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语堂译创行为研究——以《孔子的智慧》为个案
1
作者 孔标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0-96,共7页
林语堂先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异语创作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既不同于传统的二元翻译,又不是纯粹的写作,而是翻译与写作的交合,充分彰显了其作为创作者及译者所享有的自由度和创造力。而“译创”亦是翻译与创造的相互融合,尤以“创造... 林语堂先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异语创作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既不同于传统的二元翻译,又不是纯粹的写作,而是翻译与写作的交合,充分彰显了其作为创作者及译者所享有的自由度和创造力。而“译创”亦是翻译与创造的相互融合,尤以“创造”为核心。本文试图从“译创”的理论视角考察林语堂在创作《孔子的智慧》中的翻译行为,考证其创作本书的宏观策略以及确认其所采用的微观翻译技巧是否符合“译创”的属性及特点。通过分析和比较《孔子的智慧》一书的英译本和对应的中文本的案例发现,林语堂在创作这本书中所采用的宏观策略是以目标文本为导向,其所采用的中观编译策略下的增译、省略、改写等具体翻译手段正是“译创”理论所展现的特征。因此,林语堂在创作《孔子的智慧》时的各种操纵属于译创行为。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译创”理论的内涵意义、拓展了对林语堂的研究空间以及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创 林语堂 编译 《孔子的智慧
下载PDF
跟着孔子学做老师——教育智慧的现代诠释
2
作者 魏新 《新校园》 2024年第9期66-67,共2页
在教育的长河中,孔子的身影犹如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前行之路。在探索智慧的长河中,“读书即读人”的理念引领我穿越时空,与古代圣贤孔子相遇。几年前,因为《论语里住着的孔子》这本书,我有幸认识并了解了孔子。那个时... 在教育的长河中,孔子的身影犹如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前行之路。在探索智慧的长河中,“读书即读人”的理念引领我穿越时空,与古代圣贤孔子相遇。几年前,因为《论语里住着的孔子》这本书,我有幸认识并了解了孔子。那个时候,我更多关注的是孔子作为普通人所拥有的喜怒哀乐,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与执着深深打动了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智慧 知其不可而为之 现代诠释 古代圣贤 理念引领 孔子 教育者 穿越时空
下载PDF
从林语堂《孔子的智慧》看文学译介的创造性叛逆
3
作者 张秋玲 邓俊叶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57-159,共3页
"创造性叛逆"是译介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和接受具有重要意义。林语堂是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的积极实践者,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经典文化的... "创造性叛逆"是译介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和接受具有重要意义。林语堂是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的积极实践者,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经典文化的传播方面。他的翻译思想和实践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今天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篇章结构、文化语境和文化意象三个方面对林语堂《孔子的智慧》中的翻译实践展开研究,探讨其对中国典籍外译工作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译介学 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
下载PDF
重识、重构、重解:林语堂异语书写中对孔子形象的跨文化编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全国 《英语研究》 2023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林语堂文学既是文学文本,也是文化文本。在林语堂异语书写中既有跨语际语码转换,也有跨文化编码。在长期的海外异语书写实践中,林语堂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成功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其在异语书写中对孔子形象的跨文化编... 林语堂文学既是文学文本,也是文化文本。在林语堂异语书写中既有跨语际语码转换,也有跨文化编码。在长期的海外异语书写实践中,林语堂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成功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其在异语书写中对孔子形象的跨文化编码和形象塑造。本文从达情者孔子的人文形象、东方柏拉图式孔子社会哲学家形象、“雨中歌者”孔子的艺术形象等方面分析林语堂异语书写中对孔子形象的重识、重构和重解,挖掘其在促进儒学思想和孔子形象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接受方面作出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异语书写 孔子 跨文化编码
下载PDF
论林语堂笔下的孔子形象——以《子见南子》和《孔子的智慧》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邢娟妮 孙良好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11,共6页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新思潮洗礼的林语堂,在新编历史剧《子见南子》和用英文编撰的《孔子的智慧》中,通过对孔子言行及孔子思想的伦理审评,消解了被汉宋儒家神圣化了的孔子形象,让孔子形象向人性化回归,把他还原成具...