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汇修辞:一种动态研究——评介林万菁《语文研究论集》
1
作者 宗廷虎 张春泉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2,共1页
新加坡语言学家林万菁博士所著<语文研究论集>(新加坡莱佛士书社,2002年)作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丛书之一而问世.该著十分注重"华语"的词汇修辞研究.
关键词 词汇修辞 动态研究 林万菁 《语文研究论集》 书评
下载PDF
一部以“实”取胜的汉语研究论著——评林万菁新著《汉语研究与华文教学论集》
2
作者 宗廷虎 徐国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1-4,共4页
新加坡学者林万菁先生的专著《汉语研究与华文教学论集》融理论与实践于一炉,铸学术和实用为一体,是一部以"实"取胜的汉语研究论著。
关键词 林万菁 汉语研究 “实”
下载PDF
鲁迅“修辞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论新加坡华人学者林万菁对鲁迅研究的贡献
3
作者 古大勇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87-91,共5页
新加坡华人学者林万菁教授的《论鲁迅修辞:从技巧到规律》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意义的鲁迅研究著作。其一,在鲁迅研究史的学术链条上,该著是一部最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鲁迅"修辞学"的集大成之作,迄今无人超越。其二,该著... 新加坡华人学者林万菁教授的《论鲁迅修辞:从技巧到规律》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意义的鲁迅研究著作。其一,在鲁迅研究史的学术链条上,该著是一部最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鲁迅"修辞学"的集大成之作,迄今无人超越。其二,该著提出了若干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或学术名词,譬如统摄该书的两个核心名词——"内摄兼外铄"和"曲逆律"。其三,该著对鲁迅修辞中一些具有争议性问题的评价,譬如对于鲁迅所特有的"有乖语法"的评价,体现了作者辨证开放的学术立场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万菁 鲁迅修辞研究 集大成之作 创新特色
下载PDF
“南洋阿Q”的当代性及其在地化的华族寓言——以林万菁《阿Q后传》为例
4
作者 王秀雯 《闽台文化研究》 2021年第4期64-71,共8页
随着《阿Q正传》在海外的大范围传播,阿Q这一经典的形象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自上世纪40年代起,新马华裔作家纷纷效仿鲁迅的创作手法和文体风格来改写经典的《阿Q正传》。处于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结合不同于中国大陆的南洋本... 随着《阿Q正传》在海外的大范围传播,阿Q这一经典的形象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自上世纪40年代起,新马华裔作家纷纷效仿鲁迅的创作手法和文体风格来改写经典的《阿Q正传》。处于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结合不同于中国大陆的南洋本土国情,对鲁迅所提出的国民性问题进行一番新的解读,致力于创造出带有南洋风情的阿Q形象。林万菁的《阿Q后传》塑造了阿Q在南洋的重生形象,体现出鲁迅及其作品之于新马华文文学和当代南洋华裔社会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林万菁 南洋 《阿Q正传》 《阿Q后传》
下载PDF
“南洋阿Q”的当代性及其在地化的华族寓言——以林万菁《阿Q后传》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秀雯 《上海鲁迅研究》 2021年第4期298-311,共14页
《阿Q正传》的改编或改写主要是在新马地区。新马最早的摹写版本可以追溯到絮絮在“二战”后完成的《阿Q传》(1950)。紧随其后改写鲁迅《阿Q正传》的还有吐虹的《“美是大”阿Q别传》(1958)、方北方《我是阿Q》(1962)、丁翼的《阿Q外传... 《阿Q正传》的改编或改写主要是在新马地区。新马最早的摹写版本可以追溯到絮絮在“二战”后完成的《阿Q传》(1950)。紧随其后改写鲁迅《阿Q正传》的还有吐虹的《“美是大”阿Q别传》(1958)、方北方《我是阿Q》(1962)、丁翼的《阿Q外传》(1971)、林万菁的《阿Q后传》(1985)、孟紫《老Q自供书》(1990)、李龙的《再世阿Q》(1994)等。这些改写小说不只是阿Q生命在南洋的简单延续,也印证了鲁迅笔下的阿Q具有跨国境、跨时代的经典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阿Q 在地化 后传 别传 新马地区 跨时代 林万菁
原文传递
论鲁迅研究在南洋的学统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崇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131,共11页
纵览鲁迅研究在南洋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几种模式/风格的变换与更替,既有郑子瑜的修辞角度的笺注与细读,又有文学史家方修的现实主义观照及其考辨;既有王润华步入国际学界的问题意识的越界与跨国,也有林万菁厚重、系统地以修辞切入... 纵览鲁迅研究在南洋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几种模式/风格的变换与更替,既有郑子瑜的修辞角度的笺注与细读,又有文学史家方修的现实主义观照及其考辨;既有王润华步入国际学界的问题意识的越界与跨国,也有林万菁厚重、系统地以修辞切入文学风格的系统思考,当然也有新一代学人朱崇科糅合理论与文体诗学的开阔与锐利。这些构成了鲁迅传统在南洋的一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郑子瑜 方修 王润华 林万菁 朱崇科
原文传递
鲁迅诗学研究路径考察——以20世纪新马华人身份意识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星灿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1年第3期58-69,共12页
从1936年至今,新马鲁迅诗学研究已逾八十载。八十余年间,鲁迅诗学研究在新马历经三个时期,各时期研究路径皆不相同:初期研究着重呈现鲁迅诗学的“中国性”;中期研究偏向验证鲁迅诗学的“左翼性”;新近研究侧重探究鲁迅的“诗性”建构。... 从1936年至今,新马鲁迅诗学研究已逾八十载。八十余年间,鲁迅诗学研究在新马历经三个时期,各时期研究路径皆不相同:初期研究着重呈现鲁迅诗学的“中国性”;中期研究偏向验证鲁迅诗学的“左翼性”;新近研究侧重探究鲁迅的“诗性”建构。事实上,三种研究路径分别对应了新马华人三种不同的身份意识:初期研究与“中国认同”密切相关;中期研究则是“族裔认同”引导下的产物;新近研究则受到“国族认同”直接影响。以郑子瑜、方修、林万菁的研究为例,可以看出新马鲁迅诗学研究与华人身份意识的互动往来,亦可透视鲁迅诗学在新马被筛选、改造乃至接受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马华文文学 鲁迅诗学 郑子瑜 方修 林万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