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析字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1
作者 童志国 《学语文》 2016年第5期85-87,共3页
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重言轻文”和“重文轻言”两种思路,这种“言”“文”脱节的非常态教学贻害无穷.文言文教学应当以“文言”为抓手,通过析字法的具体运用,即追溯字源、解说字义以及分析字用,在破解文言字词难题的前提下,指导学生... 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重言轻文”和“重文轻言”两种思路,这种“言”“文”脱节的非常态教学贻害无穷.文言文教学应当以“文言”为抓手,通过析字法的具体运用,即追溯字源、解说字义以及分析字用,在破解文言字词难题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披文入情,析文入理,以期达到改变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析字法
下载PDF
析字法在古代笑话中的妙用
2
作者 史香远 《老人世界》 2006年第10期36-36,共1页
析字法,即析字修辞。字有形、音、义,把所用的字析为形、音、义.看别的字有一面与它相合或相近,随即借来代替或即推衍开去.就是析字修辞:析字修辞又分作化形、谐音和衍义三类。我国古代笑话中常用这种修辞,以使语言谐谑多趣,不... 析字法,即析字修辞。字有形、音、义,把所用的字析为形、音、义.看别的字有一面与它相合或相近,随即借来代替或即推衍开去.就是析字修辞:析字修辞又分作化形、谐音和衍义三类。我国古代笑话中常用这种修辞,以使语言谐谑多趣,不仅装潢了趣味的浓度,更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感,令人玩味不绝。下面,仅从《笑林广记》中择几例并作些粗浅的读析,与大家共享其中的愉悦并吸收其中的语文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字法 笑话 古代 妙用 《笑林广记》 修辞 幽默感 语言
原文传递
析字法的妙用与识字教学
3
作者 孔祥荣 《石油教育》 1996年第4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析字法 教学 合体 拆分 间架结构 输入 单体 《三国演义》
原文传递
有趣的析字法
4
作者 佚名 《芝麻开门(益智阅读)》 2012年第1期12-13,共2页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说董卓作恶多端,人人痛恨。于是,有民谣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有趣的析字法
原文传递
析字——修辞格源流之一
5
作者 周殿龙 《长春大学学报》 1996年第3X期12-16,19,共6页
四、不同流派对析字辞格的分类 一、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认为析字可分三类:(一)化形;(二)谐音;(三)衍义。 (一)化形析字。变化字形的析字可分作三式:(甲)是离合字形的,可以称为离合;(乙)是增损字形的,可以称为增损;(丙)是单单假借字形... 四、不同流派对析字辞格的分类 一、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认为析字可分三类:(一)化形;(二)谐音;(三)衍义。 (一)化形析字。变化字形的析字可分作三式:(甲)是离合字形的,可以称为离合;(乙)是增损字形的,可以称为增损;(丙)是单单假借字形的,可以称为借形。三式之中,以离合一式为最常见。 (甲)离合 ①冯玉祥常说,“我去画我的丘八画,去作我的丘八诗。”(薛笃弼来信) 这种离合字形的措辞,都是把一个字的字形拆开来用,如“兵”字拆开是“丘”“八”两个字,所以就借“丘八”两个字来代一个“兵”字。旧诗中的离合体。还有酒令、童谣之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格 析字法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红楼梦》 《左传》 源流 种类划分 假借 谐音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的析字辞格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学淦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1期11-11,共1页
析字,是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它是对文字形体加以离合、增损或只假借字形的一种修辞手法,以离合最为常见。被誉为“第一才子书”的《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析字辞格的用例,很值得学习玩味。
关键词 析字法 《三国演义》 假借 汉献帝 形体 才子书 曹操 杨修 童谣 增损
下载PDF
试论诗歌的析数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世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65-68,共4页
修辞学里的“析字”格在诗歌中常有运用。《红楼梦》第五回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是“凰”(凤)字的拆析,隐指王熙凤。周春《阅红楼梦随笔》;“诗中‘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盖... 修辞学里的“析字”格在诗歌中常有运用。《红楼梦》第五回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是“凰”(凤)字的拆析,隐指王熙凤。周春《阅红楼梦随笔》;“诗中‘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盖‘二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 修辞手 修辞效果 析字法 表情达意 红楼梦 诗歌作品 诗经 王熙凤
下载PDF
论汉字探源与宇素分析
8
