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32
1
作者 管烨 王安建 +2 位作者 李朋武 曹殿华 刘俊来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32-841,共10页
笔者利用云南西部已有的DSS地震测深、石油反射地震资料的再解释,并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矿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滇西兰坪—思茅盆地内的中轴构造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坪—思茅盆地内的中轴构造带是一条... 笔者利用云南西部已有的DSS地震测深、石油反射地震资料的再解释,并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矿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滇西兰坪—思茅盆地内的中轴构造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坪—思茅盆地内的中轴构造带是一条近南北走向的集断裂带、伸展构造、深部隆起为一身的大型构造带。地震测深的速度结构及反射地震剖面表明,中轴构造带在思茅盆地南部存在有深部地幔的上隆现象,该构造带内的断裂系统倾向在盆地南北有差异。研究发现该构造带与矿床、侵入碱性岩体及区域地化异常分布有密切的关系。结合地质构造分析研究,表明该构造带是一多期活动的重要构造带,具有伸展走滑的性质;中轴构造带在形成、演化过程中被近东西向的多条直线型断裂所错断,从构造形态上看与大洋中脊有相似的展布特征。该构造带对盆地的构造演化以及矿产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地球物理 反射地震 DSS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中轴构造带地壳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学内涵 被引量:39
2
作者 徐锡伟 于贵华 +2 位作者 马文涛 陈文彬 闻学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160-167,共8页
文中通过对已有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探测成果的系统分析与综合 ,给出了中轴构造带地表活动构造的分段特征 ,特别是近地表显示地壳缩短变形的挤压构造特征 ;初步论证了中轴构造带中南段为岩石圈深度范围阻挡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或南东向滑移... 文中通过对已有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探测成果的系统分析与综合 ,给出了中轴构造带地表活动构造的分段特征 ,特别是近地表显示地壳缩短变形的挤压构造特征 ;初步论证了中轴构造带中南段为岩石圈深度范围阻挡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或南东向滑移的阻挡构造边界 ,且具有上、下呼应的深浅构造关系 ;指出中轴构造带内部活动挤压构造具有把青藏高原北西向左旋走滑控制的块体东向或南东向滑移转换成为隆升运动的构造转换作用 ;对其中南段整体的综合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大陆最新构造变动和地震时空迁移的动力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构造转换 活动构造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中轴构造带及其两侧的现今地壳垂直运动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青 黄立人 +1 位作者 马宗晋 张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43,T002,共10页
利用中心年代分别为1964、1979及1993的3期精密水准复测资料研究中轴(构造)带及其两侧(东经90.5°至113.5°,北纬21.5°至42.0°)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结果表明中轴带及其两侧近30多年的运动趋势与最近十几年运动趋势... 利用中心年代分别为1964、1979及1993的3期精密水准复测资料研究中轴(构造)带及其两侧(东经90.5°至113.5°,北纬21.5°至42.0°)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结果表明中轴带及其两侧近30多年的运动趋势与最近十几年运动趋势十分一致。而且与该地区的地势地貌有良好的相关性,几个垂直形变的高梯度带均分布在本区两个大盆地(四川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周边。整个形变态势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运动特征。但在70年代,该区的垂直运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变化或反向。联系到同一时期中轴带南部的一系列7级以上强震的发生,提示大区域的垂直形变的趋势变化可能是强震活跃的一种指示。文中还利用得到的地壳垂直形变图研究了区内南—北、东—西向穿切几个主要构造单元的9条剖面的地壳垂直运动特征和它们的时空演化,结果进一步证明1969~1979年间,我国中西部比较强烈的地壳垂直运动与我国地震活动高潮期一致。纬向剖面的运动特征清楚地显示出东经100~105度的经向带内,整个研究区可分为地壳垂直运动速率西高东低的东、西两区;而经向剖面又可将这东、西两区分出以某些纬向高变化窄带为界的纬向区块。文中还详细讨论了这些区块所对应的构造单元的现今运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地壳垂直运动 水准测量 地震带 地震活动 中国大陆
下载PDF
中轴构造带(南段)的变形及缩短速率计算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涛 王宗秀 马宗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176-187,共12页
