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MMIT枕颈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严盈奇 龚遂良 +2 位作者 张炳祥 戴加平 童春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1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SUMMIT枕颈固定系统经颈椎弓根内固定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不同原因引起上颈段不稳(新鲜骨折5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2例),采用经颈椎弓根内固定SUMMIT枕颈固定系统进行枕颈融合术。结果本组均获得骨性融合,... 目的探讨SUMMIT枕颈固定系统经颈椎弓根内固定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不同原因引起上颈段不稳(新鲜骨折5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2例),采用经颈椎弓根内固定SUMMIT枕颈固定系统进行枕颈融合术。结果本组均获得骨性融合,2例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神经功能获得改善,未出现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经颈椎弓根内固定SUMMIT枕颈固定系统固定可靠;注意术中精确定位,仔细操作,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IT枕颈固定系统 融合 固定
下载PDF
后路CCD系统行枕颈固定治疗颅颈交界区疾病
2
作者 张珏 王勇 +2 位作者 Bernard VALLEE 费智敏 钟春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CCD系统在颅颈交界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后路CCD固定的病例资料,平均随访21月。结果16例病例均手术成功,无围手术期与术后严重并发症,无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93.8%患者术后颈项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目的探讨后路CCD系统在颅颈交界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后路CCD固定的病例资料,平均随访21月。结果16例病例均手术成功,无围手术期与术后严重并发症,无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93.8%患者术后颈项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随访,骨融合率达100%。结论后路CCD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颅颈交界区疾病的枕颈固定治疗,手术安全易行,并发症少,骨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枕颈固定 交界区 经口咽
下载PDF
板-棒-多轴螺钉系统后路枕颈固定疗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立言 彭新生 +2 位作者 李佛保 万勇 廖威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5-487,共3页
[目的]报道板-棒-多轴螺钉系统后路枕颈固定的初步疗效,探讨与其它内固定比较的优势。[方法]14例接受颈枕Summ it板-棒-多轴螺钉系统固定治疗,男9例,女5例。齿突发育不良并C1、2脱位3例,椎管肿瘤4例,C1、2转移癌并病理骨折、类风湿性关... [目的]报道板-棒-多轴螺钉系统后路枕颈固定的初步疗效,探讨与其它内固定比较的优势。[方法]14例接受颈枕Summ it板-棒-多轴螺钉系统固定治疗,男9例,女5例。齿突发育不良并C1、2脱位3例,椎管肿瘤4例,C1、2转移癌并病理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并枕颈不稳与颅底凹陷症各2例,寰椎爆裂骨折并寰枢寰枕不稳1例。12例颈痛,13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表现,JOA评分平均12.4分。[结果]所有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植入相关并发症。所有颈痛缓解。13例获随访,平均14个月。1例颈枕未融合,枕骨螺钉拔出,其它固定满意并坚固融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JOA评分改善率为63.0%。[结论]板-棒-多轴螺钉系统后路枕颈固定安全可靠,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与目前常用的固定方法比较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固定 侧块 椎弓根 固定系统
下载PDF
后路枕颈固定复位减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毛紫龙 左威 +4 位作者 程超 张津安 张雷 王鹏 李维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529-532,共4页
目的 探讨后路枕颈固定复位减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1月采用单一后路枕颈固定复位减压术治疗的70例颅底凹陷的临床资料。记录病人报告的日本骨科学会(PRO-JOA)评分,用ΔPRO-JOA判断恢复程度,ΔPRO... 目的 探讨后路枕颈固定复位减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1月采用单一后路枕颈固定复位减压术治疗的70例颅底凹陷的临床资料。记录病人报告的日本骨科学会(PRO-JOA)评分,用ΔPRO-JOA判断恢复程度,ΔPRO-JOA=(术后PRO-JOA评分-术前PRO-JOA评分)/(17-术前PRO-JOA评分)×100%,其中≥60%为手术效果较好,<60%为手术效果一般。结果 70例中,A型颅底凹陷[有寰枢椎脱位,寰椎齿状突间距(ADI)≥3 mm]28例,B型颅底凹陷症(无寰枢椎脱位,ADI<3 mm)42例。70例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70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36.2±10.3)个月。A型末次随访,24例(85.71%)手术效果较好,4例手术效果一般。B型末次随访,33例(78.57%)手术效果较好,9例手术效果一般。结论 后路固定复位减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A型和B型都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症 后路枕颈固定复位减压术 疗效
下载PDF
