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东、西部岩性-地层气藏的差异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安清 陈洪德 +3 位作者 林良彪 徐胜林 朱志军 李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6,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具有"满盆生气、到处含气、岩性控气"的特点。通过东、西部气藏的对比研究认为:煤系地层广覆式生烃、浅水三角洲大面积聚砂和湖侵作用铸造区域性盖层三大因素为形成大面积岩性-地层气藏奠定了基础。东部...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具有"满盆生气、到处含气、岩性控气"的特点。通过东、西部气藏的对比研究认为:煤系地层广覆式生烃、浅水三角洲大面积聚砂和湖侵作用铸造区域性盖层三大因素为形成大面积岩性-地层气藏奠定了基础。东部以原生孔为主的山2段、太2段相对低孔高渗型储层主要受潮汐和河流共同作用形成的高能聚砂环境控制;西部以溶蚀孔+原生孔组合为特征的盒8段、山1段相对高孔低渗型储层主要受富石英物源区和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控制。提出富石英物源区、毗邻岸线的高能相带和由网状输导体系控制的建设性成岩相区的确定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物源 聚砂环境 网状输导体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什股壕气区岩性—构造低渗含水气藏气水分布及开发方式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淑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6期14-19,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什股壕气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2+3段气藏为低孔隙度—特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低渗透率砂岩岩性—构造含水气藏。针对气藏构造低部位气井产水量大,部分气井压裂沟通下部水层,井位部署难度大,开发效果差的问题,分...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什股壕气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2+3段气藏为低孔隙度—特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低渗透率砂岩岩性—构造含水气藏。针对气藏构造低部位气井产水量大,部分气井压裂沟通下部水层,井位部署难度大,开发效果差的问题,分析了岩心压汞试验数据和不同储层自然建产井生产效果的差异,应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理论分析,定量刻画了不同物性条件下气水分异所需高度,明确了井位部署时小型构造圈闭构造幅度的筛选条件,指出了不同砂体叠置模式的开发井网井型,确定了自然建产的地质开发条件。研究结果表明:①气水分异所需高度与储层物性有关,什股壕气区盒2+3段气藏储层渗透率为2.1 mD,气水分异所需高度为22 m;②气藏开发采用构造高部位的井位部署方式,对于垂向叠置心滩,采用直井或者多靶点定向井开发,对于侧向切叠心滩,采用水平井开发;③自然建产的筛选标准为自然伽马曲线光滑箱形,无隔夹层,声波时差大于260μs/m,孔隙度大于15%,渗透率大于1 mD,初期日产气量大于1.0×10^(4)m^(3),累积产气量大于0.21×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东胜 什股壕 构造含水 水分异 自然建产
下载PDF
东胜气田什股壕气区岩性—构造气藏高产配置模式及开发对策
3
作者 郭辉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年第5期15-21,共7页
东胜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什股壕气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2+3段气藏为岩性—构造气藏,开发过程中气井产能差异大,且大部分气井产液量大,影响了气田的开发效果。为了明确岩性—构造气藏气井高产配置模式以及合理开发对策,以什股壕气... 东胜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什股壕气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2+3段气藏为岩性—构造气藏,开发过程中气井产能差异大,且大部分气井产液量大,影响了气田的开发效果。为了明确岩性—构造气藏气井高产配置模式以及合理开发对策,以什股壕气区58口单井局部构造形态、储层砂体展布特征、构造与砂体配置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气藏配置模式气井的地质特征及生产特征,指出了两种气井高产配置模式。在“微幅构造解释、窄河道预测、气水定量刻画”气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两种高产气藏配置模式的开发对策,实现了岩性—构造气藏储量的有效动用。研究结果表明:(1)“背斜(构造圈闭)成藏、鼻隆(构造圈闭+岩性遮挡)成藏”是气井高产的两种气藏配置模式;(2)“微幅构造精细描述、窄河道精细预测、气水分布定量刻画”是气藏开发的基石,结合有利的气藏配置模式是岩性—构造气藏效益开发的关键。结论认为,什股壕气区的开发实践及研究成果,对于同类型气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东胜 构造 高产配置模式 构造精细解释 窄河道预测
下载PDF
岩性构造气藏气水分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冰涛 温灵祥 +4 位作者 仓辉 郝巍 魏尚武 高建军 韩继凡 《吐哈油气》 2008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在油气开发的过程中,人们对气藏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气藏开发成功和好坏的决定因素。通过对米登气藏开发调整实例的分析,阐述了岩性构造气藏气水分布的几种类型及成因,提出了此类开发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同类气藏的开发甚至勘探提供了宝贵... 在油气开发的过程中,人们对气藏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气藏开发成功和好坏的决定因素。通过对米登气藏开发调整实例的分析,阐述了岩性构造气藏气水分布的几种类型及成因,提出了此类开发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同类气藏的开发甚至勘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米登 水关系
