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海岸带林农复合模式林分密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季永华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5期7-11,共5页
对江苏海岸带 1~ 4年生 5种造林密度林农复合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较系统地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 :在造林后 1~ 2a内 ,林分密度对林农复合经营影响不明显 ,2a后 ,则成为制约林农复合经营综合经济效益的主导因子 ,在 5种密度林农... 对江苏海岸带 1~ 4年生 5种造林密度林农复合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较系统地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 :在造林后 1~ 2a内 ,林分密度对林农复合经营影响不明显 ,2a后 ,则成为制约林农复合经营综合经济效益的主导因子 ,在 5种密度林农复合模式中以农林比例 5∶1,株行距采用小株距、大行距 (4m× 12m )配置形式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会计收益率为 19 6 5% ,净现值为582 5 57元 /hm2 ,净现值指数为 1 712 ,林业和农业土地经济当量分别为 1 0 6和 1 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林农复合模式 林分密度 可持续经营
下载PDF
扬州市邗江低湿江滩地林农复合构建模式早期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晓储 刘贵阳 +4 位作者 黄利斌 王伟 丁翠柏 黄义通 吉志庆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6-10,共5页
对江苏省扬州市邗江渔业乡低湿江滩地构建的 4类 16种林农复合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 ,意大利杨与菊苣、意大利杨与荩草、意大利杨与苏丹草、意大利杨与银杏苗、意大利杨与棕榈、意大利杨与莲、水杉与药用蚂蝗、水杉与精鱼等 8种... 对江苏省扬州市邗江渔业乡低湿江滩地构建的 4类 16种林农复合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 ,意大利杨与菊苣、意大利杨与荩草、意大利杨与苏丹草、意大利杨与银杏苗、意大利杨与棕榈、意大利杨与莲、水杉与药用蚂蝗、水杉与精鱼等 8种复合模式是低湿江滩地开发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构建模式 ;围网养殖尤其是船带网箱移动养殖长江水特产品是江滩水面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特色模式。认为滩地开发应在巩固“八五”绿化滩地 ,营建抑螺防病林成果的基础上 ,引进新树种 ,新种植、养殖优良生物品种 ,用新技术进行优化配置 ,以优化现有湿地森林结构 ,创立体现沿江湿地林渔特色的“多物种、多功能、多效益”人工林系统 ,建设观光林网 ,观光渔业 ,滨江湿地森林生态旅游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滩 湿地 林农复合模式 经济评估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干热河谷地区印楝林农复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冰 彭兴民 +1 位作者 封超年 张燕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以现有5种主要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林农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对5种主要印楝农林复合模式的印楝生长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探讨印楝与其它物种搭配种植对印楝生长结实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与印楝纯林相比,印楝与其它物... 以现有5种主要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林农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对5种主要印楝农林复合模式的印楝生长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探讨印楝与其它物种搭配种植对印楝生长结实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与印楝纯林相比,印楝与其它物种搭配种植不会显著抑制印楝生长结实,同时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以净现值进行比较,5种林农复合模式经济效益从高到低排序为印楝-辣木间作>印楝-咖啡间作>印楝-甘蔗间作>印楝-玉米间作>印楝-木薯间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林农复合栽培模式 生长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滩地开发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联远 徐志平 +4 位作者 户南平 薛义明 徐增美 夏采意 王银华 《江苏林业科技》 1992年第4期14-16,共3页
兴化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境内河沟纵横,素有“锅底洼”之称。全市土地总面积359万亩,其中耕地191.7万亩,非耕地118万亩(含滩地17.02万亩)。从1979年开始在周奋乡崔四村开发滩地,营造池杉林,至今已采用林经,林粮、林渔等林农复合模式营... 兴化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境内河沟纵横,素有“锅底洼”之称。全市土地总面积359万亩,其中耕地191.7万亩,非耕地118万亩(含滩地17.02万亩)。从1979年开始在周奋乡崔四村开发滩地,营造池杉林,至今已采用林经,林粮、林渔等林农复合模式营造池杉速丰林基地28534亩,其中以林为主的垛田造林21791亩,林粮间作式埂田造林3493亩,以养殖为主的鱼池埂造林2050亩,造林、养鱼并举的复合型造林1200亩。为了总结综合开发经验,不断优化开发模式,提高林农复合经营效益,使林木生长和间作效益同步增长,促进滩地开发的稳步发展。现将主要造林模式及林木生长和间作效益作如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地 池杉 林农复合模式 效益
下载PDF
辽西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玉米产量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4期191-193,252,共4页
[目的]分析辽西地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择适合该地区的高产玉米种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有机肥施用量、耕作方式),利用Matlab软件中的anova... [目的]分析辽西地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择适合该地区的高产玉米种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有机肥施用量、耕作方式),利用Matlab软件中的anova1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通过试验测得不同因素在不同设置下的玉米产量和生物产量数据,将数据带入Matlab软件计算得到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结论]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有机肥施用量均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应进行适当选择;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可以在玉米种植中适当减少耕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复合模式 玉米产量 生物产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勐腊县柚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解开宏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0年第4期18-20,27,共4页
勐腊县柚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有 :其一是以柚木为上层 ,咖啡为中层 ,豆科作物、蔬菜等作为下层组成的柚木咖啡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 ;其二是柚木林农间作模式。由于柚木大面积造林才开始起步 ,该项工作尚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勐腊县 柚木 林农复合经营模式 林农间作
下载PDF
草原林业沙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分析
7
作者 张纪元 《价值工程》 2021年第22期38-40,共3页