枕颈固定并寰枢植骨融合技术治疗低龄儿童寰枢椎脱位:初步临床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华 夏虹 +5 位作者 马向阳 章凯 涂强 付索超 朱昌荣 尹庆水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0年第5期273-27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C_(0)-C_(2)枕颈固定并C_(1)-C_(2)后路植骨融合技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新方法,以降低低龄儿童寰枢椎手术的置钉风险。方法对2例低龄颅颈交界疾病伴寰枢椎脱位患儿施行后路寰枢椎复位和C_(0)-C_(2)枕颈内固定,骨蜡涂抹枕... 目的建立一种C_(0)-C_(2)枕颈固定并C_(1)-C_(2)后路植骨融合技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新方法,以降低低龄儿童寰枢椎手术的置钉风险。方法对2例低龄颅颈交界疾病伴寰枢椎脱位患儿施行后路寰枢椎复位和C_(0)-C_(2)枕颈内固定,骨蜡涂抹枕骨表面以降低枕颈融合几率,然后将自体髂骨移植在经处理的C_(1)-C_(2)后方植骨床上,并以明胶海绵将寰枢椎后方植骨材料与枕骨隔离。待寰枢椎后方骨融合完成后去除内固定,恢复枕颈运动功能。结果术程顺利,未出现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并发症。患儿分别获得18和16个月随访。术后CT复查发现,患儿分别在术后5、6个月形成寰枢椎植骨区域的骨性融合。分别于术后1年、10个月去除枕颈内固定装置,继续随访6个月以上,颈椎屈伸、旋转运动功能恢复满意,寰枢椎复位维持良好,未出现神经脊髓压迫症状。结论C_(0)-C_(2)枕颈固定并C_(1)-C_(2)后路植骨融合技术可为低龄儿童寰枢椎脱位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脱位 脊柱融合术 骨移植 枕颈固定 儿童
下载PDF
术中即时牵引与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治疗颅底凹陷症12例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于晓波 张可帅 刘冰楠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6期100-100,共1页
目的探讨术中即时牵引与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治疗颅底凹陷症12例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本实验选取了12例在2006年8月份到2011年11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颅底凹陷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后将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神经功能恢... 目的探讨术中即时牵引与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治疗颅底凹陷症12例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本实验选取了12例在2006年8月份到2011年11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颅底凹陷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后将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98.9±36.4)min,出血量为(365.7±59.1)mL。2例患者病情无改善,其中1例病情恶化,其他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改善率为83.33%。结论应用术中即时牵引与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方法来治疗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即简便又安全,建议在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即时牵引 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 颅底凹陷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使用枢椎椎弓根螺钉和枕颈固定板的枕颈融合术 被引量:50
7
作者 王超 尹绍猛 +2 位作者 阎明 周海涛 党耕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07-711,共5页
目的 观察一种借助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枕颈固定装置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的效果。方法 从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3月用自行设计的一套由椎弓根螺钉和枕颈固定板组成的枕颈固定器 ,治疗了 38例寰枢关节不稳定的患者 ,其中 2 4例有... 目的 观察一种借助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枕颈固定装置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的效果。方法 从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3月用自行设计的一套由椎弓根螺钉和枕颈固定板组成的枕颈固定器 ,治疗了 38例寰枢关节不稳定的患者 ,其中 2 4例有寰椎枕骨化。沿枢椎椎弓峡部的纵轴安置椎弓根螺钉 ,将枕颈固定板预弯后固定于枕骨 ,用螺母锁定固定板与椎弓根钉的过程中 ,利用固定板的曲度 ,使寰枢关节充分复位。植骨于枕骨与枢椎后弓间。结果  36例获得了随访 ,平均 18个月 ,均获得了骨性融合。没有神经、血管损伤和断钉、断板的病例。结论 使用枢椎椎弓根螺钉和枕颈固定板的枕颈固定器不仅有可靠的、短节段固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椎弓根螺钉 枕颈固定 融合术 寰枢关节不稳定
原文传递
后路枕颈融合术中联合应用后枕颈角和枕颈角调整枕颈固定角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广州 刘浩 +5 位作者 丁琛 杨毅 孟阳 段宇辰 陈华 洪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及枕颈角(occipital-C_2angle,O-C_2角)指导后路枕颈融合术中枕颈固定角度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6年1月联合应用POCA及O-C_2角指导后路枕颈融合...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及枕颈角(occipital-C_2angle,O-C_2角)指导后路枕颈融合术中枕颈固定角度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6年1月联合应用POCA及O-C_2角指导后路枕颈融合术中枕颈固定角度调整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5例;年龄20~63岁,平均44.4岁。诊断为颅底凹陷伴寰枢椎脱位20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3.2±2.0)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3±0.9)分。术中首先通过POCA指导钉棒系统预弯,使12例术前POCA为非正常值患者的POCA恢复到正常值范围;然后术中透视确认上述患者O-C_2角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中4例为非正常值,2例需要术中调整);调整后POCA及O-C_2角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JOA及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缓解程度;影像学观察评价植骨融合情况,术后POCA和O-C_2角及下颈椎曲度(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4个月。