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压豆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邓雁 周甜甜 裴梦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析耳穴压豆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100例行瓣膜置换术后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析耳穴压豆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100例行瓣膜置换术后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多潘立酮常规干预,观察组加用耳穴压豆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干预,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肠胀气消失时间)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肠胀气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腹胀患者中应用价值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肠胀气消失时间,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枯草杆菌颗粒 心脏瓣膜置换术 腹胀 安全性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陈俊杰 谢利娜 +1 位作者 冀丽佳 田秀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7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NSCLC 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NSCLC 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观察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个周期。统计2组治疗4个周期后总缓解率及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肿瘤因子[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肠道微生态指标(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治疗后1年生存率。结果2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A125、VEGF、HIF-1α呈下降趋势,CD3+、CD4+、CD4+/CD8+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低于对照组的46.67%(14/30)(P<0.05)。2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辅助治疗能有效纠正COPD合并NSCLC患者化疗及免疫治疗后肠道菌群紊乱,改善机体免疫应答,抑制肿瘤因子表达,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 阻塞性 肺肿瘤 枯草杆菌颗粒 斑蝥酸钠生素B_(6) 癌胚抗原 CD3+ 毒副反应 生存率
下载PDF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贺超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4期36-38,46,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在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98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像,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9)与对照...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在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98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像,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9)与对照组(n=49)。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应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针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恢复时间、胃肠激素指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分化簇8+(CD8+)、分化簇4+(CD4+)],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痛与腹泻消失时间,以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TL、GAS水平较对照组低,S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较对照组高,CD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与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可以有效提高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恢复,改善胃肠激素与免疫功能指标,安全性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脾养儿颗粒 枯草杆菌肠球菌多颗粒 小儿 消化不良性腹泻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阮仁伟 刘晓玲 王舒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26-630,共5页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联合光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胎粪时间、胎粪排净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5 d后的实验室指标(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7%,显著高于对照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胎粪时间、胎粪排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分别为(114.54±25.22)、(101.52±22.3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132.49±39.42)、(125.23±40.29)μmol/L],观察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4.29±0.42)×10^(12)/L、(153.32±13.32)g/L,均高于对照组[(3.54±0.45)×10^(12)/L、(145.21±14.2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的AST、ALT和ALP水平分别为(34.23±5.21)、(45.21±6.43)、(138.05±20.04)U/L,均低于对照组[(45.03±6.04)、(103.42±15.62)、(174.52±28.5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免疫球蛋白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提高ABO溶血性黄疸患儿疗效,可有效缩短患儿的康复进程,并改善其肝功能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颗粒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 ABO溶血性黄疸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消退效果的评价
5
作者 苏龙滨 赖阳明 +2 位作者 谢剑 廖茂荣 廖刘怡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6期839-840,843,共3页
目的 探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 目的 探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SB)、直接胆红素(DB)水平和经测皮胆红素(TCB)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BA、TSB、DB及TC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黄疸消退平均时间为3.2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5 d(P<0.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降患儿低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及黄疸指数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颗粒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
6
作者 刘丹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912-914,共3页
目的:为了探究在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与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入选患儿均为2017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和平新世纪妇儿医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150例,按照入选顺序进行数字标记,将... 目的:为了探究在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与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入选患儿均为2017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和平新世纪妇儿医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150例,按照入选顺序进行数字标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一用药)与观察组(联合用药),每组75例,比较不同组间患儿的症状评分、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前,比较不同组间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不良临床治疗期间,采用联合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消化不良 枯草杆菌颗粒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过申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94-97,共4页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药联合组(n=52)和西...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药联合组(n=52)和西药治疗组(n=52)。西药治疗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治疗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疗效、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西药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西药治疗组的82.69%(χ^(2)=4.981,P=0.026);中西药联合组黄疸消退时间为(6.53±1.67)d,短于西药治疗组的(7.54±1.72)d(t=3.038,P=0.003)。治疗后,2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药联合组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或P<0.01);2组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中西药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西药治疗组(P<0.05或P<0.01)。中西药联合组与西药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9.62%vs. 5.77%,χ^(2)=0.135,P=0.713)。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可靠,不仅能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还可增强患儿免疫力,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枯草杆菌颗粒 胆红素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王盛 王星 刘巧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5期36-39,共4页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RE患儿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西药组与微生物制剂组,各32例。单一西药组给予消旋...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RE患儿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西药组与微生物制剂组,各32例。单一西药组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微生物制剂组在单一西药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不良反应。结果 微生物制剂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西药组(96.88%vs. 75.00%,χ^(2)=4.655,P=0.031)。治疗1周后,2组血清IL-1β、IL-6、TNF-α、HMGB1及AGEs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微生物制剂组低于单一西药组(P均<0.01)。单一西药组与微生物制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3%vs. 12.50%,P=1.000)。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RE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微炎症状态,减轻感染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婴幼儿 枯草杆菌颗粒 消旋卡多曲颗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匹维溴铵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曾桂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匹维溴铵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IBS-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用枯草杆...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匹维溴铵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IBS-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匹维溴铵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排便情况、胃肠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以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生长抑素(SS)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胃动素(MOT)水平高于对照组,且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匹维溴铵对IBS-C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排便时间,调节患者胃肠激素水平,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正常排便,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枯草杆菌 溴铵 排便情况
下载PDF
葛根芩连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感染性腹泻患儿治疗中的观察
10
