来研究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内部的前陆冲断带在新生代的构造变形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在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及其远程效应控制下,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从内向外构造变形强度、盆山耦合程度具有依次降低的规律;克拉通边缘的单个盆山组合中从山前向克拉通方向构造变形强度依次降低,构造变形样式逐渐变得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藏高原 盆山体系 前陆冲断带 构造缩短 盆山耦合
下载PDF
拉萨地块北缘尼玛地区晚白垩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曹勇 孙知明 +4 位作者 刘栋梁 张蕾 叶小舟 郑勇 何祥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89-3998,共10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北缘尼玛县城附近晚白垩世红层8个采点的系统古地磁测定,获得了研究区晚白垩世可靠的古地磁数据。通过系统热退磁获得了采样剖面高温特征剩磁方向平均值为:Dg=9.9°,Ig=5.5°,κg=30.3,α95=10.2°,N... 通过对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北缘尼玛县城附近晚白垩世红层8个采点的系统古地磁测定,获得了研究区晚白垩世可靠的古地磁数据。通过系统热退磁获得了采样剖面高温特征剩磁方向平均值为:Dg=9.9°,Ig=5.5°,κg=30.3,α95=10.2°,N=8(地理坐标下);D_s=8.2°,I_s=27.4°,κs=37.6,α_(95)=9.2°,N=8(层面坐标下);对应古地磁极为:71.2°N,241.9°E,dp/dm=5.5°/10.0°。该高温剩磁分量在地理坐标下与现代地磁场方向有显著差别,具有正、反极性,并通过了倒转检验,由此认为其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拉萨地块北缘在晚白垩世位于~14.5°N的古纬度位置(参考点:31.8°N,87.2°E)。对比稳定亚洲大陆参考极显示晚白垩世以来拉萨地块北缘与稳定亚洲大陆之间发生了1200±630km(10.9°±5.7°)的南北向构造缩短,但并未发生明显的相对旋转作用(0.8°±5.9°)。综合地质证据提出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所造成的亚洲大陆内部南北向构造缩短主要集中在拉萨地块以北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位置 构造缩短 古地磁 晚白垩世 拉萨地块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晚白垩世红层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勇 孙知明 +5 位作者 李海兵 曹新文 刘晨光 叶小舟 李成龙 张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43-3255,共13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古地磁研究对约束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所导致亚洲大陆内部构造缩短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晚白垩世红层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学研究。本研究共获得了30个采点共约298块/个定向古地磁样品。通过系统...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古地磁研究对约束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所导致亚洲大陆内部构造缩短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晚白垩世红层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学研究。本研究共获得了30个采点共约298块/个定向古地磁样品。通过系统热退磁分析,共获得25个采点的有效特征剩磁方向。这些特征剩磁结果同时通过了褶皱检验和倒转检验,表明岩石可能记录了原生剩磁方向。25个采点的特征剩磁方向平均值为Ds=355.7°、Is=28.5°、κs=41.6、α95=4.5°,相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72.8°N、288.0°E、dp/dm=2.7°/4.9°。等温剩磁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显示所获得的古地磁方向不存在明显的磁倾角浅化现象。本次研究结果限定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晚白垩世的古纬度为15.2±3.7°N(参考点:31.9°N/93.8°E)。通过对比拉萨、羌塘地块古地磁数据和亚洲大陆古地磁参考极表明:(1)晚白垩世以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拉萨地块南缘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构造缩短;(2)晚白垩世以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94°E经度方向上)与亚洲大陆刚性块体之间发生了约1150±330km的南北向构造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古地磁 青藏高原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构造缩短
下载PDF
多套滑脱层褶皱缩短量计算方法及实例
6
作者 关圣浩 汪新 《科技通报》 2018年第11期53-57,65,共6页
通过研究多套滑脱层褶皱中地层的变形面积与地层初始沉积面距离底部滑脱层的深度之间的几何关系和函数关系,发现在剖面面积平衡的假设下,多套滑脱层褶皱的地层的变形面积与地层初始沉积面距离底部滑脱层的深度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直线的... 通过研究多套滑脱层褶皱中地层的变形面积与地层初始沉积面距离底部滑脱层的深度之间的几何关系和函数关系,发现在剖面面积平衡的假设下,多套滑脱层褶皱的地层的变形面积与地层初始沉积面距离底部滑脱层的深度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为所有滑脱层单独作用的缩短量之和。并以四川东部褶皱带南门场背斜为例,计算出南门场背斜从南端到中部位置,寒武系滑脱层的构造缩短量从1.1 km增加到3.7 km,志留系滑脱层的构造缩短量从0.8 km增加到1.5 km,综合南门场背斜构造特征及构造缩短量的定量计算,认为南门场背斜变形主要受构造缩短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计算 构造缩短 四川东部 多层滑脱褶皱
