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设计技术林木联合采育机的设计及评价体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魏占国 王忠伟 刘晋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6-149,共4页
通过总结我国首台林木联合采育机的设计研发过程与成果,提出适合中国国情林情的林木联合采育机设计与研发基本技术要求,探讨建立了一套林木联合采育机的设计及评价体系,并成功应用与新型装备的研发,为今后国内研制新型的林木联合采育机... 通过总结我国首台林木联合采育机的设计研发过程与成果,提出适合中国国情林情的林木联合采育机设计与研发基本技术要求,探讨建立了一套林木联合采育机的设计及评价体系,并成功应用与新型装备的研发,为今后国内研制新型的林木联合采育机及相似工程装备,跟上国际先进水平,提供可供参考的研发技术方案及评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林木联合采育机 现代设计技术 械设计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林木联合采育机底盘车架设计与模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治博 刘晋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5-377,共3页
林木联合采育机的底盘车架是采育机中重要的承载部件,其固有频率与振型是整车在林间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基于SolidWorks对林木联合采育机的车架进行设计,并建立虚拟样机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 林木联合采育机的底盘车架是采育机中重要的承载部件,其固有频率与振型是整车在林间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基于SolidWorks对林木联合采育机的车架进行设计,并建立虚拟样机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了车架的前6阶固有频率(9.9~61.0 Hz)和振型、外界的激振频率(2.78~7.20 Hz,70~90 Hz),从而确保车架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联合采育机 底盘车架 有限元法 模态分析
下载PDF
新型林木联合采育机前车架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治博 刘晋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7-369,共3页
参照CFJ30林木联合采伐机对ZL30型装载机前车架进行改装,设计出适合我国林地工作的采育机前车架,利用SolidWorks建立前车架虚拟样机模型,并开展基于CosmosWorks的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优化后,在保证结构可靠性的同时,前车架减轻了78 ... 参照CFJ30林木联合采伐机对ZL30型装载机前车架进行改装,设计出适合我国林地工作的采育机前车架,利用SolidWorks建立前车架虚拟样机模型,并开展基于CosmosWorks的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优化后,在保证结构可靠性的同时,前车架减轻了78 kg,缩少了0.01 m3,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林木联合采育机 前车架 有限元分析 优化
下载PDF
改装后林木联合采育机作业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治博 刘晋浩 王典 《农业工程》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该文旨在判断改装后的林木联合采育机能否在作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solidworks环境下,对轮式装载机和林木联合采育机的工作装置进行建模,从模型中获得工作装置的质量和重力数据,并基于稳定性评价理论对改装后的林木联合采育机... 该文旨在判断改装后的林木联合采育机能否在作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solidworks环境下,对轮式装载机和林木联合采育机的工作装置进行建模,从模型中获得工作装置的质量和重力数据,并基于稳定性评价理论对改装后的林木联合采育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经过评价计算得出:改造后的林木联合采育机在不加配重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稳定工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装载 林木联合采育机 工作装置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林木联合采育机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
5
作者 苏永涛 刘晋浩 丁小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134,共3页
基于大脑情感学习模型,获取采育装置的环境与运动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平面特征矢量,实现对多功能林木联合采育机纵向、横向两方面的稳定性判断。
关键词 林木联合采育机 作业过程 稳定性判断
下载PDF
基于Unity3D的林木联合采育机虚拟训练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程伯文 郑一力 +1 位作者 黄青青 刘晋浩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0-1318,共9页
采用Unity3D研发了一套林木联合采育机虚拟训练系统。以某型林木联合采育机为原型,采用SolidWorks辅助3dsMAX进行精细建模,将三维模型导入Unity3D中,搭建虚拟作业场景,对林木联合采育机的各个部件按照仿真需要进行父子关系的处理,通过... 采用Unity3D研发了一套林木联合采育机虚拟训练系统。以某型林木联合采育机为原型,采用SolidWorks辅助3dsMAX进行精细建模,将三维模型导入Unity3D中,搭建虚拟作业场景,对林木联合采育机的各个部件按照仿真需要进行父子关系的处理,通过分析机械臂运动原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实现机械臂的运动仿真,通过基于碰撞点和刀锯形成平面的切割算法来实现对树木的切割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林木联合采育机的虚拟采伐作业,沉浸感强,交互效果好,可满足林木联合采育机操作人员的训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联合采育机 虚拟现实 UNITY3D 虚拟切割
