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耕还林(草)林草配置模式研究
1
作者 刘国强 李瀚 +1 位作者 左雪梅 刘延飞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B08期51-53,共3页
通过大通县退耕还林 (草 )生态示范小区建设 ,依据不同的立地类型 ,进行了林草配置模式的研究 ,提出了七种不同栽培模式 ,旨在为退耕还林 (草 )工程提供合理模式。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林草配置模式 立地类型 栽培模式 自然条件 立地条件
下载PDF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闫晓玲 杜新源 +2 位作者 刘海燕 宋静 段柏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08,111,共3页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白蜡与沙棘混交等,牧草栽培模式包括多年生香豌豆与作物或林木间作、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天然草场改良、黄兰沙梗草护坡草皮、康巴早熟禾+果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措施 林草配置模式 黄土高塬沟壑区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林草复合治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静 陈海 +1 位作者 朱大运 陈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石漠化治理区林草复合系统下土壤结构状况是衡量石漠化生态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为探讨石漠化治理中不同林草配置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复合林草地为研究对象,天然灌草地为对照,采用大团聚体含量、结构破坏率、团聚体直径指标(MWD,G... 石漠化治理区林草复合系统下土壤结构状况是衡量石漠化生态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为探讨石漠化治理中不同林草配置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复合林草地为研究对象,天然灌草地为对照,采用大团聚体含量、结构破坏率、团聚体直径指标(MWD,GMD)、分形维数(D)和K值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可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灌草相比,人工林草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降低土壤结构破坏率。人工林草地与草地土壤团聚体MWD,GMD较高,D值较低;4种典型林草配置模式下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表现为ASI林草地>ASI人工灌草>ASI林灌草地>ASI人工草地,显然林草地团聚体结构更为稳定。林草复合模式下土壤可蚀性K值较低,但影响尚未达到显著水平。此外,团聚体含量分别与土壤团聚体直径指标(WMD,GMD)和分形维数(D)呈线性相关关系;1,2,5 mm粒级是土壤团聚化过程中的重要临界点。研究表明,人工林草地有利于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减少水土流失,宜于在该区域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可蚀性 林草配置模式 石漠化治理
下载PDF
人工窄条梯田退耕还林(枣)还草整地操作程序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全龙 郭兴顺 《防护林科技》 2001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人工窄条梯田 退耕还林还草 林草配置模式 整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