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和周恩来对“林彪事件”的不同认识及其后果
1
作者 兰继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05-107,共3页
"林彪事件"后,对于"林彪事件"是"左"还是右,毛泽东和周恩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周恩来认为是"左",而毛泽东认为"林彪事件"暴露了其极右实质。党内高层对"林彪事件"实质认识... "林彪事件"后,对于"林彪事件"是"左"还是右,毛泽东和周恩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周恩来认为是"左",而毛泽东认为"林彪事件"暴露了其极右实质。党内高层对"林彪事件"实质认识的不同,使周恩来纠"左"努力受挫,"文化大革命"又持续了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周恩来 林彪事件
下载PDF
林彪事件后的“斗、批、改”思想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志军 《北京党史》 2014年第4期16-19,共4页
1971年突发的林彪事件中断了全面“斗、批、改”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践进程.极大地扰乱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大革命”发展方向的设计与掌控.“文化大革命”的后续演进由此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斗、批、改”思想亦随之进入最后的历... 1971年突发的林彪事件中断了全面“斗、批、改”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践进程.极大地扰乱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大革命”发展方向的设计与掌控.“文化大革命”的后续演进由此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斗、批、改”思想亦随之进入最后的历史阶段。由于林彪事件严重削弱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合法性,因而此后的“斗、批、改”思想已不再具有显赫的政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彪事件 “文化大革命” 不确定性 历史阶段 政治地位 毛泽东 合法性 实践
原文传递
许文益见证林彪坠机事件始末(上)
3
作者 许峰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6-38,共3页
“九一三”事件发生时,刚刚上任不久的中国驻蒙古大使许文益是最早抵达现场的中国人,成为中共历史上这次重大事件的见证者。本文详述了许大使在处理这一事件中前前后后的工作活动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作为一段历史记忆载入史册。
关键词 许文益 林彪坠机事件 中国驻蒙古大使 事件处理
下载PDF
许文益见证林彪坠机事件始末(下)
4
作者 许峰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 许文益 林彪坠机事件 现场调查 葬事处理 外交交涉
下载PDF
关于“文化大革命”阶段划分的浅见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尚斌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3-65,共3页
笔者读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著述和资料,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典》(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诠释“文化大革命”的辞条.这两个辞条及一些著述中把“文化大革命”的过... 笔者读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著述和资料,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典》(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诠释“文化大革命”的辞条.这两个辞条及一些著述中把“文化大革命”的过程而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6年5月“文革’发动到1969年4月九大的召开;第二阶段是九大到1973年8月十大的召开;第三阶段是十大到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这也是学术界这些年来对“文化大革命”过程的一致划分.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现写出来恳请专家学者们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历史 辞条 九大 林彪事件 天津人民出版社 批林批孔 继续革命 反革命集团 历史主体 运动规则
下载PDF
大陆“文革”时期的鲁迅──根据1966-1976年编年史料的观察(上)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俊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6期32-40,共9页