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再手术发生。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JOA评分分别为(2.9±0.8)分和(15.4±0.9)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15.870,P=0.000;t=6.587,P=0.000)。影像学检查示22例患者枕颈部骨性融合,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未见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枕颈部稳定性良好。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POCA和O-C_2角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下颈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枕颈融合术中联合应用POCA及O-C_2角选择合理的枕颈固定角度可确保更好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术 枕颈固定角度
原文传递
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在低龄儿童上颈椎手术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华 张东升 +3 位作者 郑勇强 廖穗祥 夏虹 尹庆水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6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研制可用于低龄儿童上颈椎手术的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设计1套符合儿童解剖学特点、低切迹多锚点的枕颈内固定装置,观察1例幼儿应用该枕颈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结果成功研制由蝶形枕骨板、椎弓根螺钉和3... 目的研制可用于低龄儿童上颈椎手术的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设计1套符合儿童解剖学特点、低切迹多锚点的枕颈内固定装置,观察1例幼儿应用该枕颈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结果成功研制由蝶形枕骨板、椎弓根螺钉和3.5 mm钛棒组成的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将该系统用于1例2岁寰枢椎脱位患儿,术后寰枢椎脱位复位满意,脊髓压迫解除,内固定在位良好,术后随访1年,随访期间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行走。结论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有效增强了枕骨固定强度,可用于低龄儿童上颈椎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脱位 枕颈固定 固定 骨板 骨螺丝 儿童
下载PDF
枕颈固定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宝成 蔡贤华 +5 位作者 黄卫兵 康辉 丁然 林冠林 王威 王正坤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6-808,共3页
枕颈不稳的原因很多,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畸形、创伤、肿瘤、感染或退变等,枕颈不稳可无临床症状,也可引起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瘫痪、甚至猝死,需行枕颈固定融合术[1].枕颈连接高度的活动性使枕颈固定具有一定的难度[2].本文按... 枕颈不稳的原因很多,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畸形、创伤、肿瘤、感染或退变等,枕颈不稳可无临床症状,也可引起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瘫痪、甚至猝死,需行枕颈固定融合术[1].枕颈连接高度的活动性使枕颈固定具有一定的难度[2].本文按不同枕颈固定术式的优缺点及生物力学稳定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固定 类风湿性关节炎 神经功能障碍 不稳 先天性畸形 力学稳定性 固定融合术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枕颈CD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侯铁胜 李明 +3 位作者 赵杰 傅强 鲁凯伍 贺石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枕颈CD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因先天性发育畸形、陈旧性骨折脱位及肿瘤所致的上颈椎不稳者在行枕颈融合术的同时应用枕颈CD内固定系统行枕颈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术... 目的:探讨枕颈CD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因先天性发育畸形、陈旧性骨折脱位及肿瘤所致的上颈椎不稳者在行枕颈融合术的同时应用枕颈CD内固定系统行枕颈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术后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改善者占91%(10/11),术后9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内固定棒、钉断裂及脱钩现象,1例术后3个月出现枕骨部螺钉松动。结论:在行枕颈融合时应用枕颈CD内固定可获得术后枕颈部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卧石膏床,植骨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内固定系统 融合术 椎不稳
下载PDF
枕颈融合固定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永林 倪斌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7期414-415,共2页
关键词 融合固定 治疗 椎不稳定
下载PDF
单纯后颅窝减压与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枕畸形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继飞 王金海 +1 位作者 李铁军 陈庆胜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670-671,共2页