下载PDF
挤压构造带变形样式的热年代学诊断
7
作者 田云涛 姚欣博 +8 位作者 张贵洪 潘黎黎 刘一珉 热孜亚·麦麦提 袁志煌 李柏江 张增杰 张进江 肖文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18-2533,共16页
构造运动是控制地应力场与塑造地貌形态的内源动力,受多重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展现出不同的变形样式与岩石剥露路径.基岩热年代学数据常被用于量化岩石剥露与冷却过程,进而间接限定脆性与脆韧性构造变形的时限和样式,但相关数据具有多解... 构造运动是控制地应力场与塑造地貌形态的内源动力,受多重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展现出不同的变形样式与岩石剥露路径.基岩热年代学数据常被用于量化岩石剥露与冷却过程,进而间接限定脆性与脆韧性构造变形的时限和样式,但相关数据具有多解性,需要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等其他证据.本研究旨在以新构造变形与热年代学研究丰富的新特提斯构造带之喜马拉雅、阿尔卑斯、东喀尔巴阡、龙门山及四川盆地西南部5个地区为例,探究前缘逆冲-腹地正断构造、厚皮构造、前展式薄皮构造、乱序式薄皮构造等背景下,热年代学年龄与岩石剥露的空间展布规律,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切过喜马拉雅-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热年代学年龄廊带图显示,主边界逆冲带与腹地正断层之间,热年代学年龄最小,剥蚀量最大,吸收了该地区的地壳缩短和中下地壳物质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露.与喜马拉雅冲断带不同,阿尔卑斯造山带年轻的热年代学年龄和显著的岩石剥露主要分布在宽约80 km的造山带内部地区,记录了造山楔的双向逆冲推覆.东喀尔巴阡冲断带,重置的磷灰石(UTh)/He年龄向前陆盆地方向逐渐变小,但冲断带前缘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未重置,指示前缘变形时代晚、剥蚀量小,记录了前展式冲断变形.龙门山冲断带热年代学年龄分布受3条逆断层控制,腹地断层上盘年龄最小,剥露深度最大,指示多条断层乱序式逆断活动.对四川盆地西南部褶皱带的分析显示,紧闭背斜区的热年代学年龄普遍相对年轻,且与地层时代负相关,记录了褶皱变形的发育过程和剥蚀幅度.上述结果表明,热年代学年龄的空间展布是限定挤压性新构造活跃区岩石剥露与扩展过程、甄别地壳变形样式的有力工具,是探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短构造 构造样式 热年代学 厚皮构造 薄皮构造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古地磁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8
8
作者 孙知明 曹勇 +6 位作者 李海兵 裴军令 仝亚博 叶小舟 吴百灵 曹新文 刘晨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36,共20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中外古地磁学者在青藏高原获得了一大批古地磁数据,从构造古地磁角度,重建了青藏高原诸块体(喜马拉雅、拉萨地块、羌塘地块)的碰撞拼合过程,探讨了上述块体碰撞所造成的青藏高原陆内构造缩短量和变形...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中外古地磁学者在青藏高原获得了一大批古地磁数据,从构造古地磁角度,重建了青藏高原诸块体(喜马拉雅、拉萨地块、羌塘地块)的碰撞拼合过程,探讨了上述块体碰撞所造成的青藏高原陆内构造缩短量和变形模式。本文对近30年来青藏高原古地磁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试图重建了中、新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特提斯洋 古地磁 构造缩短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弹性挠曲模拟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勇 A L DENSMORE +1 位作者 周荣军 M A ELLIS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8-615,共8页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利用数字高程模式图像和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方法研究和计算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剥蚀速率,结果表明:3.6 Ma以来龙门山的剥蚀厚度介于...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利用数字高程模式图像和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方法研究和计算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剥蚀速率,结果表明:3.6 Ma以来龙门山的剥蚀厚度介于1.91-2.16 km之间,剥蚀速率介于0.53-0.60 mm/a之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地区岩石圈的弹性挠曲模拟,结果表明龙门山的隆升机制具有以构造缩短隆升和剥蚀卸载隆升相叠合的特点。3.6 Ma之前,龙门山的隆升与逆冲推覆构造负载有关,以构造缩短驱动的构造隆升为特色;3.6 Ma之后,龙门山的隆升与剥蚀卸载驱动的抬升有关,并以剥蚀卸载隆升为特色,进而提出了龙门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机制以剥蚀成山作用为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式 裂变径迹 剥蚀厚度 剥蚀速率 剥蚀卸载隆升 构造缩短隆升 弹性挠曲模拟 晚新生代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西南天山托云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永成 黄宝春 +1 位作者 朱日祥 刘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93-999,共7页