政治批判运动是1949年后中国生活中的常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1966年更非例外。文艺界和文艺批评也依然称得上首当其冲。此前的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已经在《文汇报》上发表了历史性的政治檄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甫入1966年... 政治批判运动是1949年后中国生活中的常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1966年更非例外。文艺界和文艺批评也依然称得上首当其冲。此前的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已经在《文汇报》上发表了历史性的政治檄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甫入1966年,批海瑞、批吴晗的政治烈度显然就在逐渐加剧了。由吴晗而至邓拓,文艺批评的政治烈焰在按设计的计划延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革命大批判 吴晗 批判运动 《红旗》杂志 林彪事件 姚文元 文艺领域 《文汇报》 四条汉子
下载PDF
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1
7
作者 安建设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18,共7页
极左思潮与“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十年内乱有着不解之缘。“文革”中,林彪、江青两个集团正是凭借手中的权力,煽动极左思潮来挑起派性,制造事端,搅乱全国,进而打倒一大批党政军领导人,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目的。1971年林彪自我... 极左思潮与“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十年内乱有着不解之缘。“文革”中,林彪、江青两个集团正是凭借手中的权力,煽动极左思潮来挑起派性,制造事端,搅乱全国,进而打倒一大批党政军领导人,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目的。1971年林彪自我爆炸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左思潮 十年内乱 党政军领导 反革命集团 政治批判 国家计委 工业产品产量 阶级斗争扩大化 批判运动 林彪事件
下载PDF
浅谈周恩来1972年的整顿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立旭 《党史文苑》 1994年第6期17-19,24,共4页
人们大多数知道1975年邓小平在周恩来的支持下的整顿,而很少谈到1972年周恩来直接领导的整顿。从1971年底开始,1972年重点实施,延续到1973年的整顿,是我们党内出现的第一次试图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尝试。它为1975年整顿奠定了基础... 人们大多数知道1975年邓小平在周恩来的支持下的整顿,而很少谈到1972年周恩来直接领导的整顿。从1971年底开始,1972年重点实施,延续到1973年的整顿,是我们党内出现的第一次试图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尝试。它为1975年整顿奠定了基础。由于指导这次整顿的基本精神是1972年公开提出的,主要方针、办法也是在1972年出台的,我们权且称它为1972年整顿。 一、艰难的起步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人们对“文化大革命”一系列的错误做法更抱怀疑态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毛泽东发动的这场运动对与不对发生疑问。周恩来在经历了数年“文化大革命”后,尤其在林彪事件后,对“文革”以来的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 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彪事件 林彪反党集团 张春桥 粉碎“四人帮” 中共十大 曾山 《红旗》杂志 批林整风 世界科学技术 新年献词
下载PDF
文革“显流文学”、“潜流文学”
9
作者 武善增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文革“显流文学”、“潜流文学”这一对概念的同时出现和运用,最早见于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林彪事件也导致了文学面貌的某种变化。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展开,一些刊物逐渐得以复刊,文学创作则开始按照... 文革“显流文学”、“潜流文学”这一对概念的同时出现和运用,最早见于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林彪事件也导致了文学面貌的某种变化。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展开,一些刊物逐渐得以复刊,文学创作则开始按照全面确立的‘文革’文学创作规范进行实践。这种以‘样板戏’为榜样,完全按照‘文革’文学创作规范进行创作的文学,我们称之为‘文革’时期的‘显流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革 潜流 文学创作 林彪事件 王彬彬 样板戏 范进
下载PDF
段应碧口述:我所亲历的农村变革(7) 1975年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盛大却难言成功
10
作者 魏登峰 王翔 《农村工作通讯》 2014年第19期47-51,共5页