目的观察单纯后颅窝减压与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枕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治疗组为行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寰枕畸形患者12例。对照组为行单纯后颅窝减压术患者15例。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 目的观察单纯后颅窝减压与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枕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治疗组为行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寰枕畸形患者12例。对照组为行单纯后颅窝减压术患者15例。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3例,复发后无效或加重11例,总有效率26.7%。结论寰枕畸形的治疗中,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单纯后颅窝减压术疗效好。手术减压和稳定性重建应该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减压术 疗效 植骨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枕颈钢板固定融合治疗齿突骨折伴脊髓损伤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述强 张功林 葛宝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与迟发性脊髓损伤关系及外科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对 7例齿突骨折伴迟发性脊髓损伤患者全部施行槽式钢板内固定及取髂骨植骨融合术。随访 6个月~ 48个月 ,平均 2 8个月。结果  7例枕颈植骨全部融合 ,功能评价 :...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与迟发性脊髓损伤关系及外科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对 7例齿突骨折伴迟发性脊髓损伤患者全部施行槽式钢板内固定及取髂骨植骨融合术。随访 6个月~ 48个月 ,平均 2 8个月。结果  7例枕颈植骨全部融合 ,功能评价 :优 6例 ,良 1例。结论 认为陈旧性齿突骨折 ,造成寰枢椎不稳 ,最终导致寰枢椎脱位及脊髓压迫 ,应积极选择牵引复位 ,后方减压 ,坚强内固定及枕颈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骨折 外科治疗 脊髓损伤 钢板固定融合 治疗
下载PDF
枕颈固定系统间接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万坤 顾龙殿 +3 位作者 李承 禹宝庆 吕涛 瞿卫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1期1163-116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枕颈固定系统间接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9—2015-05采用枕颈固定系统间接内固定治疗的8例不稳定寰椎骨折。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寰椎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前后颈... 目的探讨应用枕颈固定系统间接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9—2015-05采用枕颈固定系统间接内固定治疗的8例不稳定寰椎骨折。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寰椎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前后颈椎活动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本组术后即刻获得颈椎稳定,无脊髓、椎动脉损伤,未出现脑脊液漏。8例获得平均18.2(9~23)个月随访。术后复查CT显示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3(4~9)个月。内固定取出后复查颈椎动力位X线片,7例颈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无活动障碍及明显不稳定。1例存在枕颈交界部疼痛,并伴有颈椎旋转和屈伸轻度受限。结论采用枕颈固定系统间接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术后可获得颈椎即刻稳定,骨折愈合率高,内固定取出后颈部活动无障碍,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寰椎骨折 枕颈固定系统 间接固定 固定
原文传递
后路减压枕颈融合钉棒固定与植骨治疗颅底凹陷症研究
16
作者 顾伟红 董建平 +1 位作者 王超 王和平 《中外医疗》 2020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枕颈融合与植骨治疗颅底凹陷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颅底凹陷症患者48例,选择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6月,随机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普通组行后路减压枕颈融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钉棒...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枕颈融合与植骨治疗颅底凹陷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颅底凹陷症患者48例,选择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6月,随机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普通组行后路减压枕颈融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钉棒固定系统与植骨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JOA评分。结果普通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87.36±12.59)mL,手术时间为(3.04±0.23)h,X线暴露时间为(4.36±0.17)min;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98.17±12.08)mL,手术时间为(3.57±0.41)h,X线暴露时间为(4.72±0.29)min,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普通组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5,5.523,5.247,P<0.05)。治疗前,普通组患者的JOA评分为(8.31±1.57)分,研究组的JOA评分为(8.25±1.4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9,P>0.05)。治疗后,普通组患者的JOA评分为(12.33±1.29)分,研究组的JOA评分为(14.62±1.73)分,两组数据比较,研究组JO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9,P<0.05)。结论相比较后路减压枕颈融合治疗,增加植骨治疗虽会增加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延长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但能显著提高JOA评分,对患者的颈椎功能进行改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则体现了治疗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颅底凹陷症 植骨 钉棒固定融合
