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民初“少年”的修辞语义和文化影响——兼谈林译《鲁滨孙飘流记》中的少年形象
1
作者 郑晓岚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对“少年”的发现与重视,是近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生理学意义上,“少年”是一个年龄范畴;政治文化意义上,“少年”是一个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等不同话语建构的体系,被赋予“希望”“冒险”“尚力”“革新”“独立”“自由”等修... 对“少年”的发现与重视,是近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生理学意义上,“少年”是一个年龄范畴;政治文化意义上,“少年”是一个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等不同话语建构的体系,被赋予“希望”“冒险”“尚力”“革新”“独立”“自由”等修辞语义,成为清末民初特有的文化符号,与西方近代、中国古代“少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林译《鲁滨孙飘流记》言说全新的少年形象,参与清末民初文化语境中“少年”的修辞语义生成与理解。清末民初有识之士通过理论论述、文学书写、社会活动等方式,建构少年形象和少年话语,弘扬尚力美学,驱动国民精神重塑,也影响了整个民族的生存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修辞语义 文化符号 林译《鲁滨孙飘流记》
下载PDF
林译《鲁滨孙飘流记》的道德化阐释——兼论晚清海洋小说发展困局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双腾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林纾《鲁滨孙飘流记》是Robinson Crusoe最早的中文全译本。林纾通过否定"中人之中,庸人之庸"的处世方式,对鲁滨孙的冒险天性进行反方向解读,同时依照程朱理学的"心性论"思想将鲁滨孙的荒岛求生解读为个人的"... 林纾《鲁滨孙飘流记》是Robinson Crusoe最早的中文全译本。林纾通过否定"中人之中,庸人之庸"的处世方式,对鲁滨孙的冒险天性进行反方向解读,同时依照程朱理学的"心性论"思想将鲁滨孙的荒岛求生解读为个人的"修心"行为。林纾在翻译过程中寄寓自身对于"仁"的追慕及其对于晚清社会的愤懑,并据此对原作进行改编,由此导致早期引入的西方海洋小说陷入道德化的误读与误译。受困于近代中国淡薄的海洋意识与匮乏的海洋实践,中国海洋小说的近代化转型最终圉于表面而未能触及现代海洋小说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INSON Crusoe 《鲁滨飘流记》 林纾 道德化 海洋小说
下载PDF
一曲新兴资产阶级的颂歌——《鲁滨孙飘流记》简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冬云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78-79,94,共3页
从三个方面来探究《鲁滨孙飘流记》这部作品永久性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即新主题:资产阶级领导人类和利用自然的伟大斗争的能力;新人物:"鲁滨孙"是一个个人奋斗者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产生的新人物的思想和... 从三个方面来探究《鲁滨孙飘流记》这部作品永久性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即新主题:资产阶级领导人类和利用自然的伟大斗争的能力;新人物:"鲁滨孙"是一个个人奋斗者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产生的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特点;新手法:《鲁滨孙飘流记》的创作反映出启蒙主义文学的特点,奠定了英国写实手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滨飘流记》 新兴资产阶级 理性 启蒙主义
下载PDF
天真的神话:《鲁滨孙飘流记》、《珊瑚岛》和《蝇王》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光明 郝涂根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9-73,共5页
《蝇王》、《珊瑚岛》和《鲁滨孙飘流记》这三部小说出自不同的时代,但作者都将主人公置于孤岛上。巴兰坦笔下的人物本性善良,而笛福和戈尔丁笔下的人物都知道邪恶生存于自身。《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颂扬了个人的创造... 《蝇王》、《珊瑚岛》和《鲁滨孙飘流记》这三部小说出自不同的时代,但作者都将主人公置于孤岛上。巴兰坦笔下的人物本性善良,而笛福和戈尔丁笔下的人物都知道邪恶生存于自身。《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颂扬了个人的创造力及其对上帝的信赖;《珊瑚岛》以一个传奇故事表现了大英帝国的社会精神风貌,旨在为儿童提供教育和娱乐;《蝇王》则是一部寓言,它将儿童世界作为成人世界的缩影给展示出来,从而打破了天真的神话,将人们带回到被巴兰坦置于"另类"和被笛福过分简单化的邪恶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珊瑚岛》 《鲁滨飘流记》 比较
下载PDF
