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处理对采后荔枝果皮色泽与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1
作者 胡位荣 张昭其 +1 位作者 季作梁 刘顺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76-180,共5页
以淮枝果实为试材,研究了酸处理对新鲜荔枝及冷藏过程中果实的果皮色泽、pH值、组织相对电导率、花色素苷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处理使新鲜荔枝果实的色泽鲜艳,但并不能增加花色素苷的含量,同... 以淮枝果实为试材,研究了酸处理对新鲜荔枝及冷藏过程中果实的果皮色泽、pH值、组织相对电导率、花色素苷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处理使新鲜荔枝果实的色泽鲜艳,但并不能增加花色素苷的含量,同时,显著抑制PPO、POD酶活性(p<0.05);2%酸处理加速了冷藏果实的褪色与褐变,花色素苷含量较快下降,而4%酸处理2min的果实在冷藏过程中,果皮pH值缓慢升高,色泽指标及花色素苷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PPO、POD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果实不表现明显冷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处理 采后荔枝 果皮色泽 生理活性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富士苹果果皮色泽形成的需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75
2
作者 孙建设 马宝焜 章文才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3-215,共3页
富士苹果果皮中的花青苷有两次积累期 ,其中 9月初至 10月初为迅速积累时期。果实着色的适宜光照强度范围为相对全光照的 4 0 %~ 85%。促进果实红色形成的照光最大效率期为果实采收前 4 5d内。红光 ( 640nm)处理果实可提高果皮细胞膜透... 富士苹果果皮中的花青苷有两次积累期 ,其中 9月初至 10月初为迅速积累时期。果实着色的适宜光照强度范围为相对全光照的 4 0 %~ 85%。促进果实红色形成的照光最大效率期为果实采收前 4 5d内。红光 ( 640nm)处理果实可提高果皮细胞膜透性 ,并刺激果实内乙烯生成。花青苷生物代谢最终产物的生成需要白色光照射 ,整个生长期单一红光或紫光处理抑制花青苷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光照 果实着色 果皮色泽 花青苷积累
下载PDF
梨果皮色泽变异品种(系)的AFLP与SRAP标记鉴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广 乐文全 +3 位作者 路娟 张绍铃 李俊才 吴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8-574,共7页
为揭示梨果皮色泽变异品种(系)与原始品种的遗传差异,利用AFLP和SRAP标记对3组果皮色泽的变异品种(系)进行了鉴别。54对AFLP引物共检测1 08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688,多态性比率为63.2%;20对SRAP引物可检测21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 为揭示梨果皮色泽变异品种(系)与原始品种的遗传差异,利用AFLP和SRAP标记对3组果皮色泽的变异品种(系)进行了鉴别。54对AFLP引物共检测1 08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688,多态性比率为63.2%;20对SRAP引物可检测21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为76条,多态性比率为36.2%。分析结果表明,7对AFLP引物、3对SRAP引物可区分南果与其红色变异系;3对AFLP引物、1对SRAP引物可区分考密斯、红考密斯、早红考密斯与其绿色变异系;所检测的引物均无法区分红安久及其绿色变异系。综合AFLP与SRAP标记的检测结果,获得4个品种(系)的特征谱带,SRAP引物em11/me5可区分除红安久及其变异系以外的所有供试材料,可应用于各品种(系)的分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色泽 变异 AFLP SRAP
下载PDF
气调指标对冬枣果实呼吸、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及果皮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亮 王慧芳 王春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7-491,共5页
为进一步探讨气调贮藏对冬枣贮藏质量的影响,研究了冬枣果实在低温(-1~-2℃)条件下,8个不同体积分数的气体成分(15%O2+0%CO2、10%O2+0%CO2、5%O2+0%CO2、2%O2+0%CO2、2%O2+2%CO2、2%O2+4%CO2、2%O2+8%CO2、2%O2+10%CO2)和1个对照(21%O2... 为进一步探讨气调贮藏对冬枣贮藏质量的影响,研究了冬枣果实在低温(-1~-2℃)条件下,8个不同体积分数的气体成分(15%O2+0%CO2、10%O2+0%CO2、5%O2+0%CO2、2%O2+0%CO2、2%O2+2%CO2、2%O2+4%CO2、2%O2+8%CO2、2%O2+10%CO2)和1个对照(21%O2+0%CO2)处理对冬枣果实呼吸、组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及果皮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低O2可降低枣果的呼吸强度、减慢组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延缓枣果叶绿素的降解、延迟果皮转红;而贮藏环境中的CO2则会促进果实呼吸、导致组织相对电导率升高、促进叶绿素的降解和果皮的转红。2%O2+0%CO2的气体条件对冬枣贮藏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气调指标 呼吸 相对电导率 叶绿素 果皮色泽
下载PDF