下载PDF
林木联合采育机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 被引量:6
7
作者 杨英浩 刘晋浩 +1 位作者 郑一力 黄青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目的】针对林木联合采育机在林区复杂环境中的避障作业要求,提出一种新型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方法,为林业机械装备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林木联合采育机机械臂进行运动学分析,同时为解决经典快速搜索随机树随机性强、路径... 【目的】针对林木联合采育机在林区复杂环境中的避障作业要求,提出一种新型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方法,为林业机械装备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林木联合采育机机械臂进行运动学分析,同时为解决经典快速搜索随机树随机性强、路径不平滑、计算时间长的问题,引入改进人工势场思想,提出规避搜索随机树(A-RRT)算法进行路径搜索,运用B样条曲线拟合与机械臂能量最小逆解法优化运动路径;其次,采用多点碰撞检测法,实现机械臂的稳定以及快速规划避障路径。【结果】1)林木联合采育机机械臂在林区复杂环境中能够成功避开障碍物,到达目标点;2)无论是在单一障碍物还是在多个障碍物环境中,机械臂各关节角度变换相对平滑;3)相比经典RRT算法、偏置RRT算法和双向RRT算法,本研究提出的路径规划算法搜索效率分别提高95.9%、56.9%和40.5%,机械臂避障规划效率有效提升。【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林木联合采育机机械臂避障算法具有较好的避障效果和较快的搜索速度,可降低林业环境工作劳动强度,提高机械装备采伐、抚育以及归楞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联合采育机 械臂 快速搜索随 避障规划
下载PDF
林木联合采育机自主作业的虚拟仿真系统 被引量:6
8
作者 葛桃桃 郑一力 刘晋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针对林木联合采育机自主作业路径规划与控制的研究需求,采用Solid Works软件对林木联合采育机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将模型导入到图形开发引擎Open Scene Graph(OSG),结合Visual C++编程语言,完成了一套林木联合采育机作业三维虚拟仿真系... 针对林木联合采育机自主作业路径规划与控制的研究需求,采用Solid Works软件对林木联合采育机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将模型导入到图形开发引擎Open Scene Graph(OSG),结合Visual C++编程语言,完成了一套林木联合采育机作业三维虚拟仿真系统。阐述了该虚拟仿真系统的架构、功能以及系统的开发流程。在对机械臂运动学建模的基础上,给出了伐木头直线、圆弧和激光反馈的路径规划和控制方法。在三维虚拟仿真系统中通过采伐虚拟立木实验,验证了自主作业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为实现林木联合采育机的无人自主采伐作业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联合采育机 自主作业 虚拟仿真
下载PDF
林间作业环境内采育目标立木间株距的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典 刘晋浩 +1 位作者 王建利 孙治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7-1020,共4页
为提高林木联合采育机的工作效率,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压力,采用基于二维激光扫描仪的非接触测量系统获取采育作业林地环境内的目标数据,运用基于腐蚀扩张和聚类原理的滤波算法过滤原始扫描数据的背景噪声,获取采育目标的位置和轮廓数据,... 为提高林木联合采育机的工作效率,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压力,采用基于二维激光扫描仪的非接触测量系统获取采育作业林地环境内的目标数据,运用基于腐蚀扩张和聚类原理的滤波算法过滤原始扫描数据的背景噪声,获取采育目标的位置和轮廓数据,并假设所有目标为标准圆,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目标直径,计算采育目标之间的株距。结果表明,采用以上方法的株距计算与人工测量结果相比,平均误差为197.52 mm,标准差为97.7 mm,相对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联合采育机 激光扫描 滤波 株距
下载PDF
双V附翼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参数与原木接触面积耦合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旭晨 王典 +1 位作者 刘晋浩 黄青青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60,共8页
为解决林木采伐中进料辊造成树木损伤的问题,以进料辊中的双V附翼型蜂窝结构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胞元结构参数对伐倒木圆条树木的损伤机制。基于理论力学构建了双V附翼型结构单位胞元参数与屈服强度的理论模型,进而进行了Y方向压缩实验验... 为解决林木采伐中进料辊造成树木损伤的问题,以进料辊中的双V附翼型蜂窝结构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胞元结构参数对伐倒木圆条树木的损伤机制。基于理论力学构建了双V附翼型结构单位胞元参数与屈服强度的理论模型,进而进行了Y方向压缩实验验证,考察在低速压缩条件下各胞元结构参数对该结构等效应力和能量吸收变化的影响,以及有限元仿真进料辊胞元结构参数与原木接触面积的耦合关系。选定聚氨酯作为辊型驱动应用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法,在较优参数θ_(1)、θ_(2)、t区间内使进料辊与木材接触面积增大14.56%~26.11%。研究结果表明,可根据具体工况需求选用确定胞元结构参数,且结构参数厚度t是影响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密实应变的重要指标;通过双V附翼型负泊松比结构材料的选用和尺寸参数的改变,改善了进料辊作业时与木材的接触面积大小,降低原木所受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料辊 双V附翼型结构 负泊松比 林木联合采育机 森林工程 原木损伤 伐倒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