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木怪石图》的丑美观
1
作者 程大利 《中国书画》 2024年第3期34-34,共1页
苏东坡传世的绘画作品极少,《枯木怪石图》一幅可抵千卷,它浓缩着东坡的艺术观。米芾评价这幅画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怪怪奇奇”是美吗?米蒂作了回答:“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之... 苏东坡传世的绘画作品极少,《枯木怪石图》一幅可抵千卷,它浓缩着东坡的艺术观。米芾评价这幅画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怪怪奇奇”是美吗?米蒂作了回答:“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好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瞻 苏东坡 绘画作品 艺术观 怪石 无端
下载PDF
从题跋印章考察《枯木怪石图》的庋藏历史
2
作者 唐林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2年第1期17-33,共17页
原藏于日本爽籁馆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与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是较为公认的苏轼的两幅绘画作品。本文重点不在《枯木怪石图》绘画艺术,而着重其文物性和递藏。由于此画递传历史历来为绘画界高度关注,发表文字不可胜数... 原藏于日本爽籁馆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与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是较为公认的苏轼的两幅绘画作品。本文重点不在《枯木怪石图》绘画艺术,而着重其文物性和递藏。由于此画递传历史历来为绘画界高度关注,发表文字不可胜数,故本文不再重述,主要从其题跋、印章两个方面,涉及现当代部分则另加文献史料,来考察这件出自日本爽籁馆旧藏的作品的庋藏历史,并对历来扑朔迷离的题跋者刘良佐、收藏者方雨楼与白坚等三人的身份进行详细考辨。本文对于四川名人资源的研究开拓了另一种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石 题跋 印章 收藏历史
下载PDF
谁偷走了《枯木怪石图》
3
作者 袁家勇 王小坡(图) 《奇妙博物馆》 2019年第10期40-41,34,共3页
晚上,阿元探长从外边办案回来,屁股还未坐稳,电话铃声就响了。某博物馆馆长打来电话,说在他们馆巡展的文物《枯木怪石图》被盗了。阿元没顾上吃饭,就快速驱车赶到了博物馆。在博物馆办公楼的2楼,胖胖的馆长迎了出来,边擦汗边说:'探... 晚上,阿元探长从外边办案回来,屁股还未坐稳,电话铃声就响了。某博物馆馆长打来电话,说在他们馆巡展的文物《枯木怪石图》被盗了。阿元没顾上吃饭,就快速驱车赶到了博物馆。在博物馆办公楼的2楼,胖胖的馆长迎了出来,边擦汗边说:'探长你好,我是馆长魏勇,半个小时前,我们还检查过一遍展馆,所有展品安然无恙。刚才展馆突然停电了。工作人员修好电路后,我不放心,又去检查一遍,发现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不见了。此画太过珍贵,真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石
下载PDF
枯木
4
作者 许冬林 《新读写》 2024年第1期55-55,共1页
苏东坡擅画枯木。他有一幅《枯木怪石图》,画里,一根枯木,盘屈倾斜,艰难向上。那远远逸出生长的姿势,又倔强又危险,仿佛随时会坠落悬崖,粉身碎骨。看了令人生忧生寒,好在,画面左下角,有一怪石压一压,便得稳妥。可是,那到底是一株枯木啊... 苏东坡擅画枯木。他有一幅《枯木怪石图》,画里,一根枯木,盘屈倾斜,艰难向上。那远远逸出生长的姿势,又倔强又危险,仿佛随时会坠落悬崖,粉身碎骨。看了令人生忧生寒,好在,画面左下角,有一怪石压一压,便得稳妥。可是,那到底是一株枯木啊。一个人要经历多少磨难,多少曲折,多少风刀霜剑的打压,才愿意和懂得,落尽花朵和绿叶,只做一株沉默不语的枯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忧生 怪石
原文传递
苏轼的《潇湘竹石图》
5
作者 薛续友 《理财(经济)》 2021年第7期99-99,共1页
北宋文豪苏轼的绘画作品今天传世的仅存两幅。一是《枯木怪石图》在抗战时流入日本,一是《潇湘竹石图》是国内孤本。
关键词 潇湘竹石 苏轼 绘画作品 怪石 文豪
下载PDF
枯木怪石
6
作者 冯骥才 《青年博览》 2023年第21期7-7,共1页
画室中有两样陈设为我所爱,一是怪石,二是枯木。苏轼有一幅名作,题日《枯木怪石图》,此为苏轼抒写心中僧不平之作,与我喜好陈设枯木怪石无关。先说奇石怪石。古来奇石为文人所好,所谓“斋无石不雅”。陶渊明、白居易、柳宗元、苏轼等都... 画室中有两样陈设为我所爱,一是怪石,二是枯木。苏轼有一幅名作,题日《枯木怪石图》,此为苏轼抒写心中僧不平之作,与我喜好陈设枯木怪石无关。先说奇石怪石。古来奇石为文人所好,所谓“斋无石不雅”。陶渊明、白居易、柳宗元、苏轼等都是奇石之至爱者,米蒂更是石痴,他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着迷奇石的故事和咏石的名句。奇石能够人画,古来画石的名家代不乏人。绝美的奇石怪石,被文人称为“供石”,早就成了文坛宠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不乏人 柳宗元 白居易 陶渊明 苏轼 怪石 陈设