试析空间叙事隐喻的价值信息——以《红楼梦》和《鲁滨孙飘流记》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殷定芳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37,共4页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不仅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文学作品是对空间的表述和再现,同样隐喻了权力关系之间复杂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纠缠。通过对中国名著《红楼梦》和英国小说《鲁滨孙飘流记》的重新解读,可以分析和探究它们的空间叙...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不仅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文学作品是对空间的表述和再现,同样隐喻了权力关系之间复杂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纠缠。通过对中国名著《红楼梦》和英国小说《鲁滨孙飘流记》的重新解读,可以分析和探究它们的空间叙事隐喻的价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隐喻的价值信息 《红楼梦》 《鲁滨飘流记》
下载PDF
译者的翻译观对译作的影响——评郭建中教授译作《鲁滨孙飘流记》 被引量:1
6
作者 袁良平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74-80,共7页
通过对郭建中教授翻译的《鲁滨孙飘流记》的分析和对其他翻译家的翻译观与译作关系的考察,证明译者的翻译理念对译作的最终效果和最后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从中提炼出对翻译工作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翻译观 翻译理念 翻译作品 《鲁滨飘流记》 郭建中
下载PDF
笛福和《鲁滨孙飘流记》之解读
7
作者 谭明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200-201,共2页
丹尼尔·笛福是17、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在现实中的身份是中上层资产阶级,因此,其小说中无不显示的是对资产阶级的赞扬。《鲁滨孙飘流记》是丹尼尔·笛福主要... 丹尼尔·笛福是17、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在现实中的身份是中上层资产阶级,因此,其小说中无不显示的是对资产阶级的赞扬。《鲁滨孙飘流记》是丹尼尔·笛福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孙在出海时受到海盗攻击、经历种种磨难之后,最终漂流到一座无人的小岛生活的故事。《鲁滨孙飘流记》通过介绍主人公鲁滨孙在岛上的自食其力生活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离开小岛回到家庭的过程,表现了鲁滨孙的智慧和勇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殖民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尼尔·笛福 《鲁滨飘流记》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译介学视域下的《鲁滨孙飘流记》 被引量:2
8
作者 孔镭 《枣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6-108,共3页
《鲁滨孙飘流记》的中文译本有30种之多,由此带来的误译与误读的现象就比较普遍。本文运用译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鲁滨孙飘流记》三个代表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梳理出中文译本中存在的误译与误读,提出笔者对鲁滨孙这一经典形象的新的... 《鲁滨孙飘流记》的中文译本有30种之多,由此带来的误译与误读的现象就比较普遍。本文运用译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鲁滨孙飘流记》三个代表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梳理出中文译本中存在的误译与误读,提出笔者对鲁滨孙这一经典形象的新的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这部传世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鲁滨飘流 误译 误读
下载PDF
Mona Baker叙事理论视角下清末小说翻译的叙事建构——以《鲁滨孙飘流记》林纾译本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蒋雨衡 《海外英语》 2015年第4期45-46,共2页
清末时期的小说翻译作为中国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译作不忠实原作,对原作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删及改写现象较为普遍。Mona Baker运用社会叙事学理论阐述翻译叙事建构,为研究清末时期的小说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视... 清末时期的小说翻译作为中国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译作不忠实原作,对原作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删及改写现象较为普遍。Mona Baker运用社会叙事学理论阐述翻译叙事建构,为研究清末时期的小说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以《鲁滨孙飘流记》林纾译本(1905年)为例,探讨清末时期小说翻译的叙事建构,重新审视翻译在社会变革以及在新文学和新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为翻译的社会性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模式和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小说翻译 叙事建构 林纾 《鲁滨飘流记》