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新思潮洗礼的林语堂,在新编历史剧《子见南子》和用英文编撰的《孔子的智慧》中,通过对孔子言行及孔子思想的伦理审评,消解了被汉宋儒家神圣化了的孔子形象,让孔子形象向人性化回归,把他还原成具有再接再厉的可贵精神、顺乎人性的道德修养和近乎人情的、集智慧和喜怒哀乐于一身的活生生的"真人"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视觉权力 间离效果 交往理论 孔子形象 《子见南子》 《孔子的智慧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林语堂《孔子的智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伟 《新余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独立的存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也不是静止的,读者参与并创造了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实现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在读者主体性理论指导下,从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和对话交流三个维度分析了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独立的存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也不是静止的,读者参与并创造了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实现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在读者主体性理论指导下,从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和对话交流三个维度分析了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探讨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期待视野的重构,译文文本意义的有效实现模式,通过读者-作品-译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赋予文学作品新的历史生命,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林语堂 《孔子的智慧
下载PDF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之传播学阐释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4-77,共4页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译者既是原语文化信息交流的接受者,又是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跨文化信息交流的传播者,译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自身在翻译与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拟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林语堂在《孔子的智慧》对孔子形象的重塑,...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译者既是原语文化信息交流的接受者,又是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跨文化信息交流的传播者,译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自身在翻译与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拟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林语堂在《孔子的智慧》对孔子形象的重塑,对儒家典籍的创造性再现,以及对儒家思想体系的创新性表述,从而探究《论语》英译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孔子的智慧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从林语堂《孔子的智慧》看孔子智慧的输出与回归 被引量:1
8
作者 许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9-53,共5页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一书描述了一个立体的孔子形象,其改写、编译、回译历程构成了一道孔子思想的"输出——本土化——回归"的跨语言、跨文化传播的中西文化互动风景。通过显示民族文化生命力,儒家经典成为西方世界的东方智...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一书描述了一个立体的孔子形象,其改写、编译、回译历程构成了一道孔子思想的"输出——本土化——回归"的跨语言、跨文化传播的中西文化互动风景。通过显示民族文化生命力,儒家经典成为西方世界的东方智慧代表。《孔子的智慧》于全球化与本土化交汇中孕育了新的文化视野,这一互动过程也为研究如何使中国经典适应当下语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孔子 论语 回译
下载PDF
汉语典籍的编译、教学与传播方式探究——评林语堂《孔子的智慧》
9
作者 李灿 罗玉成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I0016-I0016,共1页
对外汉语教学不但需要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而且还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汉语典籍的编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交流。林语堂编译的《孔子的智慧》一书对... 对外汉语教学不但需要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而且还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汉语典籍的编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交流。林语堂编译的《孔子的智慧》一书对《论语》《孟子》《礼记》等中国儒家经典予以重新编辑、翻译,并采用《史记·孔子世家》作为孔子的传记,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了孔子的生平、人格魅力及儒家思想,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教学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典籍 孔子的智慧 教学策略 林语堂 方式探究 《礼记》 儒家思想
下载PDF
孔子智慧的现代意蕴(专题讨论)——生活儒学对“回到孔夫子”的人文承诺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海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7,共5页
