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黄茹 黄林 +5 位作者 何丙辉 周立江 于传 颜文成 颜华 王华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9-126,共8页
坡地是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地类,其利用方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是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在重庆开县选择栾树+黄花槐、封山育林、经济林3种林草治理措施(以裸地为对照),对土壤入渗特征及其... 坡地是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地类,其利用方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是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在重庆开县选择栾树+黄花槐、封山育林、经济林3种林草治理措施(以裸地为对照),对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个土壤入渗特征值在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变化较大,其大小顺序主要呈初渗率,平均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的规律.初渗率、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在不同土层深度均以裸地的值最小,其平均值分别为1.22,0.141和0.462mm/min;(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土壤渗透性能综合判断值(F)的综合方程,综合评价了不同林草治理措施土壤渗透性优劣,其大小顺序表现为:栾树+黄花槐,封山育林,经济林和裸地.(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与裸地的土壤渗透性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p<0.01)或者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容质量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负相关(p<0.05).(4)对土壤入渗过程模拟得出通用经验方程是用于描述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入渗过程的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林草治理措施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林草措施土壤活性有机碳及抗蚀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茹 黄林 +3 位作者 何丙辉 周立江 于传 王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00-2808,共9页
采用野外定位观测,研究三峡库区坡耕地7种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颗粒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团聚体数量特征,并分析了团聚体的分形特征和可蚀性.结果表明,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有... 采用野外定位观测,研究三峡库区坡耕地7种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颗粒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团聚体数量特征,并分析了团聚体的分形特征和可蚀性.结果表明,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0~10 cm土壤有机碳及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显著高于20~30 cm.林草措施治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也具有显著影响,>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总量总体上表现为:栾树+黄花槐>植物篱>封山育林>自然恢复>经济林>传统农作>裸地对照,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具有一定的土壤分形特性.其中栾树+黄花槐措施下土壤的分形维数、可蚀性K值最小,土壤结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强.不同土壤深度下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可蚀性K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以上研究表明通过不同林草治理措施的治理可改变土壤性状,从而影响土壤抗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活性有机碳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可蚀性K值 林草治理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