中轴构造带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重要的构造带 ,具有地震震中密集分布、重力梯级、岩石圈厚度或结构变异等特点 ,但没有突兀连贯的山链 ,其原因是多地块的大规模走滑活动的抑制。以往对于中轴构造带的宏观运动和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研究得比... 中轴构造带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重要的构造带 ,具有地震震中密集分布、重力梯级、岩石圈厚度或结构变异等特点 ,但没有突兀连贯的山链 ,其原因是多地块的大规模走滑活动的抑制。以往对于中轴构造带的宏观运动和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研究得比较深入 ,但是对其缩短变形的研究尚有明显欠缺 ,这使得在讨论青藏高原东向运动是任其“自由逃逸”还是有阻挡性约束的问题时缺乏必要的依据。针对此问题 ,笔者以地块的宏观变形与块体内变形的透入程度为切入点 ,通过编绘横切中轴构造带的平衡剖面 ,计算出该带的缩短率为 2 2 .37% 7.4 3% ,中新世以来的平均缩短速率为 3.6 34.4 5mm/a ,并对中轴构造带形成的变形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青藏高原东向运动受阻 ,中轴构造带内块体东向汇聚下 ,上下地壳拆离并呈现出上叠式仰冲褶皱缩短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平衡剖面 缩短速率 动力学模式
下载PDF
巧添辅助线构造轴对称图形
5
作者 梁可霜 《初中生辅导》 2005年第21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对称图形 辅助线 对称 角平分线 对称 构造图形 垂直平分线 构造轴 几何题 对称点
原文传递
云南省宁洱-正兴地区中轴构造带地质特征及构造变形序列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朝芳 杨政 +1 位作者 任洪超 李瑞卿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兰坪盆地与思茅盆地之间隆起的南北向至北北西向构造带即“中轴构造带”的地质特征及构造变形序列特征,在1∶5万勐烈、上把边等5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及综合研究对比等工作,对调查区内中轴构造带的表现形式、物质... 为了研究兰坪盆地与思茅盆地之间隆起的南北向至北北西向构造带即“中轴构造带”的地质特征及构造变形序列特征,在1∶5万勐烈、上把边等5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及综合研究对比等工作,对调查区内中轴构造带的表现形式、物质组成、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联系作了系统研究,认识到中轴构造带主要由德化断裂带、宁洱断裂带及磨黑断裂等组成。该构造带具有延伸稳定、切割深及多期活动等特征,其中德化断裂带和宁洱断裂表现为背冲式逆冲断层,磨黑断裂则是为正断层组合形成拗陷盆地,控制了古新世勐野井组的沉积,同时中轴构造带也是调查区内内生中低温热液型金属矿产的控矿和导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兰坪-思茅盆地 地质特征 构造变形序列
下载PDF
砂岩层理构造对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汪俊波 孟陆波 +1 位作者 刘天毅 陈海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5,共6页
层理构造是影响岩石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不同层理构造砂岩的三轴蠕变试验,分析层理构造对砂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岩具有蠕变特性,并且层理构造不同,蠕变特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分析表明,在三轴应力状态下砂... 层理构造是影响岩石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不同层理构造砂岩的三轴蠕变试验,分析层理构造对砂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岩具有蠕变特性,并且层理构造不同,蠕变特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分析表明,在三轴应力状态下砂岩表现出瞬时变形、衰减蠕变、稳定蠕变和加速蠕变特征;在低应力水平条件下,砂岩变形以瞬时变形为主,随着应力水平增加,蠕变变形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试样破坏;随着层理角度增大,砂岩试件的长期强度、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先减小后增大,稳定蠕变速率呈"M"形变化;应力与层理夹角不同导致砂岩的破裂模式不同,层理角度30°时,主要发生沿着层理面的剪切破坏,其他层理角度时,主要发生斜交层理面的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层理构造 蠕变试验 蠕变力学特性 各向异性 破裂模式
下载PDF
论银山矿床构造系列及其与成岩成矿的关系
8
作者 李传明 《矿产与地质》 1989年第4期19-25,共7页
银山矿床属于次火山热液期后的高—中低温多种金属大型综合矿床。其成岩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主要矿化为两期,即与石英斑岩隐爆有关的(Cu、Au)Zn、Pb、Ag矿化,和与英安斑岩隐爆有关的Cu、Au、Ag(Ti、W、Bi)等矿化。并由于构造裂隙性质... 银山矿床属于次火山热液期后的高—中低温多种金属大型综合矿床。其成岩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主要矿化为两期,即与石英斑岩隐爆有关的(Cu、Au)Zn、Pb、Ag矿化,和与英安斑岩隐爆有关的Cu、Au、Ag(Ti、W、Bi)等矿化。并由于构造裂隙性质的不同,控制了不同的矿化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 构造地质 矿化带 构造 斑岩体 次火山 构造控制 北东东 分带 赣东北
下载PDF
全球石油系统概貌 被引量:7
9
作者 安作相 马宗晋 +1 位作者 马纪 庞奇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51-57,共7页
在石油地质学中 ,罕见全球石油系统的论述。最早有翁文波阐述了全球石油体系 ,我们在其中注入了陆核和大陆增生的概念 ,引进中新生代以来全球板块演化的资料 ,特别应用了现今全球构造体系的最新成果 ,把全球石油系统概括地看成横向 4个... 在石油地质学中 ,罕见全球石油系统的论述。最早有翁文波阐述了全球石油体系 ,我们在其中注入了陆核和大陆增生的概念 ,引进中新生代以来全球板块演化的资料 ,特别应用了现今全球构造体系的最新成果 ,把全球石油系统概括地看成横向 4个带和纵向 6个带交织的格局 :横向 :北方大陆北带、北方大陆南带、北 /南方大陆中间带和南方大陆带 ;纵向 :则根据大陆中轴构造带把北方大陆分成A ,B ,C ,D ,E ,F 6个带 ;而中间带和南方带则与北方带基本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系统 大陆增生 大陆中构造 北方大陆北带、南带 北/南方大陆中间带 南方大陆带
下载PDF
自流井形成新探
10
作者 周志征 刘德林 《四川文物》 1987年第1期17-19,共3页