对西南天山托云盆地新生代火山岩的古地磁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样品可分离出一以反极性为主的稳定特征剩磁分量.正的褶皱检验结果表明此特征分量可能为成岩时获得的原生剩磁.对比欧亚大陆60Ma的极位置,表明在西南天山南缘至西伯利亚板... 对西南天山托云盆地新生代火山岩的古地磁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样品可分离出一以反极性为主的稳定特征剩磁分量.正的褶皱检验结果表明此特征分量可能为成岩时获得的原生剩磁.对比欧亚大陆60Ma的极位置,表明在西南天山南缘至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之间,始新世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及持续挤压并未引起显著的南北向构造缩短.此外,托云盆地白垩纪∽第三纪古地磁结果表明,托云盆地在古新世之后很可能发生了20°∽35°左右的局部顺时针旋转.推测此局部旋转很可能与新生代帕米尔弧北东东向挤压所引起的局部变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托云盆地 新生代 火山岩 古地磁学 构造缩短 退磁
原文传递
Crust Shortening of the Daliangshan Tectonic Zone in the Cenozoic Era and Its Implications
11
作者 Chen Changyun He Hongl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9年第1期68-77,共10页
The Daliangshan tectonic zone is a rhombic area to the east of the Anninghe and Zemuhe fault zones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Xianshuihe-Xiaojiang fault system along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 The Daliangshan tectonic zone is a rhombic area to the east of the Anninghe and Zemuhe fault zones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Xianshuihe-Xiaojiang fault system along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Since the Cenozoic era, the neotectonic deformation in the Daliangshan tectonic zone has presented not only sinistral slip and reverse faulting along the Daliangshan fault zone, but also proximate SN-trending crust shortening.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average crust shortening in the Daliangshan tectonic zone is 10.9 ± 1.6 km, with a shortening rate of 17.8 ± 2.2% using the method of balanced cross-sections. The crust shortening from folding occurred mainly in the Miocene and the Pliocene periods, lasting no more than 8.6 Ma. Based on this, a crust shortening velocity of 1.3 ± 0.2 mm/a can be estimated. Compared with the left offset along the Daliangshan fault zone, it is recognized that crust shortening by folding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ransferring crustal deformation southeastward along the Xianshulhe-Xiaojiang faul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liangshan tectonic zone Crust shortening Tectonic deformation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西段构造成因及油气远景展望——以阿瓦特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耀祖 谷永兴 +3 位作者 刘军 商国玺 王本强 吕瑞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60-2168,共9页
基于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体,结合数字高程模型、野外地质露头信息、钻井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选取若干阿瓦特地区的典型剖面进行精细构造解析,参照邻区地震剖面,梳理出研究区的区带结构特征。分析认为,阿瓦特地区长距离逆掩推覆构造... 基于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体,结合数字高程模型、野外地质露头信息、钻井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选取若干阿瓦特地区的典型剖面进行精细构造解析,参照邻区地震剖面,梳理出研究区的区带结构特征。分析认为,阿瓦特地区长距离逆掩推覆构造的成因,主要有以下3点:1动力来源:受印藏碰撞远程效应的影响,中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使该地受到强烈挤压,发育大规模的冲断褶皱变形,在阿瓦特段构造缩短率达到52%,为阿瓦特地区长距离逆掩推覆构造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来源。2变形空间:阿瓦3井的钻探结果表明,阿瓦特地区的古近系膏盐层厚度达到1 855m,临近的博孜井区同期沉积的膏盐层平均厚度仅为236m,研究认为阿瓦特地区为古盐湖的一个沉积中心,岩性以石膏、膏质盐岩、盐岩和盐质泥岩为主,膏盐纯度高,可塑性与流变能力强,为阿瓦特地区长距离逆掩推覆构造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变形空间。3逆掩条件:阿瓦特地处侏罗系煤系地层的沉积边缘,煤层较薄,内摩擦系数较大,滑脱效率底下,在向南持续楔入的过程中,上、下滑脱层的内摩擦力差导致早期叠瓦状冲断构造向前发育受阻,5号断裂以古近系膏盐为支撑向上突破,断距自东向西逐渐加大,最终,在阿瓦3井区附近以长距离的垂向叠置构造变形,部分取代了向前陆方向传递的叠瓦状构造变形。巨厚的膏盐层为阿瓦特地区的油气成藏提供了优异的垂向和侧向封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苏构造 构造缩短 膏盐层 滑脱作用 逆掩构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