1970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但受客观环境所限,落实得很不硬气。随着"文革运动"越演越烈,全国经济走到崩溃边缘。1973年邓小平同志重新恢复在国务院的工作。特别是1975年后,邓小平实际主持... 1970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但受客观环境所限,落实得很不硬气。随着"文革运动"越演越烈,全国经济走到崩溃边缘。1973年邓小平同志重新恢复在国务院的工作。特别是1975年后,邓小平实际主持国务院工作,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对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变革 大寨县 农业生产 农业学大寨 华国锋 小靳庄 林彪事件 纪登奎 翻案风 农林部
下载PDF
一个好人……——纪念李征先生逝世三十周年
11
作者 黄纪苏 《吐鲁番学研究》 2019年第2期34-38,共5页
李征先生是我的父执辈。1950年代,他还是位中青年,在新疆从事考古工作,跟我祖父时有书信切磋西域文史,一直持续到祖父去世的1966年。1970年代,林彪事件、尼克松访华之后,中国社会开始松动,北京的街名店名纷纷从“反帝”“工农”改回到... 李征先生是我的父执辈。1950年代,他还是位中青年,在新疆从事考古工作,跟我祖父时有书信切磋西域文史,一直持续到祖父去世的1966年。1970年代,林彪事件、尼克松访华之后,中国社会开始松动,北京的街名店名纷纷从“反帝”“工农”改回到“翠华”“百草”,李叔叔也跟着学术界最早“复员”的文物与考古,借调到国家文物局及文物出版社所在的沙滩红楼整理吐鲁番文书,并由历史所我父亲的同事马雍叔叔领来我家。红楼离东厂没几步路,他以后时常登门来坐坐。我对李叔叔很有限的记忆集中在这几年时间,八十年代他应该也来,只是那时众声喧哗,印象不深了①。九十年代跟父亲在饭桌上每说到他,只剩了摇头叹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松访华 文物出版社 国家文物局 吐鲁番文书 林彪事件 李征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下载PDF
论毛泽东晚年
12
作者 陈明显 《邯郸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晚年,是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还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领袖人物,当他度过了青年、中年时期以后,就迈入了老年和晚年时期。毛泽东的晚年,既有与平民百姓一样的地方,但更有不同之处,那就是一位领袖的晚年。毛泽东的... 晚年,是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还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领袖人物,当他度过了青年、中年时期以后,就迈入了老年和晚年时期。毛泽东的晚年,既有与平民百姓一样的地方,但更有不同之处,那就是一位领袖的晚年。毛泽东的晚年虽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对中国人民作出的贡献仍是第一位的。所以,他的晚年仍是一个伟大的晚年。有人认为,毛泽东的晚年是一个错误的晚年,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写了《论毛泽东晚年》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 毛泽东 领袖人物 林彪事件 尼克松访华 对台政策
下载PDF
知青生活记忆
13
作者 张葆冬 《丝绸之路》 2017年第3期17-27,共11页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林彪事件,“文革”运动已不像60年代中后期那么狂热了,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浪潮仍然一浪高过一浪。
关键词 知青生活 20世纪70年代 记忆 林彪事件 60年代 “文革” 知识青年 中后期
下载PDF
“中南王”黄永胜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东峰 《同舟共进》 2009年第11期61-63,共3页
黄永胜将军(1910~1983),高大魁伟,长耳厚唇,貌丰神朗,神采飞扬。晚年因涉及参与"林彪事件"入狱,见之者谓容色大异,骨瘦如柴,萎靡不振,无不长太息也。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浩浩荡荡入关。某日,黄永胜率八纵过山海关。将军豪气万丈... 黄永胜将军(1910~1983),高大魁伟,长耳厚唇,貌丰神朗,神采飞扬。晚年因涉及参与"林彪事件"入狱,见之者谓容色大异,骨瘦如柴,萎靡不振,无不长太息也。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浩浩荡荡入关。某日,黄永胜率八纵过山海关。将军豪气万丈,挥手直指关内,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永胜 中南 林彪事件 辽沈战役 野战军 山海关 将军
下载PDF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纪实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宁 《党史文苑》 2022年第7期61-63,共3页
一1973年,“文化大革命”已经进行了七年。这年12月,毛主席决定对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调动,这是林彪事件发生后军内的一件大事,我当时是空军司令员,参加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会议。