作者 伍振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5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儿70例,按照信封随机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中医组在对...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儿70例,按照信封随机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中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2周后证候积分、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发热、腹痛、大便清稀、乏力、便血、消瘦评分及WBC、CRP水平均降低,且中医组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止泻、体温复常、脱水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能有效减轻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葛根芩连口服液 枯草杆菌颗粒 儿童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明虹均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南充市中心医院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接诊的7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35)行美罗培南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南充市中心医院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接诊的7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35)行美罗培南治疗,研究组(n=40)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肠道菌群变化、腹胀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50%,高于参照组80.00%(χ^(2)=5.9993,P=0.0143)。研究组治疗后肠道菌群指标(杆菌总数、球菌总数、球杆菌比值)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腹胀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D4+、CD4+/CD8+高于参照组,CD8+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美罗培南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枯草杆菌颗粒 美罗培南 肠道群指标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配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的影响
12
作者 胡晨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NJ)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治...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NJ)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黄疸消退及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CD3^(+)、CD4^(+)、CD4^(+)/CD8^(+)均较对照组更高,CD8^(+)、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黄疸指数均较对照组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TBIL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可增强患儿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指数,促进黄疸消退,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枯草杆菌颗粒 蓝光照射 血清胆红素 黄疸指数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3
作者 魏启鲁 张双 +3 位作者 张向荣 张俊海 张艳丽 杜时雨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47-852,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23年6月。观察组采用...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23年6月。观察组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其他药物单药或联合治疗。利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1.20,P<0.001),腹痛、腹泻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0.80,P=0.2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腹泻型IBS和便秘型IBS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目前的文献证据,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IBS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枯草杆菌肠溶胶囊 META分析
下载PDF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在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胃肠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林佳佳 洪珊蝶 杨敏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22-525,共4页
目的:分析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在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胃肠道功能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窒息后胃肠道损伤新生儿共计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设组别,吸吮组(非营养性吸吮,n=30);联合组(n=30... 目的:分析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在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胃肠道功能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窒息后胃肠道损伤新生儿共计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设组别,吸吮组(非营养性吸吮,n=30);联合组(n=30,非营养性吸吮+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详细分析了两组胃肠道功能专项指标转归情况,反馈联合组症状改善时间用时较吸吮组更短(P<0.05)。进一步分析了两组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反馈联合组干预后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更短(P<0.05)。深入分析了两组临床疗效,反馈联合组临床疗效较吸吮组佳(P<0.05)。两组干预前,胃肠道菌群数量差异不大,干预后联合组菌群数量高于干预前(P<0.05),但吸吮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针对窒息后胃肠道损伤新生儿,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干预,利于患者损伤的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临床症状转归,提升干预效果,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胃肠道损伤 枯草杆菌 症状消失时间 非营养性吸吮
下载PDF
复方嗜酸乳杆菌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分别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Hp感染的效果及对13C尿素呼气试验情况的影响
15
作者 路超 钱丽丹 陈晓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420-1423,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分别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及对13C尿素呼气试验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Hp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分别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及对13C尿素呼气试验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Hp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2)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n=50)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Hp根除率为98.00%(49/50)与对照组96.15%(50/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清铁蛋白(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评分均对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三联疗法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均可有效对小儿Hp感染进行根除,但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后小儿营养状态得到改善情况更佳,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在改善小儿临床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复方嗜酸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嗜酸乳杆菌 枯草杆菌 疗法 幽门螺杆菌 14C尿素呼气试验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高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UC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UC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5.078,P=0.024)。治疗15 d后,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二胺氧化酶、丙二醛水平与乳果糖与甘露醇排泄率比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1.11%(χ^(2)=4.114,P=0.042)。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UC的效果较好,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枯草杆菌肠溶胶囊 美沙拉嗪肠溶片 肠黏膜屏障指标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茵栀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婴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汤一鲲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0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婴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婴儿母乳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常规蓝光治疗的...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婴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婴儿母乳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常规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变化、黄疸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水平比对照组低,黄疸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2组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 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均有提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婴儿母乳性黄疸效果确切,能促进患儿胆红素水平下降,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缩短黄疸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母乳性黄疸 茵栀黄 枯草杆菌 总胆红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研究
18
作者 常晓雯 赵燕凤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分析该联合疗法对患儿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茵栀黄治疗组各50例。...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分析该联合疗法对患儿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茵栀黄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茵栀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胆红素和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茵栀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常规治疗组84.00%(P<0.05)。治疗后,2组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下降(P<0.05),且茵栀黄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降低(P<0.05),且茵栀黄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茵栀黄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保护患儿肝功能,降低胆红素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枯草杆菌肠球散剂 胆红素 肝功能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婷 韩梅 +1 位作者 曾淑娟 丘惠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3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5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8例)和对照组(2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5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8例)和对照组(2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3 d。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黄疸持续时间、血清胆红素恢复时间、总光疗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生长发育情况(每日摄奶量、睡眠时间)以及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0%,高于对照组的76.26%(χ^(2)=47.247,P<0.001);观察组黄疸持续时间、血清胆红素恢复时间及总光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3 d后,2组血清胆红素、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2组每日摄奶量、睡眠时间、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变化的幅度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免疫功能,促进其康复与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枯草杆菌颗粒 蓝光照射 临床效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循环式单面光疗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马乐明 汪飞 马树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40-1041,1088,共3页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循环式单面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本院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患儿分为观察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循环式单面光疗...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循环式单面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本院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患儿分为观察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循环式单面光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总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5 d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更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式单面光疗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能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提高疗效,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光疗 枯草杆菌 胆红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