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青铜器表面纹饰的填彩分析
1
作者 高惠婷 郭长江 +2 位作者 韩宾 徐思雯 杨益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春秋时期青铜器表面装饰技术发展迅速,装饰方法多样,纹样繁复,纹饰中多有填彩现象以凸显其表面图案的装饰性,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科技分析较少——相关研究多围绕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展开,尤其是白色填彩的分析仍处于空白。湖北随州枣树... 春秋时期青铜器表面装饰技术发展迅速,装饰方法多样,纹样繁复,纹饰中多有填彩现象以凸显其表面图案的装饰性,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科技分析较少——相关研究多围绕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展开,尤其是白色填彩的分析仍处于空白。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曾国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本研究使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射线衍射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表面纹饰阴线中的白色填充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石英和某种黏土矿物混合而成。该研究为东周时期青铜器表面纹饰的填彩工艺提供了新的证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墓地 曾国 青铜器 填白
下载PDF
曾、楚、周关系的新认识——随州枣树林墓地M169出土编钟铭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斯鹏 《出土文献》 2020年第2期29-37,155,共10页
随州枣树林墓地M169新近出土的编钟铭文,是一篇重要的春秋史料。其内容涉及曾、楚、周之间的关系,给我们带来许多新信息和新认识。本文对铭文的关键字词、铭辞主旨、主要人物及其关系,以及制作年代等,做了详细的考释和讨论,以期揭示其... 随州枣树林墓地M169新近出土的编钟铭文,是一篇重要的春秋史料。其内容涉及曾、楚、周之间的关系,给我们带来许多新信息和新认识。本文对铭文的关键字词、铭辞主旨、主要人物及其关系,以及制作年代等,做了详细的考释和讨论,以期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州枣树林墓地 编钟铭文 曾侯 加芈 楚共王
下载PDF
黄河中段不同河流阶地枣树林土壤水分的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鹏飞 钞锦龙 +1 位作者 戴燕燕 赵景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51-56,共6页
利用轻型人力钻采集土壤剖面样品,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研究了黄河中段河流不同阶地枣树林地土壤垂直剖面水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中段河流一级阶地土壤含水量最高,平均含水量为12.64%,在2.0m以下土层中无干层发育,... 利用轻型人力钻采集土壤剖面样品,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研究了黄河中段河流不同阶地枣树林地土壤垂直剖面水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中段河流一级阶地土壤含水量最高,平均含水量为12.64%,在2.0m以下土层中无干层发育,土壤水分有效性为中效水及易效水;一级阶地土壤水分输出量小于输入量,土壤水分处于正平衡状态,水分循环为大气-植物-地表径流-土壤-地下水的正常水气循环模式。河流二级阶地两个采样点2.0~5.0m土层均有干层发育,其中靠近山丘的采样点(A采样点)平均含水量为11.39%,已发育轻度干层,在2.0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基本上为难效水,而远离山丘采样点(B采样点)平均含水量为6.66%,已发育中度及严重干层,土层土壤水分大部分已处于无效水状态;二级阶地土壤水分输出量大于输入量,处于负平衡状态,水分循环以地表水循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段 枣树林 土壤干层 水分有效性 水分平衡 水分循环
下载PDF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M168(曾侯宝)发掘简报 被引量:3
4
作者 郭长江 陈虎 +7 位作者 李晓杨 王玉杰 杨力(摄影) 项军(摄影) 王新成(绘图) 武保林(绘图) 余霜 朱喜梅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9,F0003,共29页