关键词 林彪事件 八大军区 文化大革命 司令员
下载PDF
青海生产建设兵团的兴衰——对青海农建师的调查
16
作者 祝宪民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88年第2期38-41,共4页
青海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阔,开发前景十分可观;同时,又存在着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缺乏人才和劳动力等问题,客观上需要对青海进行开发建设,引进人才和劳动力。但是如何进行开发?怎样引进人才和劳动力,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 青海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阔,开发前景十分可观;同时,又存在着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缺乏人才和劳动力等问题,客观上需要对青海进行开发建设,引进人才和劳动力。但是如何进行开发?怎样引进人才和劳动力,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兵团 人口稀少 土地面积 移民问题 军事管制委员会 清理阶级队伍 劳动热情 林彪事件 以资借鉴 省社会科学院
下载PDF
摘瓜随想
17
作者 阎玉才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9-39,共1页
回乡探亲,正赶上瓜熟季节。村上有一老人种了一辈子瓜,对种瓜很有经验,尤其是他摘瓜的技术令我赞叹。一天我去瓜棚拜访老人,他便要请我吃西瓜。只见他到瓜田看一看,弹一弹,听一听,便摘回一个西瓜,切开一吃,又沙又甜。由于老人摘的西瓜... 回乡探亲,正赶上瓜熟季节。村上有一老人种了一辈子瓜,对种瓜很有经验,尤其是他摘瓜的技术令我赞叹。一天我去瓜棚拜访老人,他便要请我吃西瓜。只见他到瓜田看一看,弹一弹,听一听,便摘回一个西瓜,切开一吃,又沙又甜。由于老人摘的西瓜没有生的,也没有过于熟的,所以人们都愿意买他的瓜。老人摘的瓜之所以甜,是因为时机掌握得好,不早不迟,摘的及时。写新闻也一样,时机掌握得准,报道及时,新闻价值就大,指导性就强。如1990年在我国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由于我们及时进行现场实况转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田 种瓜 实况转播 新闻价值 报道失实 林彪事件 中国女排 生死未卜 身体锻炼 提前量
下载PDF
诗友吐肺腑 信函明大义
18
作者 计小为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94年第1期38-38,共1页
古人很重视友情。诸葛亮有句名言:“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浸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友谊,不被世态炎凉的陋习影响,有福同享、有难共当,能经得起任何考验而万古流芳者,大有人在。如,... 古人很重视友情。诸葛亮有句名言:“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浸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友谊,不被世态炎凉的陋习影响,有福同享、有难共当,能经得起任何考验而万古流芳者,大有人在。如,俞伯牙和钟子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伯牙 钟子期 经远 同班同学 七言绝句 君臣关系 二字 侍臣 李世民 林彪事件
下载PDF
小事·大节·党性
19
作者 张勤 《新长征》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47-47,共1页
小事·大节·党性张勤近读章含之的《我与冠华》一书,其中一段写到林彪出逃机毁人亡之后,乔冠华得知林彪下场的第二天一早就匆匆赶到301医院,希望正在住院的陈毅同志。他兴奋地对陈老总说:“老总啊!出了大事,也是好事... 小事·大节·党性张勤近读章含之的《我与冠华》一书,其中一段写到林彪出逃机毁人亡之后,乔冠华得知林彪下场的第二天一早就匆匆赶到301医院,希望正在住院的陈毅同志。他兴奋地对陈老总说:“老总啊!出了大事,也是好事!还是你常讲的话应验了:‘善有善报,恶有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毅同志 乔冠华 机毁人亡 章含 政治觉悟 张勤 善有 人事问题 耳听 林彪事件
下载PDF
档案老兵的感受
20
作者 乔顺发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3-15,共3页
一、我曾被同志称为有"坐功"的人70年代中期,林彪事件之后,逐步开始启用五七干部。我首先把公社混乱的档案文件整理得有条有理,得到公社和县里好评。县里欲调我去未成,因铁岭地区已下了调令。从此我被调到地区,全家都搬到铁... 一、我曾被同志称为有"坐功"的人70年代中期,林彪事件之后,逐步开始启用五七干部。我首先把公社混乱的档案文件整理得有条有理,得到公社和县里好评。县里欲调我去未成,因铁岭地区已下了调令。从此我被调到地区,全家都搬到铁岭居住。当初有两个部门要我,一个是去铁领地区轻工局供销公司任经理,一个是铁岭地区档案馆。征求我个人意见,因我热爱档案,而选择了去地区档案馆工作。铁岭地区档案馆当时保管全宗档案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利用 铁岭地区 供销公司 林彪事件 经贸厅 文件材料 对我说 全省档案事业 辽宁省委 区档案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