下载PDF
七里北构造长兴组岩性生物礁气藏勘探又获新突破
5
作者 相秀芳(摘)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1,共1页
七里北2井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2005年部署的一口飞仙关组气藏评价井。该井于2005年开钻,完钻井深5662m。该井于2006年5月2日对井段5390-5454m进行射孔测试,用12mm孔板,油压:24.10MPa,上压:2.51MPa,下压:0,上温:33℃... 七里北2井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2005年部署的一口飞仙关组气藏评价井。该井于2005年开钻,完钻井深5662m。该井于2006年5月2日对井段5390-5454m进行射孔测试,用12mm孔板,油压:24.10MPa,上压:2.51MPa,下压:0,上温:33℃,稳定65min,测试获气5.55×10^4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 生物礁 长兴组 西南油田分公司 构造 飞仙关组 中国石油 评价井 测试
下载PDF
基于构造-岩性控制的致密储层评价标准构建
6
作者 赵建 吴见萌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119-120,共2页
新场须四各亚段沉积微相差异较大,致使各亚段储层岩性、储集类型和电性特征不同。综合分析认为,岩性影响、构造影响、孔隙结构影响是制约须四段储层解释符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基于构造-岩性建立了不同岩性储层气水评... 新场须四各亚段沉积微相差异较大,致使各亚段储层岩性、储集类型和电性特征不同。综合分析认为,岩性影响、构造影响、孔隙结构影响是制约须四段储层解释符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基于构造-岩性建立了不同岩性储层气水评价标准,并以测试层为样本,对不同岩性储层的T_2气水弛豫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粗中砂岩、细粉砂岩、钙屑砂岩、灰质砾岩储层的核磁共振测井T_2气水弛豫标准,该方法技术适用性强,大幅度提高了新场须四致密储层的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场须四 构造- 评价标准 核磁共振 水弛豫 致密储层
下载PDF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实践新认识 被引量:57
7
作者 谢刚平 叶素娟 田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53,共10页
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正向构造带主体油气已经基本探明,勘探难度日益增大,凹陷、斜坡等负向构造带成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重要领域。为此,通过对该区烃源、沉积、储层特征的系统研究,重新认识了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 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正向构造带主体油气已经基本探明,勘探难度日益增大,凹陷、斜坡等负向构造带成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重要领域。为此,通过对该区烃源、沉积、储层特征的系统研究,重新认识了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侏罗统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及其生烃潜力。结果表明:①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与下侏罗统暗色含煤泥页岩烃源条件极佳,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②侏罗系具有多个物源方向,具备形成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的地质条件,具有"满盆富砂"的特点;③碎屑岩储层砂岩致密化程度虽较高,但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均发育相对优质储层;④深层和中浅层普遍发生超压,源储压差是天然气运移、聚集的关键动力条件;⑤致密砂岩气藏存在网状和面状两种供烃方式;⑥中浅层气藏具有"源、相、位"三元控藏的特点。结论认为:川西坳陷负向构造带不仅砂体发育,而且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负向构造 致密砂 运聚模式 模式 地层 生储盖组合 天然资源量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及气藏分布 被引量:12
8
作者 门广田 雷茂盛 +3 位作者 朱映康 刘家军 谢豪 李笑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5,共4页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是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钻井揭示结果,并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探讨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多期次火山岩分布规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气藏富集的控制因素,预测了气藏分布.研究...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是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钻井揭示结果,并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探讨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多期次火山岩分布规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气藏富集的控制因素,预测了气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火山岩可划分为两段六期,火山口区沿断裂带展布,酸性火山岩与中基性火山岩在火山口区展布规模差异大;火山岩储层受岩性、岩相控制,酸性火山岩优于中基性火山岩,平面上火山口区最优,远火山口区最差;纵向上受期次控制,各期次上部发育优质储层;酸性火山岩火山口区、近火山口区气藏主要受构造控制,为岩性—构造气藏,远火山口区发育致密岩性气藏,中基性火山岩气藏整体为致密岩性气藏.研究成果为深层天然气勘探指明了方向,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火山喷发期次 主控因素 构造 致密