下载PDF
个人不是历史发展的起点──《鲁滨孙飘流记》新论(之二)
10
作者 何瑞泉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5-8,共4页
《鲁滨孙飘流记》说明个人不是历史发展的起点,正好相反,人类文明及其最高成果才是鲁滨孙创造荒岛文明重演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起点。
关键词 文学评论 《鲁滨飘流记》 笛福 小说
下载PDF
《鲁滨孙飘流记》梗概
11
作者 黄俊祥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1年第10期21-22,共2页
我叫鲁滨孙,1632年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常常希望我在家乡靠自己的勤劳挣一份产业,过一辈子安适而快乐的生活。但我渴望航海,背着父亲,于1651年9月1日第一次出海。航行6天以后,船只沉没,我侥幸活命,从旱路到了伦敦。过了些日子,... 我叫鲁滨孙,1632年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常常希望我在家乡靠自己的勤劳挣一份产业,过一辈子安适而快乐的生活。但我渴望航海,背着父亲,于1651年9月1日第一次出海。航行6天以后,船只沉没,我侥幸活命,从旱路到了伦敦。过了些日子,航海的受苦记忆消失,我第二次出海到了非洲,带回金沙,回伦敦之后换了300多英镑,还学到不少数学和航海知识。第三次航海途中被土耳其海盗船俘虏,做了海盗船长的奴隶。后来我找到一个机会划小船出逃,在海上飘泊20多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滨飘流记》 小说梗概 笛福 英国 高中 语文 阅读欣赏
下载PDF
劳动创造一切的颂歌——《鲁滨孙飘流记》赏读
12
作者 于晓明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4年第Z1期9-12,共4页
他曾试图侍奉上帝,却又对黄金心驰神往;他曾热衷做个商人,却又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他曾与达官贵人携手并进,荣耀一时;也曾进过监狱,身戴枷锁;他一度横财大发,死前却负债累累;他对文学表现出浓厚兴趣,曾著书300余册;他,就是享有“英国和... 他曾试图侍奉上帝,却又对黄金心驰神往;他曾热衷做个商人,却又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他曾与达官贵人携手并进,荣耀一时;也曾进过监狱,身戴枷锁;他一度横财大发,死前却负债累累;他对文学表现出浓厚兴趣,曾著书300余册;他,就是享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之称的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今天,我们赏读他的名著《鲁滨孙飘流记》,和主人公一 起去冒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滨飘流记》 星期五 劳动创造 独木舟 丹尼尔·笛福 颂歌 《鲁滨漂流记》 奥里诺科 浪漫主义小说 西班牙人
下载PDF
《鲁滨孙飘流记》内容简介
13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2017年第2期32-32,共1页
英国青年鲁滨孙是个永不疲倦、永不安心的行动者,他不满于现状,不甘于平庸。在一次航行中遇到风暴流落到荒岛上,他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 英国青年鲁滨孙是个永不疲倦、永不安心的行动者,他不满于现状,不甘于平庸。在一次航行中遇到风暴流落到荒岛上,他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忠实的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性格坚强的鲁滨孙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滨飘流记》 内容简介 独立生活 行动者 葡萄干
下载PDF
英国小说的虚构和新奇——以《鲁滨孙飘流记》为例
14
作者 王晓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0-56,共7页
《鲁滨孙飘流记》体现了作者笛福试图将虚构伪装成历史,并以此完成其道德说教的意图。但在小说的实际呈现中,《鲁滨孙飘流记》的叙述策略却不自觉地暴露出小说的虚构本质;同时,小说的新奇特质也压倒道德意图而唤醒了小说的主体性。笛福... 《鲁滨孙飘流记》体现了作者笛福试图将虚构伪装成历史,并以此完成其道德说教的意图。但在小说的实际呈现中,《鲁滨孙飘流记》的叙述策略却不自觉地暴露出小说的虚构本质;同时,小说的新奇特质也压倒道德意图而唤醒了小说的主体性。笛福凭借《鲁滨孙飘流记》闯入小说领域,不自觉地在虚构和新奇两点上促成了现代小说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 新奇 《鲁滨飘流记》
下载PDF
笛福和他的《鲁滨孙漂漂流记》
15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年第7期12-13,共2页