水稻果皮色泽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近等性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光 季芝娟 +3 位作者 蔡晶 马良勇 李西明 杨长登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以紫香糯和春江糯2号为亲本,利用F2、BC1F1和F3分离群体对果皮色泽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构建了7对果皮色泽近等基因系。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紫香糯果皮的色泽性状由两对互补基因控制。对7对近等基因系进行的性状相似性和遗传背景的SSR分子... 以紫香糯和春江糯2号为亲本,利用F2、BC1F1和F3分离群体对果皮色泽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构建了7对果皮色泽近等基因系。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紫香糯果皮的色泽性状由两对互补基因控制。对7对近等基因系进行的性状相似性和遗传背景的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近等基因系间在农艺性状上除了千粒重外,其他性状差异均不显著。利用34对亲本间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发现5对黑、白近等基因系仅在目标基因区段检测到了多态性标记,近等性比较理想;2对黑、褐近等基因系除了目标区段外,还分别在第11、12染色体检测到了多态性标记,近等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色泽 近等基因系 农艺性状 分子标记 近等性 水稻
下载PDF
不同透光率纸袋对红肉桃果皮色泽及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颜少宾 张妤艳 +5 位作者 马瑞娟 俞明亮 周平 金光 郭瑞 廖汝玉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131-135,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透光纸袋处理后对红肉桃果皮色泽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变化,以红肉桃品种半斤桃为试材,于盛花后40 d分别进行50%透光的黄色单层袋、0透光的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以不处理(100%透光)为对照。分别于盛花后71、82、90、9... 为了研究不同透光纸袋处理后对红肉桃果皮色泽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变化,以红肉桃品种半斤桃为试材,于盛花后40 d分别进行50%透光的黄色单层袋、0透光的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以不处理(100%透光)为对照。分别于盛花后71、82、90、95 d测定半斤桃果皮的色差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盛花后71 d,不同透光纸袋处理对果皮色差A、B、C、L、H值没有影响。盛花后82 d至果实成熟,不同透光纸袋处理对果皮色差A值的影响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对果皮色差B、C、L、H值的影响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50%透光处理的果皮在盛花后82 d时的色差L值、果实成熟时的色差B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0透光处理的果皮仅在盛花后82 d时的色差A值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不同透光纸袋处理与对照中的半斤桃果皮叶黄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玉米黄素、β-隐黄质含量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50%透光处理对盛花后71 d时果皮玉米黄素、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均没有影响,但提高了果皮叶黄素含量。盛花后82 d至果实成熟,显著降低了玉米黄素、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含量;仅在盛花后90 d时提高了叶黄素含量,降低了α-胡萝卜素含量,其他时间段没有影响。与对照相比,0透光处理对盛花后71 d时果皮玉米黄素、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均没有影响,但提高了果皮叶黄素含量。盛花后82 d至果实成熟,显著降低了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对α-胡萝卜素含量没有影响;仅在盛花后90 d时降低了β-隐黄质含量,其他时间段均无明显影响;对叶黄素含量的影响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栽培过程中,不建议对在盛花后40 d对半斤桃进行50%透光的黄色单层袋或0透光的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斤桃 套袋 类胡萝卜素 色差 果皮色泽
下载PDF
冬枣果皮色泽与酚类物质含量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红卫 冯双庆 赵玉梅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3-66,共4页
笔者初步探讨了白熟冬枣贮藏期间果皮色泽变化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白熟枣果皮中含有两种游离酚酸:儿茶酸和阿魏酸;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和色泽的加深,酚酸含量迅速降低,贮藏50d果皮中的两种酚酸含量分别下降了80 36%和59 1%... 笔者初步探讨了白熟冬枣贮藏期间果皮色泽变化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白熟枣果皮中含有两种游离酚酸:儿茶酸和阿魏酸;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和色泽的加深,酚酸含量迅速降低,贮藏50d果皮中的两种酚酸含量分别下降了80 36%和59 1%;同时果皮中的抗坏血酸含量也逐渐下降,而PPO和POD活性和过氧化氢含量逐渐增加,说明果皮色泽的变化与过氧化作用有关;而且果皮总酚含量与转红率呈显著负相关(R=-0 88 ),推测酚类物质的变化参与了果皮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果皮色泽 酚酸 贮藏 儿茶酸 阿魏酸
下载PDF
苹果杂种果皮色泽预先选择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俞明亮 盛炳成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43-46,共4页