M168是枣树林墓地5座大型墓葬之一,共出土随葬器物123件(套),材质包括铜、陶、玉石以及铅锡等。在鼎、簋、簠、缶、编钟等青铜礼器上发现有铭文“曾侯宝”,可以确认M168墓主为曾侯宝。根据随葬器物形制特征及相关铜器铭文,推测M168的年... M168是枣树林墓地5座大型墓葬之一,共出土随葬器物123件(套),材质包括铜、陶、玉石以及铅锡等。在鼎、簋、簠、缶、编钟等青铜礼器上发现有铭文“曾侯宝”,可以确认M168墓主为曾侯宝。根据随葬器物形制特征及相关铜器铭文,推测M168的年代为春秋中期早晚段之间,约为公元前650~前623年。通过墓葬考古出土器物结合被盗传世器物,可以基本推定曾侯宝墓随葬器物组合,对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随葬礼制提供了新材料;M168随葬器物兼具周楚文化特征,对研究曾、楚、周三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墓地 曾侯宝 春秋中期 交流与融合
原文传递
随州枣树林墓地三组曾侯墓出土青铜容器的科学分析研究
5
作者 蔺诗芮 郭长江 +2 位作者 项章 张吉 陈建立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随州枣树林墓地三组曾侯墓出土青铜器年代相续,背景明确,其中有铭青铜容器来自曾、楚、唐等国,多具有高锡、低铅的合金配比,反映锡物料的充裕。来自南岭山地的锡料大量输入江汉平原,推动南土各国高锡青铜容器的短暂流行。M191楚王媵渔... 随州枣树林墓地三组曾侯墓出土青铜器年代相续,背景明确,其中有铭青铜容器来自曾、楚、唐等国,多具有高锡、低铅的合金配比,反映锡物料的充裕。来自南岭山地的锡料大量输入江汉平原,推动南土各国高锡青铜容器的短暂流行。M191楚王媵渔芈簠泥芯中掺入较多植物质材料,明显受到江淮地区制范技术的影响。部分青铜容器具有淮夷文化因素,并利用皖江地区铅料。上述特征反映了春秋中期江汉地区各国铸铜技术与资源对内互通、对外交流的新格局,有助于探讨春秋时期青铜器的风格演变,认识楚文化对汉淮诸国文化的继承与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州枣树林墓地 曾侯墓 春秋中期 青铜容器 科学分析
原文传递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M143发掘简报
6
作者 陈虎 王玉杰 +5 位作者 李晓杨 谢晓庆 郭长江 项军(摄影) 武保林(绘图) 刘申迪(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80,共23页
2018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义地岗墓群的枣树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土坑墓55座,马坑、车马坑等7座。M143位于墓地的最西南,是墓地仅有的一座头向西的积石岩坑墓,M143的墓主为曾国的“大攻尹”,私名“朕股”。M143对于研究... 2018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义地岗墓群的枣树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土坑墓55座,马坑、车马坑等7座。M143位于墓地的最西南,是墓地仅有的一座头向西的积石岩坑墓,M143的墓主为曾国的“大攻尹”,私名“朕股”。M143对于研究曾国墓葬的葬制、葬俗和曾国职官制度以及曾楚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墓地 M143 曾大攻尹 春秋晚期晚段
原文传递
湖北随州市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被引量:32
7
作者 郭长江(执笔/发掘) 陈虎(执笔/发掘) +5 位作者 李晓杨(执笔/发掘) 宋有志(执笔/发掘) 王龙明(执笔/发掘) 张申银(执笔/发掘) 杨力(拍摄) 项军(拍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89,共15页
枣树林墓地位于湖北随州市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社区一组、二组、十组(图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3′7″、北纬31°42′27″,海拔83米。墓地坐落在一条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岗地上,高于四周约3~5米,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 枣树林墓地位于湖北随州市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社区一组、二组、十组(图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3′7″、北纬31°42′27″,海拔83米。墓地坐落在一条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岗地上,高于四周约3~5米,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3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南起汉东东路,北至文峰社区一组,涢水及其支流厥水交汇于墓地西南部。2018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随州市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联合对在该墓地勘探发现的86座墓葬及马坑、车坑进行了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随州市 枣树林墓地 曾国 春秋时期