笛福和他的《鲁滨孙漂流记》文/王宗玖图/李宽704年,一个苏格兰水手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在那里,水手与人世完全隔绝,独自生活了4年多,才被一个航海家发现,带回英国。一位59岁的老人受这个历险故事的启发... 笛福和他的《鲁滨孙漂流记》文/王宗玖图/李宽704年,一个苏格兰水手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在那里,水手与人世完全隔绝,独自生活了4年多,才被一个航海家发现,带回英国。一位59岁的老人受这个历险故事的启发,创造了生平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滨飘流记》 笛福 长篇小说 新兴资产阶级 英国文学史 《摩尔·弗兰德斯》 星期五 《鲁滨漂流记》 现实主义小说 流浪汉小说
下载PDF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自救与他救
16
作者 刘熠辉 《海外英语》 2020年第8期241-242,共2页
《鲁滨孙飘流记》是英国18世纪文学巨匠丹尼尔·笛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享誉世界文坛.书中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在荒岛孤身奋斗,以其开拓进取、勤劳睿智、创造... 《鲁滨孙飘流记》是英国18世纪文学巨匠丹尼尔·笛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享誉世界文坛.书中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在荒岛孤身奋斗,以其开拓进取、勤劳睿智、创造新生活的坚韧不拔的形象和精神,在世界文学史上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鲁滨孙自身的优秀品质帮助他在孤岛上成功自救的同时,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获得他救,直至最终成功逃离荒岛,重返英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滨飘流记》 自救 他救
下载PDF
谈谈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
17
作者 范存忠 《江海学刊》 1960年第8期42-47,共6页
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1719-1720)是世界文学名著中最流行的小说之一。世界上所有主要语言里都有它的译本;在很多语言里。译本还不止一种.①除了原本、译本而外,还有节本,节译本以及专为青少年阅读的改编本,改译本。
关键词 《鲁滨飘流记》 笛福 世界文学名著 多语言 译本 改编本 青少年 小说
下载PDF
从“冒险”鲁滨孙到“中庸”鲁滨孙——林纾译介《鲁滨孙飘流记》的文化改写与融通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37,共19页
林译《鲁滨孙飘流记》与时人将主人公奉为冒险英雄的通常看法不同,他揭露其实为"行劫者","灭种者之盗",并以"中庸"价值观去改写这一形象。通过译述,林纾用中国儒学的精神和术语去理解诠释西方人的宗教信... 林译《鲁滨孙飘流记》与时人将主人公奉为冒险英雄的通常看法不同,他揭露其实为"行劫者","灭种者之盗",并以"中庸"价值观去改写这一形象。通过译述,林纾用中国儒学的精神和术语去理解诠释西方人的宗教信仰,这既是对儒学之中庸理想的高越而又平凡、贤圣而又通常两面的融通,也是对西方宗教与儒家学说共同所具普世价值的融通。林纾之译述,是他既要对"究武而暴"的西方文化"范之以文",又要对"好文而衰"的中国文化"振之以武"而实施的文学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鲁滨飘流 中庸 林译小说
原文传递
《辜苏历程》:《鲁滨孙飘流记》的早期粤语译本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莉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72,共9页
《辜苏历程》是1902年由英国传教士英为霖用羊城土话翻译出版的《鲁滨孙飘流记》。译者借鉴当地方言文学传统,通篇采用粤语口语,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使得作品得以迅速传播,推动了文学的大众化和平民化。同时,译者注重适应本土文化,... 《辜苏历程》是1902年由英国传教士英为霖用羊城土话翻译出版的《鲁滨孙飘流记》。译者借鉴当地方言文学传统,通篇采用粤语口语,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使得作品得以迅速传播,推动了文学的大众化和平民化。同时,译者注重适应本土文化,通过引用中国经典、采用当地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等,实现与地域文化的互动。译者身为西方传教士,通过改写、增删等手段,凸显了原著的宗教寓意。《辜苏历程》是借助方言重构西方文学经典的典范,一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方言文学,另一方面它将西方文化嫁接入中国地域文化,改变了地方文化生态,打破了地域文化的封闭性。《辜苏历程》为研究西方文化与中国地域文化的对话,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样本,对于今天的方言文学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滨飘流记》 粤语 西方传教士 地域文化 方言文学 中国传统 译本 早期
原文传递
鲁滨孙飘流记
20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 2011年第9期18-23,共6页
带你读名著 想象一下,假如你一个人流落孤岛28年,会怎么样呢?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有人却有这样的经历。
关键词 《鲁滨飘流记》 小学生 阅读知识 语文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