通过相关因子的分析,为早期鉴定并预先选择苹果杂种果皮色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柄和新梢颜色与果实色泽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果实色泽预先选择的形态指标;叶片和枝皮中花青苷含量、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氨... 通过相关因子的分析,为早期鉴定并预先选择苹果杂种果皮色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柄和新梢颜色与果实色泽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果实色泽预先选择的形态指标;叶片和枝皮中花青苷含量、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氨基裂解酶活性,与果实色泽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不同色泽水平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因此可作为苹果果皮色泽预先选择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果皮色泽 选择 杂种
下载PDF
不同套袋对三红蜜柚果皮色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1
9
作者 苏美玲 周之珞 +5 位作者 林林 李菊馨 黄桂香 蔡军 张晓宇 周彩霞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9年第2期9-12,共4页
采用三种不同果袋对三红蜜柚幼果进行果实套袋试验,测定果皮色泽、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经套袋处理的果皮亮度较高,套袋处理显著降低果皮叶绿素含量,提高... 采用三种不同果袋对三红蜜柚幼果进行果实套袋试验,测定果皮色泽、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经套袋处理的果皮亮度较高,套袋处理显著降低果皮叶绿素含量,提高类胡萝卜素、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采用外黄内黑双层果袋套袋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指标显著优于另外两种果袋处理,综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红蜜柚 套袋 果皮色泽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巨峰葡萄果皮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洲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第9期58-58,共1页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6.042),来自日本福冈农业和林业研究中心的Ryo Shinomiya等人研究了升温和光照增强(全球变暖的特征)对巨峰鲜食葡萄果皮色泽的影响。研究...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6.042),来自日本福冈农业和林业研究中心的Ryo Shinomiya等人研究了升温和光照增强(全球变暖的特征)对巨峰鲜食葡萄果皮色泽的影响。研究人员检测了24℃、27℃和30℃下伴随太阳照射或遮阴环境下成熟期果实果皮色泽、花青素积累、脱落酸(ABA)含量和花青素合成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色泽 巨峰葡萄 光照 温度 鲜食葡萄 全球变暖 研究人员 太阳照射
下载PDF
成熟期不同阶段脱落酸处理的鲜食葡萄花青素含量与果皮色泽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洲(摘录) 《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11期52-52,共1页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8859),来自巴西隆德里纳州立大学农业研究中心的人员研究了成熟期不同阶段脱落酸处理的鲜食葡萄花青素含量与果皮色泽的关系。在温暖的气候条件...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8859),来自巴西隆德里纳州立大学农业研究中心的人员研究了成熟期不同阶段脱落酸处理的鲜食葡萄花青素含量与果皮色泽的关系。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葡萄果皮色泽发育较差,这种现象归因于成熟过程中高温的影响,浆果表皮中的花青素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研究中心 果皮色泽 鲜食葡萄 花青素含量 成熟期 脱落酸 葡萄果皮 色泽发育
下载PDF
不同温度处理对宝岛蕉香蕉果皮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朴丽 《中国果业信息》 2014年第6期66-67,共2页
据《热带作物学报》2014年第3期《不同温度处理对宝岛蕉果皮色泽的影响》(作者刘伟鑫等)报道,以宝岛蕉夏季果实为材料,研究3个不同贮藏温度25、20、16℃对果皮颜色变化的影响。即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乙烯释放量和果皮总叶绿素、叶... 据《热带作物学报》2014年第3期《不同温度处理对宝岛蕉果皮色泽的影响》(作者刘伟鑫等)报道,以宝岛蕉夏季果实为材料,研究3个不同贮藏温度25、20、16℃对果皮颜色变化的影响。即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乙烯释放量和果皮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为香蕉青皮熟机制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0、16℃贮藏条件下,乙烯呈先增后减变化,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类胡萝卜紊含砒逐渐上外,宝岛焦果皮正常褪绿变黄;25℃贮藏条件下.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20℃和16℃,叶绿素a不能完全降解,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明显增加,果皮不能正常褪绿,出现青皮熟。宝岛焦在25℃出现青皮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叶绿素a不完全降解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色泽 温度处理 香蕉 类胡萝卜素含量 《热带作物学报》 乙烯释放量 叶绿素a 贮藏温度
下载PDF
酸处理对采后荔枝果皮色泽与生理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胡位荣 《食品信息与技术》 2004年第12期19-19,共1页