杨海文认为,生活儒学预示了当代儒学发展的一种趋向,在今天,“回到孔夫子”应当是回到生活意义上的孔夫子。从“儒家全球伦理”的宏大视野看,道德金规则、和合思维、大同理想则是我们在当今这个复杂的时代中期望“回到孔夫子”的三... 杨海文认为,生活儒学预示了当代儒学发展的一种趋向,在今天,“回到孔夫子”应当是回到生活意义上的孔夫子。从“儒家全球伦理”的宏大视野看,道德金规则、和合思维、大同理想则是我们在当今这个复杂的时代中期望“回到孔夫子”的三大德性措施,更是生活儒学对于“回到孔夫子”的人文承诺。李翔海认为,21世纪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既应以“圣之时者”的智性风貌来直面时代课题,又要注重通过“因革损益”的思想方法在综合中创新,在创新中综合,这或许是我们今天从“回到孔夫子”这个话题中得到的基本启示。王振铎认为,孔子通过编辑“六经”,将华夏旧藏典籍复活,并缔造成坚实定型的经典图书结构,形成了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传统文化之根。作为开启华夏文化传播、促进百家文化大繁荣的宗师,孔子继往开来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智慧 现代意蕴 生活儒学 回到孔夫子
下载PDF
林语堂笔下的孔子形象——索解孔子神圣性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娟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41-143,共3页
在林语堂笔下,孔子"圣人"的形象被消解而还原为集喜、怒、衰、乐于一身的普普通通的"真人"。林语堂对孔权的评判是结合现实进行的客观评价,对《论语》的解读带有自己的率性与见解。
关键词 林语堂 孔子 儒家思想
下载PDF
论林语堂对孔子形象的消解与重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赖勤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9-214,共6页
林语堂强烈批判将孔子神圣化的做法,认为孔子并非是政治思想代言人,而是一个具有民间精神的"思想艺术者";主张还原孔子本来面目,艺术化地将孔子书写成幽默、近情的常人;在中西文化交流语境中,孔子则被塑造成为一个既代表中国... 林语堂强烈批判将孔子神圣化的做法,认为孔子并非是政治思想代言人,而是一个具有民间精神的"思想艺术者";主张还原孔子本来面目,艺术化地将孔子书写成幽默、近情的常人;在中西文化交流语境中,孔子则被塑造成为一个既代表中国文化形象又彰显人性价值的中国人。林语堂通过发掘孔子这个儒者的道家气质,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活泼泼的、不同于以往的孔子形象,鲜明体现出他对以儒、道为主的中国文化的深刻反思与崭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形象 中庸 幽默 《子见南子》 《孔子的智慧
下载PDF
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立文 周素丽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49,共4页
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本在中华文化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化的复兴是相联系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有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一直没有断过.中国的文化像血脉一样不断在流动,不断贯彻于中华民族生存生活始终.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文化,实际上是... 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本在中华文化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化的复兴是相联系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有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一直没有断过.中国的文化像血脉一样不断在流动,不断贯彻于中华民族生存生活始终.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文化,实际上是中国民族的灵魂所在.除了五千年来延续不断,能够生生不息之外,中华文化也是团结各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中国疆域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也有不同宗教信仰,如新疆很多人信仰伊斯兰教,西藏是藏传佛教,云南也有信小乘佛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中国 智慧 孔子 四大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 宗教信仰 民族生存
下载PDF
文化融合视角下“半半哲学”与“抒情哲学”的统一--《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林语堂英文著译研究》评介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玮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66,共1页
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文化交流一直备受关注,但是与古代中国平等广泛、均衡互补的特点相比,近现代时期的文化交流却显得失衡被动。西学东渐在这股巨大的洪流背后,也隐藏着一条自东向西的涓涓细流。虽然当时的社会背景注定这条中学西渐... 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文化交流一直备受关注,但是与古代中国平等广泛、均衡互补的特点相比,近现代时期的文化交流却显得失衡被动。西学东渐在这股巨大的洪流背后,也隐藏着一条自东向西的涓涓细流。虽然当时的社会背景注定这条中学西渐之路鲜有人涉足,但林语堂却走得异常从容与成功,因而颇具研究价值。然而由于政治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智慧 林语堂 跨文化传播 文化融合 哲学 评介 英文 抒情
下载PDF
孔子生态智慧探微——以《论语》为核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伟洁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0-124,共5页
孔子以自然释"天",对"天命"充满敬畏;欣赏山水自然之乐,并将"仁"心推展,泽于鸟兽;大力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并将"节用而爱人"作为重要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投射出其不凡的生态智慧,于今仍颇具... 孔子以自然释"天",对"天命"充满敬畏;欣赏山水自然之乐,并将"仁"心推展,泽于鸟兽;大力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并将"节用而爱人"作为重要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投射出其不凡的生态智慧,于今仍颇具借鉴价值。但孔子阐发这些思想,并不是出于关注生态环境的考虑,他的着眼点仍是社会人伦。孔子以自然之天来论证对"天命"的敬畏,以生态伦理来佐证社会人伦思想,以自然之乐来抒发君子人生旨趣,以"颜子之乐"来阐释君子理想人格,他的生态智慧是为其社会人伦思想的构建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生态智慧 社会人伦