原文传递
从《枯木鸲鹆图》看沈周的隐逸情怀
7
作者 高荣 《苏州文博论丛》 2012年第1期209-212,共4页
'明四家'之沈周一生未仕,大隐于市。他与人为善的处世方式,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谦和大气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其诗文书画,尤其是绘画之中,形成了人品与画品的完美统一。花鸟画《枯木鸲鹆图》意境幽寂清冷,诉说着他宁静淡泊的隐逸... '明四家'之沈周一生未仕,大隐于市。他与人为善的处世方式,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谦和大气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其诗文书画,尤其是绘画之中,形成了人品与画品的完美统一。花鸟画《枯木鸲鹆图》意境幽寂清冷,诉说着他宁静淡泊的隐逸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周 鸲鹆 唐寅 槎鸲鹆
原文传递
浅议苏轼绘画的文化内涵——以《枯木怪石图》为例
8
作者 毛益 《明日风尚》 2019年第20期63-64,共2页
北宋苏轼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且价值不菲的书画作品,现存的绘画作品有《潇湘竹石图》《偃松图》《枯木怪石图》《古木竹石图》,等等。这些画作的题材都少不了枯木和怪石。本文以《... 北宋苏轼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且价值不菲的书画作品,现存的绘画作品有《潇湘竹石图》《偃松图》《枯木怪石图》《古木竹石图》,等等。这些画作的题材都少不了枯木和怪石。本文以《枯木怪石图》这幅画为例来阐述对苏轼绘画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怪石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从北宋文人思想看苏轼的《枯木怪石图》
9
作者 徐关镇 《美术文献》 2022年第4期21-23,共3页
北宋早期的诗文革新运动追求复古的文学思想,不仅对诗文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士人阶级的精神世界以及美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诗、画、书法艺术是文化领域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人画作的品评标准随之改变的同时,更加注重创作者内在... 北宋早期的诗文革新运动追求复古的文学思想,不仅对诗文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士人阶级的精神世界以及美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诗、画、书法艺术是文化领域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人画作的品评标准随之改变的同时,更加注重创作者内在的精神思想及审美意趣。苏轼作为北宋士人阶级的领军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革新运动的影响,其文人思想在作品《枯木怪石图》中有深刻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人思想 怪石
原文传递
论“诗画互有”——以苏轼诗画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制 沈亚丹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相对于苏轼诗画思想中的其他论点,"诗画互有"以高度的概括性和明晰性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门类互喻、互仿的可能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路径。而《记承天夜游》等诗文作品蕴藉的画面感与《枯木怪石图》隐喻... 相对于苏轼诗画思想中的其他论点,"诗画互有"以高度的概括性和明晰性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门类互喻、互仿的可能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路径。而《记承天夜游》等诗文作品蕴藉的画面感与《枯木怪石图》隐喻的文学意象,则为我们探讨苏轼诗画思想提供了具体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诗画互有 《记承天夜游》 怪石
下载PDF
景育民“意”欲何为?