原文传递
枣树林曾侯编钟与叶家山曾侯墓 被引量:9
8
作者 朱凤瀚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20,共15页
随州枣树林墓地春秋中期偏早墓M190出土的曾侯■编钟、镈铭文,言及其"皇祖"在昭王继位后,先曾受命"建于南土",拱卫于应、蔡之南,并作汉东之屏障,征伐淮夷,至于繁汤(阳),知南宫氏初受王命戍守南土之地,当在今南阳盆... 随州枣树林墓地春秋中期偏早墓M190出土的曾侯■编钟、镈铭文,言及其"皇祖"在昭王继位后,先曾受命"建于南土",拱卫于应、蔡之南,并作汉东之屏障,征伐淮夷,至于繁汤(阳),知南宫氏初受王命戍守南土之地,当在今南阳盆地以东、淮水上游以北区域;铭文言昭王南征荆楚前命南宫氏于曾,以征伐"南方",是此时南宫氏方乃封于曾,经营之区域遂南移至汉东。由铭文所言联系叶家山曾国墓地,亦可知M111墓主人曾侯■,即是在此种形势下始受封于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编钟 南宫氏 叶家山墓地 曾侯■
原文传递
随州义地岗枣树林墓地M190出土青铜器与锡器的科技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毅捷 胡涛 +1 位作者 陈虎 陈建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9,共13页
本文通过合金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以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对随州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M190出土的青铜器与锡器的技术与资源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枣树林M190出土青铜容器中锡含量较高,并且出现相当比例的高锡青铜,另有纯锡制品以及纯... 本文通过合金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以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对随州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M190出土的青铜器与锡器的技术与资源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枣树林M190出土青铜容器中锡含量较高,并且出现相当比例的高锡青铜,另有纯锡制品以及纯锡焊补材料的使用。编钟、兵器等青铜器类生产标准化程度较高。枣树林M190正处于春秋早中期金属资源变迁的重要时间节点,来自湖南地区的铅锡物料随着楚国的兴起而广泛流通。曾国与楚国通婚,关系亲近,又地处金属资源运输的咽喉要道,故可获得大量金属物料。而曾公将大量贵重金属锡资源作为普通物料使用,反映其作为国君掌握的财富与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M190 青铜器 锡器 合金配比 铅同位素比值
原文传递
湖北随州市枣树林墓地春秋墓M191的发掘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长江 陈虎 +1 位作者 李晓杨 王玉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50,共21页
2018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枣树林墓地M191进行发掘。该墓为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出土铜器、陶器、玉器、漆木器等共117件(套)。多种铜礼器上发现有铭文,据此可知墓主应为楚王熊之妹、曾公夫人渔芈,时代属春秋中期。此墓的发... 2018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枣树林墓地M191进行发掘。该墓为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出土铜器、陶器、玉器、漆木器等共117件(套)。多种铜礼器上发现有铭文,据此可知墓主应为楚王熊之妹、曾公夫人渔芈,时代属春秋中期。此墓的发掘为研究曾国与楚国及周邻地区的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随州市 枣树林墓地 M191 曾夫人渔 春秋中期
原文传递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M118发掘简报
11
作者 陈虎 林戈 +6 位作者 王玉杰 李晓杨 郭长江 汪保明(绘图) 武保林(绘图) 杨力(摄影) 项军(摄影)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80,共18页