为了有效改善由于沙化引起的土地效益低的情况,提出草原林业沙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分析方法。以沙化地区的实际环境条件为基础,分别从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恢复林草植被、培育经济产业三个方面对农复合经营模式进行设计,并通过实... 为了有效改善由于沙化引起的土地效益低的情况,提出草原林业沙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分析方法。以沙化地区的实际环境条件为基础,分别从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恢复林草植被、培育经济产业三个方面对农复合经营模式进行设计,并通过实例对其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沙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区 林农复合经营模式 效益 水土资源
下载PDF
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优化选择及产业化经营研究
8
作者 吕华军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18年第9期142-142,156,共2页
我国的地域广袤,农业耕地众多,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城镇建设的不断加快,导致农业用地大量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农民的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居民,且土地利用效率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虽然能够保证农产品... 我国的地域广袤,农业耕地众多,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城镇建设的不断加快,导致农业用地大量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农民的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居民,且土地利用效率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虽然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但是却无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变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其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实现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复合经营模式 优化选择 产业化经营 生产要素
下载PDF
我国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20
9
作者 朱玲 周玉新 +1 位作者 唐罗忠 童婷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9-156,共8页
林农复合经营是一种高效、集约、生态化的土地生产经营方式。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多样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多样化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使农业经营方式得到了拓展,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促进了土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然而不合理的林农... 林农复合经营是一种高效、集约、生态化的土地生产经营方式。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多样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多样化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使农业经营方式得到了拓展,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促进了土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然而不合理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也会加重经营者负担和环境压力,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林农复合经营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区域内适宜的经营模式显得十分必要。我国主要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包括:林农型、林牧型、林渔型、综合型。常用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AHP-模糊评判法等。今后有必要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系统分类、复合经营效益的综合评价以及复合经营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复合经营模式 综合评价 优化选择
原文传递
Phosphorus Transfer and Distribution in a Soybean-Citrus Intercropping System 被引量:12
10
作者 ZHOU Wei-Jun WANG Kai-Rong +2 位作者 ZHANG Yang-Zhu YIN Li-Chu LI He-S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35-443,共9页
A mini-plot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a loamy clay Oxisol to compare and evaluate P absorption and transfer in plant organs and P movement in soil profile at three P application depths under the soybean-citrus... A mini-plot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a loamy clay Oxisol to compare and evaluate P absorption and transfer in plant organs and P movement in soil profile at three P application depths under the soybean-citrus intercropping versus the monoculture using a ^32p tracer technique. Total P absorption (Pt) by soybean and P accumulation (Pa) in soybean organ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under the intercropping in contrast to the monoculture. With intercropping, when ^32p was applied in topsoil (15 cm soil layer), total ^32p absorption (^32pt) in soybea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5), but when ^32p was applied to deeper soil layers (35 or 55 cm soil layer), ^32pt in soybean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P 〈 0.05). The percentage of P in leaves to total P (Pa/Pt) and 32p in leaves to total ^32p (^32pa/^32pt) for soybean were ≥ 25% and those of root ≥ 12%. When P was applied ia topsoil and 55 cm soil lay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intercropping and monoculture for Pt of citrus. The P absorbed by citrus was transferred rapidly to the growing organs of aboveground during the experiment, and the speed of transferring to the growing organs slowed when P was applied to the deeper soil layers. In intercropping, P mobility was heightened in the soil profile, and P in deeper soil layers moved up to topsoil more rapi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forestry ecosystem CITRUS monoculture ^32p fate SOYBEAN
下载PDF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续)
11
《林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林业生态建设 流沙治理模式 林农复合治理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