下载PDF
生态智慧:孔子“和谐观”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国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1,共5页
孔子原典和谐理论中,涉及关于社会和谐的理想、人际和谐的标准、秩序和谐的尺度、教育和谐的模式、人格和谐的要求、天人和谐的原则等。这些原典和谐思想固然产生于以礼制为本的王权社会,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不为特定时代和社会形态所限制... 孔子原典和谐理论中,涉及关于社会和谐的理想、人际和谐的标准、秩序和谐的尺度、教育和谐的模式、人格和谐的要求、天人和谐的原则等。这些原典和谐思想固然产生于以礼制为本的王权社会,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不为特定时代和社会形态所限制的恒常价值。这种关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可以为我们在树立科学世界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达到人与社会和谐、个人身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提供难能可贵的生态智慧和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生态智慧 和谐观
下载PDF
孔子《论语》生态智慧及其教育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新生 杨辉 《教育文化论坛》 2020年第6期7-14,共8页
孔子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出发,用“畏”“爱”“节”“乐”(即敬畏、关爱、节制和亲近)的方式来处理人与自然相处中的各种矛盾,形成了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生态伦理智慧,也就是“畏天顺天”的生态发展观,“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观,... 孔子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出发,用“畏”“爱”“节”“乐”(即敬畏、关爱、节制和亲近)的方式来处理人与自然相处中的各种矛盾,形成了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生态伦理智慧,也就是“畏天顺天”的生态发展观,“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观,“取用有节”的生态自然观,“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观。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为我们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成了协调人与自然之关系的伦理准则。孔子《论语》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也饱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在从事教育活动时,要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本身的逻辑进行教育;要有爱心,将爱渗透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要把握教育的度,注重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生态智慧 教育价值
下载PDF
论林语堂的人生智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宁 程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林语堂人生智慧集中表现为以一颗赤子之心优游岁月,主要通过他奉行的率性原则、快乐原则、简单原则和逃避原则得以充分地体现,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存在。
关键词 林语堂 人生智慧 率性原则 简单原则 逃避原则
下载PDF
孔子生命智慧及其现代教育价值探微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清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不祧之祖,在我国历史上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著称,亦堪称中国历史上极富人生智慧的哲学家。《论语》作为历来学界研究孔子思想的最主要的典籍已是一种公认的事实,司马迁曾认为后世欲知孔子,舍从《论语》之语言文...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不祧之祖,在我国历史上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著称,亦堪称中国历史上极富人生智慧的哲学家。《论语》作为历来学界研究孔子思想的最主要的典籍已是一种公认的事实,司马迁曾认为后世欲知孔子,舍从《论语》之语言文字求之,又将何从?因此,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从生命问题的起点、追寻和超越三个维度去揭橥孔子深邃的生命智慧及其现代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生命智慧 现代教育价值
下载PDF
论孔子立“言”而不执于“言”的智慧
20
作者 余亚斐 牛文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2-35,共4页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语言问题。他一方面确立了语言在治世、教化以及达"道"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语言的不足,以"礼"、"德"、"行"、"象"补"...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语言问题。他一方面确立了语言在治世、教化以及达"道"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语言的不足,以"礼"、"德"、"行"、"象"补"言",孔子立"言"并不执于"言",坚持"有言"与"无言"的统一,其意图直指"道"的生生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语言 智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