荔枝贮藏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果皮褐变,而引起褐变的因素很多,因此,果皮护色技术就成为荔枝保鲜研究的主要目标。荔枝果皮的红色色素主要是由花色素苷组成的,存在于液泡中,很不稳定,pH的改变可以显著影响其稳定性和颜色,酸性条件下... 荔枝贮藏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果皮褐变,而引起褐变的因素很多,因此,果皮护色技术就成为荔枝保鲜研究的主要目标。荔枝果皮的红色色素主要是由花色素苷组成的,存在于液泡中,很不稳定,pH的改变可以显著影响其稳定性和颜色,酸性条件下显现红色。本试验探索了酸处理对荔枝果皮护色效果及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荔枝果实的护色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淮枝果实为试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处理 荔枝 贮藏 果皮色泽 生理活性
下载PDF
磷化钙对布雷奔苹果果皮色泽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14
作者 周洲 《中国果业信息》 2013年第5期75-75,共1页
据《H0rtscience》2013年2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农学系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两次叶面喷施磷化钙(磷含量高,含少量钙和氮)对布雷奔苹果果皮色泽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关键词 果皮色泽 磷化钙 苹果 布雷 花青素含量 叶面喷施 研究人员 磷含量
下载PDF
低温和气调对不同色泽‘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果皮褪色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磊 郭玉蓉 +1 位作者 白鸽 袁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10-215,共6页
研究低温和气调对不同色泽‘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果实理化指标的影响。以采收时2种不同色泽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分别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值,果皮花青苷含量、多酚含量、9种单体酚分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 研究低温和气调对不同色泽‘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果实理化指标的影响。以采收时2种不同色泽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分别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值,果皮花青苷含量、多酚含量、9种单体酚分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POD)活性的变化。采收时,着色差的‘红富士’苹果果皮花青苷和多酚含量显著低于着色好的苹果,但其PPO、POD活性显著高于着色好的苹果;贮藏过程中,着色差的苹果果皮花青苷和多酚降解速度显著高于着色好的苹果。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能有效地抑制花青苷和多酚的降解,延缓PPO、POD活性的上升,维持果实的品质指标。贮藏方式相同时,着色差的‘红富士’苹果比着色好的苹果更易发生果皮褪色现象;采收时色泽相同,则冷藏的‘红富士’苹果比气调贮藏的苹果更易发生果皮褪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花青苷 多酚 果皮色泽 冷藏 气调贮藏
下载PDF
克里曼丁红橘果皮色泽变异差异片段的克隆 被引量:2
16
作者 苑平 吴娟娟 +1 位作者 卜范文 孔佑涵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8003-8008,共6页
为分析克里曼丁红橘果皮色泽变异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克里曼丁红橘橙黄色芽变植株为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其进行分析,100对引物中,成功扩增并克隆得到了2条差异片段。其中从黄色克里曼丁样品中扩增出一条长474 bp的差异片段,与甜橙... 为分析克里曼丁红橘果皮色泽变异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克里曼丁红橘橙黄色芽变植株为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其进行分析,100对引物中,成功扩增并克隆得到了2条差异片段。其中从黄色克里曼丁样品中扩增出一条长474 bp的差异片段,与甜橙基因组中Cs1g22940.1部分序列完全一致;另外从红色克里曼丁样品中扩增出一条长323 bp的差异片段,与甜橙基因组中Cs4g12370部分序列完全一致。取12个不同果皮色泽的柑橘品种对两对引物的扩增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23 bp的差异片段更有可能与果皮色泽相关。本研究为分析柑橘果皮色泽差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曼丁 SRAP标记 果皮色泽
原文传递
香蕉和大蕉果实在不同温度下催熟后的色泽变化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云 钱春梅 +2 位作者 陆旺金 张昭其 庞学群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7-620,共4页
香蕉和大蕉在20℃和30℃条件下果实催熟期间果皮色泽及几种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下香蕉、大蕉具有正常的呼吸和乙烯释放高峰,果皮色泽由绿转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上升;但在30℃下,香蕉果实虽然出现了正常... 香蕉和大蕉在20℃和30℃条件下果实催熟期间果皮色泽及几种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下香蕉、大蕉具有正常的呼吸和乙烯释放高峰,果皮色泽由绿转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上升;但在30℃下,香蕉果实虽然出现了正常的呼吸和乙烯释放的高峰,但叶绿素的降解受到了一定的抑制,果皮不能正常褪绿,出现了青皮熟现象,而大蕉却能正常褪绿转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大蕉 果实 催熟 果皮色泽
下载PDF
温州蜜柑果实成熟中色泽与糖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义 刘吉武 杜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4,147,共4页