著名于世的自流古井是怎样形成的?它发源于哪里?这是研究自流古井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依据前入相传、历史记载及建国以后对自流井构造历史多次大规模调查,确认自流古井作为一口古盐井的形成和存在,并非偶然,是与自流古井的发源地——火... 著名于世的自流古井是怎样形成的?它发源于哪里?这是研究自流古井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依据前入相传、历史记载及建国以后对自流井构造历史多次大规模调查,确认自流古井作为一口古盐井的形成和存在,并非偶然,是与自流古井的发源地——火井沱河岸有利的地质因素有关。有利的地质因素有:(一)自流井的构造和自然地貌特点;(二)自流古井发源于构造轴部地带,张裂隙十分发育,为地下盐水流出地表形成了良好的通道;(三)本区原始地层压力很高,地下盐水在地层压力作用下,沿着裂隙上升喷出地面,形战自然盐泉;(四)郭家坳区盛产天然气和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流井构造 原始地层压力 地下盐水 地质因素 天然气 构造轴 火井 古井 自然地貌 盐井
下载PDF
SUPPORTING PROCEDURE AND FIELD MEASUREMENT IN THE SHAFT THROUGH GLIDING TECTONIC GROUN
11
作者 XIA Jianzhong TENG Nianbao(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e Construction Central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China)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1995年第1期90-97,共8页
The paper describes mechacal properties and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shaft adjoining rocks in gliding tectonic ground and presents the shaft-supporting procedure of smooth-wall cushion blasting,preliminary bolting and ... The paper describes mechacal properties and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shaft adjoining rocks in gliding tectonic ground and presents the shaft-supporting procedure of smooth-wall cushion blasting,preliminary bolting and shotcreting and pouring reioforced coocrete liner in one-time-whole-section on the basis of adjoining rock deformations measured dynamically site. Field measurements of the pressur exerted on shaft wall show that this supponing procedare has enough safety reserve to meet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in mining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FT Gliding tectonic ground Bolting and shotcreting
下载PDF
STUDY ON THE METHOD OF FATIGUE STRENGTH DESIGN FOR DYNAMICALLY LOADED JOURNAL BEARING
12
作者 范迅 孟惠荣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1996年第2期50-56,共7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design metho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and empirical one (i. e., taking p and pv as the basic checking parameters) is presented for the fatigue strength design of dynamically loa... In this paper, a novel design metho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and empirical one (i. e., taking p and pv as the basic checking parameters) is presented for the fatigue strength design of dynamically loaded journal bearings. The method makes it possible that dynamically loaded bearings can be desed as same as other machine elements by stress-strength criterion. The practical desig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high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may open a new visa in bearing fatigue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ally loaded bearing fatigue strength mechanical design
下载PDF
可以快速断开连接的编码器
13
《电子产品世界》 2004年第05B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编码器 TURCK KYbler系列 快速连接切断 增量型 绝对位置敏感 空心构造
下载PDF
结构程序计算结果分析与概念设计
14
作者 张建军 《结构工程师》 2003年第z1期242-245,共4页
本文阐述程序计算结果分析和概念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工程实例程序计算结果的分析,指出程序计算结果不足之处,并根据程序计算结果运用概念进行调整,以完善结构设计.供工程设计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程序计算结果 概念设计 锚固不足 框支柱构造配筋 核心筒基础总 计算模型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