下载PDF
枕颈融合内固定术有关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17
作者 彭田红 潘刚明 +3 位作者 徐达传 杨运平 许本柯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为枕颈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测量 5 0块干燥完整的成人枕骨后下部 10cm× 5cm区域骨质厚度 ;② 3 0具头颈标本上测量横窦和窦汇的体表投影 ;③ 10具头颈标本分别做水平切面和矢状切面观测枕骨骨质构造。... 目的 :为枕颈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测量 5 0块干燥完整的成人枕骨后下部 10cm× 5cm区域骨质厚度 ;② 3 0具头颈标本上测量横窦和窦汇的体表投影 ;③ 10具头颈标本分别做水平切面和矢状切面观测枕骨骨质构造。结果 :①枕骨厚度分布不规则 ,枕外隆凸处最厚 ,为 14 .3±2 .6( 11~ 17)mm ,外侧小脑窝处最薄 ,为 2 .5± 0 .7( 1.2~ 7.6)mm ,骨质厚度大于 8mm的区域为经过枕外隆凸中点的水平线左右各 2cm ,及枕外隆凸下 2 .6cm处的近似三角形区域 ;②窦汇的体表投影与枕外隆凸一致 ,左侧横窦主要位于上项线稍下方 ,右侧横窦主要位于上项线水平 ,横窦和窦汇大致位于上述三角形区域的深面 ;③枕骨骨质主要为致密的皮质骨。结论 :枕骨厚度的分布特点及重要的静脉窦的体表投影结果 ,对枕颈融合器械内固定术部位的选择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内固定 寰枢椎不稳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后路枕颈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岩 董春科 +3 位作者 王好 韦竑宇 杨峰 谭明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86-91,共6页
背景:椎体成形术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脊柱椎体继发性转移瘤,然而鲜有涉及上颈椎区域转移瘤的研究报告。目的:观察后路枕颈部融合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8年... 背景:椎体成形术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脊柱椎体继发性转移瘤,然而鲜有涉及上颈椎区域转移瘤的研究报告。目的:观察后路枕颈部融合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例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出现枕颈部疼痛,其中8例出现明显脊髓压迫症状。采用Tokuhashi评分系统预测患者的生存期,采用脊柱肿瘤不稳定性评分(SINS)用于评估脊柱稳定性,采用JOA评分、NDI指数和VAS评分分别评估神经功能和疼痛症状。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X线片、三维CT及MRI评估枢椎复位情况,并测量脊髓有效空间(SAC)。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7.7±9.1)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枕颈部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患者平均年龄(68.9±12.1)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67±30)min,平均失血量为(293±73)ml,注入的平均骨水泥量为(2.8±0.2)ml。术前VAS评分为(7.8±0.9)分,JOA评分为(7.3±2.5)分,NDI评分为(80.0±11.4)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5.4±1.2)分和(4.1±1.2)分,JOA评分为(9.6±2.1)分和(10.9±1.6)分,NDI评分为(63.2±15.6)分和(59.7±15.5)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由术前(7.7±1.6)mm增至末次随访的(11.9±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可见枢椎不同程度复位,1例患者出现深部伤口感染,采用清创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无症状骨水泥渗漏,1例患者病情恶化,术后3个月死亡。结论:采用后路枕颈部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有一定复位效果,提供良好的脊柱稳定性,且并发症较少,提高了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转移 椎体成形术 融合固定 后路手术
下载PDF
充气式颈部固定枕在甲状腺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启媛 李冬 《全科护理》 2019年第5期583-584,共2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充气式颈部固定枕在甲状腺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长征医院普外科甲状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6月—2017年7月在普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病人72例病人为对照组,2017年9月在普外科...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充气式颈部固定枕在甲状腺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长征医院普外科甲状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6月—2017年7月在普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病人72例病人为对照组,2017年9月在普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术76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充气式颈部固定枕对甲状腺术后病人颈部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沙袋固定颈部,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甲状腺术后病人疼痛发生率及止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颈部舒适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式颈部固定枕对甲状腺术后病人颈部固定牢,压迫止血效果好,舒适度好,并能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经济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式 固定 甲状腺术后
下载PDF
1例枕颈CD内固定经口环枢椎减压的护理
20
作者 周小梅 言红霞 《现代护理》 2001年第3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CD内固定 护理 经口环枢椎减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