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摘牛沟小流域林草配置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鲁子瑜
邹厚远
马志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文以摘牛沟为例,论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林草配置的主导思想。在总体布局时应考虑多种制约因子,根据不同树、草种的生态适应性,筛选出不同立地条件的适宜树、草种及配置方式。并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林草配置作了初...
本文以摘牛沟为例,论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林草配置的主导思想。在总体布局时应考虑多种制约因子,根据不同树、草种的生态适应性,筛选出不同立地条件的适宜树、草种及配置方式。并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林草配置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林草配置
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彭阳县退耕还林(草)与林草配置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石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305-14307,14315,共4页
以彭阳县为例,根据退耕还林(草)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相关的坡度、坡向、土壤侵蚀、水系和居民地等多源数据的GIS空间分析,科学合理地选择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模式,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使林草配置模式选择科学化,为宁...
以彭阳县为例,根据退耕还林(草)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相关的坡度、坡向、土壤侵蚀、水系和居民地等多源数据的GIS空间分析,科学合理地选择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模式,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使林草配置模式选择科学化,为宁南山区及宁夏全境内的退耕还林后续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退耕还林(草)
林草配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模式研究
3
作者
刘国强
李瀚
+1 位作者
左雪梅
刘延飞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B08期51-53,共3页
通过大通县退耕还林 (草 )生态示范小区建设 ,依据不同的立地类型 ,进行了林草配置模式的研究 ,提出了七种不同栽培模式 ,旨在为退耕还林 (草 )工程提供合理模式。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林草配置
模式
立地类型
栽培模式
自然条件
立地条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
被引量:
4
4
作者
闫晓玲
杜新源
+2 位作者
刘海燕
宋静
段柏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08,111,共3页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白蜡与沙棘混交等,牧草栽培模式包括多年生香豌豆与作物或林木间作、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天然草场改良、黄兰沙梗草护坡草皮、康巴早熟禾+果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
措施
林草配置
模式
黄土高塬沟壑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退耕坡地工程治理与林草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海
张立新
+1 位作者
柳江华
柏延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3-97,共5页
为使黄土退耕坡地植被快速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性特点,结合坡地不同的工程治理措施,研究提出了以草为主,草、树间作的治理模式,解决了退耕坡地当年裸露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指出对于15°~20°的坡地...
为使黄土退耕坡地植被快速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性特点,结合坡地不同的工程治理措施,研究提出了以草为主,草、树间作的治理模式,解决了退耕坡地当年裸露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指出对于15°~20°的坡地,以大台田+葎草+经济林治理模式最好,当年植被盖度可达47.2%,4年后可达75.9%,士壤侵蚀量较对照下降34.30%;对于20°~25°坡地,以隔坡梯田+葎草+乔木生态林的治理模式最好,当年植被盖度可达33.9%,4年后达49.4%,土壤侵蚀量比对照下降67.04%;对于25°以上坡地宜采用大鱼鳞坑+冰草+灌木组合治理模式,当年植被盖度可达28.7%,4年后达36.3%,土壤侵蚀量比对照下降68.17%。三种模式均能有效地减轻雨滴对疏松表土的溅蚀,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和植被覆盖度,利于形成林草和谐共生的稳定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植被恢复
林草
优化
配置
土壤含水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漠化地区林草复合治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6
作者
陈静
陈海
+1 位作者
朱大运
陈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石漠化治理区林草复合系统下土壤结构状况是衡量石漠化生态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为探讨石漠化治理中不同林草配置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复合林草地为研究对象,天然灌草地为对照,采用大团聚体含量、结构破坏率、团聚体直径指标(MWD,G...