下载PDF
米仓山前缘隐伏构造带构造演化与长兴—飞仙关组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庆峰 陈祖庆 +2 位作者 赵永庆 张文军 罗文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29,共6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米仓山前缘隐伏构造带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构造变形强烈,油气成藏过程复杂,该区的勘探程度一直较低。为此,从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入手,分别探讨了峨眉地裂运动、米仓山形成演化与该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 四川盆地东北部米仓山前缘隐伏构造带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构造变形强烈,油气成藏过程复杂,该区的勘探程度一直较低。为此,从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入手,分别探讨了峨眉地裂运动、米仓山形成演化与该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油气成藏的关系。分析认为,峨眉地裂运动控制了开江—梁平陆棚的形成,陆棚的形成演化为长兴—飞仙关组油气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储集空间。运用低温年代学证据,确定米仓山大规模隆升发生在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燕山晚期米仓山开始强烈隆升,基底断裂发生拆离,地层褶皱挠曲变形,且呈前展式向南递进形变;喜马拉雅期再次隆升向南挤压,应力进一步向南传递,低缓部位褶皱变形。进而研究了米仓山形成对其周缘油气成藏具有的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即古油藏成藏阶段(印支晚期—燕山期早期)、古气藏成藏阶段(燕山中期)和油气藏改造调整阶段(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最后,指出现今规模气藏主要分布在该区滑脱褶皱带内台缘礁滩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前缘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构造演化 低温年代学 构造-圈闭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36-11井区气藏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建奇 杨显贵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5,共4页
位于苏里格气田中部的苏36-11井区气藏,构造特征显示不具备形成构造气藏圈闭条件,属于砂体控制地层圈闭类型。气藏主要气层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的盒8上亚段1、2砂层组,盒8下亚段1、2砂层组,山西组的山1段1、2、3砂层组,共7个砂层组14... 位于苏里格气田中部的苏36-11井区气藏,构造特征显示不具备形成构造气藏圈闭条件,属于砂体控制地层圈闭类型。气藏主要气层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的盒8上亚段1、2砂层组,盒8下亚段1、2砂层组,山西组的山1段1、2、3砂层组,共7个砂层组14个砂体;气藏储层可精细描述为8种沉积微相:河底滞留沉积、心滩、河道充填、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决口河道、泛滥盆地、泛滥沼泽和废弃河道,其中河道砂体及心滩的大小和数量是影响天然气富集的重要因素。气藏类型定性为低孔、低渗、低产非均质岩性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构造特征 储集层特征 苏里格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安达次洼火山岩气藏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英梅 武云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5-594,共10页
徐家围子断陷是由徐西、徐中和徐东3条断裂控制的复式箕状断陷,安达次洼位于该断陷北部,火山岩岩性复杂,储层发育受控于多种因素。综合地震、地质、钻井、测井、岩心、测试及岩屑、气-水的物理化学资料,对该区营城组火山岩气藏的构造、... 徐家围子断陷是由徐西、徐中和徐东3条断裂控制的复式箕状断陷,安达次洼位于该断陷北部,火山岩岩性复杂,储层发育受控于多种因素。综合地震、地质、钻井、测井、岩心、测试及岩屑、气-水的物理化学资料,对该区营城组火山岩气藏的构造、储层和成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火山岩气藏的流体分布总体上遵循重力分异原则,以上气下水为主,说明构造位置对含气性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火山岩相带展布、各井的试气成果及测井资料表明:本区营城组气藏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区内预测火山岩地层连续分布,储层错叠分布,横向连通性差,含气范围覆盖全区,气藏主要受岩性和岩相控制,为构造—岩性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构造- 烃源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疏松砂岩浅层气含气饱和度解释方法研究——黑帝庙油藏为例
12
作者 王敬岩 《国外测井技术》 2020年第4期23-27,共5页
含气饱和度是储量计算中的重要参数。黑帝庙油藏属于层状岩性构造气藏,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高,电阻率相对偏低,而且没有进行密闭取心,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含气饱和度是储层测井评价的难题。通过分析黑帝庙油藏的特征,分别应用压汞和测井资... 含气饱和度是储量计算中的重要参数。黑帝庙油藏属于层状岩性构造气藏,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高,电阻率相对偏低,而且没有进行密闭取心,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含气饱和度是储层测井评价的难题。通过分析黑帝庙油藏的特征,分别应用压汞和测井资料,选用沃尔法、孔喉半径法、气柱高度法以及印度尼西亚方程,对储层含气饱和度进行解释,并应用研究区的试气资料采用统计的方法对不同方法解释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由于难以确定合理的喉道半径和没有考虑储层电性的影响使得孔喉半径法解释结果偏低,受气藏类型的影响和难以确定层状构造气藏的气水界面使得气柱高度法解释结果偏低,沃尔法与印度尼西亚方程解释结果相当,且与储层采气强度符合较好,以此确定了储层的原始含气饱和度,满足储量提交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度 层状构造 沃尔法 孔喉半径法 柱高度法 印度尼西亚方程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栋 张霁阳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5-9,共5页
