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泉高致·山水训》的生命美学思想管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万发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林泉高致》中包蕴着灵动的生命美学思想。《山水训》是《林泉高致》中最为重要的篇章,文中提出的"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等理论,把自然的生机和人类生命的和谐当作审美的最高理想,表现出我国古代画家对自然山水的抚摩眷恋,正... 《林泉高致》中包蕴着灵动的生命美学思想。《山水训》是《林泉高致》中最为重要的篇章,文中提出的"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等理论,把自然的生机和人类生命的和谐当作审美的最高理想,表现出我国古代画家对自然山水的抚摩眷恋,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命精神的"写真"。这些理论对当代生命美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山水训 生命美学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大潮之下的潜流——《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拟人化论述及其与方术的关联
2
作者 张鹏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5-83,共9页
《林泉高致》是古代山水画论臻于完善的代表,其中诸多论述透露出明显的拟人化倾向。对此,已往的研究多从《庄子》及理学角度加以解说,亦有少数人注意到了其中的方术因素。从《山水训》入手,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其中具有拟人化与人的尺度内... 《林泉高致》是古代山水画论臻于完善的代表,其中诸多论述透露出明显的拟人化倾向。对此,已往的研究多从《庄子》及理学角度加以解说,亦有少数人注意到了其中的方术因素。从《山水训》入手,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其中具有拟人化与人的尺度内涵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画论发展与时代特性,探究《林泉高致》中方术尤其是风水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山水训 郭熙 拟人化 方术 风水
下载PDF
《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绘画理论研究——以《早春图》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艺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1期9-11,共3页
《早春图》是郭熙的山水画代表作之一,其中记录了许多他关于山水画的主张。《林泉高致》由郭熙之子郭思整理,是对郭熙山水创作经验的总结。其中,《山水训》一节主要叙述了郭熙绘画中的经验和主张,因此将其代表作《早春图》与《林泉高致&... 《早春图》是郭熙的山水画代表作之一,其中记录了许多他关于山水画的主张。《林泉高致》由郭熙之子郭思整理,是对郭熙山水创作经验的总结。其中,《山水训》一节主要叙述了郭熙绘画中的经验和主张,因此将其代表作《早春图》与《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观点相结合,探析《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绘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春图》 林泉高致·山水训 创作精神 “三远”
下载PDF
从《林泉高致》解读郭熙山水画美学思想渊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玉红 《美术大观》 2008年第6期26-27,共2页
  北宋画家郭熙是山水画大师,也是中国山水画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书,全书共六篇,即<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画记>.该书在中...   北宋画家郭熙是山水画大师,也是中国山水画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书,全书共六篇,即<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画记>.该书在中国绘画学史上乃至整个中国审美学发展史上均有重要价值,尤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推进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熙 绘画创作 林泉高致·山水训 平远 美术创作 山水画论 林泉高致 思想渊源
下载PDF
坤厚载物:宋惠民风景油画的审美效应
5
作者 程义伟 《艺术广角》 2020年第1期88-91,共4页
宋惠民的风景油画无疑是中国油画的写意取向与东北风光糅合融贯而成的独出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真实性。它以豪阔的色彩展示了东北风光,表达了画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难能可贵的激情。在欣赏宋惠民风景油画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 宋惠民的风景油画无疑是中国油画的写意取向与东北风光糅合融贯而成的独出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真实性。它以豪阔的色彩展示了东北风光,表达了画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难能可贵的激情。在欣赏宋惠民风景油画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周易》)宋惠民风景油画所提供的亦真亦幻的"游戏空间"[1]可以成为人们追踪美的到场和隐退,并在美的遮蔽与澄明中理解艺术真谛,把握存在之意义的绝好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油画 宋惠民 林泉高致·山水训 审美效应
下载PDF
《画学秘诀》与《林泉高致》真伪考 被引量:2
6
《荣宝斋》 2005年第4期239-240,共2页
一《林泉高致》附录系其仿作附录与《林泉高致》在很多内容上都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第一,“丈尺寸豆”的观念。“丈尺寸豆”是至今为人熟知的口诀,而《林泉高致·山水训》讨论这个观点时,则说得比较多,是郭熙兴会之至的结论,可知在... 一《林泉高致》附录系其仿作附录与《林泉高致》在很多内容上都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第一,“丈尺寸豆”的观念。“丈尺寸豆”是至今为人熟知的口诀,而《林泉高致·山水训》讨论这个观点时,则说得比较多,是郭熙兴会之至的结论,可知在《林泉高致》写作之时,还没有“丈尺寸豆”之说,但说的却是“丈尺寸豆”的意思。所以附录《山水赋》言“丈尺寸豆”,应当在其后,是对郭熙“三大”思想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学秘诀 附录 文字 书籍结构 林泉高致·山水训 林泉高致 赵殿成 王维 《画学秘诀》 山水 山水
原文传递
论“三远”法的贡献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建中 刘国芳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8-108,共1页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曰:“山有三远:白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暗。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曰:“山有三远:白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暗。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这就是著名的“三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远” 郭熙 山水 林泉高致·山水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