为了探明新引进的温州蜜柑品种山下红与目前国内主栽品种在品质特性方面的差异,以山下红和国庆一号、兴津为试材,通过感官分析、色差测定及化学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3个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与色素含量、果肉中可溶性糖和可滴定... 为了探明新引进的温州蜜柑品种山下红与目前国内主栽品种在品质特性方面的差异,以山下红和国庆一号、兴津为试材,通过感官分析、色差测定及化学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3个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与色素含量、果肉中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3个品种的果皮叶绿素含量均持续下降且以成熟前期下降最快,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果实成熟时这两种色素的含量在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国庆一号和兴津的果皮着色速度快于山下红;国庆一号、兴津的可溶性糖积累速度比山下红快,达到峰值早,而山下红在测定期间平稳持续升高;国庆一号减酸较兴津和山下红早;国庆一号和兴津从10月20日开始果实糖酸比上升幅度变缓,而山下红一直持续升高。综合判断,国庆一号成熟最早,兴津其次,山下红成熟最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果皮色泽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可溶性糖 可滴定酸
下载PDF
塔罗科血橙果面色泽与果实品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春钊 彭良志 +4 位作者 江才伦 王男麒 邢飞 周薇 黄翼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3,37,共3页
以卡里佐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材料,研究果面色泽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树冠方位对果实色泽(果面L值、a值和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有显著影响,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果面着色程度不同的果实,可溶... 以卡里佐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材料,研究果面色泽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树冠方位对果实色泽(果面L值、a值和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有显著影响,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果面着色程度不同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有所不同,但固酸比无显著差异;同一果实果面红色部位对应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中间色(红色和黄色部位之间的果面颜色)对应果肉无显著差异,但两者显著高于黄色部位对应果肉。果面a值(红色度)与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L值(亮度)和b值(黄色度)则与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塔罗科血橙果面色泽可以有效地反映果实内在品质。生产中,可依据果面红色斑块(花青素累积所致)大小和颜色深浅判断塔罗科血橙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罗科血橙 果皮色泽 果实品质 相关性
下载PDF
龙眼成熟过程中外观色泽与品质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煜棉 蔡小林 +1 位作者 潘介春 刘红红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89-193,共5页
以龙眼品种石硖为试材,于花后87 d至采果期进行动态取样,用色差计陆续观测果皮色泽参数(L*、a*、b*、h°、C),测定龙眼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及单果质量,并对果实色泽与品质的动态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且建立线... 以龙眼品种石硖为试材,于花后87 d至采果期进行动态取样,用色差计陆续观测果皮色泽参数(L*、a*、b*、h°、C),测定龙眼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及单果质量,并对果实色泽与品质的动态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且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参数a*、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不断增加;h°值和可滴定酸含量不断减少;L*、b*、C值、维生素C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值和a*值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值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a*值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b*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h°值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维生素C含量显著负相关,还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C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根据果皮色泽估测单果质量和果实品质的回归方程:YFW=55.386-0.787a*+0.277C-0.693h°;YTA=-1.67+0.04h°;YTSS=123.03+0.852L*-2.978a*+0.878C-2.028h°;YTSS/TA=622.816+5.678C-8.202h°;Yvc=-2.706+0.056L*。龙眼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与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密切相关,说明果皮色泽可以为判断果实发育情况和预判果实成熟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果皮色泽 品质 逐步回归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