前人研究认为柴达木西部英雄岭构造带受喜山运动及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作用影响,构造应力先后发生拉张-压扭多次转化,最终形成现今深浅不一、样式各异的复杂构造,进而影响油气成藏。然而,前人在"岩性-构造"结合研究构造、成藏... 前人研究认为柴达木西部英雄岭构造带受喜山运动及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作用影响,构造应力先后发生拉张-压扭多次转化,最终形成现今深浅不一、样式各异的复杂构造,进而影响油气成藏。然而,前人在"岩性-构造"结合研究构造、成藏方面较为薄弱。研究认为在E_3~2时期,塑性盐层快速沉积,在强挤压应力作用下,纵向发育的盐层对随后的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而形成现今复杂的构造样式及成藏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英雄岭构造 构造特征 -构造
下载PDF
四川新都地区构造演化及蓬莱镇组砂层分布、气藏类型研究
14
作者 周鹏 刘树根 +2 位作者 梁恩宇 周志军 李书舜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2年第1期29-33,共5页
新都地区蓬莱镇组中的向斜构造及南东翼上的北西鼻凸形成于距今96Ma的燕山晚幕运动,天回镇逆断层东侧存在一是近南北向(略偏北西)的带状分布的富砂岩带和高砂/地比带,显示出了河道砂体外形特征,产井分布与该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利用新... 新都地区蓬莱镇组中的向斜构造及南东翼上的北西鼻凸形成于距今96Ma的燕山晚幕运动,天回镇逆断层东侧存在一是近南北向(略偏北西)的带状分布的富砂岩带和高砂/地比带,显示出了河道砂体外形特征,产井分布与该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利用新都地区十多口井资料,结合该区构造演化和蓬莱镇组砂层分布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表明,新都地区的蓬莱镇组气藏属复杂的岩性气藏,成藏时间为131Ma—96Ma之间。天回镇逆断层形成于喜山晚期,对蓬莱镇组气藏起着玻坏和散失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新都地区 构造演化 蓬莱镇组 砂层分布 类型 研究
下载PDF
陆相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分段超高压压裂技术及现场应用
15
作者 王勇军 《内江科技》 2016年第4期41-42,65,共3页
致密砂岩气藏属于非常规资源,其主要的增产措施是以水平井加上大型分段压裂为主。元陆H-1井是部署在元坝九龙山南鼻状构造带五龙构造-岩性圈闭的一口水平探井,完钻斜深5795.00m,垂深4550.29 m。本文分析了陆相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改造的技... 致密砂岩气藏属于非常规资源,其主要的增产措施是以水平井加上大型分段压裂为主。元陆H-1井是部署在元坝九龙山南鼻状构造带五龙构造-岩性圈闭的一口水平探井,完钻斜深5795.00m,垂深4550.29 m。本文分析了陆相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改造的技术难点,优选出一套适用于本井储层改造的技术方案,介绍了测试工艺和改造效果。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压裂达到了"一天两段压裂"的目的,刷新了国内致密砂岩水平井分段压裂泵压最高、超高压压裂排量最高、超高压不停泵投球等多项施工新记录,使元坝致密砂岩储层获得商业气流突破。元陆H-1井为以后国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积累了技术及现场施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 水平井 压裂技术 元坝 鼻状构造 圈闭 压裂泵 压裂改造 压裂液体系 储层改造
下载PDF
蜀南观音场地区须家河组砂岩致密化与成藏匹配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翔 田景春 +5 位作者 杜本强 夏吉文 古娜 林小兵 邓飞涌 梁宇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蜀南观音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对储层成岩作用的描述及致密化原因分析认为:沉积时水动力强弱决定了砂体储集性能的好坏,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是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成岩期石英次生加大是砂岩... 蜀南观音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对储层成岩作用的描述及致密化原因分析认为:沉积时水动力强弱决定了砂体储集性能的好坏,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是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成岩期石英次生加大是砂岩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砂岩中石英次生加大边包裹体温度分布在82.5~125.1℃,推算致密化深度介于1725~2864 m,发生在燕山构造活动期间。根据研究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成藏运聚期次分析,认为:初次成藏期,砂岩储层未致密,天然气可以横向长距离运移;成藏高峰期前,砂岩储层已经致密,天然气不能横向长距离运移,以河道不整合面和高压开启的微裂缝作为运移通道;喜山期定型为现今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气藏受岩性、构造共同控制,非均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 构造-复合 致密砂 须家河组 观音场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气水层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郑建东 杨学峰 +2 位作者 朱建华 卢艳 王春燕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16-518,531,共4页