11
作者 周彦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4-17,共4页
一、“写意雕塑”的由来或曰“何为写意雕塑”遵景育民先生之嘱讨论他自己当作其雕塑核心或说理想的“写意雕塑”。对于我来说,这是个新名词,看了一下相关资料,才知道这是个本世纪初出现的概念。“写意”并不新鲜,因为凡习中国画艺术者... 一、“写意雕塑”的由来或曰“何为写意雕塑”遵景育民先生之嘱讨论他自己当作其雕塑核心或说理想的“写意雕塑”。对于我来说,这是个新名词,看了一下相关资料,才知道这是个本世纪初出现的概念。“写意”并不新鲜,因为凡习中国画艺术者,皆知有“写意”与“工笔”之分。“意”为何物?意义、思想、想法、主题、内涵、观念等,都可以是其原本的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画 中国画艺术 气韵生动 水墨写意 李白行吟 熊秉明 骨法用笔 谢赫 枯木图 写意性
下载PDF
苏轼画作中的意味
12
作者 张含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4期42-44,共3页
苏轼善画枯木与怪石,但留给后世的画作不多,《枯木怪石图》也是近几年重回祖国的怀抱。基于此,以《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为基础,从苏轼的家庭教育、仕途的转折、贬谪路上的功绩三个方面来分析苏轼画作中的意味。
关键词 怪石 《潇湘竹石 苏轼 意味
下载PDF
千秋何幸留遗墨——苏轼《潇湘竹石图》解析
13
作者 邵晓峰 《群言》 2023年第4期48-50,共3页
中国美术馆藏有数件镇馆之宝,其中年代最早的是苏轼的《潇湘竹石图》。从苏轼现存的几幅绘画作品,如《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等,及后人对于苏轼画作的评论来看,尽管苏轼在绘画题材上多有涉猎,但最为喜爱的不过石、竹、松而已。苏... 中国美术馆藏有数件镇馆之宝,其中年代最早的是苏轼的《潇湘竹石图》。从苏轼现存的几幅绘画作品,如《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等,及后人对于苏轼画作的评论来看,尽管苏轼在绘画题材上多有涉猎,但最为喜爱的不过石、竹、松而已。苏轼善画竹,更善画石。苏轼曾把自己的作品与北宋画家文同进行比较后指出“:吾竹虽不及,而石过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竹石 中国美术馆 苏轼 绘画题材 绘画作品 怪石
原文传递
枯槁之美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良志 《中华文化画报》 2006年第2期84-91,共8页
西方传统园林,一般都有雕塑,主要是人物雕塑,内容又大都与宗教有关。但中国传统园林却没有这样的雕塑,更不要说人物雕塑了(寺庙园林中佛道造像除外)。其实,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假山,就是园林中的雕塑,这些曾经被西方传教士称为古怪的破石... 西方传统园林,一般都有雕塑,主要是人物雕塑,内容又大都与宗教有关。但中国传统园林却没有这样的雕塑,更不要说人物雕塑了(寺庙园林中佛道造像除外)。其实,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假山,就是园林中的雕塑,这些曾经被西方传教士称为古怪的破石头的假山,是中国艺术家精心构造的心灵影象,中国人认为,石不能言最可人,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干奇百怪的假山,是枯槁、瘦硬的,而且是一些"僵死"的石头,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信息,但是中国人却爱之如金玉之城,视之为神灵降物,传说当初杭州花圃盆景园内立一处叫做"绉云峰"的假山时,当天几乎是万人空巷,人们争相一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中国艺术家 盆景园 石涛 渴笔 枯木图 笔墨技巧 大痴 题子瞻 云峰
原文传递
苏轼绘画观念与实践在宋代绘画嬗变中的意义
15
作者 孙艺汇 肖鑫 《美术文献》 2023年第12期34-36,共3页
苏轼作为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不仅文学成就卓越,而且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因此,要研究苏轼绘画观念与实践在宋代绘画嬗变中的意义,就不能局限于其个人,而要将他放在时代的脉络中,由面到点,再... 苏轼作为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不仅文学成就卓越,而且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因此,要研究苏轼绘画观念与实践在宋代绘画嬗变中的意义,就不能局限于其个人,而要将他放在时代的脉络中,由面到点,再由点及面,领略其真正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绘画观 怪石 文人画 南北宋绘画
