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东段0.83Ma以来的构造-气候事件 被引量:23
1
作者 邬光剑 潘保田 +2 位作者 李吉均 管清玉 刘志刚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2期202-208,共7页
根据祁连山北麓季风西北边缘区的河流阶地系列和风成黄土的研究,重建了该区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隆升和气候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中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数次隆升事件与本研究区及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有一定的耦合性,发生于0.83和0.14Ma的构... 根据祁连山北麓季风西北边缘区的河流阶地系列和风成黄土的研究,重建了该区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隆升和气候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中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数次隆升事件与本研究区及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有一定的耦合性,发生于0.83和0.14Ma的构造事件,可以分别与0.64 Ma时沙漠的显著扩张及沙漠周期性进退的开始、末次冰期以来中国西北的极端干旱相对应.这些构造-气候耦合事件可能暗示了构造隆升对气候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气候变化 黄土 沙漠 祁连山 构造-气候耦合事件
原文传递
中国晚新生代构造-沉积-古气候事件的地质记录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健民 闫纪元 +1 位作者 程瑜 刘晓波 《地质与资源》 CAS 2022年第3期303-330,共28页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正在转向大面积覆盖区为主的平原、盆地、草原、荒漠等地区,向深部三维调查拓展.第四纪松散沉积层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的核心是揭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圈层相互关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正在转向大面积覆盖区为主的平原、盆地、草原、荒漠等地区,向深部三维调查拓展.第四纪松散沉积层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的核心是揭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圈层相互关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然而,覆盖区进行地质填图一个很大的难处是第四纪松散沉积层的侧向延伸往往很不稳定,要特别重视重要构造-沉积-古气候和古环境事件,如重要的不整合面、侵蚀面、火山岩层、湖相沉积,重要的海侵层、古气候沉积(如黄土、红土、黑土),古文化层等.它们可以作为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侧向对比的重要标志,并且往往具有等时性.东亚大陆构造演化及现代地貌特征主要受两大地球动力系统所控制,西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高原快速隆升并向北东方向扩展,东部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消减并在东亚大陆东缘形成复杂的沟-弧-盆系统.两大构造系统作用奠定了晚新生代以来中国地质演化背景,导致地球深部过程和地表环境发生重大变革.总体表现为青藏高原隆升、东部岩石圈伸展减薄,最终塑造了现今的宏观地貌形态和水系格局.本文针对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层的这些特点,对中国晚新生代以来重要构造-沉积-古气候事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晚新生代这些重要事件的地质记录,特别是重要的沉积层、侵蚀面、不整合面、海侵层等,以便在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时对第四纪松散沉积层进行区域性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调查 覆盖区地质填图 晚新生代 构造-沉积-气候事件 水系演变 海侵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第三纪构造—气候事件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8
3
作者 顾延生 李长安 +1 位作者 郭广猛 黄长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共4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接部位 ,为环境变化敏感带。通过系统的沉积环境、构造运动与古气候演化的较高分辨率研究 ,划分了第三纪以来的构造—气候作用下的 17个沉积层序和古气候演化的七大阶段 ,将研究区的地质事件... 青藏高原东北缘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接部位 ,为环境变化敏感带。通过系统的沉积环境、构造运动与古气候演化的较高分辨率研究 ,划分了第三纪以来的构造—气候作用下的 17个沉积层序和古气候演化的七大阶段 ,将研究区的地质事件与同期的柴达木盆地干旱植物、珠江口和渤海湾海平面、大西洋深海氧同位素演化阶段对比研究表明 ,区域重大地质事件具有可比性 ,同时具有很好的第三纪时期全球变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纪 环境变迁 构造-气候事件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