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志彤的庞德“析字法”研究及其意义 |
张子睿
|
《国际汉学》
CSSCI
|
2024 |
0 |
|
2
|
如何运用字理析词法引导学生析词品句 |
马新伟
|
《当代教育》
|
2024 |
0 |
|
3
|
字理析词法的应用与实践 |
芦立强
|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
2024 |
0 |
|
4
|
从《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看“化形析字”的翻译策略 |
郭艳红
谭兴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5
|
析字谜法及其类型 |
周春林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5
|
|
6
|
论宋代格物致知与成无己的“析字解经” |
赵东丽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7
|
《说文解字》的析字方法和结构类型非“六书”说 |
李运富
|
《中国文字研究》
|
2011 |
5
|
|
8
|
从模糊美学的视域审视诗歌“析字”辞格的翻译——兼评《红楼梦·金陵判词》修辞翻译的得失 |
温玉斌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4
|
|
9
|
自主—依存框架下析字的生成机制研究 |
郭艳红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0
|
翻译塑造文化身份的“剩余”途径——以庞德翻译中国古诗的析字拆词和意象并置法为例 |
刘佳全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5 |
1
|
|
11
|
论析字解词的“三重境界” |
邵宏锋
|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
2007 |
1
|
|
12
|
试论Anagram与析字的审美价值、语义内涵与文化民俗意义 |
李鑫华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3
|
|
13
|
析字——修辞格源流之一 |
周殿龙
|
《长春大学学报》
|
1996 |
3
|
|
14
|
谐音词语及其与谐音双关、谐音析字的关系 |
何玉兰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5
|
析字——修辞格源流之一(接总第20期) |
周殿龙
|
《长春大学学报》
|
1997 |
1
|
|
16
|
析字修辞的民俗文化阐释 |
谭汝为
|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
2002 |
0 |
|
17
|
政治修辞与析字文本建构 |
吴礼权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8
|
浅谈析字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
童志国
|
《学语文》
|
2016 |
0 |
|
19
|
说析字 |
张雪涛
|
《宿州学院学报》
|
2007 |
0 |
|
20
|
谐音析字补议 |
傅定淼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