为配合随州市城市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对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汉东东路墓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50余座,其中M118铜礼器组合完整,出土随葬器物45件(套),包括铜、陶、玉等材质,在鼎、簋、簠、甗等器物上发现有铭... 为配合随州市城市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对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汉东东路墓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50余座,其中M118铜礼器组合完整,出土随葬器物45件(套),包括铜、陶、玉等材质,在鼎、簋、簠、甗等器物上发现有铭文“孙叔■”“曾孙■”等,据此推断M118墓主为曾孙■。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形制特征推测M118的年代为春秋中期晚段。M118随葬器物特征兼具周、楚等文化因素,展现出了变革时期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对研究曾、楚、周三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墓地 曾孙■ 春秋中期晚段
原文传递
山西吕梁枣林土壤的研究
12
作者 谢英荷 洪坚平 +2 位作者 齐霞 金志南 郭宝 《山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4-46,共3页
对山西吕梁枣林土壤的调查分析表明,吕梁枣林主要分布于新积土、黄绵土、栗褐土、石灰性褐土等土壤类型上。各类土壤均程度不同存在着旱(土体干旱)、流(水土流失)、薄(土壤贫瘠)、粗(耕作管理粗放)等问题。这将为进一步合理开... 对山西吕梁枣林土壤的调查分析表明,吕梁枣林主要分布于新积土、黄绵土、栗褐土、石灰性褐土等土壤类型上。各类土壤均程度不同存在着旱(土体干旱)、流(水土流失)、薄(土壤贫瘠)、粗(耕作管理粗放)等问题。这将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吕梁枣林土壤资源,挖掘更大的生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吕梁 枣树林 土壤
下载PDF
曾侯世系辨正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红星 卢川 孙建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46-51,共6页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资料,对曾侯墓葬的规模、礼乐器组合、曾侯自铭等现有曾侯实物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确认迄今为止已发现15位曾侯、4个曾侯墓地,并发现其间有一定规律。曾国历史时间框架,早自西周早期,延续至战国中期。曾国主要时段的政治...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资料,对曾侯墓葬的规模、礼乐器组合、曾侯自铭等现有曾侯实物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确认迄今为止已发现15位曾侯、4个曾侯墓地,并发现其间有一定规律。曾国历史时间框架,早自西周早期,延续至战国中期。曾国主要时段的政治中心,均在今随州市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 叶家山 枣树林 文峰塔 擂鼓墩
下载PDF
两周之际至春秋中期曾侯墓略论
14
作者 胡刚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郭家庙墓地四座大型墓葬的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其中GM21(曾伯陭)和CM1(曾侯絴白)为曾侯之墓。枣树林五座大型墓葬的年代为春秋中期,其中M190(曾公求)、M168(曾侯宝)和M129(曾公德)为曾侯之墓。从郭家庙墓地到枣树林墓地,在曾侯世... 郭家庙墓地四座大型墓葬的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其中GM21(曾伯陭)和CM1(曾侯絴白)为曾侯之墓。枣树林五座大型墓葬的年代为春秋中期,其中M190(曾公求)、M168(曾侯宝)和M129(曾公德)为曾侯之墓。从郭家庙墓地到枣树林墓地,在曾侯世系上应没有缺环。结合文献记载,郭家庙曾侯墓的年代下限为不晚于公元前690年,曾公求应是埋葬于枣树林墓地的第一位曾国国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46年。两周之际至春秋中期,曾侯墓的显著特点是以带斜坡墓道的墓葬为核心,实行车马分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至春秋中期 郭家庙墓地 苏家垄墓地 枣树林墓地 曾侯墓
原文传递
“鸟虫书”起源新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新全 《书法》 2023年第12期70-73,共4页
湖北枣树林墓地新发现的曾公鼎、曾公方壶鸟虫书铭文是最早的鸟虫书。就目前可见的材料来看,本文认为鸟虫书这种字体最迟起源于春秋早期,书法意识萌芽的产生不晚于春秋早期;鸟虫书“楚国中心”起源说是不正确的;此外,解释了最早的鸟虫... 湖北枣树林墓地新发现的曾公鼎、曾公方壶鸟虫书铭文是最早的鸟虫书。就目前可见的材料来看,本文认为鸟虫书这种字体最迟起源于春秋早期,书法意识萌芽的产生不晚于春秋早期;鸟虫书“楚国中心”起源说是不正确的;此外,解释了最早的鸟虫书出现在春秋中期早段曾国的可能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 枣树林墓地 鸟虫书 书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