石漠化治理区林草复合系统下土壤结构状况是衡量石漠化生态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为探讨石漠化治理中不同林草配置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复合林草地为研究对象,天然灌草地为对照,采用大团聚体含量、结构破坏率、团聚体直径指标(MWD,GMD)、分形维数(D)和K值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可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灌草相比,人工林草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降低土壤结构破坏率。人工林草地与草地土壤团聚体MWD,GMD较高,D值较低;4种典型林草配置模式下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表现为ASI林草地>ASI人工灌草>ASI林灌草地>ASI人工草地,显然林草地团聚体结构更为稳定。林草复合模式下土壤可蚀性K值较低,但影响尚未达到显著水平。此外,团聚体含量分别与土壤团聚体直径指标(WMD,GMD)和分形维数(D)呈线性相关关系;1,2,5 mm粒级是土壤团聚化过程中的重要临界点。研究表明,人工林草地有利于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减少水土流失,宜于在该区域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可蚀性
林草配置
模式
石漠化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窄条梯田退耕还林(枣)还草整地操作程序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全龙
郭兴顺
《防护林科技》
2001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人工窄条梯田
退耕还林还草
林草配置
模式
整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摘牛沟小流域林草配置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鲁子瑜
邹厚远
马志仁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1-54,共4页
文摘
本文以摘牛沟为例,论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林草配置的主导思想。在总体布局时应考虑多种制约因子,根据不同树、草种的生态适应性,筛选出不同立地条件的适宜树、草种及配置方式。并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林草配置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小流域
林草配置
模式
Keywords
small wmall watershed the matching model of forests and grasses
分类号
S157.43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彭阳县退耕还林(草)与林草配置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石云
机构
宁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305-14307,1431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60045)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NZ0826)
宁夏大学科研基金(ZR0605)
文摘
以彭阳县为例,根据退耕还林(草)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相关的坡度、坡向、土壤侵蚀、水系和居民地等多源数据的GIS空间分析,科学合理地选择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模式,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使林草配置模式选择科学化,为宁南山区及宁夏全境内的退耕还林后续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范例。
关键词
GIS
退耕还林(草)
林草配置
Keywords
GIS
Retuming cropland to forest (grass)
Forest and grass arrangement
分类号
S757.2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模式研究
3
作者
刘国强
李瀚
左雪梅
刘延飞
机构
大通县林业旅游局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B08期51-53,共3页
文摘
通过大通县退耕还林 (草 )生态示范小区建设 ,依据不同的立地类型 ,进行了林草配置模式的研究 ,提出了七种不同栽培模式 ,旨在为退耕还林 (草 )工程提供合理模式。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林草配置
模式
立地类型
栽培模式
自然条件
立地条件
Keywords
Datong county
Converting the land for forest or grass
The proportion of forest to grass
Cultivated model
分类号
S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
被引量:
4
4
作者
闫晓玲
杜新源
刘海燕
宋静
段柏林
机构
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08,111,共3页
基金
水利部科技计划项目(TG1017)
文摘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白蜡与沙棘混交等,牧草栽培模式包括多年生香豌豆与作物或林木间作、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天然草场改良、黄兰沙梗草护坡草皮、康巴早熟禾+果园等。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
措施
林草配置
模式
黄土高塬沟壑区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and grass measures
allocation patterns of forest and grass
gullied rolling loess area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退耕坡地工程治理与林草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海
张立新
柳江华
柏延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3-97,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陕北地区退耕坡地植被恢复技术示范"项目
文摘
为使黄土退耕坡地植被快速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性特点,结合坡地不同的工程治理措施,研究提出了以草为主,草、树间作的治理模式,解决了退耕坡地当年裸露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指出对于15°~20°的坡地,以大台田+葎草+经济林治理模式最好,当年植被盖度可达47.2%,4年后可达75.9%,士壤侵蚀量较对照下降34.30%;对于20°~25°坡地,以隔坡梯田+葎草+乔木生态林的治理模式最好,当年植被盖度可达33.9%,4年后达49.4%,土壤侵蚀量比对照下降67.04%;对于25°以上坡地宜采用大鱼鳞坑+冰草+灌木组合治理模式,当年植被盖度可达28.7%,4年后达36.3%,土壤侵蚀量比对照下降68.17%。三种模式均能有效地减轻雨滴对疏松表土的溅蚀,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和植被覆盖度,利于形成林草和谐共生的稳定群落。
关键词
坡地植被恢复
林草
优化
配置
土壤含水率
Keywords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f sloping fields
optimized intercropping of forest and grass
soil moisture
分类号
S28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漠化地区林草复合治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6
作者
陈静
陈海
朱大运
陈浒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7042)
+1 种基金
贵州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8]127)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黔科合支撑[2018]2777)。
文摘
石漠化治理区林草复合系统下土壤结构状况是衡量石漠化生态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为探讨石漠化治理中不同林草配置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复合林草地为研究对象,天然灌草地为对照,采用大团聚体含量、结构破坏率、团聚体直径指标(MWD,GMD)、分形维数(D)和K值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可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灌草相比,人工林草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降低土壤结构破坏率。人工林草地与草地土壤团聚体MWD,GMD较高,D值较低;4种典型林草配置模式下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表现为ASI林草地>ASI人工灌草>ASI林灌草地>ASI人工草地,显然林草地团聚体结构更为稳定。林草复合模式下土壤可蚀性K值较低,但影响尚未达到显著水平。此外,团聚体含量分别与土壤团聚体直径指标(WMD,GMD)和分形维数(D)呈线性相关关系;1,2,5 mm粒级是土壤团聚化过程中的重要临界点。研究表明,人工林草地有利于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减少水土流失,宜于在该区域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可蚀性
林草配置
模式
石漠化治理
Keywords
soil aggregates
stability
erodibility
forest and grass allocation model
rock desertification governance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窄条梯田退耕还林(枣)还草整地操作程序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全龙
郭兴顺
机构
山西省造林局
吕梁地区林业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01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人工窄条梯田
退耕还林还草
林草配置
模式
整地
分类号
S7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摘牛沟小流域林草配置模式试验研究
鲁子瑜
邹厚远
马志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IS的彭阳县退耕还林(草)与林草配置分析
石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模式研究
刘国强
李瀚
左雪梅
刘延飞
《青海农林科技》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
闫晓玲
杜新源
刘海燕
宋静
段柏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土退耕坡地工程治理与林草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张海
张立新
柳江华
柏延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石漠化地区林草复合治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的影响
陈静
陈海
朱大运
陈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人工窄条梯田退耕还林(枣)还草整地操作程序
陈全龙
郭兴顺
《防护林科技》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