作者 王小方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论汉字探源与宇素分析王小方自从安子介关于汉字结构的理论与析字法问世后,海内外反响较大。由于这一理论和方法对母语是印欧语系的外国人学汉语确实有很大帮助,有的学者认为它解脱了“汉字难”的说法,突破了《说文解字》的中国传统... 论汉字探源与宇素分析王小方自从安子介关于汉字结构的理论与析字法问世后,海内外反响较大。由于这一理论和方法对母语是印欧语系的外国人学汉语确实有很大帮助,有的学者认为它解脱了“汉字难”的说法,突破了《说文解字》的中国传统模式,昭雪了“汉字落后”的“冤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析字法 《说文解 安子介 “六书” 《说文》
下载PDF
析字趣谈
9
作者 张国瑞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8年第2期33-34,共2页
明朝英武殿大学士杨溥,幼年虽然家贫,但聪明过人。一次县官捉他父亲去服劳役,杨溥因念父亲年老体弱,一再要求县官释放他父亲。县官看他是个小孩,就刁难他说:"我出个对子,你要能对上,我就释放你父亲。"他出上联曰:"四口同... 明朝英武殿大学士杨溥,幼年虽然家贫,但聪明过人。一次县官捉他父亲去服劳役,杨溥因念父亲年老体弱,一再要求县官释放他父亲。县官看他是个小孩,就刁难他说:"我出个对子,你要能对上,我就释放你父亲。"他出上联曰:"四口同圖,内口皆从外口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字法 大刀头
下载PDF
汉字的魅力与《诗章》的精神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贵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6-41,共6页
艾兹拉·庞德的《诗章》是英语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这部现代史诗中有许多汉字 ,尤其是在后半部分 ,具有深刻思想含义和汉字造型艺术特征的汉字在有的章节中竟占一半以上的篇幅 ,这在任何外国文学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庞德运... 艾兹拉·庞德的《诗章》是英语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这部现代史诗中有许多汉字 ,尤其是在后半部分 ,具有深刻思想含义和汉字造型艺术特征的汉字在有的章节中竟占一半以上的篇幅 ,这在任何外国文学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庞德运用这些汉字意在用中国文字来加强向西方宣传儒家思想 ,并试图用他所崇敬的儒家思想来匡正已经败坏了的西方道德观念 ,调整其混乱的社会秩序 ;同时出于对象形汉字的喜爱 ,他经常用析字法将一些汉字作意象性的意义解析 ,从而使汉字在诗歌中表现出独有的艺术感染力。本文旨在用细腻的笔法阐述《诗章》中的汉字所蕴涵的哲理意味 ,以及汉字以其特殊的造型艺术在《诗章》中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进而阐明《诗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章》 儒家思想 析字法
下载PDF
操纵汉字·革新英语——庞德《论语》译本解读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辉 《外语与翻译》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庞德英译《论语》极具个人特色,因其“错误”之多向为汉学界所鄙弃。本文追溯庞译儒经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庞氏“析字法”和译文语言特色加以解读分析,指出庞译并非纯粹半瓶醋式的误读,更有译者操纵汉字、凸显儒学义理、实践现代主义... 庞德英译《论语》极具个人特色,因其“错误”之多向为汉学界所鄙弃。本文追溯庞译儒经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庞氏“析字法”和译文语言特色加以解读分析,指出庞译并非纯粹半瓶醋式的误读,更有译者操纵汉字、凸显儒学义理、实践现代主义诗学和革新英文之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论语》 析字法 操纵 现代主义诗学 革新
下载PDF
汉字:汉语修辞的特殊材料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松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2期7-9,共3页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索绪尔的这一著名论断深刻地说明,文字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语言,把语言这种听觉符号转换为视觉符号,从而突破语育“不能传于异时,留于异地”的局限,使语言既能...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索绪尔的这一著名论断深刻地说明,文字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语言,把语言这种听觉符号转换为视觉符号,从而突破语育“不能传于异时,留于异地”的局限,使语言既能在空间上流布,也能在时间上承传。汉字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它的作用并非仅仅局限在记录语言符号系统或把有声语言转换为书面形式的工具之内,它还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作为语言运用艺术的修辞就充分利用了汉字形体的特点。陈望道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因此在修辞学上就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情形,就是有了通常所谓字面好看不好看的问题。字面的好看不好看,不关于文字做语言记号的任务,乃在文字的本身,文字的形。……至于中国,以至参用中国文字的日本国,字形既已繁多而又多少带有图形的性质,文章上就不免很有些人在字音所致的‘听觉效果’而外,并注意字形所致的‘视觉效果’,而有所谓‘字面’问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体 汉语修辞 析字法 特殊材料 语言记号 拼音文 倒写 合体 组合特性 中国文
下载PDF
汉字的多方面文化功能
13
作者 李义琳 彭志雄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5-18,共4页