徐深气田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多变、储层流体多样、气水关系也较为复杂,在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根据天然气对三孔隙度测井曲线的影响,并结合录井、试油等资料,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提出了三孔隙度组合、交... 徐深气田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多变、储层流体多样、气水关系也较为复杂,在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根据天然气对三孔隙度测井曲线的影响,并结合录井、试油等资料,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提出了三孔隙度组合、交会图和测井新技术判别等3种识别方法,给出了深侧向视电阻率-密度交会图和深侧向视电阻率-录井气测比值交会图及其对气层评价标准;测井新技术使用了密度-核磁共振孔隙度交会法和声波纵-横波速度比较法,用综合手段判断火山岩储层的流体性质。经过20多口探井、评价井的处理解释和应用,较好地解决了火山岩储层气水层识别难题,提高了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的气层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火山储层 水层识别 构造 徐深
下载PDF
川中广安须家河气藏气、水分布 被引量:7
18
作者 樊茹 邵辉 +6 位作者 贾爱林 何东博 张学磊 邓胜徽 位云生 季丽丹 陈涛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2-739,共8页
川中广安须家河气藏为孔隙-岩性型致密气藏。根据78口试采井数据分析,认为储层的孔喉构成了成藏过程中主要的疏导体系,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控制气、水的运聚和分布;构造在气藏后期改造中影响天然气的聚集,较低的构造幅度致使气、水分异差... 川中广安须家河气藏为孔隙-岩性型致密气藏。根据78口试采井数据分析,认为储层的孔喉构成了成藏过程中主要的疏导体系,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控制气、水的运聚和分布;构造在气藏后期改造中影响天然气的聚集,较低的构造幅度致使气、水分异差,气井普遍产水。气藏内可划分出富气区、次富气区及气、水同产区3类气水分布区,相应地提出高渗透带、单砂体及微构造控制的3种气、水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异 过程 孔隙-型致密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中部
下载PDF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雅利 顾琳 +2 位作者 方旭庆 林会喜 赵密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具有特殊的油气成藏特征,且油气资源丰富。文章剖析了该地区的成藏基本条 件、油藏发育类型以及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该类地区主要发育与岩性相关的断层-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油 气成藏主要受断裂活动和油气...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具有特殊的油气成藏特征,且油气资源丰富。文章剖析了该地区的成藏基本条 件、油藏发育类型以及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该类地区主要发育与岩性相关的断层-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油 气成藏主要受断裂活动和油气疏导体系的控制。油气以网毯式运聚成藏,油气从毯式仓储层运移进入网式储集层 后,主要在构造脊内运移,遇到合适的圈闭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第三系 东部地区 孤南洼陷 规律研究 构造- 特征 资源丰富 基本条件 控制因素 发育类型 断裂活动 聚集成 导体系 储集层 构造 运移 断层 运聚 储层 圈闭
下载PDF
什股壕地区上古生界气藏类型再认识及其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常兴浩 宋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31,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什股壕地区地质条件特殊,气藏类型及分布情况一直未明确,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在分析该区油气成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测井、钻井、地震、试气等资料,分层系、分区域对典型气藏进行了解剖,...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什股壕地区地质条件特殊,气藏类型及分布情况一直未明确,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在分析该区油气成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测井、钻井、地震、试气等资料,分层系、分区域对典型气藏进行了解剖,重新认识了该区上古生界气藏类型。结果认为:①该区构造区划可细分为斜坡带与隆起带,构造面貌差异性影响着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2+3段的气藏类型;②平面上,锦33井处是盒2+3段气藏类型的分界线,该井以东隆起带主要发育构造背景控制下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该井以西斜坡带发育的岩性气藏含气面积广、储量规模大,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和方向;③纵向上,受构造复杂及天然气侧向运聚成藏的影响,不同层位的气藏类型差异性明显,由下往上构造因素的控制作用减弱,下部下二叠统山西组1段、下石盒子组1段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气藏,上部盒2+3段则以岩性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什股壕地区 晚古生代 类型 构造区划 解剖 勘探方向 -构造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