原文传递
跟着东坡游中国(四)
16
作者 汤荣娥 《小学生之友(智力探索版)(中旬)》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那游客凑上前来,目不转晴地町着《枯木怪石图》,一边看一边喷喷称赞,随即又摇摇头,连声说:“可惜啦,可惜啦。”这可把天天他们整蒙了大家眼巴巴地望着他,希望他能说明白些那游客故意吊胃口似的,喝了一口水,然后慢悠悠地说:“我姓胡,你... 那游客凑上前来,目不转晴地町着《枯木怪石图》,一边看一边喷喷称赞,随即又摇摇头,连声说:“可惜啦,可惜啦。”这可把天天他们整蒙了大家眼巴巴地望着他,希望他能说明白些那游客故意吊胃口似的,喝了一口水,然后慢悠悠地说:“我姓胡,你们可以叫我胡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摇头 怪石 游客
原文传递
艺术规律与表现自我 被引量:3
17
作者 郎绍君 《美术》 1983年第7期51-54,共4页
“……在一切天才身上,重要的是我 敢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一种东西。是的, 重要的是自己的声音。” ——屠格涅夫 艺术要不要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不是艺术本质的一个方面?我以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原因是,自我表现是艺术创作中规律性的存... “……在一切天才身上,重要的是我 敢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一种东西。是的, 重要的是自己的声音。” ——屠格涅夫 艺术要不要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不是艺术本质的一个方面?我以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原因是,自我表现是艺术创作中规律性的存在,问题仅仅在于怎样把握它而已。 一 艺术要真实地反映现实,也要这种反映的独特性。独特的由来,一是客体本身的各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自我 艺术规律 艺术创作 艺术本质 超现实主义绘画 枯木图 李思训 库尔贝 艺术流派 文人画家
原文传递
赏石是一种遇见
18
作者 然欤山人 《中华奇石》 2021年第10期66-66,共1页
观赏山形石,就如遭遇某处风光。这里的"遭遇",是蕴含着一种耐人寻味的偶然的惊喜,犹如画家笔底游走的天地。黄庭坚《题子瞻枯木图》诗曰:"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将此间"遇见"之情理暗示了出来... 观赏山形石,就如遭遇某处风光。这里的"遭遇",是蕴含着一种耐人寻味的偶然的惊喜,犹如画家笔底游走的天地。黄庭坚《题子瞻枯木图》诗曰:"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将此间"遇见"之情理暗示了出来:人们赏石或绘画虽然胸有丘壑,但并不是设计出来的僵死丘壑,而是对真山的一种透彻理解。自从2014年经营英石至今,我一直批评赏石圈中一味地模仿形式,就如我批评当代山水画家是书斋(背书)式的山水画,这源自于清代《芥子园画谱》将传统山水画降格为工具化、庸俗化的格式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山水画 胸有丘壑 当代山水画 赏石 枯木图 黄庭坚 工具化
原文传递
病态
19
作者 秦德龙 《金山》 2007年第3期6-7,共2页
他因为画了一幅《病牛图》而一举成名。人们慕名而来,看望他,也看望那幅获奖的《病牛图》。找到他的画室,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异之色。原来,他的画室,是医院的一间病房。他就是在这间病房里,一笔一笔画成了那头"病牛"。也不知... 他因为画了一幅《病牛图》而一举成名。人们慕名而来,看望他,也看望那幅获奖的《病牛图》。找到他的画室,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异之色。原来,他的画室,是医院的一间病房。他就是在这间病房里,一笔一笔画成了那头"病牛"。也不知他呕了多少心血,毁了多少张画稿,终于完成了这幅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牛 一笔画 八骏 枯木图 宋代诗人 书画界 为之动容 秘不示人 郑州市上街区 书画大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