汉字不仅是汉语的书写符号,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它除了书写记录汉语外,还蕴含着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在汉字研究中,发掘探讨它的文化功能也应是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文化功能 文化内涵 艺术 袁世凯 毛泽东 蒋介石 书写符号 析字法
下载PDF
析字构词─—隐语构词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宇明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2,共6页
析字构词─—隐语构词法研究李宇明隐语是指特定社团所使用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秘密语。亦即过去人们所称之的“黑话”、“行话”、“市语”、“春点”、“切口”等。从形态上看,隐语可分为三种:A“词语型隐语”;B“反切型隐语”;... 析字构词─—隐语构词法研究李宇明隐语是指特定社团所使用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秘密语。亦即过去人们所称之的“黑话”、“行话”、“市语”、“春点”、“切口”等。从形态上看,隐语可分为三种:A“词语型隐语”;B“反切型隐语”;以歌诀型隐语”。词语型隐语是指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语行话 隐语 通语 析字法 犯罪隐语 秘密语 社会语言学 偏旁 菇民 “三”
原文传递
汉语年龄表述用语的文化底蕴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聚元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6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汉语 礼仪 习俗 文化底蕴 年龄表述用语 冠礼 发式 析字法 计数 干支纪年
下载PDF
释姓语初探
16
作者 董天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92-95,共4页
释姓语,顾名思义,就是解释姓氏的词语,比如“三横王”、“木子李”、“柳树的柳”、“关公的关”、“四通八达的达”等等。 释姓语是惯用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它虽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人们经常可以听到、看到。
关键词 姓氏 析字法 草头 包公 词语 方言区 偏旁部首
下载PDF
酒的别名和辞格
17
作者 蓝延生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4年第6期6-6,共1页
酿酒,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近年来出土的文物看,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野果酿酒,五千年前就学会了用粮食制酒的方法。生活上,我国人民与酒早就结下不解之缘,他们不但喝酒,而且写酒,为酒留下许多风趣、幽默、含蓄的别名。 现实生... 酿酒,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近年来出土的文物看,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野果酿酒,五千年前就学会了用粮食制酒的方法。生活上,我国人民与酒早就结下不解之缘,他们不但喝酒,而且写酒,为酒留下许多风趣、幽默、含蓄的别名。 现实生活中,对酒采用借代指称的甚多:以产地代之的,有绍兴、茅台、洪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 酿造者 制酒 代指 野果 石器时代 析字法 绍兴 琼胶 甜醇
下载PDF
重庆人对朱元璋
18
《财会月刊》 1994年第2期39-39,共1页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有一次微服出访。在路上,他见到一个书生,便主动上前攀谈。他问这书生是哪个地方的人。书生告诉他说是“四川重庆人氏”。朱元璋先“噢”了一声,出一上联道: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说完,让书生对下联。
关键词 朱元璋 重庆人 书生 构思奇巧 析字法 重水 明太祖 “大” 四川 明君
下载PDF
独体与合体
19
作者 赵宗鸿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5-36,共2页
独体与合体赵宗鸿汉字结构有两种分析法。即书写结构分析法(或称字根分析法)和造字结构分析法(或称字源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及其作用都是不同的,其结果也不尽一致。书写结构分析法,从楷书形体出发,着眼于汉字... 独体与合体赵宗鸿汉字结构有两种分析法。即书写结构分析法(或称字根分析法)和造字结构分析法(或称字源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及其作用都是不同的,其结果也不尽一致。书写结构分析法,从楷书形体出发,着眼于汉字笔画的组合方式和部件的间架部位,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 结构说 独体 合体 形声 析字法 结构 “解”
下载PDF
析字联:柳剥皮挂灯谜自取其辱
20
《中国纪检监察》 2017年第11期58-58,共1页
对联创作中有一种析字法,将某些汉字的形体拆分或合并,借以巧妙地表达作者意图。好的析字联,语言曲折有致,耐人咀嚼,如同谜语一般,富于趣味性。清朝同治年间,四川有个县官姓柳名儒卿,为官不正,惯于搜刮民脂,大伙儿背地里都叫... 对联创作中有一种析字法,将某些汉字的形体拆分或合并,借以巧妙地表达作者意图。好的析字联,语言曲折有致,耐人咀嚼,如同谜语一般,富于趣味性。清朝同治年间,四川有个县官姓柳名儒卿,为官不正,惯于搜刮民脂,大伙儿背地里都叫他柳剥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谜 对联创作 作者意图 同治年间 析字法 趣味性 谜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